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361 期
【作 者】
张 萍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摘 要】
一、资本公积会计处理的沿革
我国自首次提出资本公积概念以来,资本公积构成内容及核算的规定有过三次变革。1993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本公积包括三项内容: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中,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住房周转金转入、资产评估增值、投资准备。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又做了较大的调整,共包括七项内容: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
相对《股份公司会计制度》而言,《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资本公积包含内容的主要差别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将原来的“接受捐赠实物资产”改为“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同时增加一项“接受现金捐赠”。②《企业会计制度》所指的股权投资准备是指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的非正常生产经营(如接受捐赠)导致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发生增减变动,企业按其持股比例计算调整的资本公积,包括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准备、被投资单位资产评估增值准备、被投资单位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合并作为股权投资准备。此项股权投资准备与《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中规定的“资本公积——投资准备”科目的核算内容明显不同,其反映的是公司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而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企业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时,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根据投出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的,不存在增值问题,也就不再涉及资本公积问题。③取消了“住房周转金转入”项目,主要是因为我国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后,企业已经没有这项经济业务了。④增加了一项“拨款转入”,主要是为了正确反映有些企业将国家拨入的专门款项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项目,项目完成后形成的各项资产。⑤增加了一项“外币资本折算差额”,主要是为了单独反映股本(或资本)溢价。⑥取消了“资产评估增值”项目。⑦增加了一项“其他资本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