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 5 期
总第 609 期
财会月刊(中)
案例与分析
央企人工成本投资分析评价

作  者
吕建珍1 宋 丽2 步淑段2

作者单位
(1. 石家庄经济学院财务处 石家庄 050031 2. 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石家庄 050031)

摘  要

      【摘要】本文通过对央企某油田分公司履行对职工权益社会责任的定基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发现央企在人工成本投资方面既有收入稳定增长、福利待遇较好、职工教育、健康、安全有保障等优势,又存在诸如差距大、挂盈不挂亏、无谈判机制等缺陷,据此提出改进人工成本投资对策,供有关部门、央企领导和相关学者参考。
【关键词】央企   职工   人工成本   社会责任   投资

 一、企业人工成本的相关概念
人工成本亦称“劳动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由投入劳动力要素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性报酬和福利性供给,是企业总成本的组成部分。
人工成本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职工权益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评价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水平的指标有:
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同期人数
人工成本比重=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总成本费用×100%
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总额/同期营业收入×100%
劳动效益率=息税前利润/人工成本总额×100%
事故死伤率=事故死伤人数/全员劳动工时
总事故率=事故起数/全员劳动工时
企业人工成本的多少不但反映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而且反映了企业对职工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人工成本既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又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002年,联合国正式推出《联合国全球协约》(UN Global Compact)。该协约共有九条原则,联合国恳请公司对待其员工和供货商时都要尊重其规定的九条原则,后来发展为全球契约10大原则,更全面地保护了企业员工各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