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财会月刊(6期)
参考借鉴
国内政治关联研究:回顾与展望(2006 ~ 2016年)

作  者
张 玲(博士生导师),李慧兰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长沙410079

摘  要
     【摘要】政治关联的概念是由国外学者Fisman最先提出,我国学者近年来也热衷于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获取资源、行业准入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对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发表的政治关联相关文献进行了分类、回顾及总结,以期为企业更深层次地认识政治关联以及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政治关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大效应
【中图分类号】F0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7)06-0080-4

政治关联这一概念由Fishman(2001)最先提出,随后国内外学者也对政治关联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就国内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相较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在融资方面受到更多的“歧视”,因而会更愿意去寻求政治关联来打破这种融资约束。
国内对政治关联的研究已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分类、回顾和总结,以期对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并加深企业、政府以及利益相关者对政治关联的认识。本文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政治关联”为关键词,搜索了国内主要审计、会计、经济类期刊发表的有关政治关联的论文(共55篇),进而对我国十余年来政治关联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一、国内政治关联研究内容回顾
为方便讨论,本文将文献按照研究对象分为四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A股上市公司及其他。在此基础上,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按照下表整理出的研究内容进行评述。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单纯以民营企业为样本的研究篇数多达一半以上,说明学者一致认为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
1. 政治关联界定。政治关联背景下,企业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或公司高管通过参与政府政策制定、曾任或现任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等影响资源分配,从而为企业获取到某种经济或非经济利益。学者们普遍认为董事长或总经理对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故在表中列出的55篇文献中,大多数学者对企业是否建立政治关联的界定是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曾任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来判断,“是”则取值为1,“否”则为0。有的学者以董事会成员中政治关联人数的比例来确定政治关联程度,如罗党论等(2009)。有学者将政治关联层级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以及其他进行区分,认为级次越高政治关联程度越高。同时,也有学者对政治关联方式进行区分,将政治关联分为代表类或是官员类。因为他们认为代表类与官员类因接触的资源不同、目标不同,因而对企业的影响不同,如杜兴强(2009)的研究。
2. 政治关联的三大效应。正如田利辉(2009)研究中提到的,政治关联存在三大主要效应:社会负担效应、产权保护效应以及政府偏袒效应。
(1)社会负担效应是指相较于非政治关联企业而言,政治关联企业要承受更多的社会负担,譬如就业、养老、社会稳定、慈善等。田利辉(2009)以2002 ~ 2008年间A股IPO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以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曾任或现任人大、政协、政府官员作为判断政治关联的标准,研究发现:国有公司需要承受更多的社会负担,而民营企业则承受较少的社会负担。单纯针对社会负担效应展开研究的文献较少,但是有学者研究了政治关联对公司慈善行为的影响以及慈善行为对公司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贾明等(2010)以2006年以前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政治关联对公司慈善行为的影响,发现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更愿意进行慈善捐赠,而且捐款额度更高。李维安等(2015)以2007 ~ 2010年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政治关联、慈善捐赠与债务融资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是为了寻求融资而与政府互惠的一种战略行为。
(2)产权保护效应主要是针对民营企业而言的。如罗党论等(2009)以2002 ~ 2005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当公司所在地区产权保护越差、政府干预程度越大以及金融发展越落后时,上市公司越有动机去建立及维持政治关联。他们认为这是在民营企业面临转型经济时为应对市场不完善寻求的一种替代保护机制。
(3)政府偏袒效应是指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相较而言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如税收优惠、政府补贴、融资便利等。学者们一致认为,相较于国有企业的国有股权性质, 民营企业受到更多的融资约束。如李姝等(2014)、杨德明等(2015)、张敏等(2010)、余明桂等(2008)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贷款且贷款期限更长。陈德球等(2013)、邓建平等(2011)、杨星等(2016)研究发现,政治关联能够减少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余明桂等(2010)认为,与政府建立政治联系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且所在地区制度环境越差,这种补贴效应越明显;行业壁垒的存在势必造就一些垄断性企业,而民营企业也希冀突破行业壁垒以从高额的垄断利润中分得“一杯羹”。罗党论等(2009)发现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突破行业壁垒,进入政府管制行业从而获得高额的利润。
3. 政治关联与企业多元化、国际化的关系。张敏等(2009)、郑建明(2014)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因为政治关联帮助企业获得了多元化资源。邓新明(2014)发现,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能够帮助企业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业绩,但对未来业绩并无显著影响。邓新明等(2011)认为,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可能实施多元化,其在短期内会提高企业绩效,但就长远来看会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他们认为企业需要把握好政府嵌入的自主性,不能为了维护政治关联而一味地去迎合政府;需要企业正确处理政治行为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使政治关联为企业服务,而不是让政治关联成为企业的牵绊。
4. 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会计信息及企业行为的影响。
(1)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张立民(2015)以国有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国有股权政治关联会降低企业绩效,高管的政治关联会提升企业绩效,但政府审计会削弱这种关系。杜兴强(2009)以民营企业为对象研究发现,官员类政治关联会负向影响企业业绩,而代表类政治关联会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因为官员类政治关联支持了“政府干预”理论,而代表类政治关联支持了“关系”理论。吴文锋等(2008)发现高管政治背景整体上对企业绩效作用不显著,但在区分不同地区的政治关联后发现,地方政府背景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要显著大于中央政府背景。李健(2012)以制造业为对象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所期望的企业发展目标与中央政府存在差异,从而直接影响了企业家行为。
(2)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宋理升等(2014)研究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的政治关联降低了信息质量。潘克勤等(2010)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能够降低可操作性应计盈余,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唐松等(2011)认为代表类政治关联显著提高了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而政府官员类政治关系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则不显著。黄新建等(2011)、沈红波等(2014)、刘永泽等(2013)认为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增加了会计信息质量风险。(3)政治关联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王锟等(2012)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董事长或总经理作为判断企业政治关联的标准,得出政治关联会显著地弱化高管离职与业绩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周林洁等(2013)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总经理判断企业政治关联为标准,研究发现有政治关联的高管变更与企业业绩不相关。这些文献均说明高管与政府建立的政治关系已成为其职业的“保护伞”,使其免受因业绩低劣而被迫离职的威胁。
刘慧龙等(2010)以1999 ~ 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政治关联公司的高管报酬业绩敏感性低于非政治关联企业,且公司的员工冗余程度更高;在民营企业中政治关联公司的高管报酬业绩敏感性高于非政治关联公司,且公司员工冗余程度较低。唐松等(2014)以2001 ~ 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不管是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政治关联公司的高管都获得了显著的较高薪酬,但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高管获得的较高薪酬是有差异的。这两项研究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国有企业高管获得高额报酬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民营企业高管高额报酬的获得是一种激励,是对其较强寻租能力的一种补偿。
袁建国等(2015)以民营企业为样本,考察了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发现政治关联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降低创新效率,且弱化技术创新与企业业绩的敏感性。
张雯等(2013)发现政治关联企业会实施更多的并购且规模更大,而且会导致并购绩效低下。李传宪(2014)发现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债务重组来扭亏,且扭亏后会导致企业进行过度投资。
杨玉龙等(2014)以2003 ~ 2011年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违规民营上市公司通过其政治关联降低了审计师变更的概率,并且减少了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刘颖斐等(2015)以2007 ~ 2011年A股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独立董事的政治关联与高管的政治关联存在差异。独立董事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而高管政治关联会倾向于选择低质量的审计服务。
二、国内政治关联研究内容总结
1. 企业政治关联认定存在差异。以上学者虽然大致上是以董事长或总经理曾任或现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政府官员来确定企业是否建立了政治关联,但也有部分学者以董事会成员是否建立了政治关系来认定政治关联。对于企业董事而言,他可能同时在多家公司任董事,他对某个公司的偏爱会使得其带来的资源也不尽相同。同时笔者还发现,学者在以公司CEO政治关系的建立来认定政治关联时,未曾考虑过CEO股权的存在以及股权比例可能造成的影响。
2. 企业政治关联的“三大效应”。田利辉等(2013)将政治关联总结为三大效应:社会负担效应、产权保护效应以及政府偏袒效应。对于产权保护、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企业越有动机建立政治关联。学者们认为政治关联可以看作是产权保护的一种替代机制。政府偏袒效应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主要表现在融资上。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相较于非政治关联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贷款期限更长、贷款额度更高。
学者们就政治关联企业是否需要承受更多社会负担的研究较少。贾明等(2010)研究发现,高管的政治关联促进了慈善行为;而李维安等(2015)通过研究得出企业慈善捐赠行为是为了寻求金融资源而与政府互惠的一种战略行为。
目前尚未有学者得出政治关联的三种效应中的主导效应,或是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会是哪种效应起主要作用。
3. 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信息质量以及企业行为的影响。学者们认为政治关联的不同方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尽相同。杜兴强等(2009)认为,官员类政治关联会负向影响公司业绩,而代表类政治关联会正向影响公司绩效。中共中央组织部于2013年10月30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提出:禁止现任及尚未办理离职手续的政府官员在企业兼职任职。
学者们就政治关联对信息质量影响的结论较为一致,普遍认为政治关联降低了企业信息质量,削弱了证监会的处罚治理效应,降低了股价信息含量。潘克勤等(2010)认为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会倾向于选择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从而降低了操控性应计利润。他们认为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身份与一般高管的政治身份的作用不尽相同。
政治关联对企业行为的一系列影响有:阻碍了企业创新活动、扩大了企业的并购规模与投资规模、削弱了外部审计师的治理效应。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不能只关注政治关联能够给企业带来的资源,更应该关注政治关联对企业行为决策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绩效及长远价值的作用。
三、对政治关联研究的未来展望
国内对政治关联的研究已有十余年,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广泛的拓展空间。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设计的改进。未来对政治关联的研究在细分政治关联方式的前提下,需要将企业的股权结构加以考虑,因为股权集中度以及制衡度会显著影响企业的某些重要决策。同时,在将高管与政府建立的政治关系作为企业政治关联的认定时,需要考虑高管的股权持有情况。
2. 可拓展的研究范围。
(1)政治关联的三大效应。就政治关联的三大效应而言,仅针对企业的社会负担效应的研究较少。可以结合企业社会责任,探讨政治关联的存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影响,理清政治关联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效果及作用机理。
(2)政治关联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目前就政治关联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是比较分散的。上述文献主要涉及高管变更、高管薪酬、并购、投资、创新、慈善以及审计师选择这几个方面,但是并不全面。未来的研究应该主要放在政治关联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方面。企业的主要经济行为可分为:融资、经营、投资以及分配。
3.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单一是目前学术研究的通病,上述文献绝大部分是通过对较长时间内建立政治关联与未建立政治关联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的纵向比较,没有对企业建立政治关联前后的横向比较。未来的研究可以运用案例研究法深层次地分析政治关联建立前后的差异。同时,针对2013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中提出“禁止现任及尚未办理离职手续的政府官员在企业兼职任职”这一特定政策,可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这一政策颁布后企业的政治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以及这些改变对企业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Fisman R..Estimating the Valu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4).
罗党论,刘晓龙.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5).
杜兴强,郭剑花,雷宇.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业绩:“政府干预”抑或“关系”?[J].管理世界,2009(11).
田利辉,张伟.政治关联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三大效应[J].经济研究,2013(11).
李维安,王鹏程,徐业坤.慈善捐赠、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民营企业与政府的资源交换行为[J].南开管理评论,2015(1).
李姝,谢晓嫣.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4(6).
杨德明,赵璨.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与融资研究——基于货币政策和媒体监督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2).
张敏,张胜,申慧慧,王成方.政治关联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11).
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8).
邓建平,曾勇.金融关联能否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J].金融研究,2011(8).
余明桂,回雅甫,潘红波.政治联系、寻租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有效性[J].经济研究,2010(3).
邓新明.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1(4).
张立民,邢春玉,温菊英.国有企业政治关联、政府审计质量和企业绩效——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5).
李健,陈传明,孙俊华.企业家政治关联、竞争战略选择与企业价值——基于上市公司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2(6).
宋理升,王爱国.终极控制股东的政治关联、会计信息质量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3).
潘克勤.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自律型治理与审计需求——基于IPO前民营化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4).
唐松,胡威,孙铮.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1(7).
黄新建,张会.地区环境、政治关联与审计师选择——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
沈红波,杨玉龙,潘飞.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证券违规与盈余质量[J].金融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