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财会月刊(35期)
金融·保险
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能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吗

作  者
翟 帅1(博士),吴 莹2

作者单位
1.湖州师范学院财会与金融系,浙江湖州313000;2.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分行,浙江湖州313000

摘  要

    【摘要】 为研究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是否能够支持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浙江NX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建立相关回归模型,选取其2008 ~ 201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NX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对当地实体经济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其稳健性经营的多数指标也对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预期作用,但流动性和存贷比指标的解释力不够充分。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实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35-0106-6一、引言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产物,随着国家农村金融改革的加速推进,在2008 ~ 2015年这八年间,在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异军突起,无论是机构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均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金融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共有农村商业银行665家,同比增加197家,增幅达到42.09%;资产余额合计115273亿元,同比增加30055亿元,增幅达到35.27%,在各类银行机构中增速保持领先,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城市商业银行的19.15%。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根基在本地,其是否能够稳健经营与本地实体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学术界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质疑,认为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会削弱其对当地实体经济的支持,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农村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根基不稳。为此,我们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和稳健经营与地区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模型验证NX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和稳健经营与NX地区实体经济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与述评
国内学者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可行性的研究基本持支持观点,认为跨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有利。金晓春等(2008)认为农村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既有国家政策调整的原因,又有市场竞争加剧,需要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扩张增强竞争力的原因。大小银行应依据其自身的优势选择跨区域发展或者本地化经营来应对未来的竞争格局。江锋等(2009)通过对安徽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提出跨区域发展是未来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必然趋势。Jayaratne等(1995)证明了在取消地域限制之后,美国银行业经营效率提升较为明显,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更有促进。随着美国允许银行在州内设立分行以及跨州经营,银行的营运成本和贷款损失显著下降。Allen(1993)选取了1980 ~ 1989年间美国银行业的观测值,对数据进行面板分析,结果显示银行业同样存在规模经济效应,资产总额超过5亿美元后会发生规模经济递减,因此仍处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的小银行在取消地域管制后,可以通过跨区域发展继续扩大规模。
但也有少部分学者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存在质疑。如甘露(2013)认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否能通过跨区域发展达到更高的高度这个问题仍值得探讨。尤其是小型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优劣势,并不是所有的小型农村商业银行都适合跨区域发展。葛伶燕(2010)也支持该观点,她选择了49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是一直都存在,当银行资产达到一定规模,平均规模效率会下降。
同时,对于跨区域发展的作用研究,学者一般采用构建数据模型对已实施跨区域发展的银行进行分析。对于跨区域发展的效率,研究结论有效率提高也有效率降低,还存在无明显影响的结论。陈晞等(2011)以25 家中小银行为样本,建立以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异地分支机构数、资产规模为影响因子的参数模型,通过2007 ~ 2009年这三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异地分支机构数与银行经营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资本支持的结论。卢独景(2012)对跨区域发展是否能降低贷款损失率进行了研究。从对2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6 ~ 2010年的数据分析看,总体而言,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可以减少贷款损失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尤其是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效果更为明显。Berger等(2001)发现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后,总行的管理半径会加大,随着分支机构距离的扩大,总行对其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分支机构越小,管理难度越大,内控机制作用的减弱,将导致经营风险上升。Farrell(2011)认为限制跨区域经营有利于提高小银行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并以美国富国银行为例,说明正是因为富国银行未实行跨区域发展而逃过了美国金融危机。王伟、赵天荣(2013)通过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算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整体效率,发现2007 ~ 2013年18家样本农村商业银行处于效率波动和小幅下降阶段,从测算结果看,实施省内与跨省经营的银行效率要高于仅仅省内经营和仅仅跨省经营的银行。
三、NX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与稳健性指标
2010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后,NX农村商业银行立足“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通过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设立异地支行两种模式稳步推进跨区域发展战略。在2008年设立首家异地支行、2009年主发起设立首家村镇银行的基础上,2010 ~ 2012年期间保持每年增设1家异地支行的推进节奏,先后在浙江、安徽两地主发起设立了11家村镇银行。
截至2014年年末,NX农村商业银行共主发起设立了12家村镇银行(其中浙江HY、RA两地村镇银行处于筹建中,于2015年度开业),在HZZL、HZ市区、浙江LA、浙江FY四地设立了4家异地支行,详见表1。2014年年末NX农村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分别为235.63亿元、209.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5%、13.45%,是2007年年末(跨区域发展前)的4.10倍、3.99倍;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202.19亿元、135.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5%、11.12%,分别是2007年年末的3.60倍、3.42倍。
1. 资本充足率风险。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农村商业银行稳健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2014年年末,NX农村商业银行核心资本为24.15亿元,同比增长7.19%,是2007年的5.30倍;资本净额为18.65亿元,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是2007年的4.09倍;资本充足率为13.4%,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较2007年年末上升1.13个百分点,高于该市农村商业银行平均水平0.5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在整个跨区域发展过程中,NX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值大大高于监管标准和同行业水平,尤其是2008年增资扩股4亿元,致使资本充足率指标大幅上升,此外,2011 ~ 2014年间实行盈利转增资本近5.2亿元,进一步夯实了NX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基础。但由于2013年度投资3.96亿元批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使该行年末核心一级资本扣减项同比增加3.37亿元,导致资本充足率水平明显下降;同时2014年度又投资1.52亿元成立发起4家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进一步下降,抗风险能力有所减弱。

 

 

 

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因此是金融稳健性指标(FSI)监测的重点。FSI通过不良贷款率来评价信贷资产的整体质量,以此来识别银行的信用风险。2014年年末,NX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0%,低于该市银行机构平均水平0.18个百分点,低于该市农信系统平均水平0.27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与同类机构相比情况较好。不良贷款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07个百分点,略低于2007年年末的1.49%,跨区域发展期间资产质量较为平稳。但异地支行、属机构不良贷款占比偏高,对NX农村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水平的影响较大。2009年主发起设立的JDHS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99%,高于主发起行的1.40%,资产质量问题相对突出。异地支行不良贷款余额占全行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年末达70.52%,高出异地支行贷款余额占比37.43个百分点。

 

 

 

3. 盈利风险。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FSI用净利润、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这些指标来评价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NX农村商业银行实施跨区域发展以来,净利润逐年提高。2012年累计实现净利润3.74亿元,是2007年年末的3倍多。近年来由于受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净利润出现下降,2013年实现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减少0.64亿元,2014年实现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减少0.03亿元,但在该市农信系统中仍位居第一。其中,2008 ~ 2013年异地支行的利润贡献度逐年提高,2012年、2013年异地支行分别实现利润1.52亿元、1.84亿元,分别占同期全行利润总额的30.73%、44.3%。但由于2014年大量不良贷款核销导致异地支行利润骤减,2014年年末,异地支行共实现利润0.41亿元,占同期全行利润的13.36%。跨区域发展期间,NX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年末,NX农村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为1.40%,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较2007年年末下降0.80个百分点;资本利润率为12.6%,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较2007年年末下降17.66个百分点。

 

 

 

 

 

 

 

 

 

 

 

4. 流动性风险。FSI通过对银行流动性资产结构的分析来评价其流动性风险。自2008年成立首家异地支行以来,NX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略有波动,但流动性总体充裕,发生债务危机时的抗风险能力较强。2014年年末,NX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总额为49.4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率为20.99%,同比下降了0.12个百分点;流动性比率为63.83%,同比下降了5.52个百分点,较2007年年末提高了14.66个百分点,跨区域发展后,流动性更为充裕。从备付金变化情况看,2014年年末,NX农村商业银行备付金总额为67.50亿元,同比增加11.68亿元,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为8.54%,虽比年初下降1.1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从新监管指标来看,2014年年末,NX农村商业银行净稳定资金比率为160.93%,比年初增加15.15个百分点;而流动性覆盖率较高,2014年年末达到167.72%,比年初下降20.27个百分点,应对资金流失和业务发展的能力较强。

 

 

 

 

 

四、实证分析
1. 数据收集。本文的指标选择参考了张金清、吴有红(2010)和许友传(2009)的研究,将NX区规模以上企业的销售增长额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测量指标;将NX农村商业银行其他区域银行网点作为跨区域发展的测量指标,将前文所述的NX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本利润率、流动性比率和存贷比作为稳健经营的测量指标。根据NX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的2008 ~ 2014年年报数据,按季度整理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取和筛选,并结合中国人民银行相关报告要求,整理获得了本文的研究数据,如表6所示。

 

 

 

 

 

 

 

 

 

 

 

 

 

 

 

2. 模型建立与检验。根据舒尔茨(Schultz)的稳定性分析法、丹尼森(Denison)的实体经济增长因素法和斯特鲁米林(Sterlumlin)的银行管控简化法,本文将实体经济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将跨区域发展指标作为自变量,将稳健性经营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建立计量统计模型如下:
Y=α+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μ
其中:Y是本地实体经济发展的测量指标;
X1是跨区域发展的测量指标;
X2是资本充足率的测量指标;
X3是不良贷款率的测量指标;
X4是资本利润率的测量指标;
X5是流动性比率的测量指标;
X6是跨区存贷比的测量指标;
α是常数项;
β1 ~ β6分别是自变量的系数;
μ是误差项。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原本试图加入NX农村商业银行的单一最大集团客户贷款集中度或单一最大客户授信集中度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但在实际测算后发现,两项指标无论单一加入还是都加入模型,都不能反映假设要求,同时,该模型的整体说明力明显变小,而且不良贷款率的测量指标、资本利润率的测量指标和流动性比率的测量指标的正负都发生了变化,与前文所述内容矛盾。综合以上分析,本文选择的X1 ~ X6变量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解释和说明更具说服力。
为检验数据的平稳性,首先使用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在Dickey-Fuller检验之后,当且仅当序列为AR(1)时,DF检验才为有效序列,后续可利用DF检验,在存在高阶滞后相关的情况下,对高阶相关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并确保其残差序列为白噪声。本模型的具体单位根检验结果详见表7:

 

 

 

 

 

由表7可知,在一阶差分序列下,各变量的ADF统计量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小于Mackinnon临界值,可视为平稳序列,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Johansen检验,选用赤池信息准则和瓦尔茨准则确定序列p值即滞后期数为2,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以看出,LnY、LnX1、LnX2的轨迹统计量都大于其5%临界值,其他变量的轨迹统计量则小于其5%临界值。根据Eviews协整检验的统计结果,本文认为各变量至少存在三个协整关系,并得出第一协整方程如下:Elt=LnY-0.2433LnX1-3.0572LnX2+1.4362LnX3+
1.6209LnX4+5.5143LnX5+15.2450LnX6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Clive Granger(2003)提出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各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

 

 

 

从表9可知,在滞后1期和滞后2期,LnY都不是LnX1的格兰杰原因,而LnX1都是LnY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不仅不会阻碍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还会促进其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前文所述Jayaratne(1995)和陈晞(2011)的研究结果。
为了研究跨区域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贡献,以及对稳健性指标的贡献率,利用Eviews 6.0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0所示:

 

 

 

 

 

 

 

 

根据表10的回归结果(小数点后保留四位),将模型整理为:
LnY=10.1999+0.6663LnX1+0.7195LnX2-0.4381LnX3+
0.6746LnX4-0.0439LnX5-0.0972LnX6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可决系数、调整后的可决系数达0.751625和0.700661,说明本模型的拟合度很好;F统计量为347.3327,模型整体的回归效果显著;各变量的统计概率都达到检测要求,说明各变量对NX农村商业银行稳健性经营的影响显著;各变量的系数之和大于1,说明稳健性经营的可控发展表现为规模递增,这主要是由于跨区域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3. 实证分析。通过对表10和最终模型的分析,我们初步认为:
(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NX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每增加1%,NX地区的实体经济就相应增加0.6663%,这与我国通过扩大资本投资来使实体经济规模扩张的现实是相符的,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目前还是资金的投入,而NX农村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不仅促进了其他地区金融的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还刺激了本地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NX农村商业银行作为HZ的地方银行,其自身的发展壮大,最终更有利于本地实体经济的贷款获得,更大程度上支持了本地实体经济的发展。
(2)NX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每增加1%,NX地区的实体经济增长就会增加0.7195%。同时,NX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利润率每增加1%,NX地区的实体经济也会相应增加0.6746%,这表明NX农村商业银行在跨区域经营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利润率对于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助推作用。
(3)不良贷款率每增加1%,就会使NX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下降0.4381%,从长远来看,农村商业银行要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持续高效拉动,就必须保持稳健性经营水平,对于传统经营存贷差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 更多地涉足于创新业务有利于降低银行自身风险, 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经营稳健性水平,而对于已经拥有许多与资本市场相关业务并获得大量非利息收入的银行来说,要适当平衡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的结构,降低风险,从而提升整个银行的实力,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4)本模型所检验的与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相关的另外两个指标——流动性比率和存贷比,都表现为与NX地区实体经济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0439和-0.0972,虽然数值较低,影响较小,但是与我们的传统理论有所不同。本文认为这是由于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数额和存款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性比率和存贷比的主要因素,我们仅仅使用了近六年的季度数据,在系统性方面还有待加强,这也是本文未来研究的重点,希望通过增加多家银行的样本数据,扩大数据到月数据,以使回归检验的外部性降到最低。
五、建议与对策
本文基于对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能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考,通过对NX农村商业银行2008 ~ 2014年的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能够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基于此,针对如何更好地在稳健性经营的前提下推动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强化内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的建设,完善跨区域经营管理模式。根据跨区域发展的要求,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加快职能转变,从加强战略规划、注重产品开发、完善规章制度、提升服务理念等方面加强对异地分支机构及附属机构的服务与支撑能力,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成为“真正的”跨区域经营的商业银行总行。主发起行要适应跨区域发展的要求,承担起大股东职责,在村镇银行经营发展中尊重其法人地位,理顺主发起行与村镇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流程等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完善其法人治理,避免对村镇银行的管理变成主发起行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逐步建立并完善适合主发起行发挥风险兜底责任的管理模式。
2. 加大人力资源与科技投入。加大人力资源和科技投入,为跨区域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储备。坚持“以人为本”的资源储备路线,按照内挖潜力、外引动力的原则,将高管和核心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储备库,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区域性管理能力的人才和异地机构管理人员,以适应跨区域发展后总行职能转换的要求。二是加强科技建设,提高科技对管理活动和创新活动的支撑能力。加快核心系统的开发建设,提升风险管理的科技水平。发挥主发起行对附属机构IT系统的建设与指导作用,提高异地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
3. 完善内部评估程序。构建有效的内部评估程序,保证跨区域发展步伐的合理性。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应基于完整的战略规划,不可盲目跟风,要构建起有效的内部评估程序来指导和调整发展战略,保证跨区域发展步伐的合理性。一是对资本的管理应充分借鉴大型银行以及先进中小型银行的管理经验,研究适合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计量和资本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进而逐步形成适合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管理需要的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确保主要风险得到及时识别、审慎评估和有效监控。二是在成本控制上要强化成本核算,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资本盈利能力。在跨区域发展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要注重成本核算,通过合理设立异地分支机构、附属机构及安排工作人员数量,有效节约管理和运行成本。
4. 健全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健全集团风险管理框架,强化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随着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农村商业银行将面临跨地域文化风险、跨组织文化风险、异地分支机构及附属机构管理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问题。作为银行集团,农村商业银行除应强化自身风险管控外,还需逐步建立集团层面涵盖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内容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一是强化异地分支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提高贷款发放质量。对于已归入不良的贷款,及时处置以提高资产质量,保证异地分支机构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二是密切关注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变化趋势。建议将村镇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纳入主发起行流动性管理制度中,健全流动性管理的组织架构,同时进一步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防范村镇银行流动性传导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赖小民.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金融,2002(11).
金晓春,李传殿,陈琦.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新格局探析:区域发展抑或本地化选择[J].上海金融,2008(9).
赵钢.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1(10).
肖立新,赵云博,谢在阳.浅谈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J].价值工程,2013(16).
甘露.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3(29).
张望.我国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J].上海金融,2010(5).
胡国晖,冉雪梅.城商行信贷资金跨区域配置效率研究[J].武汉金融,2016(1).
Astrid A. Dick. Nationwide branching and its impact on market structure quality and bank performance[J].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2003(35).
Berger A. N., Humphrey D. B..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urvey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1(9).
Farrell M. 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1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