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 9 期
财会月刊(9期)
财会电算化
利用金蝶软件优化商贸批发企业绩效考核

作  者
么秀杰

作者单位
(集宁师范学院经管系,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

【摘要】 本文结合商贸批发企业自身特点,利用金蝶商贸(高级版)软件设计并优化绩效工资考核办法,有效解决了商贸批发企业薪酬绩效方面的难题,利于企业扩大规模,加强管理,提升效益。
【关键词】 金蝶软件;商贸批发;绩效考核;自定义

一、商贸批发业务简介及典型问题
商贸批发企业销售业务流程如下:①业务员(访货员)拜访客户,了解客户销售情况,推介新产品,及时汇集客户采购信息并传递给公司;②配货员(根据客户采购订单将不同货品打包)组织配货;③发货员(负责装卸货物)发货;④送货员(司机)送货。
为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商贸批发企业的薪酬政策大多采取固定工资加提成的绩效考核办法,此办法在计算访货、配货、发货、送货、回款的绩效工资时存在如下典型问题,各环节的员工均进行绩效考核,每个环节员工工资提成的计算基数和比例不一致。如何快速计算各类人员的工资成为企业日常管理中一件费时费力的难题,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益和水平。
二、金蝶软件设计操作
(一)准备工作
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进行绩效提成设计,业务员对采购订单负责,故业务员的提成计算基数为采购订单金额,以此类推,配货员的提成计算基数为配货金额,发货员的提成计算基数为装车货物金额,送货员的提成计算基数为送货金额。厘清相关责任后,即可进行信息化流程设计。首先,定位配货员为业务核心人员,负责实体货物的分拣打包,发货员装车后,送货员同时扮演审核角色,在发货记录上签字。因此业务流程中,可设计发货员为操作员,送货员为审核人。
本文设计了两种模式:①配货员与发货员同为一人。如果公司规模较小,可将配货员与发货员交由一人负责,可提高人员利用效率。②配货员与发货员相分离。如果公司规模较大,需配备专人进行配货,发货工作交由其他人负责。这样需要将配货金额与发货金额相分离,进行单独统计并计算各自的绩效工资。与上一种模式相比较,除了做出上述修改以外,还需要指定一个“表头自定义项”,将其命名为“配货员”,字段性质与职员性质相同,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录入人员的姓名即可。
(二)基础设置
1. 业务人员设置。将涉及到的人员:业务员、配货员、送货员的相关角色和软件设定的操作员相对应( 除业务员可以使用系统默认的业务员以外,其他的人员都需要重新指定)。可按下列顺序进行单据设计操作:金蝶商贸高级版——销售单——单据设置——套打设置。进入单据设计界面,将表体项目中“公式自定义项1”和“公式自定义项2”分别定义为“发货人提成”和“送货人提成”,将表头项目中的“制单人”修改为“发货人”,“ 审核人” 修改为“ 送货人”,具体如图1所示。

 

 

 

 

 

 

 

2. 发货送货自定义单元公式设计。通用的金蝶商贸版系统没有专门的发货提成计算和送货提成计算字段,但可充分利用软件自定义开发功能,将系统预留的单据自定义项来实现此功能。进入销售单据设计界面,选择“公式自定义项”,将“公式自定义1”和“公式自定义2”分别命名为“发货提成”和“送货提成”,与单据体的“金额”数据字段相关联,设定提成比例分别为0.003和0.004,计算公式如下图2所示。

 

 

 

 


3. 工资提成设计。系统对于业务员提成提供两种计算方法,分别为按总额进行比例计算和按商品种类自定义提成比例,图3分别展示了上述两种情况:采购部经理魏宏强和销售部经理李强采用总额进行比例计算,业务员卫学英按商品种类设定不同的提成比例。

 

 

 

 

 

 

 


(三)业务操作
业务员获得客户采购信息后,应填制销售订单。配货员依据销售订单参照生成销售单,格式见图4。输入数量,再填写金额,倒挤单价。这样发货提成和送货提成会立即生成,两者的依据为“金额”字段。配货和发货同为一人时,配货员登录软件进行单据填写,然后更换送货员进行审核操作。
为记录特殊信息,可进入套打设置页面,对销售单进行个性化设计,最大程度上符合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如图5,可在单据上添加条形码、保质期、合计大小写及联系电话等信息。
(四)业务查询
业务操作完成后,可定期统计公司相关人员绩效工资。进入销售员业务提成计算界面,可以查询到业务员的销售提成,如图6。
进入销售单序时簿查询配货员、发货员以及送货员的业务提成情况,通过过滤条件,可以查询所有人的提成情况,也可以查询特定人员的情况,例如图7、图8,可以查询“江华”个人的提成情况。
三、总结
通过上述方法,可实现商贸批发企业薪酬管理中的绩效工资考核问题,极大地降低计算的工作量,便于分析比较业务员、配货员、发货员以及送货员的工作效率,及时结清款项,有效激励企业员工。
主要参考文献
甄阜铭,刘重.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务:基于金蝶KIS案例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