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毛成银1(高级会计师),任蓝青2
【作者单位】
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财处,南京210023;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4
【摘 要】
【摘要】预算评价是事业单位加强和改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事业单位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它承担着优化资源配置、控制成本的重要职能。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的重要载体,其水平是衡量事业单位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评价难点,从绩效视角提出了改进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评价的政策建议,期望能对我国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绩效视角;事业单位;预算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7)01-0026-8预算管理是各应用主体内部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预算管理离不开对预算进行评价,而从绩效视角对预算进行评价,是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绩效评价,是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同做法。2011年4月,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要从绩效视角,“引入竞争机制,实行预算绩效评价,进行动态管理,建立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制度”。被称为经济宪法的新《预算法》,将“讲求绩效”作为财政管理的原则之一,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公共预算收支中的绩效管理要求,要求在公共部门和人大审查预决算过程中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公共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绩效视角加强预算评价责无旁贷。为此,有必要将绩效管理的工具运用于我国事业单位现有的预算评价体系中,这是推动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预算评价的相关概念
(一)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最早运用于制造业企业,在被引入政府的财政管理领域后,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它是单位促进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和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计划后,根据预算目标对该计划进行管理的一项活动,是事业单位同所属的部门之间进行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领拨缴销,确认责任、权力与利益划分的基本组织制度。
(二)预算绩效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不等同于预算管理,其目的是推进预算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融入对预算绩效的考评。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预算绩效是指在预算业务流程中融入绩效信息,旨在利用其推动预算资金的有效利用,分析支出与公共服务效益的对应关系。预算绩效管理包括绩效指标设立、绩效考评和结果反馈三个主要环节。
(三)预算绩效评价
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与预算编制或预算执行环节并不相互独立,而是贯穿于整个预算流程中。事业单位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得到当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根据国家推行的相关政策以及学者的研究发现,科学而精细的绩效评价离不开科学的评价计划、评价工具、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当前,对预算进行绩效评价已成为世界性财政改革任务,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评价时,应引入绩效信息,让“用财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成为常态化。事业单位要想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和公信力,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制度,因为预算相关行为都需要制度的支撑,在完善的制度之下,预算绩效评价要有自己的评价目标。其次,执行评价是预算绩效评价的关键步骤之一,在该步骤中,事业单位应选择具有高专业素养的评价人员,并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执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反映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管理、战略目标实现等方面内容。最后,执行评价的完成并不代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完成,事业单位应该重点关注预算评价所反映的现象与问题,并向各相关部门及时反馈,进一步推动预算管理水平提高。
(四)预算编制与预算绩效管理
近年来,部分省市已明确要求在编制年度预算过程中申报发展专项时,要同时编制《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绩效目标编制。在该环节中,部门需要设定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等。因为预算的合理编制要有科学的预算绩效目标作为引导,而预算评价指标也要能够满足预算编制考核要求。由此可见,对于预算绩效评价来说,更要注重对预算编制环节的控制,从预算编制环节开始就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完善,以确保整个预算绩效管理前期环节的各项工作都执行到位。
二、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评价难点
(一)预算管理方面
1. 编制时间仓促,方法不合理。我国事业单位目前适用的财政年度为1月1日至12月31日,但是预算周期是跨年度的。从国家层面来说,各地启动预算编制和下达预算都没有法定的时间,就近年情况看,多数地方政府到了年底才匆匆启动次年预算编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留给单位编制预算的时间不足两个月,由于编制时间之短,各项内容缺乏一些详细的政策性、技术性调查研究。在这样的环境下,预算编制要做到详实、科学、完整几乎不可能。预算编制粗糙、预算约束力不强、执行中频繁调整等因素容易导致业务和财务出现“两层皮”问题,预算执行脱离实际不言而喻,评价结果就会失真。
此外,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普遍采用基数法编制,即以“上一年”的支出为基数,适当考虑一定增长比例分配本年度资金。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将本年度的预算与上一年度过度挂钩,变相引发“年底突击花钱”“分配不合理”“暗箱操作”等问题与现象。因为编制所依据的基数中本身包含了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再以此为基础继续下一年的编制会导致预算管理的不合理性越发突出,这就容易滋长预算中的“平均主义”和“简单化”,不利于资金结构的优化和效率提高。从2015年起,我国一些地方虽然已经尝试编制跨年度预算,但由于受经济运行稳定性、宏观经济预测能力、严格的决策过程、良好的预算纪律等影响,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并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一是编制部门不清楚怎么编;二是主管部门由于缺乏合理的判断标准,更不知道怎么复核。这导致三年中期滚动预算名不副实,这样的滚动预算意义何在?
2. 对预算编制认知不足。
(1)内容不够细致。由于存在着财务(政)部门长期代编预算的现象,在不了解业务部门的实际情况下,上报的预算草案就会相当笼统,绝大多数支出仅到“类”,偶尔一些支出虽然到了“款”,但是到“项”、“目”的就基本没有。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目分类体系,再加上对预算编制中的基础数据填报又不够重视,各部门是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向财政部门对应处(室)、司局上报预算,而不是按照职能上报,这就造成了最终上报的信息相当模糊,人大代表在审核预算时,无法从笼统的预算草案中获取足够信息,也就常常出现人们所说的“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现象。
此外,我国现有的预算管理体制没有将具体事项细化到各预算项目、部门或单位,也未进行必要的归类、整合,甚至一些相同的项目存在重复申报问题,这就导致许多资金被进行二次分配,使预算失去了本应有的规划和调控功能。粗糙预算给后面评价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2)重视程度低。因为缺少纳税人的有效监督,再加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不可避免,一些领导层甚至认为预算就是接受国家管理的一种形式,因为最终如何使用资金还是自己说了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会听到“预算有啥用?忙了几个月,最后就是一堆放柜子里的纸”。虽然新《预算法》强调了问责,但诚信制度体系缺失。《预算法》《审计法》《监督法》尽管都规定了人大对各级预算的监督权力,时至今,人大启动的用财无效问责制几乎没有,这就是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层没有成本、绩效意识的根本原因。
(3)与战略相脱节。战略规划属于长期规划,它是对一个单位未来的宏观设计,体现了事业单位的战略方向、战略意图及工作重点,有具体的指标、项目、投融资约束等,是一个单位发展方向及预期的营运结果。而预算编制是战略规划的起点,是对资源的计划分配,是实现长期规划的重要步骤。然而,我国许多事业单位没有意识到这一重要性,没有将预算编制与战略规划相结合,缺乏预算的战略规划,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规划,因此,事业单位如果不能将预算与战略规划相结合,预算评价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3. 难以冲破既得利益藩篱。有的单位编制预算不是真的想完成任务,而是想方设法通过寻租来追求预算申报利益最大化。近年来,在对一些单位进行审计时,都会发现其所属单位存在多报多领、挤占和挪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行为,甚至有的单位采取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等方式转移资金。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管理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就足以说明事情的严重性,我们往往只注重投入多少,但成效怎样没有多少人关注。一些单位就利用国家对一些行业、产业的政策支持,搞内外联合,骗取、套取国家财政补贴。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本应该专注于如何在下个年度把事情做实做细,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但是有的事业单位往往难以冲破既得利益藩篱,利用手中权力,通过各种隐蔽性的寻租行为满足短期利益上的需求,开展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将简单事情复杂化,没有统筹规划和敬畏意识,导致预算只增不减,即使资金充足,仍希望有更多的预算,造成相当严重的资金浪费。这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预算管理,严重影响了预算绩效评价质量。
4. 批复不及时。当前,事业单位上报的预算一般要到次年3月中旬左右才能得到批复,在等待批复的时间内,各部门不会停止工作,常常是一边确定实际支出项目,同时又将其作为补充预算方案上报,待财政部门实际批复预算时,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1/4。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用9个月时间完成12个月的工作,如此短暂的时间怎么能保证预算执行没有问题呢?
5. 专项转移支付过多。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京召开廉政工作会议时指出:“现在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实在繁杂,我们必须对转移支付进行整合、规范,彻底治理‘跑部钱进’乱象”。当前,我国安排的转移支付多有条件限制,但是缺乏较为明确、严格的事权依据和分配办法,导致分配过程中随意性大、透明度低。一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附加条件表面上要地方配套,实际上是逼着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弄虚作假,这是政府公权体系运作的一种扭曲,其结果就是会加剧局面的紊乱,从根本上就不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的要求。
事业单位在申报专项时,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项目申请报告内容经过层层包装,华而不实;二是一些项目论证不充分,导致了资金的低效甚至无效运作;三是性质相近专项资金的掌控部门较多,事业单位就很可能从不同部门同时申请到同用途的专项资金,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难以实现资金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不能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益、效果。从项目数量上来看,大家都想搞专项,因为这就是权力。专项资金过于分散,难以集中财力办大事及发挥资金规模效应。转移支付设计不合理,外加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层级过多,导致资金划拨时间过长,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有些部门为了“用足”权力,甚至将专项资金过度细化,并施加更多限制,导致出现“打油的钱不能买醋”怪象,使得专项资金完全失去了应有意义,无法实现资金的统筹使用。
(二)预算执行方面
1. 制度保障缺乏。事业单位对同类项目的评价,由于缺少区间和历史的可比数据,加之受评价主体专业局限的影响,有的指标数据收集较困难、量化又不易,往往难以进行正确的评判,同一地区的预算支出随着目标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价值也不断降低。近年来,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面的文件,但可操作性不强。项目预算评价目标具有多样性,衡量的方法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不同级别、类别的事业单位具有不同的特点,文件仅在形式上帮助事业单位进行预算评价,绩效评价方法及指标不具有针对性,对某个单位的预算管理而言也就不一定具有实用性。因此,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保障的普适性与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2. 信息透明度不高。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外界尚无法观测其效果。据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财政透明度(满分为100分)排行榜显示:2016年,我国31个省份财政透明度的平均得分为42.25分,虽然较上年的36.04分有所提高,一改多年没有及格的尴尬局面,但是及格率仅为6.45%(两省份越过及格线)。省级政府仅公开约1/3的财政信息,透明度处于低水平状态。从国际上来看,这种分数已经明显落后了,可见,我国预算透明处于低水平且缺乏突破性进展,整体非常滞后,这一现象会对预算绩效评价产生不利影响。“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少了外界的公开监督,事业单位很可能出现因自我评价不客观、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导致预算评价实施不到位的现象。因此,预算信息的低透明度将阻碍外部监督的实施。
3. 目标设定不科学。在预算编制环节中,事业单位需要进行绩效目标的设定,判断预算执行是否达到绩效目标是评价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标准。因为预算编制没有针对性地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中,从而影响了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目标设定。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某些项目的不可预测性导致预算编制的细化难;二是预算本身的真实性不足,再好的绩效目标也不科学。
4. 机构设置不健全。预算绩效评价需要执行单位将绩效与目标相比较,但比较后的判定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士完成,因为该工作并不是组织机构中的任何人都可以完成的。首先,评价执行人员要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预算目标有所了解。其次,评价执行人员要对评价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科学地对绩效进行评定。最后,预算绩效评价执行人员还要对绩效评价对象有所了解,以确定资金使用是否合乎相关要求,以及是否存在浪费现象,是否在为事业单位创造价值且有助于绩效目标实现。因此,绩效评价的执行要求使用合理的评价方法、配备专业的评价团队。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一般没有设立预算绩效管理机构,也没有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对预算进行评价,这就导致了预算绩效评价执行质量的下降,导致评价结果不佳。
5. 评价时点不完整。我国事业单位对于预算评价执行时点的规定还不够完善,现阶段的评价是以事后评价为主,但是科学的绩效评价还应该囊括事前和事中考评机制,利用考评方式对预算执行过程加以控制。虽然我国公共投资部门已经指出对国家重点项目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是必要的,但是至今还未出台有效的跟踪评价管理办法,也没有专门的预算评价机构负责事中和事后考评。
6. 指标脱离实际。一是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科学,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二级单位非税收入未编入部门预算,以及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脱离实际情况较严重。二是现行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是依据过去几年部门支出数的简单加权平均,与实际有较大差距。三是事业单位的业务预算与预算编制目标相脱节。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在预算编制时,业务部门对项目建设论证不充分,就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等问题,也使得预算不能坚持原有的计划和目标,导致了预算编制和执行出现“虎头蛇尾”和“拆东墙补西墙”现象,原来设计的预算评价指标也就无法科学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7. 评价结果反馈不力。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往往止步于预算绩效评价环节,但是预算绩效评价并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最后一步,预算评价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将评价结果反映到上级及相关部门,解决绩效评价“最后一公里”问题。如果评价结果对事业单位没有影响,没有反馈和问责,就会使预算评价成为“稻草人”,虚有其表。
三、从绩效视角改进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评价政策建议
当前,绩效理念在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评价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应用,尤其是评价指标的不科学导致预算执行情况未能被准确反映,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有用性。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从绩效视角对预算进行评价,摆脱了传统预算评价只注重短期利益的缺点,确保职能的履行和财务管理的加强,原因是它将绩效理念贯穿于事业单位的整个业务流程,以建立科学评价标准的方式,真实反映预算执行效率与效果,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这种方法所涵盖的评价范围具有广泛性,包括产出和结果的效率性、效果性和效益性。
(一)做好顶层制度设计
1. 制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相关制度。我国应该加快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专项资金投入制度改革。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同于企业会计制度,采用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会计制度,部分经济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且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未明确指出每项具体业务适用的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处理仍存在一定混乱,账面记录无法真实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不利于事业单位强化资产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运行效率并有效防范财政风险。换而言之,若被评价对象的数据不准确,即使其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十分科学,在数据来源不可靠的基础之上,评价得出的结论也无法反映预算真实执行情况。事业单位应该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准则逐渐完善的背景下,加快建立基于权责发生制的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准确地反映其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2. 加大预算信息披露力度。如前文所述,我国事业单位预算透明度存在整体滞后的问题,而推进预算透明度是有效帮助改进预算编制与评价的有效手段。
(1)推进预决算公开。加大对全口径预算的审核监督,将重大项目决算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要充分利用独立的第三方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审计力度,并将审计结果公开,严格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责任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披露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其他相关信息的专项工作,除了对一些必要收入和支出做出强制性披露的规定,国家还应该鼓励事业单位披露其他的信息。
(2)实行全口径预算。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的方式,将事业单位所有的收支都纳入预算的总盘子统筹安排使用,并接受全社会的审查和监督,不断规范财政收支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通过预算透明,事业单位要展现一个以公开规范、公平效率为准则,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为导向,以调整支出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以绩效问责为保障,以促进行政事业工作务实、高效为目的的管理新格局。
3. 细化编制内容,调整预算年度起讫时间。
(1)细化预算内容。预算内容一旦细化,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预算的公开化、透明化就有了实现的基础。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明晰预算科目将预算内容进一步细化,预算科目的细化还能有效地防止公器私用等腐败问题。在预算内容细化方面,美国、芬兰等国家有着更丰富的经验,其国家机构公布的预算都非常详实完备。其中,美国基本上采用了四级分类项目,所列项都非常精准细致。而芬兰的公务接待项目要求细化到接待人数、食物单价等记录。这样的明细账目才能真正地反映出财政资金的流向,告诉纳税人钱用到哪里,让公众真正享有知情权、监督权。
(2)调整财政年度。推进对现有财政体制的改革,调整预算年度起讫时间,将原预算期间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调整为“上一年5月1日至下一年的4月30日”,实行跨年度预算,即将财政年度后移4个月,为预算审议提供更为充足的时间。这种加长预算编制时间的方式,能给预算单位更多时间进行论证、分析,使预算科目细化。跨年度预算在西方已经实施多年,如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已经采用了这种财政年度。将现行经济工作会议单独召开,召开的时间前移3 ~ 4个月,确保部门工作计划与预算编制有机衔接,促使预算编制完整且有针对性,同时,这样调整也可以改变以往人大审核预算时间较紧的现象,为预算审议预留充足时间,夯实预算审议的基础。
4. 改革预算编制方法,推进滚动预算的实施。若想改善预算编制,让预算绩效评价有理可依、有据可循,事业单位应该变“基数预算”为“零基预算”,并加快推进滚动预算实施。零基预算是无须考虑上一年预算数据的预算编制方法,更有利于优化资金分配,实现按需花钱。而滚动预算则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完全脱离,依据预算的执行情况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具有及时性强、连续性好,完整性和稳定性等特征优势。在必要的时候,事业单位可以将零基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因为对于跨年度项目而言,次年的预算编制无法从零开始,而是要结合上一年的基数,对于新增部分的预算编制可以使用零基预算。
(二)改进现有的预算评价
众所周知,部门预算支出绩效水平受到制度基础、技术框架、法规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做好事业单位绩效评价,除了关注我国绩效管理相关政策、制度,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思想上重视,明确责任,加强沟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机构主要设在各单位的财务部门,但这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参与。预算评价是一把手工程,领导重视是预算绩效评价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其一,领导层对预算评价的重视是建立完善的制度基础,是推进预算评价管理的基本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预算管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整体上推进预算绩效评价的管理。其二,事业单位预算评价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过程需要全员了解并参与预算评价,加强责任意识。预算评价要求事业单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分配资源的管理及运行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估,它是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统一协调工作,事业单位全员参与、共同尽责、相互监督的一个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全员的参与,资源才能被所属单位进行科学分配,为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保障。
2. 完善考评机制。对预算绩效评价,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事前分析和事中跟踪机制,但我国事业单位仍主要采用事后评价。该考评机制以支出结果为主,判断最终支出能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是一个静态的管理过程。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完善相关机制,融入动态管理,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不仅要进行事后评价,还要建立事前和事中跟踪考评机制,对投入、执行和结果进行全面考评,保证事业单位各项资金在预算执行中紧跟发展目标、符合相关标准,有效地转化为新的经济利益并创造新的社会价值。
3. 规范预算绩效目标。预算评价要以绩效为核心,运用特定的指标体系以及定量定性对比分析方法,对预算决策配置效率进行评价。事业单位在评价绩效时,对绩效目标的设定过于笼统,缺乏客观精准性,最终影响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预算绩效目标应该考虑事业单位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是否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虽然事业单位是政府的公益性单位,但是也要兼顾经济效益,在完成社会效益的同时,努力创造经济价值,保障自身发展。因此,在设定绩效目标的时候应该考虑预算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事业单位职能的完成度,制定科学的预算绩效目标。
4. 建立预算项目库。要改变当前预算管理普遍存在的“先分钱、再找项目”以及重项目申报、轻资金管理的模式,事业单位要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准备不足、预算执行缓慢、财政资金闲置、年底突击花钱、资金使用低效等问题,关键之一就是加强项目库建设。要根据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安排预算,绩效评价不是简单地看钱有没有花出去,而是在预算项目遴选、排序上要重点考虑绩效目标的设置情况和以前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认真分析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剔除无效或低效项目,优化支出结构,改进绩效目标和指标,不断增强预算编制的精准性、科学性。
5.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要将诚信作为事业单位问责的重要内容,推动事业单位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良好的作风和扎实的业绩“取信于民”,让那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付出惨重代价,永远没有市场。对于预算评价,要卸掉GDP的“枷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淡化经济职能,要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出发,加强统筹协调和规划意识,将生态、民生纳入绩效考核,最终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确定绩效评价标准。绩效评价标准是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尺度,应该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和其他经财政部门确认的标准。事业单位应该按照政府的指导文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计划的评价标准,同时与以行业数据、历史数据为基础制定的标准相比较,防止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预算绩效评价标准。同时,因绩效目标编制具有精细化特点,绩效评价标准也应该具有精细化特点。只有从绩效视角出发设定的评价标准才具有可操作性。
7. 建立反馈问责机制。预算绩效评价执行完成并不代表预算绩效管理的结束,事业单位还应建立反馈体系,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配以完善的问责机制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完善。这里的反馈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层面是对预算执行的评价结果进行再总结与反馈,对于评价结果好的预算部门,事业单位可以给予表扬,并将其作为榜样,而对于预算绩效评价有问题的,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改进。另一个层面是指对绩效评价执行的情况进行反馈,不断完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建立反馈体系是从根本上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资源分配的依据,这有助于预算管理过程中资源分配和实施结果之间形成直接关联。
建立问责机制是对违规行为进行追查,以保障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和合理性,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8. 选择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对事业单位支出评价内容的直接反映,是支出评价工作的载体,是衡量、评价、监测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量化手段。预算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要体现科学规范原则、公开公平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分级分类原则和人本绩效原则。那么事业单位选取的指标不能是单一的,而应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将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相结合,建立综合指标体系。现在推崇战略导向的预算管理,也要保证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合理与完整不能只停留在绩效层面,而应该进一步结合长期发展,考核预算执行是否符合战略目标。
如何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一直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重难点之一。笔者认为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还应囊括业务指标,用来衡量目标设定情况、目标完成度等。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应该分为三类,分别为部门类、项目类和决算类,现将评价指标归纳如下:
(1)适用于事业单位部门预算评价的绩效指标及运用说明见表1。部门预算评价中:业务指标占60%,财务指标40%。
(2)适用于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的绩效评价指标及应用情况说明见表2。(3)适用于事业单位项目预算评价绩效指标及应用说明见表3。在对项目的预算评价中:业务指标占60%,财务指标40%。
9. 评价流程和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围绕上述指标,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座谈、查阅相关材料、复核等方式收集充分、适当的材料,掌握预算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制度建设情况等,以利于下一步评价打分。
10. 形成评价结论。根据评价打分,利用加权平均法算出单位或项目得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分及以上,90分以下为良好;60分至80分为合格;69分以下为不合格。预算单位可根据得分等次,以及评价人员或评价机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综合分析。细分各项得分构成,找出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总之,从绩效视角加强事业单位预算评价顺应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它将成为行政事业提质增效和存量改革的重要手段,实行预算评价可以解决事业单位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分配随意、支出进度慢、资金监管弱以及使用绩效差等问题。它展现了一个以公开规范、公平效率为准则,以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为导向,以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支出结构为目标,全方位影响事业单位治理行为,强化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属性,促进事业单位形成以务实高效为目的的管理新格局。
主要参考文献:
吴勋.转型期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规则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0(6).
闫榕.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新经济,2015(1).
杨丹芳,吕凯波,曾军平.2015年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