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财会月刊(35期)
财经论坛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

作  者
李 伟1,杜 伟2

作者单位
1.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2.西安财经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教研室,西安 710100

摘  要

      【摘要】基于金融资源向财富驱动领域过快集中的现实问题,从技术创新不确定性视角对财富驱动争夺创新驱动金融资源的理论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金融资源更倾向于进入财富驱动领域;放任金融资源过度流向财富驱动领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危害;市场机制本身无法促使创新驱动发展自动实现,需要政府政策强力介入,干预金融供给侧改革,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基于此,政府应完善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风险分散和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创新驱动领域。
【关键词】金融资源;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财富驱动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7)35-0109-5一、引言
按照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波特,2007)。前三个阶段是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一般伴随着经济的繁荣,而第四个阶段则是一个转折点,经济可能由此开始衰退。当前,我国经济改革进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全社会金融资源供给出现了向财富领域和投机领域过快集中的先兆,创新驱动与财富驱动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经济发展正处于走创新驱动之路还是走财富驱动之路的三岔路口。经济发展过早进入财富驱动阶段,任由财富驱动模式对金融资源大肆争夺,会导致实体经济弱化、空壳化,严重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摧毁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我国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将国民经济从传统的“投资拉动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增长”,使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常态”。金融体系作为供给金融资源的核心环节,应当在推动经济转型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如何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有效地配置到效率高或效用大的用途上,对更好地支持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郭冠男,2015)。
一般认为国家发展在经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后会自然地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然而综观东南亚经济危机和中东石油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国家不会自动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基于国家发展阶段视角分析,这些国家发生危机前的普遍特征是过早地进入了财富驱动阶段而逃避了创新驱动阶段,这是引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当前很多金融乱象如非法集资、炒房炒矿等,都是金融资源流向财富驱动领域的先兆。放任金融资源过分流入财富驱动领域会影响金融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支持,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而导致经济缺乏发展后劲,这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是极为有害的。这种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本质上是金融资源供给效率问题。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调节金融资源过分流向财富驱动领域的趋势,因此,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使金融资源流向技术创新领域,推动国家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基于此,分析当前金融资源支持创新驱动的现状和问题,研究财富驱动争夺金融资源的理论机制、政策纠正金融资源供给市场失灵的作用机制,对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回顾与问题提出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推动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金融体系通过发挥其动员储蓄、管理风险、处理信息、便利交易、公司治理等金融服务功能,能够对科技资源的价值和市场潜力进行风险识别,实现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付剑峰等,2014)。
学者们就金融资源供给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针对金融资源供给问题,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区域供给差异。王纪全等(2007)发现各地区金融资源严重不平衡。唐松(2014)认为金融资源供给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二是城乡供给差异。张永升(2014)等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下金融资源供给不均衡,农村金融供给效率低下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差异。刘小玄和周晓燕(2011)发现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更容易获得金融资源支持,金融资源供给扭曲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四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差异。佟健、胡巍(2015)发现金融资源供给存在马太效应,大企业更容易得到所需的金融资源,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所需的金融资源。此外,有研究表明财富驱动模式会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从现有研究来看,金融资源供给研究主要从区域和企业层面展开,针对经济发展模式金融供给差异的研究并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与现有文献的最大区别在于,基于金融资源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供给上的差异视角展开,分析金融资源供给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研究认为,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市场经济导致金融资源更倾向于供给到财富驱动而不是创新驱动领域,金融资源过度集中于财富驱动发展模式会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金融资源供给的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必须实施金融供给侧改革,以确保国家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创新驱动不会自动产生,需要国家政策加以引导,将宝贵的金融资源导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中,促进财富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以下两个问题:①从技术创新过程不确定性角度,分析财富驱动争夺创新驱动金融资源的理论机制;②政府纠正市场失灵,将金融资源更多地供给至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作用机制。本文的创新点是基于财富驱动与创新驱动之间的金融资源争夺,分析金融资源错配的理论机制以及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政策作用机制,并基于此提出了引导金融资源更多供给至创新驱动发展领域的金融供给侧改革政策建议。
三、财富驱动争夺创新驱动金融资源的理论机制
1. 金融资源争夺现状。我国正处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发展阶段,然而各种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目前面临严重的财富驱动与创新驱动对金融资源的争夺问题,如下页表所示。其中,不论是资金总额还是资金增长速度,财富驱动指标都远大于创新驱动指标,金融资源供给出现严重的扭曲。这一现状反映出财富驱动对金融资源供给的扭曲程度较大,创新驱动并没有获得较多金融资源的支持。很显然,财富驱动领域对金融资源的大肆争夺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事实上,这种金融资源供给更倾向于进入财富驱动领域的趋势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数据显示,2016年房地产贷款余额26.68万亿元,同比增长27%,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2016年我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2464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量的23%,我国消费者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最大买家。任由全社会金融财富和金融资源过多地进入财富驱动领域,不但会影响金融资源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会对国家长期经济发展产生破坏性影响,甚至会引发经济危机,使我国陷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
2. 财富驱动与创新驱动争夺金融资源的理论机制。
(1)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科技创新投入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征,使得技术创新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技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包括: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监管机构不确定性、社会不确定性、法律不确定性、管理不确定性、时间不确定性和结果不确定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成为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重要障碍。
创新驱动发展不可能自动实现,而是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商业创业,通过市场导向的大量创新试错(技术创新试验、科技成果中试试验、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试验),进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机制。这种试错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对金融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很显然,这种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驱动发展对金融服务在投资项目偏好、投资规模、特征项目周期、项目风险特点、投资主体(银行、金融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和金融体系风险融资度等方面,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发展存在明显不同。具体来说:①创新驱动的项目偏好科技型和新兴产业,因此具有较高的技术不确定性;②项目投资金额较低且较分散;③项目收益高但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④往往需要投资者具备较高的风险偏好;⑤需要投资主体愿意承受较大的风险损失,即需要投资者拥有较高的风险容忍程度。总体上看,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需要金融体系具备较大的风险容忍程度,然而金融资源天生的规避风险偏好,阻碍了金融资源顺利进入技术创新环节,导致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对金融资源的需求远远大于金融资源的供给。
(2)财富驱动对资金的吸引。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难题也即最大的发展风险就是,积累的财富进入财富驱动领域,而不是流向创新驱动领域。财富驱动发展这种以“钱生钱”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对于金融资源具有天生的吸引力。在财富驱动领域,一方面资金可以获得安全稳健的投资渠道,从而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金融资源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确保了资金的升值。金融资源自身追求安全和利润增长的内生动力,加上技术创新不确定性较大,使得金融资源更倾向于流向低风险的财富驱动领域。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助推创新驱动发展的风险分担、风险分散、风险容忍机制尚不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本身的技术创新风险和技术不确定性导致金融资源不可能自动流向创新驱动环节,这些具有风险规避倾向的金融资源必须寻找资金保值升值的出口,因此导致金融资源过多地进入财富驱动领域。金融资源过多地进入财富驱动领域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是最为有害的,因此,需要政策来引导国民财富流向创新驱动领域。
(3)社会资金对创新驱动的排斥。早期创业成功拥有大量金融资源的企业家,更多的是依靠胆识和对政策的把握迅速获得了财富积累,由于个人发展经历和企业经营历史的惯性,这些企业家并不重视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这些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属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制造业,对技术创新活动缺乏资金投入动力。可以说,这些在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由于思维惯性而不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在思想层面大多是抗拒的。拥有大量金融资源的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既有强烈的财富增长、财富积累冲动,又趋于保守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风险较高的创新驱动环节,导致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了能够实现资金保值增值且较为安全的财富驱动领域。
3. 金融资源争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积累的大量金融资源,由于无法顺畅地进入创新驱动环节,因而更多地向财富驱动环节转移。这种追求短期、局部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无异于杀鸡取卵。金融资源如果无法顺畅地进入支持创驱动发展的领域,而过多地进入财富驱动领域,将会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放任金融资源流向财富驱动领域会引发经济的虚假繁荣,导致国家发展缺乏技术创新的后劲,使国家发展陷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甚至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导致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失败。财富驱动和创新驱动对金融资源的争夺以及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如图所示。

 

 

 

 

 

此外,本文还认为,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之间会产生交互影响。一方面,引导财富驱动领域的金融资源反馈给创新驱动领域、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可以加大金融资源和金融体系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创新驱动为财富驱动提供了投资标的和实业基础,提升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确保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资源最好的供给方式是可以实现从财富驱动到创新驱动的顺畅流动,形成创新驱动与财富驱动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双轮驱动体系。
四、政策纠正金融资源供给市场失灵的作用机制
1. 政策纠正金融资源供给的必要性。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政府构建有效的制度支撑,降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创新驱动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试验、成果中试试验、产品市场试验等方面,这个不确定性是由未来技术前景和市场前景的不可知带来的。另外,这些不确定性还表现为技术应用前景的多种可能性选择及其产生的后果,因此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巨大的风险。由于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单靠市场机制本身激励金融资源进入创新驱动领域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性介入,创新活动很可能会受到抑制。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构建有效的制度支撑,降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激励和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支持研发活动,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国正处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路口,巨大的金融资源如果不流向创新驱动领域而过多地进入财富驱动领域,将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因缺少技术支撑而缺乏后劲。政府应该预见到经济发展过早进入财富驱动阶段对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利影响,通过政策纠正金融资源的错配,防止我国陷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
2.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由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高不确定性,金融资源很难顺畅流向创新驱动领域。市场机制本身无法促使创新驱动发展自动实现,需要政府政策介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引导投资者资金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很显然,如何构建支持金融资源顺畅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领域的金融服务体系,就成为纠正市场机制失灵、破解金融资源过多地被财富驱动争夺的关键。
事实上,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通过吸收科技创新的风险,支持了科技进步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资本市场(金融市场)通过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一方面使得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分享了技术创新的高收益,进而吸引更多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股权分散化和流动性,分散了技术创新风险,很显然资本市场比银行中介更能促进技术创新。此外,作为全球技术创新的引领者,美国政府通过建立良好的小企业融资金融支持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因此,我国支持金融资源顺畅进入创新驱动领域的关键,就是要建立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散和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鼓励投资者将金融资源更多地投入创新驱动领域,同时限制金融资源过多过快地流入财富驱动领域。
基于此,围绕降低创新驱动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完善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散和风险分担机制。逐步完善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金融体系风险分散功能,降低创新驱动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②完善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机构风险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试错过程的风险容忍度。③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作用。鼓励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利用财政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手段建立技术创新风险分散和风险分担机制,同时充分发挥政策金融杠杆作用,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服务创新驱动发展。④鼓励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创设和发展。积极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对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发挥风险投资公司对企业技术创新早期投入的融资支持优势。⑤扭转金融资源对财富驱动领域的过度供给。充分发挥政策力量影响金融资源的有效供给,通过税收、调控、监管等措施纠正金融资源过度进入财富驱动领域的不良倾向,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进入创新驱动领域。此外,本文还认为必须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在政策纠偏的同时努力发挥金融市场自身优势,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源自动向技术创新和创新驱动领域倾斜,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作用。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创新驱动与财富驱动对金融资源争夺的现实问题出发,基于技术创新不确定性、创新驱动与金融支持的关系,分析了财富驱动争夺创新驱动金融资源的理论机制,提出了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创新驱动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实现路径,以及财富驱动回归创新驱动的金融发展路径。研究表明:①由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创新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加上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并不完善,金融资源更倾向于进入财富驱动领域。②放任金融资源流向财富驱动领域会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导致国家发展缺乏技术创新的后劲,甚至危害长期经济增长。③市场机制本身无法促使创新驱动发展自动实现,需要政府政策强力介入,干预金融资源的供给方向,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供给到支持技术创新和商业创业的创新驱动领域,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本文的理论启示是,金融资源天生的风险规避倾向导致国家在经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后很容易进入财富驱动发展阶段,金融资源过多供给到财富驱动领域会阻碍创新驱动发展,导致国家发展缺乏技术创新后劲,容易陷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因此,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政府强力介入,纠正金融资源的供给方向,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政府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时应考虑技术创新的高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完善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散和风险分担机制,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进入创新驱动领域。同时充分认识金融资源过多进入财富驱动领域对经济增长的危害,通过税收、调控、监管等政策措施纠正金融资源的错配,引导金融资源回归到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

主要参考文献:
王纪全,张晓燕,刘全胜.中国金融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金融研究, 2007(6).
郭冠男.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J].宏观经济管理,2015(2).
Levine R..Finance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2005(1).
付剑峰,邓天佐.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3).
唐松.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基于东、中、西部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8).
张永升,冉霞,谷彬等.二元金融体制金融资源配置的定量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4).
刘小玄,周晓燕.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之间配置关系的检验——兼论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J].金融研究,2011(2).
佟健,胡巍.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2).
王战,朱林楚.财富驱动vs创新驱动:2005/2006年上海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刘文革,周文召,仲深等.金融发展中的政府干预、资本化进程与经济增长质量[J].经济学家, 2014(3).
张宏彦.基于科技创新导向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4).
Caggese A..Entrepreneurial risk,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2(2).
Jalonen H..The uncertainty of innov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Research,2011(1).
孙伍琴,王培.中国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研究[J].管理世界,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