理论
2009年 第 06 期
总第 502 期
财会月刊(下)
理论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与贷款利率的关系分析

作  者
刘晓光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北京 100026

摘  要

      【摘要】 本文采用符号检验这种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1998 ~ 2006年的资产负债率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此期间中国人民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化,对贷款利率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并不完全呈反比关系,而是呈滞后反比关系,并对这种滞后反比关系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资产负债率   贷款利率   符号检验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我国公司的融资方式有两种: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债务融资包括从银行贷款与发行公司债券等,权益融资包括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和以非公开方式接受投资者投资等。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为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的成本是有差异的。权益融资的成本高于债务融资的成本,因为投资于普通股的风险较大,投资者也要求相对较高的收益率;此外,股利是用税后利润支付的,而债券(或银行贷款)的利息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具有抵税效应。正是由于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的不同,当债务资本成本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对企业的融资方式产生影响,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例会发生变化。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与贷款利率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二者存在滞后反比关系,并对这种滞后反比关系的形成原因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