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财会月刊(3期)
改革探索
政策推动下环保产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的实证分析——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综合研究

作  者
王 珂1,郭晓曦2(博士)

作者单位
1.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2.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昆明650221

摘  要

    【摘要】本文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2008 ~ 2015年的财务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保产业整体绩效一般,但稳中趋好的发展态势明显;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是环保产业公司绩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绩效评价是综合评价体系,现金流量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对企业综合绩效同样重要;综合绩效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占比最多的是处于高成长期的污水处理与自来水升级、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公因子中,偿债能力表现最差且近年绩效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逐渐加大,进一步验证了融资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最后,本文针对我国环保产业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环保产业;综合绩效;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7)03-0027-10一、引言
原有的中国经济粗放式增长模式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导致环境污染加剧,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经济决策、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环保产业作为重塑经济发展结构的驱动力量日益受到政府关注,环保产业受政策连续利好因素影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要想实现跨越式的长足发展,就要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有着精准的把握,制定出符合本公司的发展战略与经营战略,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而分析政策推动下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的变动,对公司正确认识自身经营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在行业投融资方面,李树(2014)指出,我国环保产业仍存在投资总量不足、融资来源和投资主体单一、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要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积极拓展投融资思路,实施创新型的环保产业投融资策略。郭朝先等(2015)指出,要在“推力”和“引力”两种力量作用下形成我国创新的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同时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大力推行PPP投融资模式、丰富环保产业投融资工具等对策建议。
在行业上市公司效率方面,王家庭等(2010)指出,我国城市环保行业的平均技术效率只有0.772,依然偏低,规模效率是制约其提高的关键因素。王舒鸿等(2016)在对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效率进行分析时构建虚拟最优决策单元,并引入了三阶段DEA模型。
在行业发展影响因素与评价方面,原毅军等(2010)研究发现,政府环境政策是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政府通过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可以实现提高社会福利的目标。马丽等(2011)针对污水处理类、废气处理类等不同主营业务的环保上市公司提出了适合其自身改善经营绩效的方案。陈运平等(2012)选定了影响区域绿色竞争力的13个因子,并通过实证调研论证13个影响因子对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徐文华等(2015)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4个区域环保产业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环保产业竞争力较强的省(区、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环保投资与政府扶持是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上学者关于环保行业的研究分析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采用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研究方法在行业评价中运用广泛。周延等(2010)通过因子分析对寿险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了综合打分,聚类分析则采用平方欧式距离公式进行测算分类。张慧等(2012)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因子分析评价时对指标进行了正向化处理,结合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提出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区别。邓斌等(2013)采用因子分析对2007 ~ 2009年粮油上市公司综合经营绩效打分排名,并通过分层聚类分析树形图进行聚类分析。
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与环保产业的兴起,我国环保业上市公司已达37家。在此背景下,对行业综合绩效的变动进行分析,有利于管理者提高经营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正确把握行业动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选定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法对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进行研究。
三、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环保产业具有起步晚、市场成熟度低、规模相对小、政策依赖性强的特点,历经30年的发展,其自身的边界、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不断延伸扩展,成为重塑经济发展结构的驱动力量之一。
(一)从生命周期看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
表1列示了我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概况,从表中可以看到,我国不同类型的环保业上市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发展优势、关注方向都不尽相同。其中,再生资源与重金属治理是近几年国家环境保护的新关注点,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借助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6家上市公司逐步具有了先发优势与垄断优势。数量最多的是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水处理与生活垃圾处理类环保公司,处于高成长期的这两类环保上市公司发展的关键是突破技术壁垒与行业壁垒。除国家行业规范、引导与优惠政策共同支持外,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还得益于水质标准的提高与污水运营监管投资增长,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得则得益于固废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实行。除尘脱硫脱硝类环保公司与环保监测类公司已发展得相对成熟。除尘脱硫脱硝多针对电力企业而言,我国电力企业集中,监管更易起效,同时更严格的监管手段与政府环境绩效考核的落实促进了其发展,环境监测由政府制定标准并落实,两类公司市场竞争充分,提升服务是其后续发展的关注点。
(二)从政策推动看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环保政策密集出台,多项环保规划涉及投资金额高达数千亿元,甚至上万亿元,未来庞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吸引着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表2列举了2013 ~ 2014年我国颁布的部分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出环保产业公司将受益于环保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落实。以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例,它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强调政府监督责任、环境监测制度、环境保护区域联动等,明确了无环评项目不得开工、损害者必须承担责任,授予环保部门一定的查封、扣押权,以法律的形式规范环境保护的实施。
(三)从环境统计年鉴看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从表3中可以看到,近年来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与2010年相比,除耕地保有量未发生变化外,森林覆盖率与农业灌溉用水有效系数均出现6%以上的增长,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地表水国控断面劣类水质比例均出现8%以上的下降,可见在农业节水、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表4对2013年环保数据分地区进行统计后发现,所有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都相对较低,表明环保污染治理投入总量不足,同时东、中、西、东北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最低,这与东部多为发达地区,环境污染比中、西、东北部低有一定关联,也从侧面反映了东部应加强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率先建立一批经济、环境双向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城市水处理率西部与东北部城市略低,整体相差不大,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实施效果较好。不同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均差距较大,两者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差额分别高达27.9%与17.75%,东北老工业区目前处于发展的转型升级阶段,固体废弃物处理仍需在政策制度引导、经济技术支持、环保意识提升等方面做好后续工作。总体来说,经济较为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环境保护工作较为到位,经济略落后的西、东北部地区环境保护工作仍需政府、企业、民众的积极参与。
从图1可以看出,除2011年外,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总额呈现连续增长的趋势,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总额占GDP比重变化较大,在1.2% ~ 1.6%之间变动,此比例距离发达国家2%以上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以2014年为例,若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达到2%,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将高达12729.25亿元,突破万亿元大关,相比目前水平有着广阔的增长空间,环保产业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
四、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比较优势变动实证分析
(一)样本来源
本文以表1列示的37家环保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8 ~ 2015年8年财务比率,Wind资讯数据库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企业年报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
(二)指标选取
企业优势具有多元化,为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企业优势,指标选取考虑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五个方面的内容,共设置15个指标,情况如下:X1净资产收益率、X2总资产报酬率、X3投入资本回报率、X4资产负债率、X5流动比率、X6速动比率、X7现金比率、X8现金营运指数、X9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X10应收账款周转率、X11流动资产周转率、X12总资产周转率、X13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X1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率、X15净资产同比增长率。
根据表5的计算结果可以简单分析2008 ~ 2015年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大致状况。
1. 盈利能力。三项指标在2007年经济危机发生后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影响下,均在2009年达到顶峰,随后逐年下降,2009 ~ 2012年下降迅速,2013 ~ 2015年相对平稳,变化不大。
2.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以2011年为分水岭,2008 ~ 2011年逐步上升,2011 ~ 2015年逐步下降。资产负债率2008 ~ 2012年逐步下降,2012年探底,而后至2015年逐步上升。2008 ~ 2009年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数值最低,资产负债率最高,可见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环保产业偿债能力影响较大。
3. 现金流量能力。现金营运指数先下降后上升,于2015年接近其理想标准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由下降转为上升,表明企业利用资产创造现金流入的能力增强。
4. 营运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迅速,资金过多地停滞于应收账款,影响正常资金运转,降低了偿债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与总资产周转率下降,表明环保产业对资产的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5. 成长能力。成长能力指标变动较大,这与环保产业易受政策影响有着一定关联性,但在2013 ~ 2015年出现了小幅的上升。
(三)因子分析评价环保产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
1. 因子分析模型。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诸多,因子分析在没有取舍原始指标与主观因素影响下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它能够将多个指标(X1,X2,…,Xn)通过降维的方式归结出几个相互独立且包含原有指标信息的综合指标(F1,F2,…,Fn),简化了数据计算,其数学模型为:

 


矩阵形式的因子分析数学模型为:X=AF+αε。A为载荷矩阵,F为X的公共因子,ε为特殊因子。
2. 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Bartlett"s检验和KMO检验的结果显示,KMO检验数值为0.521,大于0.5,Bartlett"s检验的卡方数值为574.550,p值小于0.05,更好地反映变量的变异主要由哪些因子解释,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旋转后的载荷系数绝对值尽可能地向1靠近,结果见表7。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在第一个公因子的载荷系数最大,因此第一个公因子命名为偿债能力;投入资本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在第二个公因子的载荷系数最大,因此第二个公因子命名为盈利能力;现金营运指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率在第三个公因子的载荷系数最大,因此第三个公因子命名为现金流量能力;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在第四个公因子的载荷系数最大,益于其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的双向全面发展,2014年下降主要由盈利能力下降造成,2014年受国内宏观经济疲软及钢材市场软势震荡运行的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投入资本回报率都出现大幅下降。在后五名中,雪迪龙与格林美出现次数最多,分别为5次和3次,说明两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需引起管理者的特别关注。
(5)对2008 ~ 2015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因子得分细分行业后发现,排名前十位公司占比最多的是污水处理与自来水升级、生活垃圾处理行业,高达70%。这与两类行业在环保产业占比较大有一定关联,更与两类行业处于高成长阶段密不可分。高成长阶段财务指标优势明显,尤其是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起步阶段的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迅速,3家公司在2008 ~ 2015年中有5年至少有一家位列前十名,2012年和2015年荣登环保产业公司绩效第一名。而同处于起步阶段的重金属治理公司绩效较差,基本处于环保产业上市公司排名倒数的位置,这与重金属治理行业近几年才逐步发展,其发展具有一定周期有关。在成熟阶段的除尘脱硫脱硝行业与环保监测行业共10家上市公司,每年有2家公司能够进入综合绩效前十名,说明该行业发展稳定,但缺乏发展动力。
(6)在2008 ~ 2015年,平均有19家环保产业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能力得分为正值,占比51.35%,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平均相差5.03分,主要是因为个别企业现金流量能力表现较差,例如2013年武汉控股得分为-4.15。平均有16家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大于0,占比40%以上,说明我国大部分环保产业在这三方面能力位于中等水平。盈利能力与营运能力近年来为正值的企业家数有增多的趋势。成长能力最高分与最低分间差值较大,2014年成长能力位列第一的城投控股为2.57,处于末位的杭锅股份为-1.84,说明行业内部上市公司成长能力出现较大差距,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偿债能力表现最差,平均仅有13家上市公司为正值,占比35.14%,且近年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在逐渐加大,进一步证明了融资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四)聚类分析评价环保产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
聚类分析是在未事先指定分类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样本数据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通过聚类分析将环保产业上市公司分成不同类别,研究其经营绩效的差异,并结合原始数据和因子分析结果,进一步对其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对2008 ~ 2015年绩效指标均值进行运算,得出了各个公司历年来的指标均值,同时各公共因子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适合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具体各类公司的分布情况,如表12所示,分层聚类分析树形图如图2所示。

 

 

第一类为综合绩效得分较差的公司,国中水务在2014年和2015年的绩效排名处于末位。从方差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其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率的指标均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类公司的均值,说明历年来均值分布中,国中水务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导致绩效得分较低。
第二类公司为37家样本公司去除第三类和第一类公司外的其他上市公司,综合绩效处于中下等类和第三类公司,且综合绩效较多来自成长能力。
第三类公司为菲达环保、聚光科技、南方汇通、清新环境、万邦达、先河环保、远达环保,公司综合绩效处于整体样本的中上等水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排名大都处于中间位置,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的公司均值,可以看出第三类公司绩效较好,有大部分的原因是来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率的数值较大。
五、政策建议
环保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长久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民众的共同参与,在诸多领域推进环保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协调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与上述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 重视环保产业融资,推进绿色金融创新。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偿债能力所占的因子权重最大,对环保产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影响最大。融资问题一直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环保产业发展的特殊性,使其不易吸引外来投资,政府财政拨款是其主要来源。面对融资难,环保业上市公司要重视融资渠道的拓展与创新,BOT和TOT项目融资、PPP模式环保产业基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保公益彩票、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融资、申请发行国债和市政债券融资等都是其可以积极推进的融资方式。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应出台绿色金融创新激励与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对新生融资方式积极支持,对我国环保产业融资可谓事半功倍。
2. 加大政府环保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环保产业。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总额占GDP比重在1.2% ~ 1.6%之间,与发达国家的2%以上有着较大差距,政府要在加大直接投入的同时引入环保投资绩效评价,提升投资效率。对于政府投入,在资金投入到位的情况下,积极推进投入方式的改革。例如:加大对第三方治理、风险投资公司进入环保业的奖励;对环保业上市公司贷款、担保提供补贴等。环保业的发展依靠政府财政,但不能单靠政府财政,要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带动与引导作用,将社会资本引入环保产业,将环保产业发展成既有利于环保改进又有利于创造财富的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改变固有的投资难度大、未来风险大的局面。
3. 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提高策略。除尘脱硫脱硝业上市公司营运能力较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能力、成长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在保持营运能力优势的前提下,应着重提升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环保监测行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优势明显,其他能力处于中上水平,应保持偿债能力优势,积极提升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现金流量能力与成长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他指标处于下等水平,应积极提升较为有发展潜力的盈利能力。污水处理、自来水升级与重金属治理业整体指标相对均衡,都处于中上等水平,可以大力提升公因子占比较大的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迅速提升公司绩效。再生资源业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量能力较弱,可积极提升偿债能力与成长能力的优势。
4. 以政策为导向,积极推进创新。虽然我国环保产业整体综合绩效处于中等水平,但随着政策的推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稳中向好的趋势已经明确,而我国环保产业自身的研发能力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政府不仅仅要关注对环境的保护,更要关注制约环保产业自身发展的因素,例如对环保科技项目的支持、对环保专业人才的培养等。环保产业上市公司要加大研发投入,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掌握核心技术,以低成本高收益的形式吸引投资。

主要参考文献:
陈运平,黄小勇.区域绿色竞争力影响因子的探索性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12).
邓斌,孙建敏.我国粮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综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J].技术经济,2013(2).
郭朝先,刘艳红,杨晓琰,王宏霞.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问题与机制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8).
李树.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策略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3).
王家庭,张俊韬.中国城市环保行业的技术效率研究——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12).
王舒鸿,赵志博.基于三阶段DEA的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效率评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徐文华,庄唤娣.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环保产业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