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 8 期
总第 660 期
财会月刊(下)
借鉴与参考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

作  者
王俊杰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杭州 310018)

摘  要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评论,最后提出了今后尚需探索和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公允价值   顺周期效应   分析框架

      一、研究背景
在世界各经济体内,无论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蓄贷款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IFRS在欧盟范围内的推广进程,我们都可以看到双方以公允价值为焦点的合作与冲突。会计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会计监管的主要维度是投资者对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要求和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成本。而金融监管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市场调控的失灵,其监管的维度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活跃程度。在可预见的未来,两者都将保持这一合作与冲突的关系。
对于中国而言,在企业会计准则方面正处于国际趋同的路线当中;金融监管方面处于向巴塞尔III资本协议过渡的进程中;银行系统既经历了股改上市又处于一系列市场化改革进程之中。所以在此背景下,研究金融监管和会计监管的合作与冲突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顺周期过程
王俊杰(2012)在硕士论文“我国上市银行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实证研究”中梳理了由公允价值自身的信息传递问题为起点到资产价格螺旋式下跌的整个顺周期效应传递过程。这一传递过程横跨了会计监管和金融监管。
具体而言,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为: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监管下,企业若以低于市价出售资产,以满足外部施加的偿债能力比率,此时如果市场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种冲击,一旦出现金融危机,企业对资产降价处置就会对市场价格产生短期的下行压力。而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监管下,市场价格的下降会进一步刺激企业的出售止损行为。在企业管理者“短视”和“先发制人”的心理作用下的资产处置会加剧市场价格的下跌,并增加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Plantin等,2008;Cifuentes等,2005;Allen和Carletti,2008;Novoa等,2009)。
为了说明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许多学者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其与历史成本会计进行比较。与前者相比,后者带来的额外经济后果被认为某方面的无效率。批评公允价值会计的一个典型观点就是认为其将外部风险信息引入企业财务报表,这一个过程表现为财务报表的波动(Plantin等,2008;Barth,2004)。王俊杰(2012)的一个主要观点是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如能准确地反映报表项目的经济价值就能免责。即如下图中所标示的二三象限“小冲击,小波动”、“大冲击,大波动”,会计制度已经发挥了如实反映信息的作用。理论上我们能要求会计信息达到如实反映,而为其信息传递职能免责。而实际中,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目标的追求是会计发展过程中一个不断接近而又无法达到的目标。故王俊杰(2012)在其硕士论文中采用一章的篇幅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信息披露问题,并通过对资本市场的检验,提出了有限顺周期效应的观点。

 

 

 


现有文献对于公允价值会计在顺周期过程中的介入方式基本可以概括为: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下的报表项目与市场风险的关系得到加强。从Allen等(2008)回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可以看到,公允价值会计得到媒体的关注是在2008年3月,一些信用降级和资本受损的机构在公允价值导向的会计监管下被要求进一步确认损失和减值(write-downs)。实际上,从2007年上半年次贷危机爆发至2008年3月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金融业内部已经经历了一个由次级债券违约引发的流动性恶化过程。
指责公允价值会计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下的一些金融资产会在金融危机中偏离自身的基础价值;公允价值会计损失的确认会侵蚀监管资本,并会促使新一轮价格下跌。Tett(2008)观察到2008年金融危机中有银行减记其AAA级贷款抵押债券达30%;而通过观察2007年6月次贷危机爆发前后不同基础价值间AAA级次级贷款抵押证券间关联度的变化,Allen和Carletti(2008)得出结论,此时的AAA级次级贷款抵押证券的价格下跌与其基础价值无关。
Allen和Carletti(2008)认为,由于现实中市场是不完美的,市场价格无法准确反映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或其基础价值,此时公允价值会计暴露了金融机构短期资产负债表项目过度的波动性,从而产生传染性。此处,Allen等人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角色的评价还算中性。说到底,公允价值会计承担了传递会计信息的角色。
支持公允价值会计的观点主要从两个方面为其正名:一是公允价值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会计有很高的依赖程度;二是认为“偏离基础价值”和“侵蚀资本”这两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SEC(2008)在向美国国会的《2008年经济紧急稳定法案》报告中的观点,它以危机中破产的50家美国银行为例,说明公允价值会计没有在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份报告的主要依据是,这些破产银行仅持有少量的公允价值,仅影响监管资本的资产,而其破产的主因是糟糕的贷款决策和信用损失。
Badertscher等(2012)分别反驳了“偏离基础价值”和“侵蚀资本”的观点。首先,那些指责者,未能证明危机中这些资产依旧能保持其基本价值。其次,在Cifunetes等(2005)、Allen和Carletti(2008)、Plantin等(2008)等人的研究模型中的纯公允价值导向会计监管假设是不符合美国实际的。
不仅仅是出于外部投资者对银行财务信息透明度的要求考虑,而且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也依赖于公允价值会计提供的信息。Blankespoor等(2012)基于1998 ~ 2009年间美国银行的数据,研究比较了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和非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与银行信贷风险的相关程度。他们的研究结论表明:相比混合计量与一级银行资本相比,按照持续的纯公允价值计量下的金融工具计算的杠杆率与债券利差和银行破产冲击等多种方法计算的信贷风险均最为相关。
(二)从监管角度考察顺周期效应传递的影响因素
王俊杰(2012)发现在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传递过程中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公允价值导向的会计监管、外部的偿债能力监管、市场环境、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动机等。为了深化研究,本文重新梳理了以各个因素为角度的研究文献,旨在找到一个适合研究金融监管与会计监管相互关系的视角。
1. 公允价值导向的会计监管。Huizinga和Laeven(2009)研究了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发现银行存在通过会计自由裁量权高估减值资产价值的问题,即持有贷款抵押证券的银行往往利用会计准则重分类的规定,粉饰其财务报表。
Fiechter和Meyer(2011)运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291家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数据进行研究,未发现利用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第三层次公允价值估计进行盈余管理。
Bischof等(2011)基于全球302家IFRS监管下的上市银行数据,证实了银行通过金融资产重分类来中止公允价值损失的确认及其应对外部监管的成本。另外,这些上市银行的股价反应还显示只有小部分银行在重分类中获益。
2. 外部的偿债能力监管。Cifuentes等(2005)检验了内部或外部偿债能力监管下,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他们发现在资产的市场价格受到负向冲击时,金融机构会为了避免偿债能力的变化而被迫处置相应的资产,在市场需求缺乏弹性时,市场价格会进一步下降。在公允价值会计监管和偿债能力监管的联合作用下,金融机构会进一步处置资产。最后,他们的结论是,公允价值导向会计监管与外部偿债能力监管相互作用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螺旋式下跌,成为金融系统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
Badertscher等(2012)通过研究行业和公司层面的数据,发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损失对银行监管资本的影响很小,且银行因监管资本侵蚀而处置金融工具的行为对经济的影响也很有限,上述处置行为只限制在个体层面,没有出现行业层面的大规模金融工具处置。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低资本充足率的银行,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处置了更多资产。于是他们认为,金融危机中不存在因公允价值损失而迫使整个银行业或单个银行处置资产的经验证据。另外,他们还发现,金融危机中银行出售的金融工具的多样性较平时有所增加,这从侧面说明,银行没有在公允价值导向的会计监管下做出一致性的资产处置行为。
Laux和Leuz(2010)对美国三家大型投资银行和四家大型的银行控股公司2007 ~ 2009年间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没有经验证据表明金融危机中银行因资产减值或监管资本的降低而发生处置资产的行为。
从理论上讲,巴塞尔II资本协议强化了金融监管力度,要求银行提高监管资本对资产潜在风险的敏感性,这样就能提高银行业整体的顺周期性。Andersen(2011)以挪威1988 ~ 2007年间6家银行为样本分析了巴塞尔II资本协议监管下银行监管资本及投资组合的周期,发现尽管银行使用了长周期(10年)的跨期风险参数,其资本仍会被贷款和证券损失侵蚀,且此时按照巴塞尔II资本协议计算的资本监管要求反而提高了。另外通过模拟验证,他们还发现20年的长风险观察期能够全面覆盖巴塞尔II资本协议下的资本监管要求周期。
3. 市场环境。信息透明且没有交易费用的完美市场只存在于理想之中,而现实的市场是存在交易费用和信息不对称等缺陷的,这也是会计担当信息传递角色的现实基础。
(1)流动性。Allen和Carletti(2008)系统地分析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流动性角色定位的相关文献。他们给流动的定义是,能够立即购买金融产品或实物的能力。他们还总结出流动性缺乏的四种表现形式。另外,Allen和Carletti(2008)在其另一篇文章中还特别强调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用市价估计金融机构的偿债能力具有片面性,是不合适的。
Allen和Carletti(2008)通过建立一个标准的中介模型研究了公允价值导向会计监管下保险业对银行业长期资产的传染性。他们的核心思想是,长期资产市场中必然存在流动性提供者,这意味着流动性提供者持有短期资产的机会成本必须得到覆盖,因而长期资产市场价格必须是折价的。他们进而指出,危机下的非流动性市场中,以市价为基础的公允价值无法体现资产的基础价值,而此时用历史成本替代公允价值能够避免上述不必要的价格扭曲和清偿行为。
Plantin等(2008)的研究发现,在市场流动性差的环境中公允价值导向会计监管下的企业更有动机采取先发制人的资产处置行为。他们还发现大量的银行资产,例如在场外交易市场(OTC)交易的资产担保证券,并非是在竞争市场中交易的,且这些资产的交易价格往往包含了风险溢价。
Brunnermeier和Pedersen(2008)为研究资产和基金的流动性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流动性因素会对恶化资产的价格造成进一步下跌。具体来说,一个降低资产市场流动性的冲击会提高这些资产的边际持有成本,即导致金融机构相对应资产持有能力的下降,同时降低对冲基金的信用等级,降低杠杆率,减少贷款。他们认为,流动性变动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原因在于门槛效应(Threshold Effect),低程度的流动性下降不足以导致螺旋式的结果。
(2)传染性。按照Allen和Carletti(2000,2008)的观点,银行间的传染性也与流动性有关,只不过程度不同。传染性产生于银行间相互重叠的债权(overlapping claims)。即当一个银行遭到外部冲击和违约时,该银行所遭受的损失将从其与其他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溢出效应来弥补,如果这种溢出效应足够强大,就会产生系统性危机。Allen和Carletti(2008)进一步指出,银行间联系的多样化能够降低传染性。
Cifuentes等(2005)在研究文献中也提到,2002年以前的文献主要通过银行资产负债表层面的相互联系,研究风险(信用风险为主)的传染性。基于价格固定假设下偿债能力评估的结论是,系统性传染风险在实际中是不重要的。而在一个考虑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联合作用的模型中,单个金融机构资产组合的决策是次优的,原因在于单个金融机构在决策时未将其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内部化。
以Upper(2007)为代表的传染性研究都利用银行资产负债表信息估计银行间的双边信贷关系,并模拟单个银行的破产对其他银行的冲击。而这些文献的研究结论是银行系统有足够的弹性吸收来自单个银行的破产冲击。使用上述方法对比利时、德国、瑞士、英国和美国银行系统的研究结果是,最坏的情况下比利时和德国银行系统分别只有不到5%和15%的总资产会受到单个银行破产影响的冲击。
Khan(2009,2010)以美国银行控股公司1988 ~ 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用外部冲击与单个业绩极值化银行的相关系数衡量系统性风险。研究发现,公允价值的呈报提高了银行间风险的传染性,而风险传染性又导致了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他最终的结论是,银行间的风险传染在公允价值会计的作用下对特定的银行产生更大的影响。这些银行资本薄弱或者持有高比例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3)信息不对称性。Bolton等(2008)提出一个流动性供应与不对称信息的理论。他们在这个理论中设置了短视投资者、金融机构和远视投资者三类角色。由于远视投资者无法区分金融机构的资产出售行为是出于流动性需求还是处置低质量资产目的,导致了逆向选择问题。他们认为最基本的无效率来自远视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对称信息,结果是资产的折价处置,随着金融机构对资产信息的深入了解,逆向选择问题会加重,资产的处置折扣也变大。在遭受外部冲击时,金融机构面临的选择是现时出售价格的折价和冲击过后待售的不确定折价,基于上述出售时机的选择,他们建立了“立即出售均衡”和“延迟出售均衡”模型,且后者帕累托更优。
Ball等(2012)运用美国1996 ~ 2010年907家银行控股公司的资本市场数据,检验了三类公允价值会计处理的金融工具信息在股票市场上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性。其中银行股票的买卖价差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量显著相关,主要表现为:持有高比例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银行受到分析师的关注度较少;股价对相关信息的消化不及时。
(4)市场参与者。Allen和Carletti(2008)认为,在非完美市场中,每个参与者需要承担获取证券相关信息的初始固定成本,这是因为:其一,这一信息成本的存在限制了市场中的参与者数量,而且由于资本市场的复杂性,个人投资者往往难以承担获取证券全部信息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通过金融机构进行投资。换言之,信息成本的存在也是金融机构中介存在的现实基础。其二,单个市场参与者在信息成本的驱使下,往往会采取相似或相关证券的组合投资策略。
4. 企业行为动机。
(1)心理因素。Khan(2009) 认为,短视的公司会采取一个“先发制人”的出售策略,以在资产价格下行过程中止损。Allen和Carletti(2008) 分析了危机中银行流动性储备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银行需要为潜在的超过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做准备;二是交易对手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对交易对手风险敞口的评估难度。
(2)内部制度因素。Plantin等(2008) 通过观察银行管理者证券化贷款组合的时机 ,比较了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和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对以最大化会计盈余为目标的银行管理者行为的影响。在历史成本会计监管下,短视的银行管理者会寻求账面利得达到最大的出售时机,在资产价格下跌时,短期内他们更倾向于继续持有资产以避免损失的确认。因而,历史成本会计下的资产价格对其现值变化是不敏感的。银行某项资产买入和卖出期间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价格波动周期。 Cifuentes等(2005)发现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机制能够替代外部的偿债能力监管,结合公允价值会计监管迫使银行出售价格下跌的资产。
Adrian和Shin(2008,2009)发现美国金融机构的杠杆率 具有顺周期性。他们通过对具体银行控股公司和证券承销机构(以投资银行为代表)资产负债表的观察,发现美国金融机构利用对借贷的增减调整(回购和反向回购合约)来应对资产负债表的波动 ,使得杠杆率随外部环境发生波动。这一调整机制的微观结果是金融机构账面负债的波动,宏观结果是金融业整体信贷规模的波动。由此他们认为,这背后的微观驱动因素就是银行的风险和资本管理政策,而宏观驱动因素则是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去杠杆化过程。
Adrian和Shin(2008)通过建模发现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和杠杆率与其可测量风险存在反向关系,且金融机构的主要调节手段是签订回购协议。
(3)其他因素。一般认为,企业对资产相关信息的披露会引起交易的活跃和价格的波动,Christian Müller(2012)研究发现,交易的活跃程度和资产价格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三)文献评述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后果,以信息传递为视角对会计监管和金融监管相互关系的研究是研究会计信息在金融业产生的一系列经济后果。而会计监管成为这个信息传递过程的源头。王俊杰(2012)研究了公允价值会计在信息传递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金融监管的重点是金融机构的偿债能力;Huizinga和Laeven(2009),Fiechter和Meyer(2011),Bischof等(2011)研究了会计监管下金融机构管理层的自由裁量权问题。Cifuentes等(2005),Badertscher等(2012),Laux和Leuz(2010),Andersen(2011)等分别研究了资本监管要求下金融机构的资产处置行为。
市场环境是影响金融机构行为和金融监管与会计监管效果的重要因素。Allen和Carletti(2008),Plantin等(2008),Brunnermeier和Pedersen(2008)在研究金融机构带有顺周期的资产出售行为时,着重考虑了市场的流动性因素。而Allen和Carletti(2000,2008),Cifuentes等(2005),Khan(2009,2010),Upper(2007)等人的研究着重于市场的传染性。基于市场机制不完善,Bolton(2008)、Ball等(2012) 分别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研究了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Allen和Carletti(2008) 的研究考虑了信息成本下市场参与者(个人或机构)的特征。
除金融监管、会计监管和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外,金融机构类别、管理制度等内部因素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行为。Plantin等(2008)区分了纯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和混合模式;Cifuentes(2005)以及Adrian和Shin(2008,2009)研究了金融机构内部监管指标对其行为的影响。
经过对上述文献粗略的评述,本文发现在会计监管和金融监管的相互关系研究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例如,从用途出发考虑金融机构内外风险管理对会计信息的依赖及对机构行为的影响;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区分不同市场(场外/场内,一般/特殊)中不同类型的参与者(混业/分业,机构/个人)。
三、未来研究方向
结合对已有文献的评述,本文提出了尚需探索和拓展的方向作为未来研究计划。
从以往研究的实践来看,一方面,通过信息传递视角研究会计监管与金融监管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通过风险管理为线索研究整个金融监管。风险管理是整个金融监管的精髓,大到监管机构所关注的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小到单个金融机构关注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所以,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以在金融风险管理框架下,考虑会计监管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为此,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可确定为以下方面:①对会计监管和银行监管的差异做系统性的研究;②追踪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和会计监管为应对顺周期效应作出的改革,并进行深入的机理分析;③以我国2012年系列会计准则改革为契机,检验会计信息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 Barth, Mary. Fair values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volatility. The Market Discipline Across Countries and Industries, edited by Claudio Borio, William Curt Hunter, George G Kaufman, and Kostas Tsatsaronis. Cambridge, MA: MIT Press,2004
2. Allen, Franklin, Carletti, Elena. Mark-to-Market Accounting and Liquidity Pric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8;45
3. 王俊生.我国上市银行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实证研究.浙江财经学院硕士论文,2012
4. Henrik Andersen. Procyclical implications of Basel II: Can the cyclicality of capital requirements be contained?.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1;7
5. Laux, Christian, Leuz, Christian. Did Fair-Value Accounting Contribut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0;24
6. Müller, Christian.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known facts: The case of two-way causality between trading and volatility. Economic Modelling,2012;29
7. Plantin, Guillaume, Haresh Sapra, Shin, Song Hyun. Marking-to-Market: Panacea or Pandora"s Box?.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2
8. Adrian, Tobias, Shin, Song Hyun. Liquidity,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Cycles. Current Issu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2008;14
9. Adrian, Tobias, Shin, Song Hyun. Financial Intermediary Leverage and Value-at-Risk.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s no. 338,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