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2005年 第 08 期
总第 375 期
财会月刊(理论)
理论
论会计行为的伦理规制及实现途径

作  者
黄建华 李 彦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  要

  【摘要】 伦理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对于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前,在会计工作领域中,不讲伦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制作假凭证、假账簿、假会计报表等,这一系列的会计行为导致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伦理对会计人员来说,实质上就是关于“做事先做人”的道理,会计人员在处理各种会计事务的过程中,其行为应当受到伦理的约束。因此,从伦理的角度来研究会计行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会计行为   动因   伦理规制

  一、会计行为动因分析
  会计行为动因,即会计人员开展会计活动的动机和原因。根据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人的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只有激发人的内在动因,才能有效地动员和组织人们去完成预期的目标。而动机又是由需要引起的,会计人员有什么样的需要,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行为动机,尽管两者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会计行为动因是会计行为千差万别的根源,因此,研究会计行为动因是实施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管理的前提。会计人员的行为动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追逐经济利益的动因。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这种追逐经济利益的动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货币收入量的追求动机,而对货币收入量的满足程度,主要依据其在本职工作中获得的工资、奖金等的多少;其二是福利待遇,例如住房、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以上两方面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作单位经济效益的好坏。一般说来,单位经济效益好,货币收入量就多,福利待遇就好。从这个角度看,会计人员的利益与单位的利益具有一致性。二是单位领导对会计人员是否重视。若单位领导对会计人员重视,则其福利待遇需要就能获得较大的满足,反之则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后一因素对会计人员的影响往往大于前一因素,因此,一旦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股东利益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往往偏向于后一因素,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侵害国家、投资者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