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杨 静1(高级会计师),张双才2(博士生导师)
【作者单位】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河北沧州061000;2.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 要】
【摘要】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以年度各报表数据为基础,可以定量探究电子商务与第三方支付、网上用户规模等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第三方支付对电子商务影响程度最大,而物流、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影响程度小于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对第三方支付的促进作用大于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和信用卡发行量的影响,其与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与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相互正向促进,并受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互联网+”与我国经济的融合,应该从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网上支付用户三个方面加强建设,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居民可支配收入
【中图分类号】F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26-0010-5、引言
电子商务是现代社会进行交易的代表方式之一。电子商务发展初期,交易规模较小,2000年电商零售额仅为3.77亿元,占当年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的万分之一,然而到2014年,电子商务零售额达到13万亿元,占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过半,电子商务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伴随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发展的转折点是2008年,其开始为消费者所信任并被使用。2008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为3000亿元,第三方支付从无到有,经历了将近8年的低潮期,发展至今市场交易规模已超过13万亿元。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和网上购物用户规模稳步增长,到2015年第二季度分别达到3.59亿元和3.74亿元,比上年年底分别增长了17.9%和3.5%。
有学者对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用户、第三方支付和网上支付用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张虹(2000)和王浩(2000)定性地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条件,均认为网络支付是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丁夷等(2006)进一步研究了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对张虹(2000)和王浩(2000)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肯定。
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因素是推进电子商务交易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张黎(2006)指出,网上购物用户是电子商务的使用主体,其购物习惯容易受先前购物经验的影响,良好的购物体验会提高用户的积极性,扩大交易规模。郭赞伟(2010)比较了中国与美国、韩国、英国的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认为我国的网络购物用户还可以推动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
徐超(2013)详细阐述了第三方支付体系的范畴,第三方支付体系包括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两个主要部分。网络支付体系的使用者主要是网上支付用户,通过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完成网络支付。网上支付用户增加会促进第三方支付线上支付交易量增大。
可以看出,既有研究多是定性描述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和网上用户规模、第三方支付和网上用户规模之间的单向影响因素,而对于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彼此影响的程度,目前没有学者对其进行定量研究。定量分析电子商务与第三方支付和网上用户规模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收集官方数据测定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和网上用户规模、第三方支付和网上用户规模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基于联立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影响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和网上用户规模等各类因素的具体数据,探索它们的相关关系并提出切实的发展建议。
二、模型设定
为定量研究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网上用户规模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需建立模型来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电子商务模型建立方面,电子商务除受第三方支付、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影响外,还受物流(使用快递服务行业的业务收入代替)、居民可支配收入(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将居民可支配收入分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两个因素)的影响。尹世久等(2009)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Logit模型定量研究消费者使用电子商务的原因,研究变量包括消费者的文化程度、网络购物安全性、消费者收入、网购便利性等因素,但并未直接计算出影响程度的数值。因此,本文在电子商务模型中选择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影响因子。
在第三方支付模型研究方面,第三方支付除了受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影响,还受信用卡发行量的影响。第三方支付体系不仅包括网络支付体系,还渗透到线下支付。线下支付的用户主要是信用卡用户,信用卡用户选择第三方支付的线下支付是因为某些银行的线下POS机不能刷信用卡,而第三方支付的线下POS机可以。本文根据对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定义,选择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影响网络支付体系的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和影响线下支付的信用卡发行量等因素,建立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方程。
在网上支付用户规模方面,除了受第三方支付的影响,还受网上购物用户规模的影响。网上购物用户规模扩大,会导致网上交易的次数增多,引发用户对网上支付的需求,使得网上支付用户规模扩大。
建立相关关系的模型时,首先应该确定变量的规则。由于在定量对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和网络购支基础设施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时,方程中选择变量的单位和量级不同,无法对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所以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笔者选择对变量进行双对数处理,建立双对数联立方程组。对原始数据做双对数处理,可以减轻模型变量的共线性和异方差性,使数据序列更加平稳和平滑,提高模型的拟合度,便于直接计算出因变量受自变量变化影响的弹性系数。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拟建立从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一季度连续25个季度探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以及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双对数联立方程组模型。引入下列模型变量:①内生变量:电子商务交易总额(ET)、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TP)、网上支付用户规模(OPU);②外生变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UR)与农村居民纯收入(RR)、网上购物用户规模(OSU)、快递服务行业的业务收入(LO)、信用卡发行量(CD)。设立如下表述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双对数联立方程组:
LN(ET)i=C1+C2LN(TP)i+C3LN(LO)i+C4LN(OSU)i
+C5LN(UR)i+C6LN(RR)i+μ1i (1)
LN(TP)i=C7+C8LN(ET)i+C9LN(OPU)i+C10LN(CD)i
+μ2i (2)
LN(OPU)i=C11+C12LN(TP)i+C13LN(OSU)i+μ3i (3)
其中:C1、C7、C11分别为常数项;μ1i、μ2i、μ3i分别表示误差项;LN代表双对数函数;C2 ~ C6、C8 ~ C10、C12 ~ C13分别表示被解释变量对相应的解释变量变化的影响敏感度,即弹性系数。
三、联立方程模型识别
因为方程可能不具有唯一的统计形式,所以要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识别。首先应用秩条件来判断方程是否可被识别,在判断方程可以被识别之后,再利用阶条件判断方程是恰好识别还是过度识别。
(一)应用秩条件
秩条件的判别方法是:设定包含M个方程的方程组,若方程(i)的秩R(i)<M-1,则方程(i)不可识别;若秩R(i)=M-1,则方程(i)可识别。
首先,将联立方程组的干扰项删去,得到新的联立方程组,即方程(4)、(5)、(6);然后,根据新方程组获得参数,结果见表1。
LN(ET)i-α1LN(TP)i-α2LN(LO)i-α3LN(OSU)i-
α4LN(UR)i-α5LN(RR)i=0 (4)
LN(TP)i-β1LN(ET)i-β2LN(OPU)i-β3LN(CD)i=0 (5)
LN(OPU)i-γ1LN(TP)i-γ2LN(OSU)i=0 (6)
判断方程(4)是否可识别,利用表1,划去方程(4)的参数行,再删去方程(4)变量系数不为0的列,最后得到的矩阵为[-α2-α3 10],该矩阵的秩R(4)=2,该方程组内方程数M=3,因此M-1=R(4),所以该方程可识别。同理可证方程(5)、(6)也是可识别的。
(二)阶条件
设定方程所有变量为H个,内生变量为K个,待识别方程包含变量G个。阶条件为:若H-G=K-1,则方程恰好识别;若H-G>K-1,则方程过度识别;若H-G<K-1,则方程不可识别。
因为所有方程的变量总数H=8,内生变量数K=3,方程(4)、(5)、(6)的变量数分别为G4=6,G5=4,G6=3,所以方程(4)是恰好识别的方程,方程(5)、(6)是过度识别的方程。
四、模型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一)数据收集
本文中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数据来源于2009 ~ 2015年艾瑞咨询电子商务市场季度数据;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是指互网支付、移动支付和线下支付的总和,数据来源于2009年第一季度 ~ 2015年第一季度艾瑞咨询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数据;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和网上购物用户规模数据来源于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09年1月第23次至2015年7月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由于该报告中只有2009 ~ 2015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统计数据,根据过去一年的第四季度统计数和第二年的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采用中位数求出第二年第一季度的网上购物、支付用户规模,同理得出第二年第三季度数据。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季度数据。快递服务行业的业务收入由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09 ~ 2015年邮政业运行情况报告得出,报告对象为邮政企业和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信用卡发行量数据由2009年第一季度 ~ 2015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得出;个别报告中存在数据缺失,因此有一些数据由笔者采用趋势移动平均法计算整理得出。表2是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数据处理
前述模型的方程组中有两个方程过度识别,二阶最小二乘法(2SLS)可以有效解决过度识别问题,下面选择2SLS对联立方程进行回归处理,并使用EVIEWS 7.0处理模型数据,所得结果见表3。
(三)结果分析
1.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方程。由表3可知,除了农村居民纯收入,其他变量都通过了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主要受到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快递服务行业的业务收入、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四个因素的影响。假设四个因素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整体影响为1,按照四个因素的系数大小确定各自所占比例和排名。在总的影响因子为1时,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快递服务行业的业务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63、0.55、0.13、0.1,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快递服务行业的业务收入,再次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影响最弱的因子是网上购物用户规模。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每增加1%个单位,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增加0.63%个单位。该结果与之前学者的研究相一致(如赵小波,2012)。第三方支付之所以能促进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增长,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是第三方支付可以为电子商务提供信用担保,保障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假使卖家的商品有质量问题,买家可以向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退款,买方不再处于劣势地位,也不需要担心卖家收钱之后不发货。二是第三方支付使用方便。不论是在哪个开户银行,消费者只需要掌握第三方支付统一支付界面的操作流程即可完成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能够满足用户的支付需求,简化电子商务支付的流程,买家和卖家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交易,增加了电子商务交易额。
快递服务行业的业务收入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其业务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增加0.55%个单位。快递服务行业对电子商务的影响仅次于第三方支付。快递服务直接影响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商品流动,第三方支付直接影响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资金安全,对两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消费者重视资金安全甚于掌握商品物流状况。但是两者都是影响电子商务交易的重要因素。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贯穿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是电子商务交易的一部分,共同为电子商务服务。
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网上购物用户规模每增加1%个单位,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增加0.1%个单位。网上购物用户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增加,代表用户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增加,此时市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商品的供应量不会短缺,假设产品供给曲线不变,均衡价格和产量就会上升,导致电子商务交易额增加。此外,在网上购物用户使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成功的购物体验会吸引用户再次使用电商平台。网上购物用户再次选择同一家电商平台,而电商平台会根据用户需求推荐相应的商品,用户在购物过程中享受到便利性,对电商平台产生忠诚度和依赖感,从而增大电子商务交易规模。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增加0.13%个单位。数据结果与杜森·贝利的相对消费理论相吻合。该理论认为,居民的消费取决于两个因素: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的消费水平。消费水平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但是不会立刻随着收入水平的降低而降低,即消费具有惯性。由于我国居民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可支配收入最高,所以消费水平会增加,购买商品的金额必定会增加,因此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也会随之增加。由于居民的消费短时间内不会随着收入水平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即使第二季度可支配收入降低,居民的购物标准也不会明显降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收入又开始增长,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全年基本保持一致。因此,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
2.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方程。从表3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和信用卡发行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三个因素系数总和为1.2,当三个因素同时增加1%个单位时,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会增加1.2%个单位。这三个因素中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最大,为0.78;其次是信用卡发行量,为0.38;最后是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为0.04。
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对第三方成交额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每增加1%个单位,第三方支付成交额会增加0.78%个单位。第三方支付的诞生源于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诚信问题,第三方支付的产业链由三部分组成:支付层、中间层以及应用层。银联、银行构成基础支付层,如果没有该层,支付缺乏终端,无法进行。网站商家和消费者构成应用层,收付款使用第三方支付,他们是第三方支付的直接受益者。中间层是第三方支付服务层,连接银行、银联终端和商家、消费者。第三方电子支付想要稳健发展,三者缺一不可。电子商务刚好连接位于第三方支付应用层的商家和消费者,为第三方支付提供客户,对第三方支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增大,需要支付的订单数量就会增多,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也会相应增大。此外,第三方支付的成功也使得消费者信任第三方支付企业,更多地利用第三方支付,从而促进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
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对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网上支付用户规模每增加1%个单位,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将增加0.04%个单位。消费者使用网上支付表现出其对第三方支付的认同感。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加,说明交易基数增大,用户需求增加,导致总体使用次数增大,从而促进第三方支付发展壮大。与其他两个因素相比,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对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影响程度最小,可能是因为相当一部分用户是“僵尸”用户,不常使用网上支付或者网上支付金额较低。
信用卡发行量对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信用卡发行量每增加1%个单位,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将增加0.38%个单位。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所做的信用卡/第三方支付用户研究报告显示,高达95%的信用卡用户都会选择第三方支付进行交易,综合统计使用第三方支付的用户,使用量最高的是网络购物,其次是网上缴费和网上转账。此外,第三方支付企业开始进军线下POS机行业,基于有些银行的POS机不能刷信用卡这一问题,信用卡的线下服务也越来越依赖第三方支付企业。信用卡发行量对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影响大于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说明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条件下,线下支付同样具有广阔的市场,不容小觑。
3. 网上支付用户规模方程。网上支付用户规模方程中的两个变量——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和网上购物用户规模都通过了2SLS回归下的显著性检验。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对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影响大于第三方支付的影响,是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影响程度的2.15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个单位的网上购物用户规模,所导致的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加量比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引发的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加量高0.45%个单位。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对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每增加1%个单位,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将增加0.39%个单位。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方支付涉及越来越多的支付范畴,涵盖网络购物、电信缴费、网络游戏、航空客票等各个领域。涉及领域越宽广,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第三方支付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的增长促进了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增长。
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对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网上购物用户规模每增加1%个单位,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将增加0.84%个单位。只要用户使用网上购物,就会形成交易,完整的交易过程必定涉及支付流程。通常网购物用户使用的支付方式有两种: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2008年底,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占全体网民数量的17.6%,网上银行使用率占19.3%,后者略高于前者。到2015年6月底,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占全体网民的53.6%,网上银行用户规模占46%。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率明显高于网上银行用户规模增长率。可见,近几年超过半数网上购物用户选择网上支付完成交易,与网上支付用户规模方程结果相符。
五、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建立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三个方程的联立方程组,探讨了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之间交互影响的定量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 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第三方支付规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电子商务促进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又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关于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变化的弹性系数为0.63,小于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关于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变化的弹性系数0.78,说明电子商务对第三方支付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2. 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和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关于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变化的弹性系数是0.39,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关于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变化的弹性系数是0.04。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除了受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影响,还受电子商务和信用卡发行量的影响。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越大,对第三方支付的需求量就会越大。
3. 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第三方支付只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之一,快递及服务业业务收入、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会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其中,前三项因素都涉及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的有关环节。
(二)政策建议
2015年以来,“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电子商务发展又是各种“产业+互联网”最直接、易见效的途径,其既依赖于又能促进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扩大和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扩张,统筹兼顾地搞好这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乃至落实“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战略将产生倍增效应,起到事半功倍的“催化剂”作用。
1. 电子商务应该发展产业新优势。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得益于不缴纳税费,商品价格低廉。但是国家已经开始制定网上征税的章程,因此电子商务的价格优势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消失殆尽,拓展新的产业优势已刻不容缓。首先,电商平台应引进新技术,弥补电子商务的不足。例如,之前网上购物用户在网站购买衣服的最大弊端是不可以直接试衣,这是线下消费者规避网购的原因之一,如今购物平台可以引进3D技术,为用户提供虚拟试衣间。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电子商务产业才能赢得顾客的认可。其次,政府应该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转移。消费品行业在电子商务网站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工业行业,发达地区电子商务企业偏多。在这种不平衡的情况下,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吸引工业企业加入平台或者自建平台,为工业企业创造商机;在偏远地区投入资金开展电子商务教程,将偏远地区的商品带入大众视线中,丰富电子商务商品类型和品种。
2. 第三方支付建设重点在于资金安全和信用担保。在资金安全方面,第三方支付企业要加强对注册用户的审核,确保用户信息真实,使消费者最终能获得欺诈者的确切信息。此外,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赋予第三方支付平台冻结资金的权限,并按照法律规定确定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不力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以及赔偿金额 。同时,为了防止第三方支付企业滥用权限,对第三方支付企业冻结资金行为需要进行专门的监督和管理。消费者也应增强识别支付陷阱的能力,尽可能选择信用等级高的卖家,谨慎购物。
在信用担保方面:首先,第三方支付企业应加强自身信用,取得合作平台和消费者的信任;其次,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需要协同合作,调派数据处理人员构建第三方评级机构,制定评级指标,采用公允方法对交易双方进行信用评价,约束交易双方的行为;最后,针对第三方支付在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其他缺陷,应该征求各方意见,共同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
3. 确保网上支付用户信息安全。目前,对于消费者信息遭到泄露,还无法确定权责,不利于用户对网络的使用,国家应尽早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根据情节轻重制裁以用户个人信息牟利或者恶意泄露的犯罪者,对未来发生的信息泄露犯罪起到震慑作用。此外,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增加技术投入和引进更多专业人才,加强对用户信息数据的保护。技术部门不仅要在内部进行技术交流和技术升级,还要发挥开放式创新的特点,建立信息技术交流平台,积极地获取外部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赵小波,孙英隽.第三方支付解决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博弈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8).
徐超.第三方支付体系:兴起、宏观效应及国际监管[J].经济问题,2013(12).
陈祥碧,宋伟斌,胡丹.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制度变迁研究[J].财会月刊,2011(35).
丁夷,张凌.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现代情报,2011(4).
郭赞伟.网络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