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697 期
【作 者】
孙巍浩 闫 寒 支海源 孟晓静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 050091)
【摘 要】
【摘要】本文利用加权平均法的思路对传统的成本还原法进行了改进,同时设计了相应的Excel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关键词】半成品 成本还原 Excel
一、成本还原的改进思路
财会月刊2011.9(上)期刊登了湛忠灿老师的文章《成本还原计算存在的问题及公式修正》(以下简称“湛文”),笔者阅读后大受启发,但感觉美中不足,湛文中所提及引进加权平均法进行成本还原的公式不易理解。为便于理解,该公式可做进一步的变形。具体方法是:成本还原时的半成品结构是期初半成品与本月完工半成品的综合结构,也就是说应按照综合结构的成本资料进行成本还原。
本文采用按照综合成本的构成比重进行还原的方法。某步骤直接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半成品直接材料单位成本×该步骤期初半成品数量÷(期初半成品数量+本步骤完工入库数量)+本月该步骤完工半成品直接材料单位成本×该步骤完工半成品数量÷(期初半成品数量+本步骤完工入库数量),其余成本项目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比照直接材料加权单位成本计算。
某步骤半成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某步骤各成本项目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之和。
成本还原时,应首先计算半成品各成本项目占其总成本的比例,其次再计算还原分配率。还原分配率= 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各成本项目的金额÷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合计。
二、Excel模型设计
经过此番改进后,成本还原的数据更加真实合理,更符合企业半成品领用的实际情况。缺点是成本计算的工作量明显加大。为此可引入Excel模型帮助运算,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为说明问题方便,仍沿用湛文中例题。
例:某企业的产品生产要经过三个步骤,原材料在第一步骤投入,制成 18 件甲半成品后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继续加工;第二步骤制成 18 件乙半成品,全部乙半成品进入乙半成品库;第三步骤领用了 16 件乙半成品进行继续加工,最后成为丙产成品。原材料、半成品都在各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按实际产量比例法分配费用,各车间的在产品按半数折合约当产量分配加工费。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结转半成品成本。三个步骤的成本计算单如下:
假定本期甲半成品期初10件,本期入库18件,领用18件,乙半成品期初14件,本期入库18件,领用16件。
(一)第一次成本还原,建立Excel表格
1. 模型设计。根据需要设计乙半成品加权平均成本计算表模型。合并单元格A1:G1,并录入乙半成品加权平均成本计算表,合并单元格A2:A4,并录入期初在产品。A5:A7分别录入本期入库、合计、领用在产品。合并单元格B2:E2,并录入单位成本。B3:E3,分别录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小计。合并单元格F2:F3,并录入数量,合并单元格G2:G3,并录入权重。具体如下图:
2. 数据及公式的输入。在B4:D4 区域中分别填入80、40、30,在B5:D5 区域中分别填入100、10、40,在F4:F5 区域中分别填入14、18,F7单元格填入16,G4:G5 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F4/F6”、“ =F5/F6”、 F6:G6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SUM(F4:F5)”、“ =SUM(G4:G5)”。 B7:E7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B4∗G4+B5∗G5”、“ =C4∗G4+C5∗G5”、“ =D4∗G4+D5∗G5”、“ =SUM(B7:D7)”。
3. 第一次成本还原计算表模型。
(1)模型设计。合并单元格A8:D8,并录入第一次成本还原计算表,在A9:D9对应单元格分别输入:待还原的金额、成本项目、成本构成比重、还原后的金额。B10:B12对应单元格分别输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数据及公式的输入。合并单元格A10:A12,并录入350,C10:C12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B7/E7”、“=C7/E7”、“=D7/E7”,D10:D12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A10∗C10”、“ =A10∗C11”、“ =A10∗C12”。
(二)第二次成本还原,建立Excel表格
1. 模型设计。根据需要设计甲半成品加权平均成本计算表模型。合并单元格A1:G1,并录入甲半成品加权平均成本计算表,合并单元格A2:A4,并录入期初在产品。A5:A7分别录入本期入库、合计、领用在产品。合并单元格B2:E2,并录入单位成本。B3:E3分别录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小计。合并单元格F2:F3,并录入数量,合并单元格G2:G3,并录入权重。具体如下图:
2. 数据及公式的输入。在B4:D4 区域中分别填入10、40、20,在B5:D5 区域中分别填入30、20、20,在F4:F5 区域中分别填入10、18,F7单元格填入18,G4:G5 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F4/F6”、“=F5/F6”、F6:G6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SUM(F4:F5)”、“=SUM(G4:G5)”。B7:E7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B4∗G4+B5∗G5”、“=C4∗G4+C5∗G5”、“=D4∗G4+D5∗G5”、“=SUM(B7:D7)”。
3. 建立第二次成本还原计算表模型。
(1)模型设计。合并单元格A8:D8,并录入第二次成本还原计算表,在A9:D9对应单元格分别输入:待还原的金额、成本项目、成本构成比重、还原后的金额。B10:B12对应单元格分别输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数据及公式的输入。合并单元格A10:A12,并录入公式“=sheet3!D10”,C10:C12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B7/E7”、“ =C7/E7”、“ =D7/E7”, D10:D12区域中分别填入公式:“=A10∗C10”、“ =A10∗C11”、“ =A10∗C12”。
结果显示:还原后丙产成品的直接材料=69.52(元);还原后丙产成品的直接人工=84+53.96+82.56=220.52(元);还原后丙产成品的制造费用=70+83.13+60.83=213.96(元)。
本例采用的是逆向还原法,实际工作中也可采用顺向还原法,原理相同,模型设计则有所差别。
主要参考文献
1. 湛忠灿.成本还原计算存在的问题及公式修正.财会月刊,2011;25
2. 郑宇梅.成本还原教学法新探.财会月刊,2013;15
3. 周志勇,蒋昕.综合结转分步法成本还原的EXCEL模型设计.财会月刊,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