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戴伟娟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福建漳州363105
【摘 要】
【摘要】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方法应立足于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该门课程中体验到案例讨论的乐趣。基于此,笔者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引入小组案例展示PK规则,以期通过课堂竞赛的方式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从实践效果看,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其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能力方面起到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囚徒困境;PK规则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30-0126-3财务管理案例课程是财务管理主干理论课程修完之后所安排的配套实践课程。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要求其已经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知识(货币时间价值、风险和收益)、长期筹资管理、长期投资管理、营运资本管理等。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主角是学生而非教师。课堂应安排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由发言、思考、提问、讨论,而教师作为见证者和过程管理者,只在学生讨论中断或者跑题的时候,加以适当引导。
一、传统财务管理案例授课模式下的囚徒困境
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分配任务和随堂考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为主。在这种方法下,教师是整个课程的规则制定者、裁判员,学生则是以教师意志为准则、彼此之间利益不相关的运动员,极容易在教学中产生囚徒困境。简单来说,教师在财务管理案例课堂上管理得越严格,对每个细节抓得越紧,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就会越差;相反,教师如果降低对学生学业的要求,甚至适当“放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就会较高。
传统授课模式下“囚徒困境”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小组成员“搭便车”情况普遍存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纯粹为了拿学分,不愿意有进一步的努力和付出;教师指导不够,而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展案例分析,网上可借鉴的资料太多,但缺乏原创性观点;课堂讨论时,汇报组的汇报不够精彩,或者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其他小组成员听不懂或听不进去,为了应付教师考核要求,随便提问,不关心对方回答情况,互动或讨论氛围难以形成;教师总结过多或总结不够;教师为了获得学生好的评价,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等。
二、教学模式创新——PK规则实施效果及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困境,使其很难实现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理想目标。为解决这一难点,笔者尝试在课程中引入课堂PK规则,以期通过课堂竞赛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PK规则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指导思想。全体学生深度参与,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即从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制定目标)。
2. 基本原则:我的案例我做主。
(二)PK规则的主要内容
1. PK赛目标。全班共计55名学生,按照学生自由组队的原则共组建14个组,这14组最终将通过PK赛决出以下三个等级:
甲等,预计2组 (对应所给的平时分为 90 ~ 100分段,按百分制计,下同);乙等,预计10组(对应所给的平时分为80 ~ 90分段);丙等,预计2组(对应所给的平时分为80分以下)(备注: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2. PK赛流程。本次PK赛共分为三轮比赛。
第一轮:将14个小组按照1 ~ 14的顺序编号分成红方、蓝方,两两PK。
具体对阵方式:①两个PK小组展示时间不低于15分钟且不得超过20分钟;小组展示时,组内所有成员都必须参与发言;②固定提问时间,两个PK小组互相提问(号码较小的一方为优先提问方,各10分钟);③非固定提问时间,由其余12组和老师组成大众评审团,对两个PK小组同时提问。
不论是固定提问时间还是非固定提问时间,均要求回答者为随机抽取的某位队员。
然后,由大众评审团对两个PK小组进行投票,得票多的一方胜出;7次PK胜出的7个小组编为A组;7次PK落败的7个小组编为B组。
第二轮:由A组的7个小组与B组排名最高的1个小组(B组评分方式为:第一轮得票数+第一轮PK赛中投正确票的次数+第一轮PK赛中的提问次数)以抽签的方式继续两两PK。在这一轮将决出4个胜出方,该4个胜出方为甲等,4个落败方为乙等(对阵方式及PK投票参照第一轮)。
第三轮:由B组(参与第二轮PK的那组除外)剩余的6组以抽签的方式两两PK,在这一轮将决出3个胜出方,该3个胜出方为乙等,3个落败方为丙等。
3. 最终分数构成。小组基础分是指各小组按照最终PK三个等级给出基础分;小组加分项是根据大众评审团提问的次数及质量、态度等进行调整。
(三)学生表现及最终结果
在笔者实际授课过程中,以上PK仅完成了第一轮,故本部分仅就第一轮PK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1. 学生课前准备情况。从学生准备案例过程的努力程度和汇报的案例质量来看,PK规则实施前后会有较大影响。每一次课都有两个小组进行PK,按照学生PK的结果来给出案例课程的平时分数。因此,每一个PK小组都有压力,为了尽可能在PK中取胜,大部分小组的学生在案例的准备上都会更加认真。大部分小组的案例在汇报之前都至少经过了两次修订。从提交案例的质量上来看,学生完成的案例质量也普遍较高,这也与此前的认真修订有关。
2. 在案例展示环节,全体组员分工完成整个案例的汇报。按照课堂PK规则的设计,所有的小组成员均需要参加案例展示和问题回答,故展示环节不再是一个人的任务,而是小组成员共同的任务。在展示环节,小组的所有成员一并上台,分别完成各自汇报部分后再接受提问。有个别小组学生还会精心设计一些场景(如小组成员间的自问自答等),以增强展示的生动性。因此,该设计思路在案例展示环节实现了全员参与的目标。
3. 案例提问环节,包括PK小组之间相互提问和评审团提问两个部分。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下,小组案例展示结束后就只有教师和展示小组之间的互动,其他小组同学所提的问题寥寥无几。从表2可以看出,在PK规则下,学生所提的问题数量明显增加。两个PK小组之间互问与回答,一般情况下所提的问题都比较深入。因为彼此之间都需要挖出对方的弱点从而为自己赢得投票,因此在课前都会先去做功课。其他评审团的提问,从数量上看基本达到了该课程设计的预期目标,在提问的质量上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4. 从投票环节各个小组的得票情况来看,大部分小组的得票基本上能够反映其完成的案例质量水平和努力程度,详细情况见表3。在本课程中,表现最好的第8组在PK中拿到了所有评审团的票数(13票)。
表3中的胜出结果与教师本人判断不一致情况的有两次:第一次PK(第1组和第2组)和第三次PK(第5组和第6组)。第一次PK时两个小组的实力相当,得票数相差不多,教师投票原因主要考虑学生案例前后的改进程度,所以第一次投票差异属于正常;第三次PK时,从案例分析的质量上看,第5组的质量明显高于第6组,但其案例涉及一定数量和难度的数据计算和数据分析,现场讲解第5组没有讲透,因此出现胜出结果与教师预判不一致的情况。5. 从学生对该门课教师的评教信息角度分析。大部分学生都比较肯定教师的做法,在评教十个具体得分项目中(见表4),第3、4、5项目的得分最高,这与笔者设计PK规则的初衷一致。当然也有学生抱怨:两个学分的选修课,没有必要设置这么复杂的规则,需要投入太多精力;程序性的内容占用过多时间,导致课堂实质性内容没有突出,没有学到该学的知识;成绩掌握在其他同学手里,投票不公平等。
(四)案例课堂PK规则反思
以上主要总结分析了PK规则实施的积极效果,然而作为首次尝试,笔者也发现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包括:课堂时间安排不足、案例讨论不够充分、评审团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等。
1. 理论知识铺垫不够。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之前并没有修完财务管理的理论课程,实际的情况是他们只修完财务管理A1课程(只包括总论、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证券价值评估、资本预算等内容),而在案例课堂上讨论的某些专题,例如“股权筹资”、“债券筹资”、“并购”等内容,他们尚在学习或还未学习。
2. 案例PK前期的相关知识铺垫不够。对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工具的介绍、案例背景的引入等知识铺垫不足。而案例课程直接进入主题,学生在接受时比较茫然,无法抓住主线。
3. 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一次课(两小节课)完成两个不同的案例,大部分小组案例汇报会超时,两个小组汇报时间一般占用一节课(45分钟,经常拖堂),第二节课PK小组相互提问共20分钟,评审团提问20 ~ 30分钟,一般到投票环节,都已经是接近下课的时间了,所以没有时间安排教师的点评环节。学生普遍反映课堂思路较乱,难以理解,没听懂。特别是非PK小组的同学,当案例涉及的知识点比较陌生时(例如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没有做好前期知识铺垫的情况下,对于课堂上所讲的案例内容,大部分学生的收获是比较有限的。
4. 由于其他小组打分权的存在,使得学生对案例课堂普遍不重视。
5. 教师在现场引导、总结、分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对PK规则的改进
1. 在每一次PK之前,教师有必要就每一次专题做好足够的铺垫,包括理论铺垫、案例分析思路铺垫、案例企业背景知识铺垫等。
2. 减少每一次PK课堂案例信息量,把两个案例变为一个案例,即两个PK小组做的是同一个案例,同一个案例由两个PK小组分别独立完成,再进行PK,这样可比性也会更强一些。信息量少了,学生接受起来可能会更顺畅一些。
3. 改变该门课程的成绩构成。现有的成绩构成中,平时案例讨论仅占总成绩的20%,这就使得很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如果提高课堂讨论分值的比重,假设这门课60%(或者更大的比例)的成绩是按照学生的案例课堂讨论表现来打分,40%的成绩按照期末课程报告打分,那么学生在课堂讨论时的积极性会更高。
4. 对于PK投票权的设置进行适当变更,最终裁决权由教师掌握。也就是投票只是一种形式,最终的打分权还在教师手中。另外,可由教师对评审团的打分进行评价。
以上是针对PK规则的具体改进,然而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学生以学分多少来评价课程重要性的错误观点,在学生中宣传案例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理论与运用相结合、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小结
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教书育人是最终目的。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设计目标,应该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和工具,对实际经济活动中的财务案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其过程可能比结果更重要,而在案例课堂过程中,讨论、提问、回答与反问,本身就是分析的一种过程。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应该侧重于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更好、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讨论这一过程,而不是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戴娟萍.互动式案例教学:改革实施效果与持续改进——基于《公司财务案例》课程教学的问卷调查[J].财会月刊,2015(36).
戴娟萍.多维互动式案例教学范式改革实践与困惑:以《公司财务案例》课程为例[J].财会月刊,2013(22).
胡双丹,褚华东.基于博弈视角的高校学评教主体行为关系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