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财会月刊(2期)
金融·保险
“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初探——耦合观下的框架重构

作  者
刘卫华1(副教授),何 帆2,刘文朝1(教授)

作者单位
1.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重庆401524; 2.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

      【摘要】传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财务指标为载体,仅对渐进型财务风险予以预警,却难以应对突发型财务风险。为此,本文立足于“影子银行”渐进型与突发型财务风险预警,将内部控制机制与传统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耦合,以期从构架上动态地、全过程地防范“影子银行”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耦合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16)02-0118-3一、引言
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及欧洲债务危机,使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现象屡见不鲜,“影子银行”被推上历史舞台,并受到诸多责难。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管理当局将“影子银行”作为监管重点,并对如何预防“影子银行”财务风险做了规范。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步伐加快,信托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高杠杆率、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凸显,这些具有“影子银行”性质的组织其财务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财务风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与经营风险一并成为各组织无法避开的重要风险。传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下简称“旧预警系统”)先后采用阿特曼Z-score模型、ZETA评分模型、F分数模型、MDA多元判别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研究,并对金融实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其只是将视角集中于风险结果的“确认”,忽视了风险前及过程中的“预警”,以至于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收效甚微。所以,旧预警系统并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其诸多不足需要研究者重构、引入新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解决“影子银行”财务风险的现实问题。
二、“影子银行”风险传导机理
“影子银行”场外交易及较少受监管约束的特质决定了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积聚而引发系统性风险。也就是说,从“影子银行”主体角度看,其风险来源于自身的业务活动及经营方式。一方面,“影子银行”涉及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如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证券出借(SL)等,这类“影子银行”主流金融工具均有期限长、高杠杆率、资产抵押保证的特性,其对主体机构业务活动的流动性、资产质量、信用水平要求均较高,一旦主体机构流动性枯竭、资产质量下降或信用丧失,“影子银行”就会爆发违约事件,引发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影子银行”机构缺乏隐形政府担保和强制外部监管机制,宏观经济发生剧烈波动时会使经营薄弱的主体机构遭受放大的内生性风险,导致主体机构严重亏损、无法及时得到救助,金融协议违约、经营失败也就随之而来。
用风险预警标准来衡量,“影子银行”面临的风险可主要归结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系统风险。那么,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产生“联动效应”还是相互独立从而产生“分散效应”?其风险如何传导?厘清这一问题是构建“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关键。
笔者认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系统风险呈现相互伴随、相互影响的关系,即产生“联动效应”。因为“影子银行”体系运行过程中,自身业务活动归根结底体现为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工具的缺陷易诱发偿债危机、流动性枯竭、金融违约等财务风险,加剧了“影子银行”的经营危机和系统自身的脆弱性。同时,“影子银行”的代理问题较传统商业银行更突出,信息不对称且透明性差的“影子”主体机构多利用高杠杆运作模式实现盈利,高杠杆率又势必加大其经营风险,并触发流动性不足、偿债危机等财务风险,也加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另外,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均能作用于整个金融系统,信用中介链条打破了其各自碎片化、分散化的风险状态,使风险不断放大、积聚,形成更为广泛和普遍的系统风险。因,“影子银行”财务风险“显性”特质明显,经营风险亦然,且往往伴随财务风险,并共同作用于系统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系统风险三者呈现“联动效应”。故“影子银行”风险传导机理要求构建“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要聚焦广义的财务风险,不能仅以狭义的财务风险为着力点,也要关注经营风险衍生的财务风险。
三、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理论的缺陷
对于传统的财务风险预警理论,吴世农(2001)认为,其主要涉及财务风险界定、动因揭示、指标选取及方法选择等内容,这些是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然而,实务中利用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理论构建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却效果不佳,不能对财务风险予以有效警示。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中众多“影子”特质机构几乎都构建了自己的预警系统,但均未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究其原因,传统财务风险预警理论具有滞后性,不能有效地指导“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实践。结合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旧预警系统有如下缺陷:
1. 在动因揭示上,只关注显性动因。企业或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困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即渐进型财务困境与突发型财务困境(吴世农,2008)。渐进型财务困境由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共同作用产生,而突发型财务困境往往由企业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失效引致(吴战篪,2013)。从表象看,影响广义财务风险的动因主要为狭义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旧预警系统中无论是阿特曼Z-score模型、ZETA评分模型、F分数模型,还是MDA多元判别模型或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均侧重于揭示狭义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这两种显性动因,而对仅由内部控制失效这一隐性动因诱发的财务风险却较少涉及,即旧预警系统只能警示渐进型财务风险,却无法警示突发型财务风险,其本质上忽视了内部控制失效引发的财务风险。遵循这种逻辑,“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务必突破狭义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两种显性动因的局限,将内部控制失效这一隐性动因纳入预警系统。
2. 在指标选取上,其本质为“财务结果”预警。基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可操作性,旧预警系统在指标选取上更为重视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则鲜有涉及。一方面,财务指标具有直接性与相关性,能够及时警示企业或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财务风险并非完全由显性财务动因所致,非财务因素亦能对其产生明显作用。理论上,财务风险不仅体现为“结果”,更表现为“过程”,以“财务结果”为纲的旧预警系统回避了内部控制缺失等非财务因素诱发相关风险的事实。吴星泽(2010)认为,利用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预警具有局限性,原因在于财务指标仅是财务风险发生的表象,割裂了与财务风险演化过程相联系的隐性因素,违背了财务风险探源的本质,这种预警方式的片面性、非理性成分过多,预警效果必然不佳。因此,“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应以“财务结果”和“非财务过程”为抓手,对财务风险探本求源,兼顾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警示信息才更加具有准确性和适用性。
3. 在方法选择上,其视阈过于狭隘。综观财务风险预警相关文献,对“影子银行”财务风险进行跨域研究的文献极少,能够将不同方法融合的预警系统更是少之又少。吴星泽(2010)认为,为克服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中狭隘视角的固有缺陷,必须从根本上突破研究方法,跨域研究使之变得可行。徐光华、沈弋(2012)认为,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领域,不同方法无缝对接不充分,而难以有效利用对内部控制机制与旧预警系统都有效的方法,削弱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信度和效度。雷振华、邹果(2014)认为,内部控制缺陷可导致财务风险的爆发,传统财务风险预警方法人为损害了预警结果的有效性,以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作为补充将弥补这一缺陷。综上,旧预警系统受到狭隘预警方法的束缚,警示效果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讲,“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需要耦合科学、实用的不同方法,特别是将内部控制机制作为预警系统运作的核心。
四、耦合观下“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框架的重构
实践中,部分具有“影子银行”特质的机构虽然采用了旧预警系统,但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受到重创的“影子”机构一夜间财务状况大幅恶化,使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旧预警系统是否适用于“影子银行”这一特殊主体。Singhi(2010)认为,“影子银行”实行自我监管,不受外部机制约束,风险暴露概率更大,其与一般企业、金融机构的差异显著。因此,突破企业原有的预警系统,重构“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框架十分必要。
Mesarovic(1984)提出,相互依赖的耦合关系在企业内各事项间普遍存在,财务风险亦是多因素耦合形成的。徐光华、沈弋(2012)认为,内部控制与传统财务风险预警本质上属于不完备契约安排,两者一“隐”一“显”,互为补充,且均能作用于风险控制,若将两者耦合,能显著弥补旧预警系统的缺陷。换言之,内部控制机制可以警示“影子银行”突发型财务困境,弥补旧预警系统仅聚焦于渐进型财务困境的缺陷,且内部控制指标通常反映非财务信息,避免了旧预警系统过分注重财务结果的片面性,引入内控导向的非财务信息将使预警系统兼顾预警过程,这与旧预警系统是互补、可融的。从预警系统整体角度看,内部控制机制失效与传统财务风险均为广义财务风险的动因,两者并非完全独立,其相互耦合、相互作用,合力作用于财务风险。“影子银行”同金融机构一样,是非线性复杂网络系统,其财务风险的形成与演化无时不受到各因素的影响,是各因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内部控制与传统财务风险预警为“影子银行”财务风险的预警和控制提供了可能。
既然“影子银行”内部控制与旧预警系统具有耦合关系,且两者可分别警示突发型财务风险和渐进型财务风险,那么将两者创新性地耦合,重构“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下简称“新预警系统”)将更为有效。
1. 新预警系统的重构。从内部控制评价角度看,目前“影子银行”的内部控制规范尚未颁布,但已有的企业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规范可作为借鉴。2008年我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中规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完整、财务报告与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2014年银监会颁发修订后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银监发[2014]40号),将商业银行内控目标归结为合法合规、会计等信息真实可靠、风险管理有效、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可见,两者目标趋同。“影子银行”虽有别于商业银行,但剔除监管因素,两者共性明显。故对“影子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预警应立足于合法合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发展及经营目标的实现。
从传统财务风险预警角度看,参照已有研究成果,“影子银行”的旧预警系统分为三个联动层级,即杠杆层、信用层和流动层(G20和FSB,2008)。杠杆层反映了“影子银行”财务风险中的高杠杆危机;信用层反映了“影子银行”信用违约的程度;流动层则反映了“影子银行”流动资金的波幅。这三个层级用以测度、评价“影子银行”的渐进型财务风险。
遵循内部控制与传统财务风险预警耦合逻辑及已有成果,笔者重构了“影子银行”的新预警系统,如图1所示:

 

 

 

 

图1左侧为新财务预警框架中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其用以解释、刻画“影子银行”的隐性财务风险,对突发型财务风险有直接警示作用。可以说,三大层级的财务风险预警信息呈现出由根基向整体递进的包含关系。基础层是“影子银行”的合法合规层,它奠定了整个隐性财务风险的根基,描述了“影子银行”走向“歪路”的风险;中间层包括“影子银行”的经营目标层和财务信息层,它以合法合规层为基础,反映了经营效率与效果不佳及财务信息失真引发的财务风险,刻画了“影子银行”走向“坏路”的风险;顶层是发展目标层,它反馈了违背“影子银行”“持续创造价值,效益性发展”引致财务风险的预警信息。
图1右侧为新财务预警框架中显性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其对渐进型财务风险的警示具有显著作用。这一框架下,杠杆层、信用层和流动层具有“联动效应”。流动性不足可能带来“影子银行”的信用缺失、高杠杆率进而加剧财务风险,同理,杠杆层或信用层也能影响其他两者而形成财务风险。
2. 新旧预警系统效果比较。从理论效果上讲,“影子银行”的新财务预警结果较旧财务预警结果更为有效。事实上,不同的预警系统框架带来了不同的预警后果,如图2所示:

 

 

 

 


“影子银行”财务风险的路径可分为突发型与渐进型。由图2可知,“影子银行”新预警系统框架较旧预警系统更能揭示、警示财务风险。一方面,传统预警框架由于财务风险存在隐性动因而无法揭示突发型财务风险,使“伪健康”预警结果普遍存在,利益相关者无法全面了解、合理判断财务风险。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失效便说明了“伪健康”预警后果的严重性。另一方面,新财务预警框架能够科学解释突发型财务风险的动因,并能对内部控制失效引致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警示,能够反馈“真危机”信息。
五、总结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旧预警系统受到冲击的事实,根据“影子银行”风险传导机理,创新性地提出了“影子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框架的重构。重构后的新预警系统将“显性”动因与“隐性”动因纳入系统框架,解决了旧预警系统“伪健康”的负面结果问题。虽然重构后的系统框架符合财务风险机理和耦合理论,但其效果如何仍有待现实的检验,需要进一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
吴战篪,李晓龙.企业集团资金安全预警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3(2).
徐光华,沈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危机预警耦合研究——一个基于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J].会计研究,2012(5). 
林斌,林东杰.目标导向的内部控制指数研究[J].会计研究,2014(8).
作者单位:1.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重庆401524; 2.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