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唐 玮1,2,崔也光2(教授)
【作者单位】
(1.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
【摘要】 本文以2010 ~ 2013年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是其R&D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递进,企业的R&D投入水平逐渐降低。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成长阶段,企业会提高R&D投入水平,而在成熟阶段,企业开始降低R&D投入水平,直至进入衰退阶段。本文特别选取了医药制造业、信息技术软件业等四类典型的技术研发密集型行业进行研究,基本印证了上述结论。据此我们认为,在企业的成熟期即开始降低R&D投入水平,这种研发创新的非持续性应是国内大部分民营企业“短寿”、不能永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民营企业;企业生命周期;R&D投入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创新驱动战略离不开基础研发做支撑,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中指出,中国的R&D经费长期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12年已达到10 298.4亿元,稳居世界第3位。2013年,我国的R&D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然而,在此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的R&D费用总量虽有大幅度提升,但R&D质量仍有待改善。企业R&D投入中仍存在着许多关键性的问题,包括R&D投入整体强度不高、R&D效率低、不能持续投入等。
当前,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过程中,民营企业因机制灵活、富有活力,其优势地位日益凸显。据统计,在我国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经费支出中,民营企业所占比重从2003年的46%上升至2010年的55%,同期,三资企业所占比重从23%上升至26%,而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则从31%下降至19%。很多创新型的民营企业,如腾讯、华为、比亚迪、小米等已经依靠科技创新走向世界。
同时,我们发现另一个现象,就是我国的民营企业普遍“短寿”。据统计,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6.5 ~ 7年,而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3 ~ 5年,60%以上的企业在创办后不到5年便归于破产。典型的案例为中关村内91.4%的电子类企业5年内就会消失;另外比较著名的案例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三株”、“巨人”和“太阳神”等一大批民营企业成长速度惊人,成为家喻户晓的“民企巨人”,但这些明星企业如今大都风光不再,甚至销声匿迹,人们只能用“只领风骚两三年”来表达对昔日“民企巨人”的扼腕叹息。
由此,我们需要深刻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抛开制度环境因素,我国民营企业为何大多“短寿”?其生命周期较短是否与企业的R&D投入水平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民营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其R&D投入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有怎样的差异?而上述问题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尚未得出定论。
因此,本文基于2010 ~ 2013年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对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与R&D投入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民营企业的各生命周期对于R&D投入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不断递进,民营企业的R&D投入水平逐渐提高。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成长阶段,企业会提高R&D投入水平,而到了成熟阶段,企业的R&D投入水平即开始降低,直至衰退阶段。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生命周期是民营企业R&D投入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成熟期即开始降低R&D投入水平,这种R&D投入水平的非持续性应是国内大部分民营企业“短寿”、无法保持基业长青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R&D投入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对R&D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二是对R&D投入的经济后果研究。考虑到本文的研究主题,我们只梳理和归纳有关R&D投入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宏观因素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主要包括:政府补助(Spence,1984;Nadri & Mamuneas,1996;朱云欢、张明喜,2010)、税收政策(朱平芳、许伟民,2003;周华伟,2013)、市场结构(Peggy,2003;沈坤荣、孙文杰,2009)、经济发展阶段(Jones,1995;Quyang,2011;程惠芳等,2015)、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Leger,2007;方颖、赵扬,2011;宗庆庆等,2015)、文化教育(王应华,2003)等。
另一方面是微观因素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主要包括:股权性质(Chan & Lakonishok,2001;曹梁斌,2012)、员工激励机制(苏中兴,2010)、高管特征(Wiersema & Bantel,1992;刘运国、刘雯,2007;王宗军等,2013)、企业治理水平(Tylecot & Conese,1999;Chung & Shen,2009;赵琳,2013)、企业规模(Soete,1979;Symeondis,1996)、企业生命周期(凤进、韦小柯,2003;文芳,2009;计海东等,2009)等。
其中,企业微观层面对于R&D投入的研究,以公司治理的视角居多,而以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即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作为视角的研究相对较少。
凤进、韦小柯(2003)通过对西方生命周期模型的研究,发现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是其获取市场份额的主要竞争力来源之一;而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由于规模扩大、组织结构复杂等原因,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性有所下降;步入衰退期的企业则会出现组织结构僵化、抵制变革等现象。
梁莱歆、韩米晓(2007)通过测算中国高科技企业和美国高科技企业的R&D投入强度,发现处于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中国和美国企业的R&D投入强度分别为:1.725%、1.242%、0.650%,以及38.164%、17.722%、6.226%。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其R&D投入主要集中在成长期,而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递进,R&D投入强度则不断下降。
文芳(2009)认为在企业发展阶段的早期,企业的最大挑战是进入市场的障碍,所以需加大R&D投入力度,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以便获得市场的青睐。而随着企业逐步走入成熟期,其经营已经相对稳定,产品的盈利增长能力开始下降,规模水平很难进一步提高,以致进入衰退期时,产品收入将会明显下降,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会显著不足。
计海东等(2009)从管理者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的表现来区分企业的创新行为,其认为在企业的初创期和发展期,管理者及员工精力充沛,往往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及创新精神。而到了成熟期,管理者的创新精神减退,逐渐丧失创造力和冒险精神,思想趋于保守。他们认为,企业衰退期的到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缺乏创新的机制。
(二)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特质,我们认为,成长阶段的民营企业,规模相对偏小,市场占有率不高,为了抢占市场,实现利润的快速增长,以及开始多元化经营,会显著加大其R&D投资力度。而随着民营企业逐渐步入成熟期,其经营趋于稳定,规模不断增大。而规模的扩大会使组织产生冗余,造成企业成本费用上升。相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存在较严重的融资约束,容易导致投资不足。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代理问题日趋复杂,管理者的创新精神及动力减弱,这些均会促使民营企业的R&D投入水平降低。由此,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递进,民营企业的R&D投入水平从成长期至衰退期呈递减趋势。
H2:在成长期,民营企业会提高其R&D投入水平,但在成熟期,R&D投入水平开始降低,直至企业的衰退期。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 ~ 2013年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为保证数据的合理性以及避免极端数据对实证研究的干扰,在初始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执行如下筛选程序:①由于ST上市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计划技术创新投资行为难易观察,因此删除ST企业。②如果上市企业年度报表中所披露的开发支出数据明显异常,本文将其予以剔除。③对样本中所有连续型变量,均在1%和99%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d处理,最终获得1 175家企业,共4 148个观测值。④在做分行业研究时,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本文从全样本中选取了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本文将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合并为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这四类研发代表性行业,共获得584家企业,总计1 980个观测值。
本研究数据均取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Excel2010及Stata12.0软件。
(二)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R&D投入(RD)。本文基于以往研究,参考王燕妮(2011)的方法,将R&D费用总额除以营业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
2. 解释变量——企业生命周期(Lifecycle)。Lawrence L.Steinmetz(1969)的阶段理论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四个阶段。但本文认为,企业上市必须具备一定规模并有稳定的收益,这意味着其已经度过初创阶段,因此本研究不考虑初创期,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三个阶段。Anthony & Ramesh(1992)的研究认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净现值为正的项目的投资机会较多,资本支出率较高,销售收入的成长性较好。而留存收益随着企业的发展呈增长趋势,因此,对于成长期的企业,大量的盈余资金用于企业发展,其留存收益一般较低;当企业迈向成熟期时,成长性下降,留存收益迅速增加;而衰退期的企业趋向萎缩,此时成长性可能为负,留存收益或被用于新的投资,以延续企业生命周期,或者由于管理者在该阶段可能产生惰性,累计较多的留存收益。
本文还采用了企业年龄这一非财务度量指标,显然,它在企业生命周期内是不断增大的。
综上所述,本文选用企业年龄、资本支出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及留存收益率四个指标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首先把样本企业的这四个指标根据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的特征从高到低排序,然后将这四个指标分企业加总,计算总得分,最后运用三分法将总得分排序并分成三部分,样本中约 1/3 部分得分最低,为成长期企业;约1/3 部分得分最高,为衰退期企业;中间的一部分为成熟期企业。这样,即得到全部样本企业生命周期的分类结果。其中,成长期企业279家,赋值为0;成熟期企业761家,赋值为1;衰退期企业135家,赋值为2。
3. 控制变量。本文参照现有文献的常用设定,对模型的控制变量进行设定。
(1)企业规模(Size),民营企业规模小,求生欲望强,更具备增加R&D投入的动机,因此,预计回归系数为负。
(2)股权集中度(Herfindahl_5),根据Jones & Danbolt (2003)的研究发现,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越易制约企业的R&D投入,因此,预计回归系数为负。
(3)两职合一变量(JR),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有利于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协调,对于企业的R&D投入有促进作用,因此,预计回归系数为正。
(4)营业收入现金比率(Oicr),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现金流越充足,能够给企业的R&D投入提供更直接的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更多R&D投入的动机愈强,因此,预期回归系数为正。
(5)资本结构(Lev),企业的负债率越高,意味着其融资约束越高,而企业R&D属于高风险投资,一旦R&D失败可能会因为债务条款而面临破产风险,因此,负债率越高的企业,倾向于减少R&D投入的可能性越大。Cumming & Macintosh(2000)的研究结论也表明,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的R&D投入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预期回归系数为负。
(6)主板哑变量(Mb),因考虑到不同的上市板块,其政策不同对于企业的R&D投入或产生影响,因此予以控制。
另外,模型中还控制了年度与行业因素。
(三)模型设定
本文基于上述变量设计,进行多元回归,首先,构建全样本企业生命周期回归模型,如式(1):
RDi,t=α0+α1Lifecyclei,t+α2Sizei,t+α3Herfindahl_5i,t+α4JRi,t+α5Oicri,t+α6Levi,t+α7Mbi,t+α8Indi,t+α9Yeari,t+ε (1)
其次,构建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的回归模型,如式(2):
RDi,t=α0+α1Growthi,t+α2Maturityi,t+α3Declinei,t+α4Sizei,t+α5Herfindahl_5i,t+α6JRi,t+α7Oicri,t+α8Levi,t+α9Mbi,t+α10Indi,t+α11Yeari,t+ε (2)
其中,Growth为成长期变量,Maturity为成熟期变量,Decline为哀退期变量。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全行业民营上市公司2010 ~ 2013年间分年度的R&D投入水平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成熟期样本居多,这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发展阶段现状相符。企业的R&D投入水平呈增长态势,从2010年均值3.00%至2013年均值4.30%,三年增幅达到43.33%,可见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已然意识到,重视并加大自身的R&D投入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并持续迅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
民营上市公司R&D投入水平在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内虽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在周期间呈明显递减趋势。其中,成长期企业R&D投入水平均值为4.88%,成熟期企业R&D投入水平均值为3.69%,而衰退期企业R&D投入水平均值仅为2.12%。一般认为,企业 R&D投入水平达到 2%才能维持企业正常生存,而R&D投入水平超过5%的企业才具有竞争力。由此可见,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竞争力较强,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差,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则处于生存发展的边缘。上述描述性统计的结果也验证了本文的H1。
表3报告了2010 ~ 2013年间民营企业分行业的R&D投入水平的变化。由表3可以看出,医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这四类典型的技术研发密集型行业各生命周期的R&D投入水平的整体变化趋势与全行业样本状况基本相符。四类行业的R&D投入水平均呈逐年递增趋势,除医药制造业2010年的R&D投入水平和全行业均值持平以外,医药制造业其他年份及其他三类行业的各年均值均高于全行业水平。其中,R&D投入水平最高的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四年均值达到了10.47%,远超其他行业,接近全行业均值的3倍。R&D投入水平均值最低的为医药制造业,仅为4.08%,相比而言,美国医药行业的R&D投入水平平均为18.7%,是其他制造行业的5倍以上,这反映出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力度不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表4列示了全样本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R&D投入强度(RD)的均值为3.81%,说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R&D投入水平仍显不高,整体竞争力还有待提升。企业生命周期(Lifecycle)均值接近1,说明样本中处于成熟期的上市公司较多。两职兼任变量(JR)均值为39.18%,说明样本中大部分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无两职兼任的现象。营业收入现金比率(Oicr)均值为5.59%,最大值为70.39%,最小值仅为-85.79%,表明民营上市公司之间的盈利能力差异很大。股权集中度(Herfindahl_5)均值为16.5%,表明样本中民营上市公司的整体股权较为分散。
(二)回归分析
下页表5报告了全行业样本及区分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样本的回归结果。
在全行业样本回归模型中,Lifecycle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企业生命周期的确是民营企业R&D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且随着生命周期从成长期到成熟期直至衰退期的演化,企业的R&D投入水平是逐期降低的,这一结论与前述H1的预期相符。
从区分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成长期(Growth)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会显著加大R&D投入力度;而成熟期(Maturity)与衰退期(Decline)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顺利度过成长期的企业,进入成熟期即开始减弱其R&D投入强度,直至衰退期。实证结果验证了H2。
从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基本与预期相符。其中,企业规模变量(Size)对于R&D投入水平的回归结果不显著。其中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本研究主要是从整体来考察我国民营企业的R&D投入水平情况的,并未考虑板块因素,一般而言,大企业的研发实力强于小企业,但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的企业数据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小企业也开始重视研发投入,从全样本回归结果来看,这可能是导致回归结果不显著的原因之一。下页表6报告了分行业民营上市公司各生命周期,即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与R&D投入强度的回归结果,各解释变量估计系数的符号与全行业样本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这也印证了我们前述的假设。
分析表6中四类行业回归结果之间的差异我们发现,只有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的各生命周期的回归结果均显著,说明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的生命周期对于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性影响;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各生命周期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说明该行业的生命周期对于企业的R&D投入没有影响;医药制造业的实证结果表明,在成长期,企业会显著增大R&D投入,成熟期的R&D投入显著减少,而衰退期与R&D投入的相关性不明显;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实证结果表明,在衰退期,企业会显著减少R&D投入,而成长期与成熟期对于R&D投入没有显著性影响。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确保本文实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包括:
目前的研究中,有关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尚未达成一致的公认标准,本研究按照范从来等(2002)研究中的产业经济学分类方法重新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的结果与本研究基本一致,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因本研究采用的是OLS回归分析,我们改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对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中有部分系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但系数符号及重要性程度基本无变化,进一步说明本研究的结论是稳健的(限于篇幅,结果略去)。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考察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对企业R&D投入水平的影响,通过对2010 ~ 2013年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的R&D投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从全行业来看,企业生命周期与R&D投入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递进,企业的R&D投入水平逐渐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成长期,民营企业的R&D投入会显著加大;而到了成熟期,则会削减R&D投入,直至企业的衰退期。
从行业方面来看,医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这四类研发代表性行业,各生命周期的R&D投入水平的整体变化趋势与全行业样本基本相符,R&D投入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4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88%,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4.51%,医药制造业4.08%。医药制造业的R&D投入水平最低,而国际上,医药制造业通常是R&D水平最高的行业,这说明我国的医药行业尚未成熟。
以上研究表明,企业生命周期是民营企业R&D投入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民营企业在成熟期即开始降低R&D投入水平,这种研发创新投资的非持续性应是国内大部分民营企业“短寿”、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为企业而言,需居安思危,谨记“惶者生存”,莫让成熟期成为企业生命的转折点,而应不断寻找新的创新点,激发新的活力,使企业不断地从衰退中获得新生,延长自身的生命周期,走永续发展道路。此外,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从财政政策上予以倾斜,减轻民营企业在研发资金上的压力。特别是应从财政金融上加大对于医药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支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增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逐步成为社会研发投入的主体,减少在研发投入上对政府的依靠。同时,政府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使企业的研发创新成果的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这对于促进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和增强企业研发动力都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激励作用。主要参考文献
Koberg,C. S.,D. R. Detienne,K. A. Heppard. An Empirical Test of Environmental,Organizational,and Process Factors Affecting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J].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3(1).
梁莱歆,韩米晓.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中美R&D投入比较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8).
文芳.企业生命周期对R&D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9(6).
计海东,董敏,王磊.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创新悖论[J].商业时代,2009(33).
王燕妮.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实证检验[J].科学学研究,2011(7).
Anthony,J. H.,K. Ramesh. Association between Accounting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Stock Prices: A Test of 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2(2).
Jones,E.,J. Danbolt. R&D Project Announcements and the Impact of Ownership Structure[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3(14).
Cumming,D. J.,J. G. MacIntosh. The Determinants of R&D Expenditure:A Study of the Canadian Biotechnology Industry[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0(4).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发指数构建与应用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4BGL02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企业研发投入的政府支持政策研究”(项目编号:9152004);北京市科技委员会项目“引导北京地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支持措施研究”(项目编号:Z141100004114029);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企业生命周期、产权性质与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ACKY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