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财会月刊(6期)
参考借鉴
引入翻转课堂理念构筑“教学做”混合式教学模式

作  者
谷增军(副教授)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  要
    【摘要】为了解决“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混合式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结合微信平台、微课、课程网站构建了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据此对《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7)06-0088-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快速普及,各类企业对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有必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这一时代需求。
1.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传统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信息基础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传统教学“一刀切”的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其次,该课程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多,容量越来越大,导致学生越来越难以掌握。再次,课时被一再缩减。课时压缩后,我校该课程理论课时为24学时,实验课时为24学时,课时的变化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最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饱受诟病。现实中,由于课时限制,课堂面授只能讲解重要的项目操作,再加上课堂的互动环节不足、课外交流不多,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2. 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近年来移动学习发展迅速,微课、开放式课程(OCW)、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慕课(MOOC)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新一轮全球学习革命中崭露头角。本文所提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侧重于在信息化环境中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相结合,吸收翻转课堂的理念,一方面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监控等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课前对教学资源的观看和学习、课堂上完成重点知识点的讲解与答疑、课后完成作业等一系列活动,增加学生个性化学习时间,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引入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设计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这门课程是典型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类似的课程在各个本科院校普遍开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传统教学中,为系统、完整地向学生传授Excel这一实用工具的运用技巧,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按Excel知识模块、区分项目(教学示范项目、课堂训练项目、拓展训练项目)进行差异化教学,并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模仿训练、巩固训练和提高训练。但由于课时的限制,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本文在引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设计,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框架,如下图所示。借助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该模型由课前准备、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三部分构成。
1. 课前预习环节设计。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分析,精心搜集混合式的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可分专题将相关的电子课件、立体教材、讲座视频、技术网站、试题库等混合式的教学资源制作成微课视频、动画,以及基于任务需求的在线互动游戏等,并将这些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BB平台、QQ群等工具向学生发布。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任务,学有余力的同学可适当进行课前知识拓展训练。另外,教师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线答疑,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
此阶段,学生要了解课程信息,熟悉线上学习平台。每次上课前,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课前学习任务通知,通过在线自主学习完成课前练习,遇到问题可通过网络查找、查阅工具书、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等方式解决,遇到难度比较大的共性问题要及时记录,以便在课堂环节加以解决。
2.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针对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由于本课程涉及用Excel工具解决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这就要求老师针对每个专题设置相应的实际案例,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具体的问题解决思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实验课堂,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对专题基础知识进行训练,并完成实验报告。另外,为检验学生综合应用Excel的水平,本课程让学生进行创意性的项目实践,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设计完成一个综合案例项目,发现问题可以让教师指导并及时解决。在最后一次课时,要求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制作流程进行介绍,并完成对该项目的反馈评价,使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主”变成“以解决问题为主”。
3. 课后提升环节设计。课后提升阶段,教师把课堂上讲解的重点、难点以及课堂总结发布到微信平台或BB平台供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还要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练习供学生上机操作,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学生遇到任何疑问,均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或BB平台交流解决。另外,老师要记录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三、引入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课前、课中、课后构建不同的学习活动或学习情境,依托信息技术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为检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以“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为例,2016年春季学期对会计专业ACCA班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
1. 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进行梳理,分为10个专题(学习任务),根据每个专题的具体内容(若干子任务),将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部分翻转课堂和完全翻转课堂相结合,并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辅以课后测试,课程结构设置如下表所示。考虑到本课程的特点,为避免翻转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笔者在本次实践中做了有效尝试,即根据每个专题内容采取传统课堂教学、部分翻转课堂以及完全翻转课堂的做法,这样既注重了专业知识的教学,又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实践表明,该做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避免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翻转课堂形似而神不似,改善了教学效果。
2. 在线教学资源。为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本课程每个专题均制作了多个图文、视频结合的基础性学习资源(微课视频)和PPT课件,设置了课前预习项目、课堂训练项目和课后拓展训练项目,并辅以大量的Excel练习文件,以供学生进行仿真训练、巩固训练和提高训练。通过这些训练,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Excel的基础操作和专题应用操作,并能之有效迁移。为加强对学生学习的考核管理,学生提交作业,教师点评作业并将优秀作业予以展示。在课程平台方面,以学校正在使用的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为主发布课程资源,并以技术论坛、QQ群、微信等作为辅助工具。另外,为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课程建立了“会计之家”微信公众号。学生通过该公众号,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关键词自动回复具有“对话即搜索”的功能,可以获取课程资源、课程通知,并运用微信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
3. 作业布置。按照混合式教学框架,课前、课后都需要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在授课过程中,本课程将章节划分为若干专题,再根据专题的知识点细分微型学习模块,在此基础上配套相关微型学习资源,教师通过课程公众平台的“群发功能”,以消息推送的形式发给每个学生。学生关注公众平台后,会立即收到操作提示,然后根据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通过输入“数字代号”或“关键词”在公众平台上获取相应的作业任务,进而按照教学设计要求完成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的作业练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在微信群中与老师、同学讨论,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点,加深知识理解。
4. 学生考核评价。考虑到翻转课堂在结构上与传统课堂差异较大,教师应转变传统课堂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还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新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中,应尽可能地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进行统筹考虑,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空间上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或者考场内考核,还应包括在线测试、平时在线学习档案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学生出勤、平时作业、个人或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成果展示等方面的评价,也包括学生参与网上互动教学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进而从整体上考查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在《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中,笔者基于Visual FoxPro研发了Excel自动化阅卷程序,并将每次的测试成绩发布到公众号上,既便于学生查询成绩,也节省了大量阅卷时间,保证了阅卷的公平。
5. 实施效果。通过一学期的实践笔者发现,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微信公众号的使用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课前及课后作业,积极进行自主学习。针对《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学期末采用往届试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在综合利用Excel解决会计实务问题能力上有显著提高。另外,笔者还通过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的方式,了解到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
四、引入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解决教师“想不想用”的问题。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需要将课程知识碎片化并重新设计编排,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需要教师利用大量时间制作教学资源(PPT、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业、测验、讨论等),并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与学生互动答疑的过程中。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在大多数高校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和学生对其认识程度有限,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和混合式课程建设有较高热情,学校也应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2. 解决教师“会不会用”的问题。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合理运用教学辅助工具,依据混合式教学的特点组织教学。微课制作、课程平台运用以及微信公众号操作等方面,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当然,QQ群、微信公众号、BB平台不是独立的工具,要在课前、课堂及课后各阶段配合使用。QQ群主要用于学生答疑(可使用QQ语音留言),微信公众号主要用于相关知识点推送、学生查询成绩、获取相应作业任务等,BB平台主要用于视频、授课录像等大文件的发布以及传统教学资源的共享。因此,为扫清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的障碍,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知识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造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帮助教师解决“会不会用”的问题。另外,为保证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可以按需要组建混合式课程建设团队,要求团队成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对混合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有较高的热情和责任感,有时间和精力投入。
3. 解决教师“用得怎样”的问题。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有可能难以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对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判断哪些课程适宜采用该模式。现实中,可以选择一个班级进行试点,班级人数不宜过多,以便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较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通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实践,通过访谈、调查问卷及考试成绩分析等多种途径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4. 解决自主学习材料“微”化问题。混合式课程建设内容包括网上学习微视频、讨论、作业、辅导和答疑或实验、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在将知识点碎片化并重新设计编排过程中,需要对自主学习材料进行一定的“微”化处理。教师应熟练掌握如Camtasia Studio录制屏幕工具、WE课件制作工具、PPT自带功能微课录制工具等一种或几种微课制作工具,精通微课设计与制作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学生利用细碎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录制的教学视频宜控制在3 ~ 10分钟,可配以动画、音乐、Flash等学生富有兴趣的元素,调动学生观看的积极性。
5. 解决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该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协作、语言表达及自制力等综合能力,如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差,在学习中有疑难点未及时解决,则学习容易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后续学习。因此,应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本身固有的能动性,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所教的内容对学生要有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钻研教材,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以使自己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具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解决移动学习平台交互功能问题。移动平台在促进师生交流、满足学生对学习材料及新知识的获取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方便学生及时地与老师或同学交流,讨论疑难点,移动学习平台应具有内容交互功能。在选择课程移动平台时,一方面要有利于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五、小结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把移动教学技术引入“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是教学领域的一种创新。一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形式和教学情景的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当前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特点。笔者通过在《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中的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互联课堂内外,实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微课形式的知识点教程和操作视频,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课时不足、学生层次不同以及学习效果不佳等实践难题。

主要参考文献:
赵冬梅,尹伊.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教学实践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9).
王灿,张莉.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5(9).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