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 13 期
总第 509 期
财会月刊(上)
改革探索
次贷危机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启示

作  者
吴江龙 刘丹丹 于红雨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惠州分行 徐工集团

摘  要

      【摘要】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缺陷在这次席卷全美的次贷危机中暴露无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从之前的备受推崇到现在的备受质疑。本文对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暴露出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与决策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是完善和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方向。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公允价值   启示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会计一直备受关注。次贷危机不仅撼动了华尔街金融巨头的生存根基,也在金融界与会计界之间掀起了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最先对会计界发难的是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的金融巨头。以花旗、美林、瑞银、美国国际集团(AIG)、百仕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纷纷将矛头直指公允价值会计,声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债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影响,要求完全废除或暂时停止使用公允价值会计。他们指出,在次贷危机中,按公允价值对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抵押债务债券(CDO)等次债产品进行计量,导致金融机构确认巨额的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损失。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账面损失”,扭曲了投资者的心理,造成恐慌性抛售持有次债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风潮。这种非理性投机行为反过来又迫使金融机构不惜代价地降低财务报表中披露的次债产品的风险水平,本已脆弱不堪的次债产品市场濒临崩溃,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账上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公允价值会计这种独特的反馈效应,造成了极具破坏性的恶性循环,在次贷危机中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