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 20 期
总第 672 期
财会月刊(下)
业务与技术
校企合作模式下独立学院财务风险之防范

作  者
耿 振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院 太原 030031)

摘  要
【摘要】 独立学院作为用新体制与新机制运作的普通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彰显出独特的作用。本文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对其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规避独立学院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财务风险   多元化筹资   预算管理所谓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在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指导下,由普通本科高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创建的模式。一般由企业集团、大型企业提供资金(全部或部分),负责办学所需硬件建设,包括校园设施、设备等;高校提供软件建设,即负责办学管理、人员聘任、教学管理等。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独立学院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我国独立学院的数量达到了309所,在校生人数200余万人。独立学院的竞争压力在加剧,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在逐步放大。如何应对财务风险已成为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研究独立学院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财务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要求,独立学院要实现“八独立”,其中之一是实施独立的财务核算。独立的财务核算牵涉到独立学院方方面面的财务问题,如办学资金的投入、运营资金的配置和监管、结余资金的合理分配等,这些问题处理得当会使独立学院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处理不妥,会诱发程度不同的财务风险,进而对独立学院的生存造成致命的冲击。
1. 教育目标与投资目标相矛盾,财务管理目标模糊。传统高等教育的投资者是国家或地方政府,目的是提高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教育实施的主体与客体的基本目标在本质上并不冲突。校企合作模式下独立学院的投资主体是企业,投资方更多地关注资本的逐利性。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公益性与资本的逐利性构成了一对矛盾体,导致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目标模糊不清。
2. 融资渠道单一,基建融资成本增加。独立学院缺少除银行之外的融资渠道,如:公众个人的投资、社会组织捐资、校友会捐赠、基金组织投入、学院设置专门部门进行筹资等。毫无疑问,单一的筹资方式加大了独立学院的融资成本。
3. 没有发挥财务预算的核心作用,内部财务监管薄弱。首先,学院领导没有从根本上对内部控制予以重视,造成相应的责权利制衡和约束机制失灵,且在财务内部控制机构上分工不合理,财务制度执行情况不佳,导致内部控制有效性难以保证。其次,一些独立学院没有从下属系、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合理的预算指标体系,导致其总体预算不平衡,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对各系、部门的各项实际发生经费做出准确、具体的评价,从而使一些具体的财务活动脱离控制。最后,独立学院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能够与总体预算相匹配的绩效考核制度,无法正确地划分相关部门的责权利,也不便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
4. 投资主体虚增结余,抽离资金。一方面,独立学院缺乏多元化产权管理的经验,存在着投资人产权归属不清,投入资产难以从学院办学资产中分离,以及合理的投资回报得不到具体的法律保障等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理性的投资人,即参与合作办学的企业在涉足高等教育领域之前应该对其投资数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分次投入频繁等特点有充分了解。如果不是发生资金周转不灵、无法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企业库存积压严重等财务风险,投资方是不会轻易地虚增结余,抽离出资的。所以,校企合作模式下独立学院的财务风险与投资主体的财务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
二、独立学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 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确定校企合作模式下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目标的首要前提是明确独立学院办学的公益性和社会价值,在这个前提下对现阶段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创新。笔者提出“教育成本最小化”目标,主要内容是:以维持学院资金收支平衡,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基础,在保证教育教学正常开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教育成本的构成要素,准确测算教育资源的实际耗费,寻求教育成本最小的最佳途径。
2.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独立学院的融资成本主要是银行借款所产生的利息支出,因此,建立“股份制的办学模式”是降低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独立学院的原始资产可以通过相关中介机构评估之后折算成货币作为出资股份,企业或其他出资机构等以货币、实物或知识产权投资入股时也折算为货币,然后汇总并划分成等额的股份,各投资方按股认缴并取得股权证书。这样,独立学院既可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又可以不断从社会上汲取资源,充实办学资金。独立学院还可以利用高校人才智力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服务,在寻求与企业的互利合作过程中,增加收入。充分利用国家、政府对独立学院的相关优惠政策,组建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募捐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挖掘校友资源的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与校友保持沟通并号召他们提供经济援助。
3. 精细预算管理,强化内部监控。独立学院在编制预算时,首先要注意编制方法,根据学院财务目标的特殊性,适宜采用“弹性预算”,这样可以做出较为准确、全面的预测。其次要注意编制时间,以一个公历年度作为预算周期显然不太适合独立学院的发展特点,应当采用以季度或月度为一个时间周期的滚动预算,使下一期预算数据与上期实际发生的数据具可比性。最后在预算数据的采集上,应当采取自下而上的逐级汇总的方法,即各系、部门首先编制本部门的预算,然后上报学院的预算编制部门,学院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汇总并形成最后的总体预算。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应坚持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并重的原则,不仅要以系部上报的预算为依据,定期检查、分析各系、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而且还要对预算实施过程中的每一道环节实施监督,将实际同预算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实际同预算之间的差异并找出原因,视各部门执行预算的实施情况予以奖惩,从而确保预算的执行力度。
独立学院还应建立一整套的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物资设备管理办法、财务管理规定、内部审计制度、各类费用分配办法等,这样才能使独立学院的内部财务控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4. 树立正确的教育伦理观念。在保证教育的公益性、社会性的前提下,尊重并保障民间教育投资合法的投资回报,同时也应充分注重并保护学院董事会以及办学管理者的合法利益。而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伦理观念,才能有效协调投资方、申办方、合作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终在这一博弈过程中,使社会收益、办学收益、投资收益实现共赢。
主要参考文献
1. 许为民,林伟连,楼锡锦.独立学院的发展与运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 杨继瑞.高校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学分析.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 韦法云.对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产生和发展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2;4
4.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18号,200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