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2009年 第 30 期
总第 526 期
财会月刊(下)
理论
透过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看股权分置改革

作  者
赵立韦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青岛 266071

摘  要

      【摘要】 股权融资偏好给上市公司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要消除不利影响不仅要调整企业的融资模式,而且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而股权分置改革恰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职能、影响股权融资偏好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股权融资偏好   内部人控制   股权分置改革

      在资本结构的研究中,马伊勒夫和迈尔斯于1984年以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为假定条件,为了解决公司内部人与外部融资者的代理问题而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公司融资顺序有先后之分;所需资金首先依赖内源资金,其次是债权资金,最后是股权资金。该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充分验证,那么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如何呢?1995 ~ 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内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所占比例分别为14.96%、34.43%和50.61%,不难看出,我国上市公司主要依靠外源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内源融资的比例较低,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偏好严重,这一现象与“优序融资理论”严重背离。这一问题已逐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截至2007年年底,沪深两市共1 298家上市公司完成或已进入股改程序,占应改革公司总数的98%,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融资偏好与股权分置改革看似完全独立,但是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呢?如果存在,这一联系又是什么?笔者正是基于这些疑问展开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