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 18 期
总第 670 期
财会月刊(下)
改革与发展
区域软环境、财政支持下的中小企业成本困境突破

作  者
洪 荭 郭春飞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0)

摘  要

      【摘要】本文从中小企业所处区域软环境出发,分析了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成本要素的作用机制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成本困境,并基于财政支持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成本困境突破路径,为政府改善区域软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软环境   中小企业   成本困境   产品生命周期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中小企业将是推动21世纪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截至2011年末,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达98%以上,提供了超过75%的就业机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然而,中小企业在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如融资困难、抗风险能力低、潜在市场容量不足等。在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和国际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成本问题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地成长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艰巨任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能力不足,实力有限。从短期来看,显性的材料成本、工资费用、期间费用等直接成本日益高涨导致中小企业竞争力大幅下降。然而,从长远来看,具有隐蔽性的区域软环境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间接成本或者隐性成本也不可忽视,如政府财政支持影响融资搜寻成本、关系成本,人文环境影响员工素质、企业责任等社会成本,法律法规影响企业资本市场的进入成本等。政府财政支持已经成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为防止不加选择,“撒胡椒面”式的政府支持方式的出现,本文从区域软环境的角度出发,针对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以期为政府改善区域软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小企业发展困境主要经历了从内生到外生,再到内外整合的过程。一些学者是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出发,认为中小企业发展难题主要是技术创新不足、管理水平落后和融资困难(林泉,2002;张琼方,2011)等。随着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深入,外部环境对其作用越来越显著,法律法规、社会文化、政府服务等带有区域特征的软环境要素也开始被学者纳入到研究对象中。William(2005)认为对于规模、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其竞争力更容易受到区域软环境的影响。陈晓红等(2009)、范钧(2010)通过实证分析也发现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很大。
      对于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那个时期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各国学者从“市场失灵”角度出发,围绕中小企业融资、技术创新等问题,从财政政策和融资担保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孙同徽(2002)主张国家应用专项资金扶持成长性好的企业,并予以贴息补助。景玉琴(2004)认为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支持体系,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虽然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并且在中小企业政策支持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一些从成本角度所做的研究大部分仅从融资成本出发,在全面性和系统性方面尚有不足。此外,大多数有关中小企业成本困境和政策扶持的研究是针对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因其忽略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而使结论有失偏颇。因此,根据中小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特征,基于财政支持的视角,从软环境出发,来对中小企业的成本困境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成本要素的影响机制
      (一)区域软环境的要素构成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外部生存环境如政策体制、技术创新、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对本文区域软环境要素构成和成本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际两大关于企业持续竞争力的评价机构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和WEF(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认为区域软环境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教育科学、金融支持、政策制度、社会结构等。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区域软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研究。朱文兴(2000)认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软环境要素分为观念、服务、体制和法制四类。湖北省软环境研究课题组(2002)针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软环境将其归纳总结为政策、人文、法制、服务和行政管理等五大类。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不同学者虽然对软环境构成要素的研究各有侧重,但是总体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本文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遵循适用性、重要性和简洁性的原则,结合我国区域软环境实际情况,将区域软环境划分为:公共服务、社会文化、法律体制和市场环境四大类。其中公共服务环境侧重于政府为企业创办、生产、经营等提供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等;社会文化着重于影响社会公众共有的价值取向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所处的公众生活的社会环境、教育水平等;法律体制主要涉及企业生存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主要包括企业在市场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道德和诚信水平等。四大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企业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软环境。
      (二)区域软环境对成本要素的影响机制分析
      区域软环境主要通过利益驱动来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隐蔽性、间接性和长期性。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通过提供服务、政策支持,降低中小企业生产成本、交易费用等显性成本;②通过建立信息平台,提供技能培训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降低中小企业搜寻成本、关系成本等隐性成本。因此,区域软环境主要是通过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来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
      1. 公共服务对中小企业成本的影响。公共服务环境主要涉及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波特(2002)在“钻石模型”中强调政府可以创造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外部环境。政府相关的服务、金融和税收政策与中小企业成本息息相关。一方面政府政策的扶持会降低中小企业的创业门槛、市场准入限制,以及相关的税收费用和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较高的办事效率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时间成本、关系成本。此外,政府建立的信息平台有助于拓展信息渠道,降低中小企业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这样,不仅在税收费用、融资成本等显性成本方面,而且在制度成本、关系成本、时间成本等隐性成本方面都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 法律体制对中小企业成本的影响。法律体制主要是调节经济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保障中小企业公平的法律地位和均等的市场机会。完善的法律体制加大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清除力度,通过降低小企业在市场中的注册门槛,进而降低其制度成本。
      3. 社会文化对中小企业成本的影响。社会文化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竞争优势。先进的社会文化无论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域内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竞争优势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增强部门沟通和交流、团队协作,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良好的社会文化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社会责任,降低社会成本。成熟的市场意识可以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等竞争与合作机制,进而降低中小企业隐性成本。
      4. 市场环境对中小企业成本的影响。良好的市场环境可以建立公平有序、优胜劣汰的竞争与合作机制,从而增强企业间和谐互信的关系,就可以大大降低产供销等相关企业间的合作成本和道德风险,同时企业间良好的关系也有助于提高市场开拓、新产品推广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具体而言,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成本影响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四、中小企业不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成本困境以及相应的财政支持方式
      (一)导入期
      1. 企业内部制造成本困境。在产品刚刚投入生产时,在市场上还没有获得产品认同,实力较弱,竞争力不足。在这一时期,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方面购置专用设备,另一方面是投入到产品试验和研发之中。然而,此时的中小企业不仅资金存在短缺问题,而且技术水平较低,在市场上的地位不稳定,因此,产品导入期产生的研发成本和固定成本给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并且,中小企业由于缺少资金,必然会去寻找资金来源,由于其信用水平较低,只能花费高额的融资费用去寻找资金支持,产生与制造费用间接相关的关系成本。即使其找到资金支持,但由于中小企业实力有限,利息负担也会高于大型企业,导致融资成本过高。在产品投入市场,尚未得到广泛认可时,为加强消费者对产品如性能、用途等的认识,必然会加大宣传,这样与产品相关的销售费用就会比较高。
      从整体上看,产品导入期中小企业重视新产品的生产与研发,关注其质量和市场,此阶段主要发生与新产品相关的企业内部制造费用。
      2. 财政支持方式——直接支持为主。在产品的导入期,政府应关注企业制造成本困境,提供以直接支持为主的财政支持。首先,专项补贴缓解资金压力。政府可以提供如鼓励中小企业研发的专项补贴,直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对于中小企业急需的专用设备、厂房等,政府可以直接以自身的名义购入,在产品导入期低价租赁或免费提供给中小企业使用,待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之后再收取适当的费用。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中小企业固定成本压力,还可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其次,培训补贴推动中小企业积极性。由于中小企业受创业之初的条件如资金、技术的限制,对于其员工培训缺少积极性,而员工素质和技能又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培训补贴或者直接设立培训机构,从而降低中小企业培训负担。再次,政府采购有利于企业产品形象的树立。众所周知,产品刚刚投入市场,销路尚未打开。政府可以采用优先购买的方式,帮助企业树立产品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最后,贷款贴息降低融资成本。政府直接进行财政补贴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但是仅靠有限的专项资金并非长久之计。在中小企业困难之际,政府可以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贴息,以较少的财政资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中小企业,降低其融资成本。
      事实上,我国已经有过许多类似的有益尝试,如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孵化器、创业大厦场地支持等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固定成本;东湖高新管委会批量采购区内企业的开达空调、智能电梯等产品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对于涉及到安防产品研发销售的企业提供免费职工培训和资格认证以帮助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等,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但这些财政支持方式的涉及面不大,受益企业数量有限。
      而且,财政支持为主并不意味着这是唯一支持形式,在实践中仍可辅以如信息平台等各种间接的财政支持方式,见图2。

 

 

 

      (二)成长期
      1. 企业外部关系成本困境。在产品的成长期,产品销路已经打开并且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技术也日渐成熟,此时销售额、利润快速增长,吸引大量竞争者开始进入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开始从价格竞争逐渐向质量竞争转化。在产品成长阶段的成本管理除了与产品研发和销售相关的成本外,此时与上游和下游的关系成本也成为关键。这主要是因为价格竞争实际是成本竞争,随着产品市场的开发,产品盈利能力开始凸显,竞争者就纷纷参与进来,这样同类产品供给就会增加,企业要想继续提高市场份额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稳定和扩充营销渠道以降低流转成本,而且还应与上游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获取优质优价的原料供应,这样就会在原材料供应层面有一定的成本和质量优势,从而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若中小企业有一定的实力,还可以进行纵向整合,将产业链延伸到上游,这样不仅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还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在成长期迅速扩张市场份额是重中之重,而低成本是在众多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于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分销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此阶段非常重要。
      2. 财政支持方式——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在成长阶段,中小企业仍需加大研发和销售投入,以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然而,为保证竞争优势,中小企业选择稳定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更为重要。在这一阶段,主要适合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相结合的财政支持方式。
      直接支持方式主要包括信用担保和政府采购。首先,提供信用担保。在成长期,中小企业仍需要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较低遏制了其融资渠道。政府可以提供信用担保或者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从而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用欠缺而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高融资成本。其次,在可能的条件下加大政府采购,扶持本土品牌。在成长阶段,创建产品品牌,树立企业形象仍然很重要。此阶段政府采购只是作为辅助手段来间接扩大产品市场份额。间接支持方式主要是搭建平台和实行税收优惠两种方式。第一,建立中小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平台。在产品导入期,中小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很不稳定,为降低采购成本,中小企业不断地到处搜寻原材料成本较低的供应商,这样就会增加搜寻成本。进入成长期后,中小企业应选择稳定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此阶段政府可以搭建中小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合作平台,一方面降低搜寻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关系成本。第二,实行税收优惠。随着产品销售的增加,税赋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压力。为缓解其税赋压力。政府可以实行税收优惠,减轻中小企业生产中的经营成本,促进中小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同样,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也有过类似的设想和尝试,如武汉市武昌区在制定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时就有过商务平台建设、企业信用评级担保等内容。只是实践中,由于涉及到平台的维护、信用评级依据及资格等诸多具体问题,使得实际作用未能得到理想发挥。
      财政支持跨越成长期成本困境如图3所示。

 

 

 


      (三)成熟期
      1. 企业外部社会成本困境。经过长期的激烈竞争,企业产品进入成熟期,此时产品的市场份额已达到较高水平,销售利润达到最高峰,产品趋于稳定,这一阶段各种同类产品的竞争也最为激烈,使得产品的成长速度和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就很难实现突破。在成熟期阶段,中小企业为维护已有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树立品牌和形象,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因此,企业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应关注自身社会责任,从社会公众角度出发,全面衡量成本效益,实现社会成本最小化。
      在产品成熟期,产品同质化严重,中小企业的竞争由质量竞争转移到客户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竞争,因此,此阶段企业要重点关注企业的客户管理成本和社会成本,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财政支持方式——间接方式为主。产品进入成熟期后,销售收入和利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此时资金需求量较小,为较长时间地维持产品销量,中小企业要关注自身形象,加强客户管理和承担社会责任。在这一阶段主要采取间接财政支持方式。在成熟期,资金已不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提高企业形象和保持客户忠诚度成为重中之重。此阶段政府宜主要采取税收优惠这一间接财政支持方式,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中小企业,政府可以采取税收减免措施鼓励企业在环保、节能减排、公益慈善等方面做出贡献,这样不仅降低了企业承担的社会成本,还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如图4所示。


 

 


      (四)衰退期
      1. 企业内部改良成本困境。进入衰退期的产品变得极不稳定,随时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在这一阶段,原产品受新产品的威胁,市场竞争力下降,销售业绩下滑,有的企业甚至亏损。在这个时期,如果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意识淡薄,或者研发投入不足,很可能会因为未进行产品技术改造或者工艺创新而面临生产萎缩。企业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技术改良实现新一轮产品的生命周期。在衰退期阶段,企业在继续推行低成本战略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及时地对原产品改良,突破衰退期困境,或者研发新产品,重新开启新的市场。
      产品进入衰退期时,中小企业再次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企业并非一定要采取弃置策略。在这个阶段,中小企业要努力克服改良成本的制约,通过一次新的“二次创业”跨越衰退期的成本困境。
      2. 财政支持方式——直接为主。产品进入衰退期时,中小企业产品销量萎缩,盈利能力下降,财务状况恶化。此阶段财政支持的重点是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产品改良或转产,从而实现中小企业的“二次创业”。首先,以财政补贴为主的直接支持。当产品进入衰退期,企业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时,政府通过提供财政补贴,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增强资金运营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帮助其度过衰退期困境。其次,由政府牵头,鼓励与引导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在这一阶段,改良产品需要技术的突破,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人才济济,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这种需求,因此该方式不仅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独立研究的研发成本,还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见图5。


 

 

 

      五、结论
      本文中小企业所处软环境出发,分析了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成本要素的作用机制,并从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成本困境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支持突破成本困境的路径。研究结论认为,在产品导入期,中小企业面临的是企业内部制造成本困境,此阶段财政支持主要以直接支持手段为主;在产品成长期,企业面临的是上游关系成本,此阶段主要是建立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因此财政支持要采取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当产品进入成熟期时,企业利润最大化,此时企业应重视品牌的建立,降低社会成本,财政支持采取以税收优惠为主的间接支持为主;当企业进入衰退期时,企业面临着二次创业,此时主要是产品改良成本困境,此阶段的财政支持以直接支持为主。
      【注】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1172042)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JC630047)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1. 俞海海.基于科技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政策扶持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08;6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课题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对策.管理世界,1998;9
      3. 葛亮.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式和环境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3
      4. 过聚荣.简析企业竞争力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管理世界,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