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13×90
213×170
    

    发行部:027-85777701
    85777703(传真)
    稿件室:027-85777738
    投 诉:027-85777739

追忆一代宗师、著名会计学家易庭源教授
更新时间:2012年4月11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易庭源先生,因病于20118192020驾鹤西去,享年92岁。易庭源教授的离去,既是我国会计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科的重大损失。

得知易庭源教授不幸仙逝,财政部办公厅、人教司、会计司,监督检查局、信息中心、会计资格评估中心、科研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福建省审计厅,河北省科技厅,湖北省法制办、财政厅、审计厅、科技厅等政府有关部门,全国数十所高校的会计学院和会计系,中国会计学会等学术团体,以及财政部王军副部长、上海市赵雯副市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陈毓圭秘书长,中共武汉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岳勇等有关领导和易教授的学生通过发唁电、唁函,送花圈等各种方式表示悼念。

2011823上午8:30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易庭源教授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徐敦楷教授、校长吴汉东教授,副书记张中华教授、齐文远教授、副校长陈小君教授、杨灿明教授、周景明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席郭道扬教授,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教授,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科技厅负责人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领导、教师,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易教授生前的同事、好友、学生及亲属近400人前来送别易教授,追忆了这位前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一生。告别仪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张龙平教授主持,学校党委副书记张中华教授介绍易庭源教授生平,易教授的长子易中天教授代表子女讲话,称父亲是五好父亲,即是爷爷的好儿子,母亲的好丈夫,叔伯姨舅们的好兄弟,儿女们的好父亲,学生们的好老师。

一、简历:一生执着、甘为人梯、潜心中国会计教育事业五十余载

易庭源教授,19191027生,湖南汨罗人。19498月参加工作,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1981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教授1940年至1944年在湖南国立商学院会计统计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毕业后随即留校任教。1949年至1953年湖南大学工作,任会计统计系讲师。尔后,因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由长沙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学来到武汉蛇山南麓的中南财经学院(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直至退休。其间,1953年至19807月在原中南财经学院、原湖北大学、原湖北财经专科学校、原湖北财经学院工作,任工经系/财会系讲师。其中,19806月兼任原湖北财经学院工会副主席;19808月在原湖北财经学院工作,任工经系/计系副教授,19838月任原湖北财经学院教授。19903月退休。19917月至19927月被学校返聘,任会计学院教授。曾任教研室主任、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兼任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武汉市会计学会顾问和湖北省成本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是我国成本会计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

二、研究:独创资金运动论、成本控制理论、成本分块与利润分块理论、新战略会计理论等

易庭源教授学贯中西,却不盲从西方理论,将中西学术思想有机融合,深人浅出地论述了会计业界众多原本晦涩、专业的问题。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我国会计界的各类“西化、国际化”理论喧嚣尘上时,他执着潜心于国企改革、人力资源会计、木桶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他壮心不已,耕耘不辍,“学到老、问到老、写到老”,即使在退休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仍关注着业界新动态,专注于会计学研究,对众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精辟的分析,时有极具创见性的论文问世。

易庭源教授自1947年在《中央日报》副刊《商学》上发表论文《折旧原理之我见》算钱,几十年来出版专著、主编教材八部。其中,数易其稿的专著《资金运动会计理论》曾获1989年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二等奖、1990年获湖北省成本研究会科研成果一等奖、1996年获财政部第三届全国财政系统大中专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企业成本学》教材,1992年获财政部第二届全国财政系统大中专优秀教材二等奖。还发表了163篇重要的学术论文,其中发表于中国成本研究会《成本管理文集》第3辑的《抓住“以节约来增产”建立中国独特的经济责任制》,获得全国财政学会1989年“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佳作奖”。成本分块与利润分块理论与方法(十篇论文)获国家教委1992年度科技进步奖(甲类)三等奖。

易庭源教授在其《资金运动会计理论》中扬弃单纯的“价值”核算观念,强调会计是从价值角度综合核算与预测控制各种使用价值再生产的科学,是正确处理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科学;他在《人力资源会计的开创》中全面革新了会计学的理论,与经济学家李嘉图“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的理论相结合,认为会计人员应成为“诸葛亮”,辅助企业经理,努力创新科技与管理方法,提高生产力。

易庭源教授创立了资金运动会计理论、成本控制理论、利润分块理论等,全面创新了会计学,在国内外会计界享有崇高的学术盛誉。

第一,创新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创立“新动态论”和“资金运动论”。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起,易庭源教授就把德国学者巴比的“资本循环学说”和日本太田哲三的从平衡表与损益表双重计算损益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水槽为比喻说明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形成“新动态论”。20世纪50年代初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发展为“资金运动论”。具体说明利润是创造于生产过程,而实现于等价交换的销售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吸收西方管理会计的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价值与使用价值矛盾论”。日本学者君塚芳教授看到易庭源教授的著作《资金运动会计理论》(1988年版),得知他恩师太田哲三的学说,是“新动态论”的来源之一,极为感动,遂写《太田哲三——无法描写的大人物》一文(日本大学商学部图书委员会编《砧通讯》19881217),并写信给国际会计学会主席保罗·加纳,通报此事。另一日本学者西村教授在《会计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论——中国围绕会计属性的争论》一文(九州大学经济学会《经济学研究》5312合并号)指出,“中南财经大学易庭源教授在德国会计理论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资金运动论”。还有日本学者津谷原弘教授将易庭源教授的论文《从价值与使用价值矛盾进行控制与决策》翻译为日文,转载于《名古屋商科大学论集》332号,将其成果介绍给日本学术界。

第二,创新成本计算原理。易庭源教授扬弃单纯“产品观”,创立“成本计算对象时空观”,具体说明分步法、分批法、简单法(单步法)的形成。树立成本项目“经济用途观”,以便按用途进行控制。树立“费用汇集划清界限观”,以防“化、挤、冲、摊”。并以“六层宝塔”形象地阐述了成本控制的时空观理论。

第三,创新管理会计学。易庭源教授创造性地将“可行性研究”、“价值工程”、“盈亏平衡点分析”等方法与成本控制方法有机结合,提出了建立事前、事中有机结合的成本分块、收入分块、利润分块核算体系。

第四,创立“利润分块责任制”理论。易庭源教授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的“利润留成法、利改税、承包责任制、税利分流”等方法,由于是以一个笼统“总利润”作为分配对象,始终分配不准。于是,易庭源教授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跟踪调查研究,积20余年时间,创立了“利润分块责任制”理论。1990年向湖北省科委申请了“利润分块承包责任制的研究与试点”的重点软科学课题,于1990~1991年在湖北省鄂州市三个工厂试行一年,获得成功。经国内14位知名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与实用价值的开拓性研究成果。《湖北日报》等众多媒体头条报导,还有许多报刊作了深入详细的报导,高度评价易庭源教授创立的“利润分块责任制”是对我国利润理论的一个突破,是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新探索。

20世纪末,当时已经84岁高龄的易庭源教授,又将研究方向转到“人才资源价值会计”学说的创立上,并著有多篇论著。

三、为师:以开拓性教学理念培养开拓型人才

易庭源教授不仅是我国会计界的大学问家,而且是我国的会计教育大师,有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开拓教学,培养开拓人才”。他常说,“教师是人,不是机器人,不能照本宣科,照本宣科培养不出人才”。为了不照本宣科,必须科研先行,要对所教的那门科学中最复杂、最难懂的关键问题,首先钻进去,摸清其发展规律,找出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然后跳出来,居高临下看一看,考查前人的文化成果是不是真理,作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把藏得最深、最本质、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找出来,绘声绘色地讲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进行开拓性的教学,教授还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他的足迹踏遍全国许多大小企业,带学生实习、调查研究、搞现场教学、给大型企业或行业办短训班,每到一处,他总是先调查研究他们的会计制度,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资料编写讲稿和习题,把他们各自的实际经验上升为理论进行讲授,同时还引导学生找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科研无尽头,教学也无尽头,教授每讲一次课,都要重新写讲稿,做到老课程常教常新。为了培养开拓型人才,教授尤其鼓励学生在前人足迹上,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教授常对学生说:治学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已觉祖师低一着,纷纷法嗣复何人!(王若虚句)这就是说,静止的学习,没有心得,就得不到真传。“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戴东原句),正是教授一生治学的真实写照,也是先生告诫学生做学问时应具有的气节,更是他开拓教学的核心。

易庭源教授90寿辰时,财政部副部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78级学生王军在贺词中写道:“三十年前在母校求学, 曾有幸得到过先生的指导和教诲,先生道德与文章俱佳的深厚学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风格,提携后辈,爱生如子的育人情怀, 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充分阐释了人生有涯但学术追求无涯的真谛,令后辈学人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仁者, 国之瑰宝。中国会计业需要大师, 需要会计精神,通过祝贺先生的九十寿辰, 表明对大师先哲的尊崇,铸造一个时代的会计精神。

四、奉献:倾其所有、捐资助学、勉励后生

易庭源教授一生生活简朴,却希望百年之后将其所有资产捐给学校设立奖学金,以勉励后生。为此,2008年,在他90寿辰时,其长子、我国著名学者易中天夫妇给的10万元寿金为基础设立了“易庭源奖学金”,用以奖励品学兼优学子。迄今,已有15位同学先后受此奖励。

教授不仅是学问大师、是一代宗师,更是一位做人的楷模。他一身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我国的会计教育事业。让我们永远铭记着这位不朽的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汤湘希、王昌锐执笔)

20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