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 07 期
总第 409 期
财会月刊(综合)
理论与探索
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及会计信息披露

作  者
孙芳城(教授) 王海兵 肖传志

作者单位
重庆工学院

摘  要

  【摘要】非营利组织(NPO)呈现出部分市场化特征,计划经济条件下的NPO会计系统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论述了NPO的会计目标,提出NPO的绩效评价导向型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会计目标   会计信息披露

   我国非营利组织(NPO)的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NPO的会计核算和报告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NPO会计目标的特殊性,对我国NPO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相关问题作些探讨。
  一、NPO的会计目标
  NPO的会计目标亦即NPO提供财务信息或财务报告的目标。一方面,从NPO的定义出发可以找出会计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依据经济学家沃夫的定义,NPO旨在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增加社会福利,这可以被认定为是NPO的总目标。NPO的会计目标理应从属和服务于NPO的总目标,即其会计目标不应该是帮助组织实现相关价值指标的最大化,而应反映组织的“公益性”特征。另一方面,从NPO的分类可以发现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NPO的载体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以提供劳务(服务)为主,相对于物力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占NPO总资本的比重较大。NPO会计除反映资金的流量、流向外,如何对组织的人力资本进行恰当的计量、报告将备受关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NPO将逐步走向市场。逐渐市场化的运作过程和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要求NPO至少提供两个层次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