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 12 期
总第 664 期
财会月刊(下)
审计与CPA
非审计费用与公司错报

作  者
常茂松

作者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郑州 450044)

摘  要

      【摘要】 本文采集了2000 ~ 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了公司错报与非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发现错报公司的非审计费用高于非错报公司,表明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会有损于审计质量。
【关键词】 公司错报   非审计费用   财务重述   审计质量      一、引言
本文主要从公司错报的角度研究审计质量与非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检查了非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但却未能充分考虑非审计费用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即未解释非审计费用与用可操控性应计项目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比如,Frankel、Johnson和Nelson(2002)发现可操控性应计项目的绝对值与非审计费用负相关,而Ashbaugh、La Fond和Mayhew(2003)却未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关系。此外,对非审计费用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非审计费用会损害审计独立性;另一种认为提供非审计业务会增加审计师的声誉资本投入。鉴于这两种存在相互争议的观点,使得有关非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研究文献的结论也各不相同(Frankel、Johnson和Nelson,2002;Reynolds和Francis,2000;De Fond,Raghunandan和Subramanyam,2002)。
为理清非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公司错报视角进行研究。不同于以往用可操控性应计项目进行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我们用公司错报来衡量审计质量。De Fondd;Raghunandan与Subramanyam(2002)发现审计师对客户应计项目以及盈余的影响是间接的,这是由于审计师可能注意到客户的会计选择,并检查同应计项目相关的事项(Schelleman主Knechel,2010)。因此,高应计项目可能意味着较小风险的重大错报。以往的研究侧重从可操控性应计项目的角度来衡量审计质量,指标计算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且不同模型得出的应计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自然会造成不同的结果。而财务重述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表明以前年度审计师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未能查处或查出却未披露公司的会计差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失败。
二、文献综述以及假设提出
根据经济依赖观,经济利益会损害审计独立性,这意味着非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另外两种解释则认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首先,Simunic(1984)提出了知识溢出假说,非审计业务能够提高审计有效性,这是因为非审计业务使得审计师更好地了解客户的经营运作情况。其次,Antle(1984)认为,审计师行业的声誉有助于提升审计独立性。提供非审计业务会使得审计师为维护声誉而投入较多成本,这样他们不大可能轻易地纵容客户的不法行为(Arrunada,1999)。对这两种不同观点,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Frankel、Johnson和Nelson(2002)发现非审计费用较高的公司可能报告更多的可操控性应计项目。Maletta(2003)发现审计师向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时会增加对财务报告内部审计的依赖,表明非审计费用会降低审计独立性。Srinidhi和Gul(2007)也发现非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非审计业务会使得审计师出具有偏向意见的审计报告。Griffin和Lont(2010),Geiger和Blay(2011)发现非审计费用与被出具保持持续经营意见审计报告负相关。Kinney、Palmrose和Scholz(2004),陈丽英(2009)发现非审计业务会导致财务重述。
Reynolds和Francis(2000)在研究中发现审计师会着力寻求自身的独立性,以应对更大的财务依赖性。这说明财务依赖不会损害审计的独立性。Koh、Rajgopal和Srinivasan(2011)发现非审计业务能够提升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
还有一些研究并未发现非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De Fond、Raghunandan和Subramanyam(2002)未发现非审计费用与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间呈负相关关系。Habib (2009),刘星等(2006)没有发现非审计费用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没有证据显示,承担非审计业务的提供会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然而可操控性应计指标在设计上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以此为依据的研究结果会出现偏差。如,Raghunandan、Read和Whisenant(2003),Agrawal和Chadha(2004),Bloomfield和Shackman(2008)没有发现非审计费用会导致重述利润的证据。Raghunandan、Read和Whisenant(2003)的研究比较简单,仅进行了分组检验。Agrawal和Chadha(2004),Bloomfield和Shackman(2008)使用公司公告财务重述前一年非审计费用占总费用比重来衡量非审计服务对财务重述的影响,而不是错报当年非审计服务对错报的影响,以致难以反映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本文认为,当审计师从客户收取较高的非审计费用时,会受到经济利益的威胁,使得其发现以及揭示错报的努力程度降低,进而降低了审计独立性。这意味着错报公司可能会向审计师提供更多的非审计费用。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错报公司的非审计费用显著高于非错报公司的非审计费用。
三、样本选择
本文的错报样本主要是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获取,部分错报样本来自于巨潮资讯网。非审计费用主要是咨询费。公司错报主要指以下情形: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发生差错;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合并抵销分录发生错误;收入的确认、跨期等错误;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房产税、印花税、增值税等其他所得税以外的税种错误;涉及所得税补缴、返还与减免的错误;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业务处理的错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错误;资产减值损失错误;资产和负债包括金额确认、重分类错误等;其他包括递延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个别差错。
收取的错报样本不包括因分红、并购、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最终获得2000 ~ 2009年间663家上市公司的1 205个差错观测值。相应的,有1 120家上市公司6 780个非差错观测值。非审计费用数据以及其他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我们根据证券代码以及错报年度将CSMAR数据库中的样本与错报观测值进行合并,并确定非错报观测值在所选样本期间不曾发生错报。为具有可比性,我们只关注A股市场,而不考虑B股市场。由于非审计费用的数据较少,最终本文的有效样本为556个。

 

 

 

 

 

 

 

表1按照错报金额列示了错报样本的分布。可以明显地看到,高报盈余的错报样本占所有错报样本的比重几乎达到了70%,说明错报事件可能不仅仅是错误,还可能与管理层投机行为有关。此外,2002 ~ 2007年是错报比较集中的年度。2002年以前的错报样本较少,这可能是由于信息披露制度在早期还不成熟。2009年的错报样本较少,只有26家,这是因为会计差错不能够被迅速地发现和揭露的原因。
四、研究模型
本文将错报年度作为研究年度,以检验错报公司的非审计费用是否高于非错报公司的非审计费用。为验证假设,我们将非审计费用作为因变量。根据Frankel、Johnson和Nelson(2002)的分析研究,本文构建非审计费用模型如下:
lnNAF=?茁0+?茁1mis+?茁2ROA+?茁3lev+?茁4lna+?茁5agrow+?茁6AO+?茁7Big4+?茁8ch+?茁9AR+?茁10INV+?茁11LIQ+?茁12SUB+?茁13abroad+?茁14SOE+?茁15H1+?茁16ST+∑year+∑indu+?着
我们将非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作为因变量,变量描述如表2所示:

 

 

 

 

 

 

 

 

 

 


五、实证结果
为了验证实证结果,先对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其中,mis与lnNAF正相关但不显著。lna、agrow、H1与lnNAF显著正相关,AR与lnNAF显著负相关。在两种变量之间,lev与ROA(0.37),SOE与lna(0.31),SOE与H1(0.30),AO与ST(-0.40)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较高,而其他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较低。总体来说,高相关性在本文中不是重大问题,但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随后我们运用回归分析检验了多重共线性,发现所有的VIF均在10以下。因此,实证结果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表4列示了针对错报样本以及非错报样本的OLS回归的结果。同预期一致,我们发现mis变量的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错报公司的非审计费用显著高于非错报公司的非审计费用,本文的假设得到了验证。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公司规模,资产增长率与非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正相关,而应收账款占比与因变量成负相关的关系。
六、结论
根据2000 ~ 2009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公司错报对非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错报公司的非审计费用高于非错报公司的非审计费用。这是因为错报公司为了掩盖在可操控性应计项目上的问题,以获得审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必然会在非审计业务方面付出更多的审计费用,以讨好审计师。由此得出结论:当审计师与客户有较大的经济利益关联时,审计师的独立性会受到干扰,审计质量会降低。
主要参考文献
1. Antle R.. Auditor Independe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4;22
2. Arrunada B.. The Provision of Non-Audit Services by Auditors:Let the Market Evolve and Decid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1999;19
3. Ashbaugh H. R. LaFond,B. Mayhew. Do Non-Audit Services Compromise Auditor Independence?Further Evidence.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78
4. 陈丽英. 非审计服务与财务重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
5.刘星,陈丽蓉,刘斌,孙芳城.非审计服务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会计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