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财会月刊(14期)
金融·保险
高校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及修正

作  者
王 萌

作者单位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二系,陕西咸阳712000

摘  要
 【摘要】超额负债是引起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控制贷款的适度规模可以从源头上防止由于无法偿还贷款而引发的财务危机。本文以F高校为实证分析对象,通过运用“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F高校的财务状况,合理测算适合其情况的累计贷款控制额度并对其负债融资风险进行评价。同时,对现有贷款额度控制模型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及方法,并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证明改进后的模型更稳健、更实用。
【关键词】贷款额度控制模型;测算方法;风险评价;修正
【中图分类号】F832.4;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14-0114-6

为防范高校超额负债引发的财务风险,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开发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计划贷款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报表数据合理测算适合自身财务状况的适度负债规模,也就是贷款的累计额度,可以从源头上防止由于无法偿还贷款而引发的财务危机。下面以该模型为基础展开分析。
一、高校贷款额度控制模型的建立
(一) 高校贷款额度控制模型的假定条件
1.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组织教学和进行科研活动,因此假定高校贷款的偿还是在正常教学和科研活动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开展的,不会由于贷款本息的偿还而受到冲击。
2. 每年进行贷款要以高校事业增长为前提,因此,假定一定期间内高校事业发展的速度不会停止或减缓,而是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3. 假定高校经费来源渠道是稳定的,不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所带来的额外经费收入。
4. 不考虑高校各部门内部资金如何分布,这里假定将各职能部门和高校视为一个整体。
(二)高校贷款控制额度的测算方法
可按以下步骤测算高校的贷款控制额度:
1. 确定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是高校资金来源的两个渠道。确定用途的收入称为限定性收入,如用于科研支出的拨款、科研事业收入等,这类收入往往具有专项资金的性质,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没有指定用途的收入则是非限定性收入,如学费收入、捐赠收入等,这类收入用途相对灵活,首先要用于维持高校日常活动的正常运转,这类支出称为刚性支出。如基本教学设施维护支出、职工工资的发放、办公经费支出等。在满足刚性支出后,若非限定性收入有结余,才能够将其用于偿还贷款的本息。
非限定性收入=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非专项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
刚性支出=(基本支出-科研支出-已贷款利息支出)+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非限定性净收入=非限定性收入-刚性支出 (1)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所有的非限定性净收入来偿还贷款,而且根据高校贷款额度控制模型的假定条件中一定期间内高校事业是逐年稳步增长的,式(1)中的三个构成部分的增长速度也应该是相同的,具体增长比例则应依据审慎性原则确定。
2. 计算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的现值。实际上高校每年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支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不相等的,那么在计算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时就不能按照其中某一年的非限定性净收入来计算。可以将不稳定因素予以均衡,以2 ~ 3年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平均值R0作为基数,以n年期同期银行平均贷款利率i为折现率、g为设定的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以此来计算未来n年期的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R0×现值系数f,即:

 

 


3. 计算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对于高校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政策规定可用于偿还贷款,但是不能全部用于偿还贷款。大部分高校事业基金的还贷比例为其数额的20% ~ 50%。因此,高校要将这一部分资金连同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共同作为累计贷款控制额度,该额度才是高校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的最高限额,但不包含已偿还贷款。
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n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的资金   (3)
4. 计算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额度。假定高校所有贷款均需在n年内全部偿还,则:
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额度=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 (4)
(三)高校现有贷款风险程度的评价方法
贷款风险指数的计算结果是评价高校现有贷款风险程度的主要依据。该指数的计算建立在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和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的基础上。
贷款风险指数=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   (5)
以式(5)的计算结果衡量高校现有贷款的风险,具体标准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贷款风险指数越大,贷款风险程度越大,这种风险评估方法是较为科学、客观且易于应用于实践的。一般来说,贷款风险指数基本都在0 ~ 1之间,高校可以根据所处的风险区间判断其风险的大小,发现财务风险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当贷款风险指数大于1时,意味着高校现有债务已经超出了自己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不适宜再增加新的贷款。
此外,还可以使用高校债务负担率和债务依存度的计算公式,即:
债务负担率 1=当年新增贷款/当年经费收入×100%
债务负担率 2=全部贷款/当年经费收入×100%
债务依存度=当年新增贷款/当年经费支出×100%
将贷款风险指数的评价标准(表1)和上述公式相结合,对高校贷款风险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债务负担率1以30%左右为宜,债务负担率2以 30% ~ 70%为宜,债务依存度以25% ~ 30%为宜。
总之,由于高校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加之该模型使用时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因此根据模型计算的结果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但是这些误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所以,在使用该模型时应该结合高校自身的情况对个别项目进行适当微调,以便测算出来的累计贷款控制额度更客观,使高校资金运作得以良性循环。
二、高校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F高校作为实证研究对象。F高校扩招之前属于专科层次,当时规模较小。由于扩招及学校层次的升级,导致F高校的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近2000人上升至2012年的1200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原有的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需求,F高校在这种形势下开始扩大校区建设。扩招初期该校负债数额不大,特别是在2002年左右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校的债务数额急剧攀升,随之而来的还本付息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文着重以F高校2011 ~ 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对F高校的负债情况进行了整理,如表2所示:

 

 

 

 

 

通过表2数据来看,2011 ~ 2014年每年银行贷款占当年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2.4%、82.4%、70.3%、63.5%,这说明该校的负债主要是银行贷款,从资金来源来看F高校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如果原有债务没有还清,又从2011年开始举借新的贷款,就会增加F高校债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下面首先对F高校的贷款额度依据前述方法进行测算,并对贷款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现有高校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通过数据的对比说明改进后的模型更稳健、更实用。
(一)F高校基本财务数据
F高校由于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计划向银行申请6年期长期贷款,下文以F高校2014年的财务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相关数据如下页表3、表4所示。至2014年年末,F高校累计贷款余额为22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为14000元),根据之前和银行签订的还贷协议,2015年年末需要偿还8000万元,2016年年末需要偿还6600万元,2017年年末需要偿还0万元,假定F高校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还贷款的资金为其数额的50%。

 

 

 

 

 

 

 

 

 

 

 

 

 

 

 

 

 

 

 

 

(二)F高校6年期贷款额度控制的测算
1. F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的计算。详见表5。

 

 

 

 

 

 

 

 

 

由表5可知,2012 ~  2014年F高校非限定性收入的平均数为39850.28万元,可计算出非限定性收入三年的平均增长率为7.43%;F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平均数为9807.09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8.45%。
2. F高校6年期贷款额度控制的测算。根据表5计算可知,非限定性净收入年平均增长率g为8.45%,R0=9807.09,假设贷款期间n=6年,同期银行贷款利率i=6.83%。F高校一般基金为578.88万元,假设可用于偿债的数额按一般基金的50%计算,实际上可用于偿债的基金为289.44万元。可知:
[当年非限定性收入]=上年非限定性收入×(1+非限定性收入平均增长率)
当年非限定性净收入=上年非限定性净收入×(1+非限定性净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根据前述(2)式计算出F高校2014 ~ 2020年6年期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计算数据取整),计算过程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F高校6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为62042万元。另外,也可根据前述式(2)、式(3)、式(4)分别计算以下指标:
(1)6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
PV=9807×[[(1+8.45%)6(1+7.83%)6]-1]×([1+8.45%8.45%-7.83%])
=62042(万元)
(2)6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6年期累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的资金
=62042+289.44=62331.44(万元)
(3)6年期累计新增贷款控制额度=6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
=62331.44-22000=40331.44(万元)
3. F高校现有贷款风险程度评价方法的应用。由基本数据资料可知,至2014年年末,F高校累计未还贷款余额为22000万元,通过前述计算可知F高校6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为62331.44万元,根据式(5)可知:
[F高校贷款风险指数=累计未偿还贷款余额6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
=22000÷62331.44=0.3530
根据现有贷款风险评价标准可知,F高校贷款风险指数0.3530处于范围(0.2,0.4]中,表明该校债务压力不大,还款比较轻松,还有一定承贷能力,财务风险较小。
三、高校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修正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前述模型较为科学、详尽地给出了F高校贷款适度规模的测算方法,对“非限定性收入”和“刚性支出”概念的界定和分类基本覆盖了高校所有的流动资金,为政府和银行对高校贷款的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高校贷款风险的评价和风险防范提供了参照,使高校贷款的风险程度得到进一步量化,但是该模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该模型对于非限定性净收入增长率g的具体测算方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前述模型一般选取2年或3年的高校事业平均增长率来估计计算非限定性净收入增长率g,但是从可操作性来看,选取2 ~ 3年的平均增长率作为基数只适用于高校稳定发展的时期。当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增长率波动较大时,这一期间平均增长率就有失客观,这种情况下,按较长时期计算的平均增长率才更真实,时间越长计算的平均增长率越准确,可以选取最近5年及以上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作为基数来计算才更客观,对应的贷款控制额度和贷款风险也应该选取对应的期间才能得出更客观的结果。
2. 高校的累计贷款控制额度和贷款风险程度的测算结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该现值是在高校每年的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根据高校贷款控制额度模型的假定条件,假定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是可以确定的,但实际上由于高校每年招生人数都会有所增减,会直接影响学费和财政拨款的数量,再加上其他不稳定因素,导致高校每年的非限定性收入实际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使非限定性收入趋于稳定,在计算非限定性净收入现值时该模型仅取2 ~ 3年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的基数。二是一般基金中可用于偿债基金的比例。这一部分可偿债基金每所高校也不相同,有的高校虽然事业基金余额少,但是可偿债部分比例大;有些高校虽然事业基金余额很多,但是可动用比例很小甚至已经无可动用部分,这也会影响贷款额度和风险程度的测算。因此,本文认为要更客观地测算高校的贷款额度和风险程度,应该以事业基金中可动用部分的一定比例来计算。
3. 建立分期贷款测算模型。高校取得的贷款,在规定期限内要按一定利率支付贷款的利息,每个期间应该支付多少利息取决于贷款的本金、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债务人不仅要借到所需款项,还应该考虑什么样的贷款结构下资金成本最低。而前述高校贷款额度控制模型只是对未来贷款额度的总量进行了测算,并未涉及哪种贷款方式对高校是最优选择,是一次性取得还是分批取得贷款资金,将来付出的利息费用最少?如果分期取得,应该分几期,每期的贷款额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都是高校要综合考虑的。
针对前述模型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建立“分期贷款测算模型“的建议。利用该模型测算分期贷款额度时,应将贷款期限最后一年的“债务负担累计额”作为控制点,在表中不断调整“当年贷款额”,利用财务分析指标,从不同角度分析高校每年的财务状况,结合测算的贷款控制额度和贷款风险评价结果,揭示高校负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但这一模型的测算结果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未来n年期内累计未偿还贷款还本付息额+n年期累计新增贷款还本付息额≤n年期非限定性净收入。
4. 该模型认为贷款风险指数大于1时,高校的累计未偿还余额大于高校n年期的累计贷款控制额度,计算的贷款风险指数大于1,意味着在此期间高校未偿还贷款已超出了自己的最大承受范围,一旦新增贷款则无力偿还。实际上贷款风险指数不可能大于1,因为n年期累计贷款控制额度就是n年期累计贷款余额的最大值。
5. 该模型假设高校发展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实际上当在校生规模及招生情况稳定不变时仍可使用,可将g看为0,此时高校仍然具有一定的还贷能力。
(二)改进方法
由于前述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通过调整非限定性净收入或者采用风险调整折现率法对其进行改进,以应对一些不确定因素对高校非限定性净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的累计贷款控制额度和风险程度就更贴合实际,可以有周盈.高校债务问题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2004-07-13.
武杰.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债务危机的化解途径分析[D].郑州:河南大学,2013.
徐杰涛.我国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2.
钟理宏,赖超.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财务风险探析[J].商业时代,2012(11).
刘新民,闫春,张盈盈.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王蕾.普通高校负债运营的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孙磊.论高校新校区融资贷款的管理[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3).
陈丽羽,马涛.高校贷款风险与防范[J].财会通讯,2009(26).
牛彦绍.高等学校贷款额度控制模型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7).
金磊.我国公办高校债务风险防范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5.
赵晓娟.我国公办高校贷款风险控制与化解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张雷.控制高校债务风险,确保高校可持续发展[J].会计之友,2010(3).
牛艳芳,张曾莲.高校负债管理与财务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
纪智荣.公办高校债务风险评价及防范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2.
赵凯.基于地方工科院校的高校贷款财务风险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1.
许岩,曾繁荣.基于现金流量的高校贷款控制模型研究[J].财会通讯,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