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甘娅丽(教授),龚明宇
【作者单位】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贵阳 550004)
【摘 要】
【摘要】本文就《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对贵阳市200多家企业进行问卷及征询调查,对执行力及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执行力主体因素监控、强化执行力的管理机制建设,完善小企业准则体系特色,提高小企业执行力的动态运行风险控制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监督机制;风险控制《小企业会计准则》(简称《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执行以来,小企业有哪些困惑?执行效果如何?小企业对《准则》的评价又是如何呢?研究《准则》的执行,对小企业准则体系的完善与制度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调研综述
笔者以贵阳市小企业为调研对象,以抽样调查方法,以问卷、问询等形式开展了对中小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情况的调查。调查所属行业类型有制造业、商品流通、餐饮、旅游、建筑安装、交通运输等,并通过工商税务部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代为发放215份问卷,收回209份,剔除其中填写不完整视为无效的问卷8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1份,有效回收率为93.49%。
二、数据解读
(一)执行力主体分析
1. 关于执行准则的专业群体调查。调查表设计了会计专业、职业资格证、职称、学历等选项。从分析数据看,调查对象中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占到了97%,3%为其他工作岗位;具有会计资格证的90%,10%为其他资格证;会计中高级职称占63%,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5.5%。这说明调查对象数据可信度高,专业执行力的主观能力较强。
2. 关于准则执行的数量调查。问卷设计了执行准则类型的选项。从执行的量来看,执行《准则》的占70%,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占27%,说明执行数量较为理想。
3. 关于准则执行的质量调查。问卷设计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时间:2011年10月18日起执行;2013年1月1日起执行;不清楚”三个选项。结果显示,知道执行时间的占91%,其他为9%;同时设计了对其内容的了解情况选项,完全了解《准则》内容的只占33%,说明执行过程质量还有待提高。
(二)执行力客体分析
1. 关于准则执行管理机构调查。通过询问“贵单位有管理机构督促检查执行准则吗?”“应执行准则未执行准则有什么警示吗?”两个问题,85%回答没有,15%回答不知道。这说明管理机构对准则执行力的效果缺乏具体的管理措施,《准则》是否执行对小企业没有太大的影响。
2. 关于准则执行内在动因与实施难易度调查。问卷设计了“贵单位应执行未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原因是:无外部需求压力、不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其他”。结果80%的选择了无外部需求压力,其余为不了解等。
(三)执行力环境分析
1. 关于准则执行的内部环境调查。被调查对象中认为《准则》实施难点在于领导不重视的占12%,认为《准则》实施难点在于会计制度体系混乱的占15%,认为因素不确定的占85%。
2. 关于准则执行力外部环境调查。问卷设计了“您认为《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必要学习与宣传(可多选):企业内部培训,电视专题讲座、组织经验交流、省级会计学会组织研讨”。结果表明,对外部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要求达到70%以上(培训、讲座、研讨等)。由此可见,多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是提高执行力质量与效果的有效方法。
3. 关于准则体系完善情况的看法。问卷设计了“您认为《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体系已经足够完善”,回答否的占72%,回答是的占28%,说明其内容还有待完善。
4. 关于对准则执行过程中新旧制度准则之间转换的看法。问卷设计了“您认为《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分工与衔接”,认为有必要的占13%,认为没必要的占87%。
5. 关于对核算与监督问题的看法。问卷设计了“贵单位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过程中,会计核算与监督(可多选)”,5个选项中,认为财务管理明确的占27%,认为账户设置简明的占51%,认为核算更有灵活性的占46%,认为还有很多问题未解决的占39%。这说明认可度有待提高。
6. 关于会计政策对经营成果的调查。问卷设计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的影响”,认为影响较小及无影响的占77%,认为影响非常大的占23%。
(四)执行效果分析
1. 关于准则执行后核算效果调查。问卷设计了“若您认为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主要表现在(多选):科目名称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提高信息的可比性;消除了与税法的差异,更好地满足税务、银行等信息需求;避免了人为调节收入、费用、利润的风险;简化会计核算,强化了信息披露的要求;简化了财务报表,提高了财务报表的清晰度与实用性;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如折旧计提方法)。”从数据来看:一是认为消除了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占25%,二是避免人为调节利润的占39%,三是简化了财务报表提高实用性的占39%。调查结果较为分散,说明在对《准则》提高企业效率与效果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
2. 准则实施对小企业管理效果的调查。问卷设计了“您认为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效果(多选):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向投资人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向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充分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从数据来看,选择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占7%,提供投资人及相关人员有效信息的占57%,提高管理水平的占16%。这说明企业执行《准则》时,还存在信息有效性低、管理水平不高等状况。
三、透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一)执行力中的主体影响因素
1. 执行力中的领导因素。由于小企业的负责人对《准则》的实施不够重视,导致会计人员对《准则》的内容完全了解的只占33%,感觉制度体系具有难度的占85%。
2. 小企业内部会计组织机构的影响。很多小企业借助代理记账公司进行建账核算。因此,问卷中认为《准则》提高了小企业管理水平的只占16%。《准则》执行力的具体问题与效果,与记账公司的能力及自身管理联系在一起,记账公司本身对《准则》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决定了《准则》执行力的效果。
3. 人力与执行成本因素的影响。部分小企业认为对以前执行的制度与准则进行转换,必然带来人力物力的耗费,出于转换成本所带来的短期利益受损考虑,执行力被削弱。同时由于会计人员的行为惯性,不愿接受准则变化对会计核算的改变,尤其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要求改变更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也跟不上。
(二)执行力中的环境影响因素
1. 监管机制的作用影响。《准则》执行的监管部门是谁?五部委下发的《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其执行及检查机关,对检查与执行力、执行效果与考核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约束机制。征税人也普遍认为,主管我国会计工作的是财政部门,但是长期以来,企业对准则的执行效果、执行质量、未执行承担后果并没有统一标准与考核检查,导致实际操作中形式与内容脱节、规范性差。而小企业在选择适用的核算制度时常受自己“利益”的影响,有利的便执行,不利的或影响不大的执行与不执行无所谓。
2. 多套准则的区分度影响。有近30%的小企业未执行《准则》,有高达87%的人认为《企业会计准则》与《准则》的分工与衔接没有必要。因此,存在多套准则在小企业并用的情况,这带来对执行力与执行质量评判的不确定因素。
3. 小企业价值观及自身利益的影响。有的小企业认为规范建账,全面约束了小企业的核算自由,无形被征税人全面监管,毫无避税、漏税甚至偷税的余地。不正确的认识与价值观使之缺乏执行《准则》的高效率,从而造成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不到10%,提供给外界投资者及相关人员的有效信息仅占57%。
(三)准则体系本身的影响因素
1. 准则执行范围的界定并不唯一。《准则》的第三条指出,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本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这说明执行《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区分并不十分明显。那为什么要制定《准则》呢?
2. 要素特色不明显。相对于《企业会计准则》,《准则》主要在资产、负债、成本、损益等核算科目内容方面有所删减或增加或更名,此外还以税法规定为基础降低了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其他方面与《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大的差别。
3. 解决小企业难题的效果不明显。小企业认为执行《准则》一是纳税需要,二是融资贷款需要。但是执行过程中,小企业感觉报表资料与贷款之间的联系问题尚未真正解决;而关于纳税,由于小企业的各种税负较重,尚未意识到国家对小企业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得到国家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好处,从而处于规避税收心理较重的状态。
四、关于执行力的风险控制
(一)抓住“二八定律”,提高执行力
“二八定律”即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在《准则》的执行过程中,应充分抓好20%的执行力因素及管理,以提高《准则》的执行效率,达到纲举目张的效应。
1. 加强小企业尤其是管理当局的执行《会计法》、《准则》的责任意识。《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因此,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人员等是《准则》的执行主体。《准则》的执行主体可以统称为经营者,理解他们的利益和动机是强化《准则》执行的关键。
2. 加强《准则》执行过程中的管理与监督检查。从会计准则的出台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主要经历宣传、新旧协调、实施、意见反馈等过程。在执行过程中,宣传与解读是关键环节,而执行中的检查与监督是保障。因此,执行力与评估检查、执行信息反馈是有机结合体。在执行主体中明确实施责任人,在外部监督管理部门明确检查管理机关,对于加强指导与监督十分重要。
(二)宏观监管机制控制
1. 明确“五部委”的监管职责。首先,充分发挥财政部对《准则》的宣传、解读、培训指导作用。其次,充分发挥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定性、定量、级次变化方面对小企业确认的作用。再次,充分发挥税务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在小企业业务执行与《准则》关联的关系作用,使融资、税收征纳、企业缴纳形成统一体。
2. 强化税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与《准则》执行合力作用。一方面,税务部门要说明《准则》的施行为小企业提供了诸多税收优惠,以促进其提升执行力。另一方面,小企业应增强责任意识,按章纳税。税务部门对小企业未按《准则》要求设置会计账簿等不规范行为,及时反映给主管会计管理工作的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进行处罚,从法制层面提高小企业执行《准则》的自觉性。
3. 强化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审核与执行《准则》的合力作用。作为信贷部门的银行从提供贷款的信息要求上,促进《准则》在小企业中的执行。因为,《准则》有效规范了小企业会计核算,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信贷决策依据,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将会得到缓解,从而增强《准则》的执行力。
(三)文化建设控制
1. 提升小企业管理者及会计人员遵守法律规章的自觉性。小企业管理者及会计人员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部门会计核算行为规范,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小企业的文化建设,核心内容是诚信、创新。
2. 提升税务征收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准则执行力。必须建立税务征管复合型人才机制,税收征管人员不仅要熟悉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同时应掌握会计核算规章,了解《准则》与税法的差异,提升对《准则》的实施力度。
3. 提升小企业会计人员及其代理记账公司的准则执行力。加强对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准则培训力度,使其对《准则》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执行。小企业自身建章立制的能力不足时,可以借助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外力建立健全账簿。
(四)信息反馈控制
1. 税务申报网络系统的信息反馈管理控制。税务申报网络系统,通过利用小企业与税务部门的关系,汇总实施应该执行《准则》的小企业数量,掌握反馈情况。
2. 利用企业信息公示加强信息反馈控制。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范了企业年度报告内容,据此可以获取执行《准则》的情况,归类《准则》执行力的信息反馈,从企业行政管理上加强《准则》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3. 财政部门专业性的信息反馈与沟通。财政部门应加强信息的反馈渠道建设,定期对会计准则体系进行经验总结,鼓励先进与创新,促进《准则》的执行与体系的专业化建设。
(五)准则内涵控制
1. 创新准则体系建设,控制执行力风险。对小企业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等财务行为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评价和监督,做出必要规范。拓宽小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将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财务信息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应加入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
2. 创新准则核算体系的设计,突出报表体系与会计科目设置。在报表的内容设计上应体现小企业对外界如税务、银行、经营合伙者等的利益关系要求,同时体现内部控制的需要;在财务报表分析方面,列出主要分析指标的计算,如资产负债率、利润率、费用率等分析指标;根据报表项目直接设置一级会计科目,使科目从名称到内容都与报表内涵相适应,体现小企业的特色核算。
3. 创新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人员素质与执行力水平。将负责《准则》培训的各高校、会计学会、财政部门统一协调,分工合作完成从《准则》宣传、背景解读、内容培训、考核、调研、信息反馈、必要修订的良性循环,提高《准则》的执行力。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将新准则继续教育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始阶段的学习、解读、应用,二是后期的执行、反馈与问题。前者完成《准则》的理解、执行,而后者解决《准则》执行力、问题与调研。
主要参考文献
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2011-10-18.
王金龙.《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分析——基于纳税关系的二维结构角度[J].财会通讯,2013(31).
【基金项目】2013 年中国商业会计学会项目(中商学字[2013]13号)
2015年 第 1 期
财会月刊(1期)
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