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财会月刊(27期)
理论与探索
媒体关注度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关系

作  者
韩 冬

作者单位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管理系,河南巩义 451200)

摘  要

【摘要】 本文以2011 ~  2013 年我国沪市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管理者异质性及股权异质性的角度,研究了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外部治理效应。经回归分析发现,当前媒体对上市公司报导数量越多,该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团队的平均年龄越大、男性管理者所占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发生;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规模越大、平均学历越低,越有助于减少盈余操纵行为。
【关键词】 媒体关注度;盈余管理;管理层;背景特征;产权性质

一、引言
盈余操纵行为在当今资本市场上早已屡见不鲜。基于监管要求、投资者回报要求及企业自身融资等需要,管理者对企业盈余进行管理不仅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而且干扰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甚至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市场的不稳定。因此,盈余活动的研究与治理问题一直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于资本市场的监管,国家执法机构及监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仅靠行政部门的监管力量不能应对资本市场中所有的不规范问题。同时,由于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迫切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所以新闻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日渐明显,正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监督力量。由此,新闻媒体对企业盈余操纵行为的监管效果也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鉴于此,本文以实证研究方法验证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
国外学者认为媒体早期的研究调查,在识别会计欺诈行为中能起到“看门狗”的作用(Miller,2006);Engelberg和Parsons(2009)认为新闻媒体可以在揭示会计造假丑闻等方面起到监督作用。国内研究学者则从经理薪酬、财务报告重述等角度说明新闻媒体在市场中具有监督功能。李培功、沈艺峰(2013)以实证研究验证了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经理薪酬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的负面报导对经理薪酬中的不合理成分起到了积极的外部监督作用。尤其是国有企业,其针对新闻媒体的负面报导制定了积极的改善措施,再次证明了媒体的监督力量能够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贺建刚、魏明海(2012)着眼于财务报告重述这一角度,实证分析了媒介对治理权效应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的发挥能够有效约束大股东滥用控制权的行为,起到了积极的外部治理作用。
但也有国内外学者对新闻媒体的外部治理功能持不同意见。DeAngelo et al.(1996)认为媒体的监督功能有限,并不能完全抑制公司管理层为己谋利的行为。于忠泊(2011)研究认为,新闻媒体能够发现甚至揭露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但是不具备纠正该行为的功能。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在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之间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结论尚不一致。究其原因,在于以往学者进行研究时,忽略了不同背景特征(年龄、性别、学历等)的管理层面对媒体关注时的不同反应。另外,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性质不同,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在面对媒体关注时也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本文将基于管理者异质性与股权异质性视角,研究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媒体关注与盈余管理相关性
新闻媒体对于公司财务问题往往比普通民众敏锐度更高,同时新闻媒体的报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社会公众对某些问题或者现象的看法。因此,新闻媒体的报导能够将上市公司推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从而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巨大的压力,并促使公司管理层不得不采取某些措施满足市场对公司经营业绩等方面的预期,即操纵会计盈余。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新闻媒体作为外部监督力量,的确能够发现并揭示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但是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股价造成巨大波动,而上市公司短期内鲜有方法提高企业的真实业绩来迎合市场预期,这就使得管理者不得不操纵盈余、美化业绩。因此,本文提出H1:
H1:我国在现有经济环境下,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即媒体报导数量越多,上市公司管理层越有压力和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二)管理者异质性、媒体关注与盈余管理
管理者团队规模越大,就会有越多的能力和资源解决问题,也具有更强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团队的决策质量( Haleblian和Finkelstein,1993)。由此可得,规模大的管理团队更有可能在面临压力时做出准确的决策,降低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提出H2:
H2:在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管理者团队的规模越大,越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有学者研究认为,管理者团队的平均年龄及平均学历都会影响其行为。高管年龄与公司财务重述显著负相关( 何威风和刘启亮,2010)。管理者年龄越大,其行为决策越趋于保守,年轻的管理者为维护自己的声誉,更容易因为媒体的报导而操纵盈余,因此本文提出H3:
H3:在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平均年龄越大,越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高学历的管理者可以增加企业计信息的稳健性( 张兆国等,2011)。管理者团队平均学历越高,越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因此面对媒体的关注,越不容易操纵盈余,因此本文提出H4:
H4:在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平均学历越高,越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还有学者研究认为,性别不同的管理者作出决策的倾向性不同。相对于女性管理者来说,男性管理者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更强,更不容易因为新闻的报导而在选期内调整盈余,因此本文提出H5:
H5:在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管理层中的男性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三)股权异质性、媒体关注与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企业股权性质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大部分民营上市公司都带有浓厚的家族企业色彩,管理者常常又是企业的所有者;而国有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现象普遍,管理者面临更多的监管压力,同时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考核、晋升与其任期内企业的业绩联系更为紧密,更偏向于盈余管理。所以本文提出H6:
H6:在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的情况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操纵盈余程度更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1 ~ 2013年沪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统计了14家主流财经报纸对各个上市公司的报导数量。鉴于证监会的特殊规定和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有效性,笔者从样本中剔除了以下公司:①证监会对金融保险行业和ST公司有特殊要求,因此剔除所有的金融保险公司和ST、∗ST公司;②由于计算操纵性利润需要连续三年以上数据,因此剔除了所有IPO公司、数据不全的公司,共选取了648个研究样本。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及治理数据、管理者背景特征数据来源于国泰安金融数据库(CSMAR)和锐思数据库(RESSET),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模型设定
1. 因变量及其度量。我国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分年度分行业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更适合中国证券市场。因此本文采取分行业分年度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来测量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NDA),再经计算求得操纵性应计利润(DA),最后取其绝对值作为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
2. 自变量及其度量。本文将14 家主流财经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导数量作为对媒体关注度指标的衡量,这14家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中国经营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经济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上海证券报》、《华夏时报》、《金融时报》、《中国经济时报》、《财经时报》、《21 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参考报》。媒体关注数据来自 CNKI 中的全国重要报纸数据库,分别使用“标题查询”和“主题查询”对样本公司的全称和简称进行搜索,获得了14 份报纸对所有样本公司的新闻报导数量。
3. 主要变量及说明(见表1)。
4. 研究模型。依据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回归模型(1),用来检验H1、H2、H3、H4和H5:
|DA|=β0+β1LNmediat-1+β2LNmediat-1×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β∑Control Variables+ε (1)  
其中,管理者背景特征(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分别用管理者团队的规模(Size)、平均性别(Gender)、平均年龄(Age)和平均学历(Degree)来代替。
本文还构建了回归模型(2),用来检验H6:
|DA|=β0+β1LNmediat-1+β2LNmediat-1×GOV
+β∑Control Variables+ε (2)  
四、实证分析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2可知,|DA|的最大值为7.366 14,最小值为0.000 44,平均值为0.187 31,标准差为0.322 7,可见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只是程度上存在差异。

 

 

 

 

 

LNmediat-1最大值是7.553,最小值是0,平均值为2.687 36,标准差为1.617 77,说明不同上市公司的媒体关注度有很大差异,有一些上市公司甚至从未遭到主流媒体的曝光。接着分析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背景特征,管理者团队的规模最大值为25,最小值为1,说明不同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团队规模差异较大;管理团队平均性别指标为1.18,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仍旧是男性管理者占多数;管理团队的平均年龄为49.23岁,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年龄普遍较大;管理者的平均学历为3.473,介于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之间,说明公司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较好。
同时,上市公司的规模、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差异较大。财务杠杆平均值为0.553 6, 说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处于合理范围。但是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0.032 18、0.169 8,说明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及资本积累率普遍偏低。
(二)多元回归分析

 

 

 

 

 

 

 

 

 

 

 

 


由表3可知,Media与|DA|分别在1%、10%及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新闻媒体的关注度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H1成立。这说明在我国目前经济环境下,新闻媒体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外部监督作用。反而由于新闻媒体的报导,上市公司管理者在巨大曝光量及压力下,倾向于操纵盈余以满足市场预期。
从管理者背景特征与媒体关注度的交叉项的回归结果来看,Media×NUM与|DA|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142, 即在媒体关注会促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时,上市公司管理者团队规模越大,越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H2成立。Media×Gender与|DA|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086, 即在媒体关注会促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时,上市公司管理者团队中男性管理者所占比例越大,越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H3成立。Media×Degree与|DA|不显著相关,即H4不成立。Media×Age与|DA|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734, 即在媒体关注会促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时,上市公司管理者平均年龄越大,越有助于促进其盈余管理行为,故H5不成立。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上市公司管理者年龄越大,越关注其工作多年而在市场中累积形成的声誉,在面对媒体曝光时,更有动机操纵盈余。
从控制变量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回归结果来看,LEV与|DA|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公司财务杠杆越大,风险越高,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ROE与|DA|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公司经营越好,盈余操纵的水平越低;GROWTH与|DA|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上市公司资本积累速度越快,面临的预期资本回报率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大;SIZE与|DA|相关性不明显,可能在于上市公司规模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故而与盈余管理关系不明显。
(三)产权异质性下多元回归分析
1. 依据产权性质分组回归。

 

 

 

 

 

 

 

 

 

 

 

 

 

 

 

 

 

 

 

 

 

 

 

 

 


2. 交叉变量回归分析。

 

 

 

 

 

 

 

 

表4及表5为依据产权性质分组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回归结果。从回归结果来看,Media与|DA|显著正相关,Media×Gender与|DA|以及Media×Age与|DA|显著负相关,这与上文研究结论保持一致,国有企业样本与非国有企业样本中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都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从表6、表7来看,Media×GOV系数为0.174,表明其与|DA|显著正相关,即国有股权性质下,盈余操纵程度更大;国有企业|DA|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都大于非国有企业,说明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更大,因此H6成立。而国有企业样本组Media×Degree与|DA|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媒体关注会促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情况下,国有上市企业管理者学历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赵大。这可能因为国有企业管理者在晋升途中,学历因素起到很大作用,高学历往往意味着高职位,因此较高学历管理者为了业绩考核及今后晋升的需要,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非国有企业中,Media×NUM与|DA|相关性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民营企业家族性特征更明显,管理层的决策更依赖于家族统治者的想法,所以管理层的规模对企业的决策影响不明显。
从控制变量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回归结果来看,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ROE与|DA|显著负相关,GROWTH与|DA|显著正相关,与上文回归结果保持一致。国有企业SIZE与|DA|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非国有企业SIZE与|DA|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在国有上市公司规模越大时,面临的市场预期回报就越高,因此盈余管理幅度就越大;而民营企业规模扩大时,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随之增强,因此不需要进行更高程度的盈余操纵。
国有企业LEV与|DA|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国有上市企业财务杠杆越高,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小;而非国有企业LEV与|DA|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非国有上市企业财务杠杆越高,风险越高,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造成这两者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企业股权性质不同时,企业融资方式不同,民营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国家资金扶持等方面均比较困难,资金更多来源于民间借贷,因此负债所占比例越高,管理者操纵盈余程度越大。
四、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从管理层异质性和股权异质性视角,对媒体关注度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
回归结果显示,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中,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报导数量越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这说明我国新闻媒体还没有发挥出良好的外部监督治理作用。
而在媒体关注会促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情况下,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平均年龄越大,男性管理者人数越多,越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而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平均学历越高,越容易发生盈余管理行为,非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平均学历与盈余管理程度关系不大。
另外,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团队的规模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而民营上市公司管理者团队规模与其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盈余管理程度更大。
本文揭示了新闻媒体的外部治理效应是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影响而实现的,管理者的背景特征(如年龄、学历、性别和规模)会对管理者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而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治理结构、融资方式等也会影响到管理者的决策结果,造成了管理者在面对新闻媒体的关注时,盈余管理程度也存在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李培功,沈艺峰.经理薪酬、轰动报道与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J].管理科学学报,2013(10).
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媒介功用与市场治理效应研究:基于财务报告重述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2(4).
于忠泊等.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1(9).
何威风,刘启亮.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J].管理世界,2010(7).
张兆国,刘永丽,谈多娇.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7).
夏立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J].中国会计与研究,2003(2).
卢碧.管理者异质性视角下的媒体关注与盈余管理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1).
Miller,G. S.. The press as a watchdog for accounting fraud[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6(44).
Engelberg,J. E.,C. A. Parsons. The Causal Impact of Media in  Financial Markets[J]. Journal of Finance,2011(66).
DeAngelo H.,DeAngelo L.,Gilson S.. Percep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Finance:Junk Bonds and the Regulatory Seizure of First Capital Lif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3).
Haleblian J.,Finkelstein S.. Top Management Team Size,CEO Domin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Roles of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 and Discre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3(4).
【基金项目】 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媒体关注度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基于管理层异质性和股权异质性视角”(项目编号:2015-QN-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