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698 期
【作 者】
宋迎春 王易君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武汉 430068)
【摘 要】
【摘要】本文试图将思维导图引入会计课程的教学中,以《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为例,阐述思维导图的理论、特点,并介绍其具体应用方式。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会计课程教学手段,可以提高会计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 会计课程 教学效果
一、引言
思维导图是观点以及观点之间的可视化和非线性表现(Biktimirov & Nilson,2006)。思维导图是由网络连接和相关概念组成。在思维导图中,任何观点都能与其他观点相联系,创建思维导图时需要自由、自发性思考。思维导图的目的是找到观点间的创造性联系。正式的思维导图技术最早始于博赞(Buzan,1974),这些技术包括使用粗细线条、颜色、图片和图标来帮助知识记忆。国外对于思维导图的研究已较成熟,在英国,思维导图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
过去20年,会计课程的教学、学习和评估模式都是传统的。因此会计专业毕业生缺乏相应的竞争力,比如批判思维、沟通和反思能力,尤其在会计职业中缺乏自主学习和成功的实践。杨政等(2012)认为教学方法是学生会计能力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引进先进的会计教育教学方法。鉴于此,本文试图将思维导图引入到高校会计课堂之中,将其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用于会计课程教学
1. 课前备课——构建主框架。思维导图中最大的亮点是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到思维导图的优势,在备课时,老师就应该开始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备课。根据Buzan(1974)理论,思维导图是在模拟大脑思维的过程,主干的延伸会形成次一级的枝干,然后再鼓励为新加上的枝干赋予更多的内容。在备课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使老师思维清晰,分清讲课重点,并更好地把握上课时间。在备课的过程中,除却为了理清思路所画的思维导图外,还要利用画图软件,另画一份适合授课内容的思维导图主干图。这样可以用颜色艳丽的图画激发了同学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并将课程重点标示出来。
以《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章第一节“现金”为例,演示课前备课思路。下图为教师备课的思维导图。此图展现了老师授课的主要内容与知识结构,让学生对授课内容一目了然,且添加一些空白的枝干能引起学生去完成它们的兴趣,学生在老师的教学进程中与老师一起逐步完成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 课中教学——边教边画。上课初始,老师向同学展示完成的思维导图主干,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授课重点。然后打开绘图软件,通过绘图,慢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扩充知识点。
例如第一节的讲解为现金,首先确定中心图像为现金,可以使用钞票的图案来突出关键词——“现金”,然后画出主干,跟学生互动,让他们根据这个词联想相关会计知识,然后将主干词添加到主干上,让学生的头脑中可以形成第一节层次的知识点,再通过主干延伸次主干,对每个主干词进行扩充,最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在思维导图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发散知识点,从而进行师生互动。
根据思维导图的思维顺序展开教学,首先是知识点的连贯,能够让学生一眼看出各个次主干之间的联系,在脑海里形成有层次、有结构的系统知识。再者,扩散型的思维方式,色彩丰富的图形创造,让学生能够更长时间地将注意力放在课堂授课内容上。最后,师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3. 课后作业——自主构图。在每一章课程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绘制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在这项作业的完成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每个人独立完成,另一种是分小组,由小组讨论,协作完成。
第一种方式让每个学生独立地完成思维导图,最好可以不对形式进行任何规定,让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想法绘图。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有独立的创作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画出有自己思维特点、知识理解方式的思维导图,让老师能了解到每个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给每个学生做专业性的指导。第二种方式是适当地组织小组讨论制图,教师提出一个关键词,让小组成员自己讨论,对这个关键词进行发散思维,然后在课堂上鼓励小组成员上台讲解本组的思维导图,以及这样构图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使问题的分析更加全面与具体。
4. 教学反思——改进教学。在之前授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以及根据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所反映的问题,就可以对授课前所画的备课思维导图进行修改,调整授课的重难点,并针对学生自制的思维导图中出现的比较显著的问题,在课堂上再次讲解,避免学生的知识误区。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学生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亮点,也是老师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这样也有利于老师的思维扩散。
5. 结课总结——重新构简图。在章节结束后,甚至是整本书的教学结束后,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整本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梳理。在引导学生复习的时候,可以采用快速画思维导图简图的形式,让学生总结出可以记起来的思维导图原图,然后与上课时所做的思维导图原图进行比较,调整错误、不一致或遗漏的地方。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重新创造和更新自己的记忆。在没有原图刺激的情况下,重新构图,可以检查出学生是否已经能够记住知识,从而对未记住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加深印象,也有助于老师发现哪些知识点需要加强,分辨出学生容易遗忘的知识点,然后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三、运用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引入思维导图前,老师必须先对怎样绘制思维导图有所了解,以免在课堂中由于不熟悉软件的使用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要注意引用的时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授课时间与互动时间的分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要过多地对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要求。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制有自己特色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重要的是图像与文字的结合,以及层次感的突出,所以在演示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单纯的文字加线条,要多用色彩、图形,以及粗细不一的线条来构图,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记忆。要将思维导图与一般意义的图表、蜘蛛图表区分开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和联想丰富的规则。在最初引用思维导图的时候,应先让学生遵循画图规则,尽量进行模仿绘图,然后是自我运用,在掌握规则后,可以运用规则来画思维导图,最后改编,创造具有艺术性的思维导图。
四、小结
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改善课堂上授课形式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非常值得老师与学生采纳的技术。尤其是对于会计这门学科而言,有必要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建起来,将所有的会计知识串联起来,利用发散性思维、联想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记忆,最终实现课堂效率与学习效率的提升,让学生在面对实践时,能够利用发散思维,快速从大脑里找到相对应的知识点,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1. Tony Buzan著.李斯译.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2. Tony Buzan著.丁大刚等译.The Mind Map Book.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3. 沈莉,陈炜.思维导图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2013;6
4. 伊向超,胡彩莲.思维导图Mind Mapper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教学系统设计”为例.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