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财会月刊(34期)
工作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确定

作  者
蒋 葵(教授),雷宇羚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摘  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出现枯竭迹象。为进一步控制住这种局面的恶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以此为基础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着眼于此,本文以自然资源价值为基础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自然资源项目价值计量进行探讨,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资产类项目应以自然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表示,负债类项目应以未来价值表示,而自然资源资产的存在价值应在附表中得到反映。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价值;价值计量013年11月1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以此为基础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因此,对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即自然资源资产以何种形式表示及列于何种特殊的资产负债表中,并以此为基础如何对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成为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价值概念
(一)自然资源及其价值
1. 自然资源的概念。《大英百科全书》将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和功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1972年提出:“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而自然资源在《辞海》中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综观上述定义,本文认为,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空间格局内,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生存的、客观存在的并以自然界为载体的物质自然因素的总和。它并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基础,并在现时时空范围内对人类的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支持。
2. 自然资源价值。人类对于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进入21世纪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新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王庆利(2001)、陈喜乐(2011)、李慧明(2001)、张磊(2006)等学者从理论的角度对自然资源价值的概念、分类及特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于自然资源价值的概念界定,他们的观点趋于一致,即自然资源价值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使用价值。主要是指自然资源为人类生产和消费提供有用的物质基础,包括原材料、能源、食品等。
(2)间接使用价值。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对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它无法被商品化,但其价值却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主要包括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其他生命存活提供必要支持、维持生物链循环等。
(3)未来价值。又称选择价值,主要是指人类为将来能够直接或间接利用,或者为保证其后代能够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支付的意愿价值。
(4)存在价值。主要指某种自然资源独立于人类活动之外,以现今的科学技术无法对其利用,但为保证其继续存在人类愿意进行支付的意愿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另外,李秉祥(2005)将附加劳动价值,即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环境资源的开发、保护、科研等)投入到生态环境系统的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纳入自然资源总价值中。也有不少学者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自然资源价值中的附加劳动价值进行探析。所以,无论将附加劳动价值单独列出或融入上述四类价值中,人类劳动都对自然环境的价值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自然资源资产及其价值
传统意义上的资产是产权明确的、具有使用价值的、能够在可预见的未来带来收益的有形或无形的财产,其最大的特征为“可能导致在可预见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它可以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也可以按经济用途分为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崔万安(2002)、姜文来(2000)等学者认为自然资源具有资产的要特征,它是经营性资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自然资源具有短期稀缺性且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后,它才能转化为自然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是建立在自然资源价值基础之上的,它同样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未来价值。至于存在价值,它是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无法利用的价值,并不符合资产中关于“可能导致在可预见未来经济利益流入”这个特征,所以已经超出自然资源资产概念的边界。但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为对领导干部实行离任审计奠定基础,存在价值作为自然资源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当作为对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以严谨的态度防止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破坏目前被认为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所以应将存在价值作为表外因素进行参考。
二、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度量
联合国统计署等国际机构于2012年发布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中心框架认为,当自然资源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其价值能够根据它们的市场价格以及它们剩余的使用年限来确定。如果一项自然资源缺乏可观察的市场价格,则可以通过测算其未来现金回报的折现价值测度其当前价值。
而在国内,许多学者设计了计量自然资源价值及成本的方法,包括生产函数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房产价格法等。国常宁(2013)利用边际机会成本方法对森林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齐宇(2008)以经济学中总经济价值论为基础,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海河流域的环境价值。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在某个特定区域内的某一个时点上的资产化的自然资源状况的报表。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投入于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而《决定》界定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范畴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资源,还包括空气、水体、湿地等作为生态系统和聚居环境的环境资源。SEEA中心框架(2012)将环境资产分为七类:矿物与能源资源、土地、土壤资源、木材资源、水资源、水产资源、其他生物资源。借鉴SEEA中心框架(2012)对环境资产的分类,并根据《决定》要求,本文将自然资源资产分为矿物与能源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水产资源、空气资源六大类。
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环境问题日趋恶化,政府不仅仅希望通过单纯的技术创新来改善环境质量,更希望通过积极的体制创新来驱动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成果的形成。而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种体制创新需要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和依据,所以它的编制与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完善了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了过去唯经济责任的考核办法,以激励的方式促进领导干部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视,从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中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揭示各项自然资源的占用情况和负担情况,反映人类经济活动中的负外部性,使社会主体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价值计量
虽然部分自然资源资产在市场上拥有相应的价格表示,如矿产和能源资源、木材资源等,但由于这种市场价格只考虑了或者说只是部分考虑了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价值及开采成本,无法对其价值进行真正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由于自然资源资产的公共物品特征,及其对于私人部门的外部性,将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以价格形式表现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合适。因此,本文将以上述四类价值为基础,以SEEA中心框架(2012)为指导原则,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计量进行探讨。
(一)直接使用价值的计量
自然资源的市场价格只反映了其价值中的直接使用价值,并由需求曲线决定。将自然资源的市场价格P1作为自然资源直接使用价值计量基础,且市场价格P1已经将自然资源的开采成本、劳动力成本及必要的投入考虑在内。设市场的平均利润率,即自然资源原料产品交易市场的资本平均利息率为r1,自然资源每年预计的使用量为Q1,则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V1=P1·Q1/r1。
许多自然资源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则应当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来确定其直接使用价值。设获得一定量的自然资源直接使用价值的直接生产成本为C0,获得该直接使用价值所需的资本投入为C1,包括勘探、开发以及最初设计的资本设计,自然资源市场资本平均利润率为p,则V1=[C1+C0·(1+p)]/r1。
(二)间接使用价值的计量
自然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社会系统的直接服务功能价值,这类价值可以通过估算人类为享受自然资源所带来的服务功能而愿意支付的那一部分价值;另一类是自然资源对环境系统中其他自然资源的服务功能价值,它的价值实现主要通过影响其他自然资源的价值从而间接服务于社会系统所体现。
1. 直接服务功能价值。这一部分价值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为社会所创造的舒适性、景观、降低健康风险等服务价值,而这些价值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效益隐含在与之相关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之中。因此,对这类价值的计量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上,即市场中存在环境和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的替代品,直接服务功能可以通过替代品的格来体现。例如,通过研究旅行费用可以揭示人们为享受环境的服务功能所愿意支付的价值。设某一自然资源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为P2,每年的客流量为Q2,自然资源旅游资本市场上的平均利息率为r2,则其直接服务功能价值V2=P2·Q2/r2。人们对于旅游所愿意支付的费用随着个人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也就是说,每年的客流量Q2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旅游景点的客容量是有限的,当达到一定顶点Qe时,Q2将不再增加。假设每年增长率为d,则直接服务功能价值V21=P2·Q2(1+d)/(1+r)+P2·Q2·(1+d)2/(1+r)2+……+P2·Qe/(1+r)i。
2. 间接服务功能价值。这一部分价值体现的是环境系统内各自然资源相互作用从而最终影响人类社会。主要通过估算所要计算的自然资源受到破坏后,对环境系统中其他自然资源所造成的损失,从而降低人们的效益或未来的福利来表示,以期从侧面表示自然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在未来所能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假设第一项自然资源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第二项自然资源的减少,从而降低了第二种自然资源给人们带来的未来福利Rn,通过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的测评得知这两种自然资源的相互影响程度为β,则自然资源间接使用价值V22=Rn·β/(1+r3)n,其中:n表示未来第n年,Rn表示未来第n年所造成的福利损失,r3表示资本市场的平均利息率。若造成未来福利损失的年数不止1年,那么自然资源间接使用价值V22=[R1/(1+ r3)+R2/(1+ r3)2+……]·β。
(三)未来价值的计量
未来价值体现的是人们愿意为将来直接或间接利用自然资源而支付的一种意愿。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而言,自然资源不断枯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种情形使得未来价值不再是一种意愿,而是必须去付出的代价,即它是一种为了避免子孙后代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而采取的防护行为的成本,或者恢复、重置受损的自然资源功能所要付出的代价。根据经济人假设,若防护行为的成本C2与恢复行为的成本C3之和大于重置受损的自然资源功能所要付出的代价C4与在此基础上的防护成本C5之和,那么人们将会选择重置自然资源,成本为C4+C5;反之,人们将选择防护和恢复自然资源,成本为C2+C3。由此,自然资源的未来价值V3=min{C2+C3,C4+C5}。进一步讲,防护和恢复所付出的成本可能是逐年发生的,而重置受损的自然资源所需付出的代价也可能是逐年付出的。那么,防护与恢复行为的成本的现值之和PV(Cs)=PV(C2)+PV(C3),为重置受损的自然资源功能与在其基础上的防护行为成本之和的现值PV(Cg)=PV(C4)+PV(C5),相应的折现率仍然选用资本市场的资本平均利息率r3,则自然资源的未来使用价值V3=min{ PV(Cs),PV(Cg)}。
(四)存在价值的计量
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可以理解为人们仅从该自然资源的存在中即可得到的效用,并不要求对该自然资源的利用。存在价值的特殊性使得人们对它的计量不能直接用货币表示,而条件价值法是测算这种特殊价值的可行方法之一,它是一种通过对支付意愿或接受补偿的意愿进行调查从而测算出以WTP(支付意愿)为单位表示该自然资源存在价值的方法。首先,对所要测算的自然资源所在地区进行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以及专家咨询等,对人们的偏好进行调查分析,再通过层次分析法和logit模型分析出存在价值的影响因素,以验证调查结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然后,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影响存在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检验是否能将这些因素归结为存在价值。最后,采用非参数方法测算存在价值平均WTP,即消费者为换取某项收益而愿意支付的最大金额,乘以总人数即可得到总存在价值。
(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自然资源价值归类
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的特殊属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自然资源总量是无限的。但是,在环境遭到破坏或者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再生功能将被打破,自然资源就将变得稀缺。而我国目前正处在这种生态系统被破坏、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的阶段,所以我国的大多数自然资源符合稀缺性这一特征。只有当自然资源具有短期稀缺性且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后,它才能转化为自然资源资产。在明确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后,以传统的资产负债概念为出发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自然资源资产项目的价值应包含直接使用价值与间接使用价值,而负债中所对应的自然资源项目应以从我国现状出发的未来价值进行确认。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不符合资产与负债的确认条件,但作为自然资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将其价值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中加以反映。
五、结束语
自然资源价值的本质及其内涵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价值计量的特殊性。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打下基础,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的是全面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和改善我国当下的生态环境。本文以自然资源的价值为出发点,探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自然资源资产项目计量,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全面、客观的考核依据,从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主要参考文献
王庆利.略论自然资源的价值[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1(2).
陈喜乐.低碳经济下的生态环境价值、评估及其方法[J].未来与发展,2011(2).
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几个问题[J].资源科学,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