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 10 期
总第 418 期
总第 418 期
财会月刊(综合)
财税与金融
【作 者】
陈庆海 周 炤
【作者单位】
福建集美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摘 要】
【摘要】本文阐析了企业在公益、救济性捐赠中如何从捐赠内容、方式、对象及捐赠企业自身性质、企业规模、捐赠凭据和减免程序等方面开展纳税筹划。
【关键词】公益、救济性捐赠 纳税减免 纳税筹划
企业进行公益、救济性捐赠(本文捐赠均指这一类),既可以直接弥补政府财政资金在某些方面的紧缺,又可以间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和缓解社会矛盾,同时还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值得提倡。
然而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进行公益、救济性捐赠,其纳税扣除是有限额的,超过限额部分照样纳税。同是公益、救济性捐赠,如果对捐赠内容、方式、对象及捐赠企业自身性质、企业规模、捐赠凭据和减免税程序把握不当,则有可能带来纳税损失。因此,企业在实施公益、救济性捐赠前最好进行周密的纳税筹划,以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