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财会月刊(36期)
教学之研究
翻转课堂在会计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作  者
魏 芳

作者单位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武汉 430205)

摘  要

      【摘要】会计行业英语作为一种特色教育,应当与会计相关岗位或工作流程直接对接,将英语语言与会计岗位技能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用所学英语完成会计职场环境下的基本涉外沟通,完成会计相关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达成此教学目标,本文认为有必要将“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会计行业英语教学中。在学生通过教学视频课前自学的基础上,以岗位能力为培养核心进行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提升会计英语的实用性、实践性及职业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会计行业英语;项目式教学近年来,翻转课堂理念在国内外教育界受到广泛关注。翻转课堂理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迈阿密大学的教学改革实验,2011年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被称为“翻转教学”、“反转课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学习材料(包括视频、音频、题库等数字资料和纸质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其他同学进行丰富的互动活动,包括教师释疑、个性化指导、小组讨论、协作学习、成果展示等,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翻转课堂用于会计行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 会计行业英语的性质。是否有必要将翻转课堂运用于会计英语的教学,还需从课程性质说起。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简称EOP),其概念应归属于国外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范畴,主要探究行业环境下英语与职业的结合方式,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2006 ~ 2009年,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项目组根据职业教育特色与要求,以ESP教学理念为指导,提出了行业英语的教学理念。其认为高职行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与产业和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对接,按照行业涉及的典型职业岗位和主要工作内容进行教学情景设计,做到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英语交际技能的有效结合,通过开设行业英语教学,提高就业竞争力。
简单地说,行业英语教学既不是单纯教授英语或是与行业有关的专业词汇,也不是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而是以行业知识为载体的一种英语教学。教学内容以某一行业的岗位需求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学会在专业领域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会计行业英语就应当与会计专业相关岗位或工作流程直接对接,教学上将英语语言与岗位技能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用所学英语完成会计职场环境下的基本涉外沟通,完成会计相关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
2. 会计行业英语教学现状。对于会计英语的教学实践,目前普遍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将会计英语的教学简单落脚到“英语”二字之上,选用教材基本上是《基础会计》的英文版,教材体系和内容与《基础会计》基本相同,教学过程主要以英语语言为核心,着力教授会计专业词汇及句子的翻译。另一种做法是将会计英语的重点放在“会计”上,该课程关键不是语言,而是会计专业知识,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国际会计,如国际会计准则、国外常规会计账务处理和国外财务报表分析等等,课堂内容随之也演变成了中文为主、英语为辅的段落翻译和篇章翻译。
不论采用以上哪种教学模式,教学最终都会变成单一、枯燥的“词汇学习+翻译讲解”形式,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实践性较弱,缺乏高职特色。这样的会计英语课堂仍然走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老路,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逐句精讲,课堂于是沦为了会计英文文本的精读课。师生之间很少有互动,教师受累,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各种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不能得以恰当运用,学生也提不起学习兴趣。
3. 翻转课堂用于会计英语教学的优势。翻转课堂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新范式。教师先将教材内容的重难点浓缩制作成若干个15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以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可将动画、提问、讲解、练习等元素综合融入到视频中,使学生摆脱枯燥的课本学习和呆板的教材内容。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对新知识消化吸收情况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课堂上,教师没有必要一字一句地讲授课文,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体,在保证课本知识传递的前提下,教师能利用课程设计更多地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学生英语表达、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较传统课堂都得以延长和拓展。“课前传授”加“课上内化”的步骤与传统教学过程相反,是形式上的“翻转”,也是第一层次的“翻转”。
张新明(2013)认为,翻转课堂的两个关键点是:第一,课前真正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第二,高校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碰撞能够深化学生的认知。翻转并非仅仅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流程或形式的颠倒,其实质应是在翻转后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的功能发生了改变,课堂不再仅仅用来获取知识,而应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课堂不再是预设的过程,而是生成的过程,这是更深层次的“翻转”。课堂活动的开展以任务为主线,将学习内容设计为工作任务,学生通过任务完成的过程和评价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会计行业英语,既利于提升学习兴趣,又能进一步与会计岗位结合,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及职业性。特别是,学生消化知识的过程有教师的陪同参与,有助于学生及时解决难题。加之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英语表达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差异明显,非常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差别化辅导。
二、翻转课堂用于会计行业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
1. 企业需求与会计英语教学目标。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应服务于企业需求,并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祁景蓉(2011)对80家企业就财会专业毕业生会计英语各项技能的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结论:用人单位在会计英语阅读、听说、写作、翻译各项技能中最为看重的是阅读能力,其中以能看懂英文单据、凭证最为重要。其他还要求听说方面能进行日常工作的对话,写作方面能填写英文的单据和凭证,翻译方面最为重要的是会计单据、凭证的中英文互译。
据此,在对会计英语课程整体的把握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可将课程目标分解成四个具体的达标点,分别是:
(1)熟记常用会计专业词汇和术语。由于会计英语的一大特点是词汇量大,专业术语多,专业性极强,因此各章节中对于含有较多会计主要原理、术语、会计科目、业务表述的重点段落,专业词汇的讲解和运用训练是重点。如专业表达depreciation expense(折旧费)、discount rate(贴现率),对义词in-source/out-source(自制/外购)、assets/ liabilities(资产/负债),以及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术语,如E-commerce(电子商务)、cyber-trade(网上交易)等等。
(2)能在会计岗位工作环境下进行基本的对话交流。行业英语中对学生的听说要求要结合行业,服务于岗位工作流程,目的是完成相关岗位上的具体任务。
(3)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基本的会计实务、账务处理,会编写简单的财务报表和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这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词汇后,在已有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之上的提升。
(4)能够读懂并正确地翻译英文书写的会计相关文献。主要教学手段是阅读,侧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对于一些难度不大,专业知识比较基础的段落要求学生试着翻译。
2. 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翻转课堂实质上是教学结构的翻转,是对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进程的优化,它由传统课堂的“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在会计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将“翻转课堂”与基于会计岗位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结合起来。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教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见下图)。该模型分为课前学习和课中学习两部分,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师生互动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是保证课程顺利开展的有力杠杆。

 

 

 

 

 


3. 会计英语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会计英语课程翻转课堂的实施要在分析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岗位能力为培养核心,基于会计职业岗位的实践项目,整合英语语言课程教学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势,达到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又提高会计业务实践能力的最优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师生互动的优势,适时安插会计实践项目,通过在英语环境下实施、完成、评价各个项目来达到教学目标。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会计专业主要面向的岗位是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会计中介服务机构的出纳员、会计、报税员、成本核算员等,据此,会计英语课程须达到下表岗位能力目标(所有要求均以英语为背景)。(1)课前学习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视频,上传教学资料,学生课前进行教学视频和资料的学习,并完成相关测试,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在翻转课堂的项目中,教师不必过多地考虑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的分配比例问题,每一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及专业词汇等都详尽地包含在教学视频中,学生可以从教学视频首页对本项目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一目了然。
相比传统教学,翻转课堂的变化表现在:一是过去课堂上教师一定会花费部分时间带领学生读单词、读短语,掌握中英文释义,学习例句;采用翻转课堂后专业词汇的问题首先交由学生,他们借助视频里的音标和课文录音在课前自己预习,不同学习程度的同学自行掌握学习步调。二是学生须通过观看视频里的课文注释、重要表达法归纳、句型讲解及重难点分析来阅读理解会计文本,而过去课文的讲解以及英译中会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导致学生实践、师生互动的时间严重压缩。三是如果学生没有对自学内容做较好地掌握,就无法完成相关的针对性练习,更无法融入接下来课堂活动的参与或项目完成,因此这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手段。
例如,属于会计账务处理模块的项目之一有现金类科目的记账方法(accounting for cash),其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现金科目的种类和记账方法。课前学习环节的目标是学生要通过自学课文,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现金(cash)科目的概念、种类(categories of cash),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词汇及其解释,如book of original entry(原始分录账),general journal(普通日记账),special journal(特种日记账),cash receipts journal(现金收入日记账)等。教学内容被分割成几个小视频,采取问答、对话、案例分析、课文解析、配套练习等多种形式清晰地呈现以上知识点。教师讲解时,声音要清晰,语速要微慢,视频应配有课文录音和重点单词的发音及用法举例,还可适当地使用动画效果增强视频趣味性。
(2)课堂组织环节:学生带着对知识点的基本理解和某些疑难困惑来到课堂,教师既可针对性地做出解答或发起讨论,又可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项目来完成课前所学知识的吸收。选取的具体项目要以教学任务为依据,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要充分调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课程内容可以整合为四大模块:第一,会计账务处理模块,具体包括英文建账、英文编制会计凭证、英文登记账簿、英文编制会计报告等;第二,财务会计模块,具体要求学生根据国际会计准则,使用英文编制资产核算、权益核算的凭证、账簿及报告;第三,成本管理模块,主要是使用英文编制成本核算的各种计算表以及成本报表,这一模块主要以前两大模块为基础;第四,财务管理模块,具体包括能阅读、翻译用英文书写的简单的筹资、投资、资产管理等文案,并编制相关计算表格和报表。教师将以上教学模块分解成若干个具体项目,以学生课前对项目知识点的学习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开展讨论及对话,用英文书写项目涉及的各种文案、账证及表格,以及相互评价。
仍然以现金类科目的记账方法(accounting for cash)的教学为例。
课堂项目第一步,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协作完成对某公司一个会计期间发生的现金类科目的账户进行记录及整理,如现金(cash)、备用金(pretty cash)、现金等价物(cash equivalents)等等,完成英文建账的操作。第二步,每组选出代表上台讲解任务的完成情况。由于此项目实践性较强,教师可先行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短小的测试和重点讲解,然后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会计实例,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对此进行记录和成果展示,以便使学生通过操练能够举一反三。第三步,职场口语训练。具体是综合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学生在小组中分别扮演财务部经理、会计、出纳等角色,并用英语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交流,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和学生个人的表现都将列入过程考核范围。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相互协作,互帮互学,不但巩固和检验了课前自学的内容,而且其岗位实践能力、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交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考核评价环节: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过程性考核涵盖课前自主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活动表现、项目完成情况,与终结性考核构成恰当比例。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提升学生课堂主体感,并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协作与反思中不断进步。
三、翻转课堂实施的难点及解决途径
在我国,由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也存在差异,翻转课堂中各要素的落实存在一定的难点与困难。因此,为保证翻转课堂作用的发挥,我们需要做出以下努力:
1. 提高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的能力。翻转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弱化,相反,对于课程的整体把握、课程的设计、教学视频的制作、案例的收集,以及课堂上对学生任务完成的恰当评价、疑难问题的讲解、某些学生的个性辅导等等问题,都是对教师“主导”角色能力评价的重大考验。
一是专业能力。会计行业英语体现了会计知识与英语语言知识相糅合的特殊性,并不是简单地用英语将基本会计理论翻译过来或重复学习,而是“用英语学会计,在会计工作中使用英语”,是将会计技能培养与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有机结合的专门外语。从事教学的教师既要求精通会计专业知识,还需具备相当的英语水平,而目前这类教师数量非常有限。
二是微课制作能力。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微课的制作能力。教师制作微课前对课程要有整体和全局的把握,对课程中每一个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学会操作微课制作工具及网络发布平台。教师要在10 ~ 15分钟的视频中将某个最核心的内容讲解清楚,这要求教师在微课制作中不仅要考虑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还要考虑视频的色彩、动画等视觉效果,例如如何突出重难点,如何使知识点形象生动、易于接受。实践性强的英文建账、英文编制会计凭证、英文登记账簿、英文编制会计报告等知识点非常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师可以用手机、摄像机、DV等多种视频终端将操作过程录制成简短的操作视频,或者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把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利用软件自带工具美化视频,加强效果。
三是教学设计能力。教师不能为了翻转而翻转,一切要从教学效果出发。如何设计出科学的任务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知识内化,如何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没有知识点不适合“翻转”?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常常思考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困难,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教师从内心接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各个学校也必须注重培养会计英语专门人才,可从现有的会计专业和英语专业教师中选拔有复合背景的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或充实会计和英语专业知识,或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如何制作适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视频。
2.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课前有效的自主学习是课堂知识内化的前提,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自然无法达成与教师良好的互动。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有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好,有的自觉性较差,有的英语能力较强,可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有的英语能力却很弱,尤其是中职升学上来的学生文化基础与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对行业英语学起来比较吃力。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学会合理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度,另一方面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入手,将较为复杂或难度较高的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由易到难,逐步完成,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同时,在课堂上,教师给需要帮助的学生个性化辅导,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3. 改善翻转课堂实施的硬件支持。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技术、经费、管理等方面还不足以支持大面积翻转课堂的推广,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社会应从硬件到软件方面加大投入,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创造条件。硬件方面,如配备进行微课制作的录播室和录播设备;建设一定规模的机房以供没有电脑的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增加校园网的带宽,保障校园网的高速运行。软件方面,开发先进、成熟、稳定的教学平台供教师发布微课资源,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互动空间。同时,目前优质的教学资源尤为短缺,教师们自己制作的微课水平不一,因此,可以遴选优秀教学团队制作会计英语的精品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既有利于翻转课堂的推广,又保证了会计英语的教学质量。
总之,翻转课堂如使用得当,可打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通路,还课堂于学生,有利于提高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实用英语技能和职场双语交际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安晓灿,周龙.与时俱进,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研究报告[J].中国外语,2010(4).
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余萍.翻转课堂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4(14).
杨坤,张艳婷.“翻转课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J].财会月刊,2015(21).
吴中华.会计专业ERP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及其应用[J].财会通讯,2014(19).
夏迎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
祁景蓉.高职高专会计英语课程设置目标需求的调查和分析——企业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调查和分析[J].海外英语,2011(1).
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