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赵克辉(高级会计师)
【作者单位】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杭州310023
【摘 要】
【摘要】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变化,进而导致会计职业要素的改变,也必将给相应的会计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为给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会计职业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应根据社会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策略,实现会计专业的转型与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转型与提升;高职会计人才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7)24-0081-5一、互联网时代会计职业分析
1. 互联网时代会计职业环境。职业是指职业人在各种从业机构中所从事的,以其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工作种类,它是工作内容基本相同的若干工种或岗位的总称。职业环境是指某一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技术含量、社会地位及未来发展趋势等。会计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一种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融为一体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职业的重要程度就会越高,会计职业就越被重视。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发现、新发明已将全球带入大变革之中。3G、4G网络技术应用以来,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互联网浪潮已席卷了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社会经济,而日渐成熟的5G网络技术又将大大促进大数据、云计算、3D、移动支付、区块链、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这些新技术将持续为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推动传统行业的整合和重塑,人类社会即将步入彼得·马什(Peter Marsh)提出的以个性化量产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时期。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给中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借助互联网已成功实现了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从网络规则的遵循者蜕变为5G网络规则的制定者,从西方电子商务的追随者逆转为世界电子商务的引领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而“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重大战略,及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流通方式创新、消费升级等经济结构改革,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步伐。
会计是环境和时代的产物,产生于经济发展而又服务于经济发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和技术,因此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应随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进,而作为会计活动主体的会计职业人也应及时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其职业能力。
2. 会计职业要素与职业联系。
(1)会计职业要素。职业要素一般包括职业人、职业需求、职业功能、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等五个方面的要素。第一,职业人。职业人是职业和职业活动的主体,职业人只有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才能胜任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对于从事会计活动的会计职业人来说,接受会计职业教育是获取从业机会的重要途径,经过会计职业教育机构系统的培养,从而具备相应职级的会计岗位从业能力。第二,职业需求。职业需求表现为社会的用人需求和职业人的从业需求。由于互联网时代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加快,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对会计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会计从业员从业素质的提升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第三,职业功能。职业功能包括社会对从业人员发挥的功能和从业人员对社会发挥的功能。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发挥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经济来源,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从而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而会计从业人员对社会发挥的功能则表现为会计从业人员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功能。第四,职业活动。职业活动体现为职业人的职业行为,包括直接职业行为和间接职业行为。会计直接职业行为就是与会计职业行为直接相关的行为,而会计间接职业行为则体现在为会计职业行为所做的职业准备。第五,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职业人为达到职业目标而应当具备的能力。会计工作既包含技术性的核算工作,又涉及艺术性的管理工作,而且还要随社会的进步不断提升,所以社会对会计职业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2)会计职业联系。职业联系是职业因社会分工而产生的内在联系。职业与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产业的变化必将带来职业的改变,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引起职业的重新分工。面对互联网颠覆式的发展,传统会计将迎来新的挑战,也会给相应的会计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会计电子化引起会计职业的变化。会计电子化体现为会计核算电子化和结算支付电子化,会计电子化趋势必将引起会计职业分工的变化。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将会计信息由从传统封闭式的纸质载体向“财务云”、“大数据”等开放式的空间载体发展,实现会计信息从搜集、输入、处理到输出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传递;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支付方式,支票、汇票等大量传统结算方式将逐渐消失,现金结算也在大大减少,出纳员甚至已不需经手现金业务,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数字货币的发展,纸币也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会计职能变化带来会计职业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自动化、智能化的计算机取代了传统会计繁重的核算工作,使会计人员从传统核算中解脱出来,并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其在财务规划、资源配置、管理控制、分析与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财务管理职能。因此,会计基本职能已不仅仅是传统的核算和监督,还应上升到管理层面,而会计管理职能的提升又会引导会计岗位向管理方向发展,要求会计职业能力持续提升。
会计与业务协同化促使会计职业产生变化。互联网时代,企业会计部门通过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供应链云”信息平台和企业内部ERP系统的无缝对接,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交易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与传递,完成从采购、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等整个业务运营和会计核算的一体化信息共享。会计人员在与业务协同的过程中,既要持续了解“用户”需求,又要根据职责及时进行决策和管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业务运营,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企业财务总监(CFO)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一方面,CFO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要驾驭更复杂的局面,协同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对外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及时调整财务策略,协调与股东、债权人等的关系;对内要以高效的财务流程和合理的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流程的优化和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CFO有肩负信息技术负责人(CIO)职责的趋势。CFO的工作职责多与信息技术相关,如企业资金流转、会计核算、集团成员之间及企业部门之间的会计信息共享与协同、外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等都要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撑,CFO与CIO职责的统一则有利于企业信息的安全与高效,促进会计与业务的协同与融合。
会计职能的转变引起企业会计部门内部分工的巨大变化,大量基础性或重复性的传统核算工作将被计算机取代,一些岗位如出纳员、总账、报表等可能消失;而另一些岗位,如数据搜集、分析、处理及信息安全等将会加强。会计职能及会计岗位的变化对会计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会计职业人要完成从传统核算会计向现代复合型管理会计的转型。
3. 会计职业带的形成。职业带是一个职业分布理论模型,详见图1。
会计职业带将职业技术规范与相应的知识、能力表现为一个分区域的连续带,对分布带上各种类型的职业进行定位并显示职业技术规范与知识、能力两方面的结构要求。在职业带中,越往左边对操作规范要求就越高,而越往右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就越高。职业带理论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进步,职业在职业带上出现重叠区域且这种区域有加宽趋势,使得职业的内涵不断深化,对专业技术复合程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产业结构已发生根本改变,产业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以及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而是呈现出产业的横向跨界融合与纵向结构重塑的趋势,产业之间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产业的发展以及会计基本职能的转变促使会计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会计职业人不再只是传统的核算操作员,而应是具备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沟通协调、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会计职业的变革将导致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的变化,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过程中,应高度关注会计职业的变化趋势,探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规律,完善会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4. 会计职业岗位和核心能力。职业岗位是从业单位为职业人从事职业活动所设置的各类工作岗位,通常包括对工作性质、职责、岗位关系、任职条件及工作条件等所做的系统性描述。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会计职能的变化将使职业带中的重叠区域变宽,进而使会计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由传统的核算会计向现代复合型管理会计发展。
图2列示了会计职业人主要的职业发展通道。职业发展通道中职业岗位可按级别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各级别中具体岗位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企业实际需求设置。初级岗位(如会计员、出纳员、成本专员、资金专员等)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从事会计职业的起点,多为基础性工作,具有岗位多、实操性强等特点,但却能为会计职业人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级岗位(如财务主管、财务经理等)是会计职业人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从此走上领导岗位,得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后将有更好的发展机会;高级岗位是许多会计职业人的奋斗目标,岗位职责已超越财务部门,CFO负责整个企业的财务战略,总经理(CEO)负责整个企业的运营。尽管CEO岗位已超出了会计职业的范畴,但熟悉企业运营的CFO担任CEO已成为一种潮流,也是许多CFO发展的方向。CFO担任CEO具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已在许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得到验证,中国企业中CFO升任CEO的案例也有增长趋势。
会计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是由会计职业岗位职责和所处的环境决定的。首先,会计职业岗位的职责要求会计职业人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以保证会计职业人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保持良好的职业热情,坚守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其次,社会环境的变革要求会计职业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适应和掌握包括会计准则和互联网在内的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和新规则;再次,会计职能的转变要求会计职业人拥有复合能力,只有兼具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沟通协调、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会计职业人才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 创新驱动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互联网是科技创新的产物,而正是因为坚持创新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中国新兴产业才得以快速崛起,中国电子商务由当初的追随者一跃而成为世界电子商务的引领者。在互联网时代,会计的职能不再是简单的核算与监督,不再是对已发生经济业务的单纯反映,不再是简单会计科目的录入,不再是对企业运营的被动监督;职业会计需不断掌握世界领先的创新型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掌握国家持续不断变化和更新的会计准则,掌握与会计相关的诸如金融、投融资、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持续学习和创新将是现代会计人才的基本能力之一,创新环境中的传统职业会计不能只限于“埋头算账”,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欲求、创新冲动、创新行为在内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将是未来职业会计培养的基础和出发点。
2. 智能环境下的智慧型人才支撑。随着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网络化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智能化进程正被加速推进,而5G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能”的飞越。未来人工智能将使得机器能够增强人类的能力、自动处理繁琐的工作、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工具的智能化必将对人的智慧提出更高的要求,智慧型人才的培养理应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与供应链、价值链要实现无缝对接与协同发展,会计职业人要熟悉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供应链云”、企业内部ERP等信息平台,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熟练掌握人机互动下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贸易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职业会计人也应当了解和熟悉国际会计准则,能够在企业跨境业务往来中进行会计活动,在国内与国际会计趋同中熟练进行会计作业,同时为企业高层经营发展提供决策信息。因此,未来仅具备传统职业会计的基本电算化技能远远不够,掌握并熟练应用随时变化和更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将成为关键能力。
3. 绿色条件下的生态型人才打造。互联网时代需要绿色会计。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浙江省杭州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规定,打造智慧型、智能型和生态型都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生态型和充满“绿色”的产业和企业中,各项会计指标和业务活动将发生两大改变:一方面,由以单纯追逐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追求保持良好生态、企业生产经营高质量绿色产品的长期价值目标;另一方面,由以单纯追逐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转变为追求自身与生态型绿色社会价值最大化。因此,未来传统职业会计的价值理念将发生变化,会计指标设置要融入“生态和绿色”要素,并在会计报表中得到充分体现,以此作为企业经营与管理追逐的目标。
4. “双重”模式下现代职业会计职业人格培育。多年来,高职教育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职业人格培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大问题。2016年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其主要论点为: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面;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其中文化育人是主要方式之一;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不断改革和创新,做到找准着力点,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好课堂教学、文化活动、社团活动三类重点阵地,其中文化育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关于职业人格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均取得了共识,即职业人格可表述为基本人品和资格以及心理面貌,是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体现,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全国高职院校校长联系会会长董刚(原天津职业大学校长)指出,当前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脱节的重要方面是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缺失,并提出文化育人的途径且形成常态化、常效化的职业精神培养机制。因此,现代职业会计培养不能只注重会计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应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在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人格培育,否则,将造成经济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严重脱节。
5. 品牌文化下的卓越型人才磨炼。在互联网时代,品牌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品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品牌文化征服了客户,既充分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厚重”,也是企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主体,企业会计已成为具有浓重优秀品牌文化的门户和窗口。因此,在优秀企业品牌文化下更需要打造优秀的会计品牌文化,将品牌文化教育融入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体系,能够磨炼企业职业会计使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环境中具有追求卓越的理念和价值观。
三、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
1. 专业定位。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能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人格与品德和较强学习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在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处理各种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业务,应用现代方法进行会计信息统计与分析,参加企业投融资项目,协调并处理好各类相关企业外部关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财会类专业群及课程体系。在互联网时代,现代会计的职业群具有跨界和融合的特征,从而使传统会计的定位及人才培养体系难以适应相应的企业会计要素及职业活动,因此,在职业群分析与构建的基础上,建设财会类专业群是传统高职会计专业转型与提升的路径。根据会计职业分析和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目录,财会类专业群包括:会计、统计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互联网金融。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关系及课程体系见图3、图4。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现代会计岗位中会计、统计、财务管理、金融等专业技能跨界的特点,可在财会类专业群内构建职业基础课平台和选择性职业技术模块课程组,初步实现群内师资整合和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在大一学习通识课和职业基础课后可重新按意愿选择专业,为学生选择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3. 在优秀会计文化引领下培育良好的会计职业人格。目前,国内高职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轻思想品德培育的倾向,使人才培养和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会计专业建设中,形成了以会计历史文化、精神文化、道德文化、行为文化、品牌文化为内容的优秀会计文化教育体系。将优秀会计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使优秀会计文化进院校、进专业、进课程、进教材、进教学过程,对于高职院校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让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与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4. “精雕细琢”磨炼现代会计工匠。工匠精神反映的是一种对工作专注和执着,对所做的事情或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职业会计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体现了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在互联网时代现代职业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会计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思政教育和顶岗实习等环节中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容,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从而使工匠精神与会计技术活动、技能培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并内化到学生自身的内在精神结构之中,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鼓励学生用巧手和匠心追求人生的极致和完美,培育学生规范操作、一丝不苟的会计职业精神。
5. 以“融入式”打造创新型人才。以“融入式”打造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的核心是将创新教育理念与创新内容融入现代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过程。实施“融入式”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会计创新教育为切入点,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类分组培养方案,强调学生的主导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技能,确定全方位、全过程、互动式、融入式的培养模式,使会计职业教育与“三创”相结合,将“三创”教育嵌入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兴趣,为其创造创新的机会,使其在创新过程中学会沟通和合作,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互联网环境,具备可持续的学习和发展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邵胜华.“互联网+”时代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6(12).
杨淼,陈艳.转型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群体职能[J].社会科学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