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 5 期
总第 439 期
总第 439 期
财会月刊(综合)
审计与CPA
【作 者】
李孝林 马哲
【作者单位】
重庆工学院
【摘 要】
【摘要】本文阐述了审计目标的演进过程,指出现阶段审计质量与审计目标不相符,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应从公司治理角度重构我国审计目标体系。
【关键词】审计目标 审计质量 公司治理 真实公允
一、审计目标的演进
在审计发展的早期,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当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中错误和舞弊时有发生,为维护公司财产的安全和所有者的权益,只有采用详细审计的方法才能取得充分可靠的证据,才能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查错防弊的审计目标实质上是审查财务处理的真实性。这决定了当时的审计方法多为详细审计。
20世纪初,审计发展到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的首要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经审计的会计信息,即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审查,以证实各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审计目标的变化使审计方法的变化成为可能,人们开始考虑内部控制在审计中的作用,并开始重视验证资产真实性的审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