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财会月刊(32期)
金融·保险
从本量利分析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作  者
何登录(副教授)

作者单位
梧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梧州543000

摘  要

    【摘要】本文基于本量利模型对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农村地区新增设金融网点盈亏平衡点的测算,尤其是运用了求弹性系数的方法求解农村金融机构各因素的利润敏感系数,该方法简单明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案例分析对盈亏平衡点、各因素的利润敏感系数进行深入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可能性及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性;利润敏感系数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32-0101-5一、引言
为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近年来,政府通过鼓励设立和重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补贴来逐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形成,旨在以合理的金融产品和价格使农村低收入群体、弱势产业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表明,无论是传统涉农金融机构的存量改革,还是通过新增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发的增量改革,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存量方面,根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截至2014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为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达23.2%,2007 ~ 2014年平均年增速为21.7%。在增量方面,据《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情况暨全国百强村镇银行排名活动报告》,截至2015年6月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270家,县域覆盖面达到57%,民间资本持股比例为72.2%。村镇银行农户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达93%,户均贷款约50万元。央行网站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951家,其贷款余额为9594亿元。
那么,新一轮的农村普惠金融政策能否达成预定的目标?新增设的农村金融机构或网点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是一类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可通过本量利模型对涉农金融机构盈亏平衡业务量进行测算、目标利润分析及敏感性分析,来辨析农村普惠金融能否顺利实现及长期存在。
二、本量利分析在农村金融机构的运用
(一)基于本量利分析对实现农村普惠金融的认识
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即CVP分析,是对成本、销售量(或产量)、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分析。其损益方程式可表示为:P=(sp-Cv)×V-Cf,式中,P为利润,sp为单位营业收入,V 为业务量,Cv为变动成本,Cf为固定成本。
虽然在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结构的多元化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对于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网点而言,在其业务仍以传统的银行存贷款业务为主时,放贷及拆放的利息收入与吸收筹资额的成本支出仍是其收支的主要部分。在运用本量利分析时,需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收益、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放款额。发放贷款(业务量)的资金来源于金融网点吸收的各类存款、拆入资金及金融机构的所有者权益(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即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统称为“筹资额”)。放款额可表达为:V"=S(1-R-I-C)B+S0,式中,S为储蓄额,S0为银行自有资本金,R为存款准备金率,I为存款保险比率,C为金融机构库存现金比率,B为存贷比。
影响放款额的因素有:①各种准备金比率,主要包括呆账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②存贷比率;③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与总资产的比例。
2. 收益。收益主要有中间业务收入及资产收益。中间业务收入与筹资额无直接联系,主要有租赁收入、咨询收入、外汇买卖收入、手续费收入;资产收益(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贷款、同业拆出资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备付金)、债权性投资收益,且以贷款利息收入为主,因此,资产收益取决于贷款额的大小、利率和质量的高低、投资收益及与金融机构往来收入的高低。设资产收益率为rf, 放款利息收入(各种贷款的加权贷款利率)为Id,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同业拆借、准备金存款)为Ij,投资收益(如国库券投资)为Ii, 呆坏账损失为If,放款额为V",资产收益率可表达为:rf=[(Id+Ij+Ii-If)/V"]×100%。
或者,假设某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为贷款且不良率为b,资产准备金存款、国库券投资、贷款分别记作a1、a2、a3,其平均收益率分别为r1、r2、r3,各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x1、x2、x3,且x1+x2+x3=1,则单位资产收益率=(1-b)×r1×x1+r2×x2+r3×x3。
3.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主要指与金融机构业务量有直接关联,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即筹资支出成本。农村金融机构的变动成本主要是负债类的一般性存款额、同业存款、拆入资金、向中央银行贴现等的利息支出以及存款保险费。利息支出取决于负债筹资额的大小、筹资利率的高低和筹资的结构。因此,筹资成本取决于筹资额的大小、存款利率、权益性融资及与金融机构往来支出的高低,即:
筹资变动成本总额=负债筹资利息支出+权益性融资成本
筹资变动成本率(c"v)=筹资变动成本总额÷筹资额
4. 固定成本(Cf)。固定成本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主要有折旧费、房屋租赁费、各种办公所需设备费、人工费、安全防卫费等。
5. 盈亏平衡时的筹资总量、边际贡献及边际贡献率的计算。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对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边际贡献就是放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投资收益等与筹资变动成本总额之差,即:
边际贡献=(放款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投资收益)-筹资变动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平均筹资额)×100%=(rf-c"v)
通过上述分析, 可得出适合农村金融机构本量利分析的模型:
P=(rf-c"v)×V"-Cf
将上述方程做适当变换, 可分别计算出所需筹资额、边际贡献率、资产收益率、筹资变动成本率和固定成本。
(二)敏感性分析
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放款额、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变化对农村金融机构利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此可用本量利分析中的利润敏感系数来判断各因素变动对利润影响的程度。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其中目标值就是利润,而因素值则是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放款额、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敏感系数的绝对值表示某因素变动百分之一,利润会变动百分之几。若敏感系数的绝对值>1,表明当某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利润会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化,该影响因素被称为敏感因素,反之亦然;若敏感系数的绝对值=1,表明影响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利润相同程度的变化。敏感系数的正负号表示该因素对利润的影响方向:若为正,表示利润同该因素同向变动;若为负,则反映利润同该因素反向变动。根据上述分析,敏感性所表达的含义类似于弹性系数,假设在某因素发生变动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因此,可借鉴求解弹性系数的方法来求解敏感系数,计算式如下:


[=P1-P0P0×rf0rf1-rf0] [=[(rf1-c"v0)×V0"-Cf0]-[(rf0-c"v0)×V0"-Cf0]P0×rf0rf1-rf0]
[=(rf1-rf0)×V0"P0×rf0rf1-rf0]
[=rf0×V0"P0]
=[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放款额利润]    ①
放款额的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放款额变动百分比]
[=P1-P0P0×V0"V1-V0]
[=[(rf0-c"v0)×V1"-Cf0]-[(rf0-c"v0)×V0"-Cf0]P0×V0"V1"-V0"]
[=(rf0-c"v0)×V0"P0]

 


[=P1-P0P0×c"v0c"v1-c"v0]
[=[(rf0-c"v1)×V0"-Cf0]-[(rf0-c"v0)×V0"-Cf0]P0×c"v0c"v1-c"v0]
[=-c"v0×V0"P0]
[=-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率×放款额利润]   ③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固定成本变动百分比]

 

 
[=-Cf0P0]=-[固定成本总额利润]     ④
则有:
|②|+|③|=|放款额的敏感系数|+|单位筹资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率)×放款额/利润|+|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率×放款额/利润|
=[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放款额利润]
=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敏感系数=①
|②|-|④|=|(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放款额/利润|-[固定成本总额利润=利润利润=1]
从上述推断可得出:放款额的敏感系数与单位平均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之和等于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的敏感系数;放款额的敏感系数与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之差等于1,因此,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的敏感系数最高。
三、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案例分析
(一)盈亏平衡的测算
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或撤并的重要评判标准是被设立或撤并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放款额能否达到保本点水平,保本点是利润为零的放款额。
某新增设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假设:①办公场地房租费用2万元;营业场所装修费用10万元;营业网点安装监控设备7万元;办公设备费,如打印机、终端机、点钞机、办公桌、保险柜等所需费用约8万元;钞币运送费、安全防卫费2万元;网点需配备职员4人,人均工资为5万元,则总的人员薪酬为20万元;水电费用、资产维护费2万元。其中房屋装修、网点监控设备、终端机、保险柜等办公用品固定资产,按5年残值为零计提等额折旧。②筹集资金的平均成本率、税金(与业务量有关)等为2.0%。③资产为贷款、准备金存款、国库券投资,各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75%、13%、12%,其平均收益率分别为6%、1.6%、3.5%,不良贷款率为1%。则:
该网点固定资产每年折旧费=(营业场所装修费+营业网点安装监控设备+办公设备费)/5=(10+7+8)/5=5(万元)
年总固定成本=办公场地房租费+折旧费+钞币运送、安全防卫费+职员薪酬费+资产维护费=2+5+2+20+2=31(万元)
单位变动成本率为=2.0%
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1-1%)×6%×75%+1.6%×13%+3.5%×12%=5.083%
那么,其每年盈亏平衡放款额可计算如下:
V=(Cf+P)÷(rf-c"v)
当P=0时:
V=[Cfrf-c"v=315.083%-2.0%≈1005.51](万元)
(二)敏感系数的应用
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利润的各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但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却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分析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的敏感系数,以知道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若该农村金融机构利润为5万,则放款额为:
V=[Cf+Prf-c"v=31+55.083%-2.0%≈]1167.69(万元)
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的敏感系数=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放款额/利润=(5.083%[×]1167.69)/5=11.87
放款额的敏感系数=(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率)×放款额/利润=[(5.083%-2.0%)×1167.69]/5=7.2
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率的敏感系数=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率×放款额/利润=-(2.0%[×]1167.69)/5=-4.67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固定成本总额利润]=[-315]=-6.2
依此类推,可以分别计算利润为10万元、15万元、20万元、25万元、30万元、35万元、40万元、45万元、50万元时,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及相应的放款额度与放款额度同比增长率,见下表。

 

 

 

 

 

 

 


(三)相关结论评述
农村普惠金融旨在通过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金融网点覆盖率、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以合理的金融产品和价格农村地区有实际金融需求的弱势人群、弱势产业和弱势地区提供基础性的金融服务,来缓解农村金融困境,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但农村普惠金融必须以农村金融机构的营利性为前提,因此,本文通过运用本量利分析,分析其盈亏平衡点及各因素的敏感系数,首先可以了解农村普惠金融不能进行的情况,如未达到盈亏平衡点。其次,农村普惠金融到底以何种方式进行,是新增设金融网点还是采取委托代理或流动性金融服务的形式?在经营手段上,是注重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放款额、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通过计算盈亏平衡点及各自的敏感系数就一目了然。再次,还可通过分析其盈亏平衡点及各因素的敏感系数,根据地区差异性,采用针对性措施来确保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实施的可行性。最后,由于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分析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的敏感系数,可事先知道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从而发现盈利能力差异的原因, 判断经营管理中的不足。
上述求解因素敏感系数的方法直观明了,不管其变动的百分比是多少,只要知道各因素变动之前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其相应的敏感系数。从绝对值上看,由前述计算式可知各因素敏感系数的分母均为利润,只是分子不同,所以只要分子大的因素,其敏感系数就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在放款额度较少、利润较低的情况下都相对较大,说明各因素变动百分之一都会对利润带来较大的影响,如在放款额为1167.69万元、利润为5万元的情况下,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每变动1%,利润就会上升11.87%。另外,在利润增长相同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的放款额也出现递减趋势,如本案例中,利润在5万元时,放款额同比增长率为16.13%,而利润在50万元时,放款额同比增长率仅为6.57%,这说明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放款额度的增加,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在农村普惠金融实施过程中,对于新设立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而言,做好投资信贷工作、实现一定放款额度的突破是确保其可持续性经营的关键。
第二,各因素对该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的敏感程度是最大的,其后依次是放款额、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因此,提高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是农村金融机构盈利的最有效手段,必须对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予以特别关注,如改善放款结构,控制贷款风险,降低呆坏账损失,提高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同时,优化筹资或负债结构,降低单位平均资产变动成本,扩大筹资渠道,增加筹资额,降低单位固定成本等。
第三,固定成本敏感系数的绝对值下降的速度较其他因素的敏感系数要快。当利润低于固定成本时,固定成本属于敏感因素,一旦利润高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对利润的影响就不再敏感。因此,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通过固定成本敏感系数可以反映出其投入的固定成本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对开展农村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
四、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要想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就必须有更多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立足农村,而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设立及长期存在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盈利。通过采用本量利模型对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知道在不同的放款额度下,相同因素对农村金融机构盈利的影响程度不同,而且在相同的业务量下,不同因素对农村金融机构盈利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必须从改善其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放款额、单位平均筹资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一)提高资产收益率
1. 增加财税支持,实现投资收益多元化。首先,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财税支持力度,如提高涉农贷款补贴或利息补贴、降低所得税等。一方面可鼓励资农村金融机构将资金回流农村,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间接提高其资产收益率。其次,要挖掘新的金融产品,实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一是积极开发贴近“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因地制宜地创新信贷模式,简化优化业务管控流程,降低信贷成本。二是按照收益和风险相匹配的原则,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利率化改革进程,逐步放开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制,提高其定价弹性。如在确保合理存贷利差的基础上,农村金融机构适度提高存款利率,有助于防止资金虹吸效应。三是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开拓符合监管当局要求的投资项目,实现收益渠道多元化。
2. 提高放款质量,降低呆坏账损失率。首先,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积极推进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在农村地区强化信用知识的普及,健全信用信息的征集系统,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活动,使守信者得到更多的实惠,以增强农民及农村小微企业的信用意识,扩大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覆盖面,建立可信度较高的农村信用评级体系。同时,还要健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完善相应的惩罚及激励机制,杜绝发生恶意欠款等问题。其次,要加大对农村小微企业、农户等农村经营主体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投资设立担保机构;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抵押机制,如健全农村房产、宅基地、土地经营权等资产抵押担保制度。再次,要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由于农业生产存在比较大的风险,而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出现大的风险,极易向农村金融机构传递。因此,通过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来转移、分散农业风险和信贷风险对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非常必要的。为此,要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促进农村商业保险的发展,完善农业保险法及保费补贴政策,扩大涉农险种的范围。同时,还要构建农村金融信贷损失补偿基金,发展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农村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二)扩大业务量
1. 增加放款额度。一是可提高中央银行向农村金融机构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用于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信贷。对发放涉农贷款的农村存款金融机构,可弹性下调其法定存款准备金,并提高其再贷款额度分配。二是在农村地区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向农户普及金融知识,加强其对农村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认识,增加他们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额度。三是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入股农村金融机构。
2. 拓宽业务范围。要强化农户对金融知识的了解,改变部分农户“只知存,不知贷”的局面,增强他们主动利用信贷资金发展与创业的意识,对信用好的农户可增加他们的信贷额度。此外,还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夯实基础。加强与县域中小微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的合作,对信用度高、经营良好、有稳定贷款需求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可提高他们的贷款额度,给予利率优惠,逐步实现规模经济。
(三)降低筹资变动成本
1. 确保农村资金不外流。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人缘、地缘”关系,发挥人格化交易的优势,最大可能、最大额度地获得当地农户短期、临时的存款额,处理好存贷结构关系,用好、用活农户的短期存款,尽可能确保农村资金不外流。
2. 降低农村惠普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改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普惠金融的运行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同时,加快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放宽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限制,支持其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其结算提供便利。
3. 大型商业银行的支持。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向为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开展信贷业务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适度的批发贷款(可参考同业拆借利率)。
(四)降低固定成本
根据前面的分析,较低的固定成本可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盈亏平衡点,意味着农村金融机构参与农村普惠金融的门槛降低了。
1. 以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方式,加大对农村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通过构建乡村金融服务站、扩大乡村助农取款点、增加ATM、POS、EPOS等自助服务终端。无网点金融服务模式既能扩大农村金融的覆盖面,提高农村普惠金融的可得性,又能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布设物理性网点成本过高的问题。
2. 充分利用和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传统业务+互联网金融”,实现金融服务“线下线上”运行。一是规范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确保互联网金融运营安全,如确保信息、资金结算的安全,杜绝非法互联网金融活动;二是在农村地区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使农民能熟练操作互联网金融业务,同时要提高其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
3. 充分利用通信网络,推广手机银行。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整个农村,我国手机普及率已达90% 以上,发展手机银行,金融服务覆盖面更广,相比互联网金融,更能打破空间约束。一是增强网络的防攻击性,提高手机银行业务的技术安全性,确保数据传输完整;二是对农户做好手机银行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详细介绍操作流程及风险防范措施,增强其使用手机银行的安全防范意识。
五、结语
由前述分析可知,利用求解弹性系数的方法求解农村金融机构各因素的利润敏感系数,因计算式中分母都是利润,其值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分子上,简单明了,可为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本量利分析,农村金融机构管理者就可以知道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改善哪些因素,以保持其可持续性发展,如固定成本的利润敏感系数大于1时,说明其固定投入还没得到充分利用。
农村普惠金融不是公益与扶贫,而是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一部分,旨在关注、支持和服务农村,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因此,既要强调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又要注重其经济效益,使得参与各方互利互惠。在市场经济中,若忽视资金的趋利性,撇开利润来谈农村普惠金融,结果要么是一厢情愿,要么只能是昙花一现,因为对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单位平均资产收益率的利润敏感系数是最大的。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银行随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银行乡村物理网点设置问题研究——随州个案[J].武汉金融,2013(7).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农村金融网点增设:外生演进逻辑的再度审视——基于阿坝州的实证[J].西南金融,2011(4).
何登录.农村普惠金融内生机制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4(4).
高彦彬.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障碍与突破[J].征信,2014(12).
吴国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
王欣.金融深化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
王润平,柳万涛,杨清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农村金融创新[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