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 2 期
财会月刊((2期)
财务·会计
资产处置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作  者
崔海红

作者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会计系,郑州 450000)

摘  要

      【摘要】文章以2007 ~ 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行业)为样本,统计了营业外收入(支出)、投资收益等项目中所包含的资产处置损益信息,利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检验了资产处置损益与股票价格、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资产处置损益总额与股票价格、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价值相关性;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与股票价格、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价值相关性。进一步分组检验中,无论亏损上市公司还是盈利上市公司,都支持了这一结论。资产处置损益的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因此应当将资产处置活动产生的损益作为单独一项在利润表中列报;增设统一的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完善财务报表附注中有关资产处置损益明细科目信息的披露。
【关键词】资产处置损益;价值相关性;利润表资产处置损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财政部没有制定统一的准则制度加以规范,而是分散于各个具体准则中。资产处置损益有些计入营业利润,有些计入营业外收支,会计处理存在内在逻辑不一致的现象。上市公司年报统计显示,资产处置损益对净利润有较大影响,“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投资收益”项目中的资产处置损益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报表使用者能否因此而改变投资策略,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基础
1. 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理论研究投资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证券价格的影响,为分析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著名的财务学教授尤金·法玛(Eugene Fama)提出,如果有用的信息在证券价格中全部得到了反映,可以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不同的信息环境下证券市场运作效率的反映不同,据此可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性是指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过去的信息,主要包括过去的价格等信息。如果证券价格反映了所有公开有用的信息,包括现在和过去有关证券价格的信息,那么该市场为价值相关性研究提供了最佳的市场环境,此时股票价格被认为是公司基本价值的最优估计。
2. 信息观。由于市场不完善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信息观认为会计信息的市场功能在于会计信息向市场传递了某种有助于判断和评估企业价值的“信号”,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就体现在其所提供“信号”是否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如果会计盈余信息具有信号作用,则可以观察到证券价格和会计盈余信息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在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中,信息观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涌现出了大量的相关实证研究。比如:股票价格和盈余变动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赵宇龙,2000;陆宇峰,2000等);盈余变动与成交量变动的相关性研究;盈余反应系数研究等。这些研究丰富了人们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理解。
二、相关文献回顾
Ball和Brown(1968)最早对会计盈余的有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检验,开启了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实证研究的序幕。最早使用“价值相关性”这一术语的是Amir et al.(1993)的研究。Barth(1998)、Beaver(2000)、Ohlson(1999)都对价值相关性做出了共同的界定:会计数字与权益市值存在显著相关性,那么会计数字就具有价值相关性。Barth et al.(2001)批判了Holthausen和Watts(2001)关于价值相关性研究不能或者很少为财务会计准则制定提供帮助的观点,进而得出一个关键的结论:价值相关性研究为财务会计准则制定提供了富有成效的深入见解。Ohlson(1995)以及Feltham 和Ohlson(1995)创建了剩余收益模型。Ohlson(2009)对会计估值的相关研究结论,运用会计盈余、账面价值和股利三个变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合。Ohlson估值理论的实证研究模型为后人接受并广泛使用。
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较多采用增量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针对盈余构成项目相关性的研究日趋增多。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构成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现有文献研究得出一致结论: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高低与企业的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蒋义宏、魏刚,2001;赵宇龙、王志台,1998)。Gunny(2010)基于特定的盈余管理动机,具体分析了非正常的长期资产处置收益(如处置固定资产、转让无形资产、出售某项股权投资)的价值相关性。王鑫(2013)实证研究了其他综合收益具体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综合收益总额对股票价格和股票年度收益率的解释能力强于净利润指标,即比净利润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叶建芳(2013)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项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吴战篪等(2009)、程柯、程立(2012)、李增福等(2013)分别检验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和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利润表具体项目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利润表的净收益、经营性收益和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鲜有文献研究非经常损益项目的价值相关性。本文以资产处置损益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资产处置损益总额以及资产处置损益各明细项目的价值相关性,以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盈余构成情况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为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帮助,也可为准则制定者提供有意义的研究视角。
三、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的现状
资产处置损益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其他业务收入/支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支出”等科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损益记入“营业外收入/支出”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记入“投资收益”科目。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在“营业外收入/支出”下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并没有包括所有非流动资产,仅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并不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
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因金融行业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剔除了金融行业;统计了2007 ~ 2012年期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金融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
从发生资产处置损益的频率来看,80%以上的上市公司发生了资产处置行为;从发生金额来看,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占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比重在2007 ~ 2009年波动较大,2010年之后趋于平稳,平均约占营业外收支净额的15.62%,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占“投资收益”的比例平均分别为23.61%和13.46%,金融资产处置损益逐年呈下滑趋势;资产处置损益(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总额占净利润的比重为7.98%。资产处置损益对“净利润”具有较大影响。
四、样本选择、变量定义与研究设计
1. 样本选取。如前文所述,以我国A股市场2007 ~ 2012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因金融行业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剔除了金融行业;剔除了股票收盘价和个股月收益率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剔除了没有发生资产处置损益的上市公司;剔除了资产处置损益在标准化过程中小于万分之一的值,共得到价格模型中的9 202个观测值和收益率模型中的8 323个观测值。文中所用数据均取自CSMAR数据库,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数据从上市公司利润表中“营业外收入/支出”下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数据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数据由报表附注中投资收益明细项目手工整理取得。为避免异常值的影响,对模型中的数据进行了缩尾处理。
2. 研究设计与变量定义。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有:相对相关性研究、增量相关性研究和边际相关性研究。本文主要考察资产处置损益对于权益市场价值的增量解释力。价值相关性检验通常采用价格模型和收益率模型,相对于收益率模型而言,价格模型容易产生异方差、模型设定有偏等问题,但该模型估计系数产生的偏差较小,因此,本文采用价格模型进行主回归,以收益率模型做稳健性检验,使得检验更为有效。
(1)资产处置损益总额与股票价格的价值相关性。首先考察资产处置损益总额与股票价格的相关关系。根据Ohlson(1995)理论,公司价值能够用公司的账面价值和剩余收益表示出来,即:
MVEit=β0+β1BVEit+β2NIit+β3νit其中,BVE为净资产账面价值,NI为年度净利润,如果β3显著不为零,表示其他损益项目具有价值相关性。
本文在Ohlson价格模型的基础上,考察资产处置损益总额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形成下式:
Pit=β0+β1BPSit+β2EPSit+β3TADit+β4LEVit
+β5Tobin"Qit+εit      (模型1)  
其中,P表示当年4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BPS为每股净资产,EPS为每股收益(扣除了资产处置损益部分),TAD为每股资产损益(资产处置损益总额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予以标准化)。LEV为资产负债率,衡量风险水平;Tobin"Q衡量公司的成长性。
(2)资产处置损益分项与股票价格的价值相关性。
Pit=β0+β1BPSit+β2EPSit+β3NCADit(LTEIDit)(FADit)
+β4LEVit+β5Tobin"Qit+εit      (模型2)  
该模型中,分别检验NCAD、LTEID、FAD与股票价格之间的价值相关性,NCAD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LTEID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FAD为金融资产处置损益,以上资产处置损益明细项目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予以标准化,其他变量同上。
(3)资产处置损益明细与股票价格的价值相关性。
Pit=β0+β1BPSit+β2EPSit+β3NCADit+β4FADit
+β5LTEIDit+β6LEVit+β7Tobin"Qit+εit      (模型3)  
该式中的NCAD、FAD、LTEID含义同上文,分别以年初的普通股市场价值予以标准化。
五、实证分析结果
1.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2是价格模型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2007 ~ 2012年,资产处置损益各项中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最大值为9.92/股)最大,其次是金融资产处置损益(最大值为3.22/股),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最大值为1.63/股)最小。

 

 

 

 

 


2. 相关性分析。表3列示了资产处置损益总额回归中各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被解释变量股票价格(p)与解释变量每股净资产(bps)、每股收益(eps)、资产负债率(lev)和成长性(tobinq)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与之前研究的结论一致。被解释变量股票价格(p)与资产处置损益总额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表4列示了股票价格与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ncad)、金融资产处置损益(fad)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lteid)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3. 回归结果分析。
(1)资产处置损益总额的价值相关性分析。如表5所示,模型1中资产处置损益总额的系数是0.587(t值为5.49),在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说明资产处置损益总额与股票价格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
(2)资产处置损益明细项目的价值相关性分析。如表5所示,模型2是资产处置损益明细的回归结果,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的系数分别为14.37、1.209和3.672(t值分别为6.42、2.81和4.84),在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说明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与股票价格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
模型3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的系数是8.8和2.685(t值分别为3.95和3.07),在1%的水平上统计显著,说明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总额、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与股票收益率之间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金融资产处置损益的系数是2.284(t值为2.43),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说明金融资产处置损益总额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相关性。
因此,无论是资产处置总额还是资产处置损益分项都具有信息含量,能够影响投资决策。4. 进一步分组检验。资产处置损益是非经常损益的主要组成部分,资产处置行为成为大多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王福胜等(2013)认为亏损公司倾向于通过资产处置增加报告盈余,以避免报告亏损和盈余下降;盈余上升公司倾向于通过资产处置减少报告盈余,以平滑盈余。
本文做进一步的分组检验,把所有上市公司分为亏损组和盈利组,分别检验资产处置损益总额和资产处置损益各明细的价值相关性。
分组实证结果如表6所示。模型1中,资产处置损益总额在亏损组和盈利组都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价值相关性;与前文实证结论一致。
模型2分别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金融资产处置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与股票价格之间做了回归,结果显示: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在亏损组和盈利组都与股票价格之间呈现显著相关关系。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金融资产处置损益与股票价格之间在盈利组呈现显著的价值相关性,但是在亏损组中没有显著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金融资产处置损益的上市公司扣除盈利公司后,样本量急剧减少,仅为全样本的1/10,造成回归结果不显著。模型3中,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与股票价格在亏损组中呈现出更显著的相关关系;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金融资产处置损益与股票价格在盈利组中呈现出更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分组检验中,因亏损组样本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证结果的准确性,但总体上而言,无论是亏损公司或是盈利公司,投资者都会关注盈利的可持续性,非经营性收益会影响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因此,有必要在利润表中增加资产处置损益的项目,单独列示该非经营性活动产生的损益。
5. 稳健性检验。前文中检验了资产处置损益总额和各明细项目与股票价格的价值相关性,依据Dhaliwal et al.(1999)和Biddle and Choi(2006),利用以下模型来检验资产处置损益和股票收益率的相关性:
RETit=β0+β1EPSit+β2TADit+β3LEVit+β4Tobin"Qit
+εit      (模型4) 
其中,RET表示报告期的年度股票收益率,根据月度收益率(当年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的月度股票收益率)计算得到。
该式中的TAD与(1)不同,以年初的普通股市场价值予以标准化。
报酬模型中,分别检验了资产处置损益总额、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金融资产处置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如表7所示:

 

 

 

 

 

 


表7中,被解释变量股票收益率(ret)与资产处置损益总额(tad)之间具有显著价值相关性。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ncad)、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金融资产处置损益与股票收益率之间都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在报酬模型中,各被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不如价格模型中显著,但是总体上,报酬模型与价格模型结果基本一致,印证了资产处置损益具有价值相关性的结论。
六、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的现状,实证检验了资产处置损益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产处置损益信息会影响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我国应该借鉴IFRS的做法,在利润表中增设资产处置损益项目,将分散在其他业务收入/支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支出中的有关资产处置的信息,统一归集到资产处置损益项目。
实证结果同时表明,资产处置损益总额、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和金融资产处置损益与股票价格、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价值相关性。因此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资产处置损益信息,增设统一的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其下应增设二级科目,分别核算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金融资产处置损益、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损益等。并且资产处置损益的二级科目核算的资产处置损益明细项目,应在报表附注中分别列示。
主要参考文献
Barth,M.E.. Valuation-based accounting research: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J].Accounting&Finance,2000(1).
Gunny,K.. The 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using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and future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meeting earnings benchmark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0(3).
崔文迁,陈敏.非经常性损失与监管利润关系及对审计的启示[J].审计研究,2010(2).
李增福,黎惠玲,连玉君.公允价值变动列报的市场反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3(10).
孟焰.美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管制沿革与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0).
吴战篪,罗绍德,王伟.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09(6).
吴溪.会计研究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李筱强.正确理解、界定和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解读[N].上海证券报,2008-11-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1&ZD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