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财会月刊(32期)
金融·保险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践及其对经济绿色转型的推动

作  者
赵朝霞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 400000)

摘  要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政策背景、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及行业支持与限制来阐述绿色信贷的实践情况,以绿色信贷与绿色转型指标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提出了建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监督和激励机制、加大绿色建筑信贷规模、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等建议。
【关键词】绿色信贷;绿色转型;商业银行一、引言
中国过去三十几年粗放增长模式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包括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在可持续发展潮流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紧急迫切的,但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继“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来, “十二五”规划中加大了环保工作力度,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保持了“十一五”以来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并重点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绿色商业、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和金融行业的转变,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在粗放型的主要依靠投资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了“银行出钱,企业污染,百姓受害,政府买单”的恶性循环,因此要实现绿色转型,应该从“源头”着手,让金融业加入绿色转型行列,首先实现金融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前,绿色信贷的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绿色转型的主要体现,通过绿色信贷,改变以往过度透支环境和能源的粗放发展模式,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产业,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一种能耗低、污染少、环境效益好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本文将从绿色信贷的实践及其环境效应来分析如何推动绿色转型的发展,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践主要依靠政策推动,只有通过政策的不断推动,才能增强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自主性,进而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并促进绿色转型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践的政策背景
绿色信贷在国际银行业当中越来越重要,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赤道原则”和“伯尔第斯原则”是国际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实践的操作指南。我国绿色信贷起步较晚,1981年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规定的“利用经济杠杆”保护环境的几项政策措施,是我国最早的绿色信贷相关政策。1984 年,多部门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通知》,提出了环境保护资金来源的八条渠道,明确可以向银行申请优惠贷款。1995年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989年和2005年国务院先后发布《环境保护法》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建立绿色信贷支持环境保护制度提供了支持,我国绿色信贷开始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构建“绿色信贷”机制,之后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年国家环保总局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制定的《绿色信贷环保指南》,标志着中国绿色信贷政策开始走向深入;同年国务院发布《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要求限制“淘汰类”授信以支持循环经济;2012年银监会制定了《绿色信贷指引》;2013年《绿色信贷统计制度》明确了12类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的绿色信贷统计范畴,统一了绿色信贷的统计口径,建立了银行绿色信贷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范的发展。2015年银监会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能效信贷指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绿色信贷支持和限制的目标,以促进绿色转型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践概况
在绿色信贷政策的推动下,绿色信贷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据统计,大多数银行都以“绿色银行”的发目标来践行社会责任。2005年之前,商业银行尚未对绿色信贷信息进行披露,从2005年各商业银行开始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包括关于环境保护的绿色信贷。2008年10月底,兴业银行宣布遵循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此后各银行或者践行赤道原则,或者自我建设绿色信贷政策,或者遵循文件政策等法律法规,积极创新绿色信贷业务来推动绿色信贷与行业政策的融合,将绿色信贷指标作为信贷管理的重要决策依据,以推动我国产业逐步实现绿色转型与升级。2013 年,29 家银行签订《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机构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余额为4.16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6.43%。其中,工业节能节水项目余额3 470.1亿元,节能服务贷款余额349.3亿元,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贷款余额565.4亿元,绿色交通运输项目贷款余额1.98万亿元。
1.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规模分析。目前我国绿色信贷规模还较小,占总贷款规模的比率较低(具体数据见表1),增长速度较慢。另外,从图1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08 ~ 2012年之间,各银行绿色信贷增速较快,但从2013年和2014年各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变化来看,增加的较少,浦发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在2013年和2014年绿色信贷规模相差不大,主要是因为2013年银监会统一了绿色信贷的统计口径,各银行绿色信贷的真实状况逐渐显示出来。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总量方面五大行绿色信贷规模远比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大,尤其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从发展速度上来看,兴业银行作为国内首个践行赤道原则的银行,近三年绿色信贷规模年均增长超过50%。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兴业银行是绿色信贷占比最高的商业银行,2014年绿色信贷占比达18.6%,招商银行绿色信贷占比为11.9%,浦发银行为7.7%,而其他商业银行都低于平均水平6.4%。
2.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涉及的行业分析。我国绿色信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支持绿色转型:一方面对绿色节能环保行业或项目给予信贷支持促进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或项目限制贷款甚至收回贷款,从而退出“两高一剩”领域。从支持的角度来看,根据《绿色信贷指引》分类标准的11类绿色信贷支持行业中,各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主要集中在生态保护、清洁能源等绿色经济领域。比如浦发银行绿色信贷主要集中在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和绿色交通运输项目,这两项加起来超过绿色信贷总额的50%。从限制和退出的角度来看,各商业银行大多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和黑名单制,各银行在退出“两高一剩”方面相对执行不明确,可比性较差,但总的来说无论在信贷总量还是占比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在信息披露方面,各银行各自为政,有的公布的是占比的降低,有的公布的是规模的降低,尽管2014年银监会通过《关于绿色信贷实施关键评价指标的通知》细化了十大具体的“两高一剩”行业或项目,但各银行披露的信息仍然没有统一标准;其二,从已披露信息的银行来看,比如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披露的是贷款余额和对公占款,从数据来看,“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规模和占比都有明显的下降。
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对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明显。“十一五”期间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国绿色转型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十二五”期间,各部门加大了环保的力度,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从绿色信贷的发展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对绿色转型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强化。部分商业银行对本行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进行了预估,主要通过“十二五”规划中绿色转型的指标来进行估算,包括节约标准煤、节约水等节能情况以及二氧化碳减排量、COD减排量、氨氮减排量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本文也将利用“十二五”规划的环境指标以及环境目标来分析我国近年来绿色转型的情况,进而分析绿色信贷支持绿色转型的效应。
1. “十二五”绿色规划及其实施情况。“十二五”规划是我国首个绿色发展规划,是我国绿色现代化的重要起点,“十二五”期间经济由黑色发展方式向绿色发展方式转变。从“十二五”期间的绿色指标来看,我国绿色转型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大部分规划目标都已提前实现。从表2可以看出,节约能源、森林资源储蓄以及二氧化硫减排方面在2014年就已经完成规划目标。第二,森林资源存量不变,增量为0。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森林储蓄量都未发生变化,存量上符合规划目标要求,但从变量目标来看,截至2014年森林增加量未实现“十二五”规划要求的覆盖率增加1.3%、储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的目标。第三,主要污染物减排速度快,但基数大,目标实现存在困难。2014年相对2010年,氨氮和COD排放量总体增长了。从表3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1年,氨氮和COD的排放量成倍增加,分别达到108%和102%,从2011年开始,氨氮和COD的排放量才开始逐年降低,2013年相对2011年氨氮排放量降低了5.8%,2014年相对2011年COD排放量降低了8.2%。由于2011年排放量增加过多,尽管近三年减排速度较快,但2015年还是较难达到预期目标。另外,氮氧化物减排在2013年完成了8.9%,但从减排速度来看,2015年也将超额达标。可见,在“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和绿色转型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绿色信贷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分析。考虑到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总量数据的难获得性,本文将利用各商业银行信贷平均增长率来代替绿色信贷,从而分析绿色信贷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将环境保护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十年来,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将采用2005 ~ 2014年的数据来分析绿色信贷变化与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见图3和图4。在节能方面,主要采用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指标来描述能源节约的表现;在减排方面,主要采用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指标来描述减排方面的表现。绿色信贷平均增长率采用兴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绿色信贷增长率均值来代表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增长情况。

 

 

 

 

 

 

 

 

 

 

 

从图3和图4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绿色信贷的平均增速与节能减排基本成正向关系,绿色信贷规模越大,增速越快,节能减排量越多,不足的是存在明显的时滞。在2008 ~ 2009年间,绿色信贷平均增速与节约能源和减少用水量上有一定的反向关系,绿色信贷增速上升,能耗和用水量降低速度反而下降了,但 2010年节能量明显增加。
第二,绿色信贷在促进节能和减排的效应上有明显的差异。由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主要集中在工业、农业节能节水以及节能环保项目上,显然对企业高能耗的限制和节能的支持相对效果更明显一些。相比之下,在减少污染排放方面效果较差,尤其是2010年到2011年之间,尽管绿色信贷增速减慢,但是污染物排放不减反增,主要因为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间隙,银行和企业践行绿色目标的激励降低,可见,银行和企业践行绿色政策推动绿色转型的自主性较弱。尽管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中约30%投向的是绿色交通运输项目,但来自汽车排放物的污染降低效果较差,这主要说明目前我国绿色消费观念比较淡薄,居民绿色生活意识基本没有形成。
第三,“两高一剩”的退出机制在节能减排的效果上更明显。我国商业银行还通过退出“两高一剩”行业或项目来减少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或项目的投入,因此,节能减排的效果还受到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行业或项目的贷款限制的影响。而在2008年之前,各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的是限制措施,无论是节能还是减排方面效果都更好一些,2005 ~ 2007年,单位GDP能耗降低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大幅降低,废水废气的排放量也明显减少;2008年以后,推行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政策,加大对节能环保行业的支持力度,绿色信贷支持和高污染高能耗信贷限制并行,从数据上来看,同时受绿色信贷增速下滑的影响,节能减排的速度明显下降了。
四、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建议
绿色信贷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趋于完善,绿色信贷已经渗透到从日常生活到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全方位推动了社会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包括项目融资、绿色信用卡、运输贷款、汽车贷款、绿色建筑贷款等。从以上分析可见,我国绿色信贷起步晚,还处于不断摸索不断规范的初期阶段,对我国绿色转型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会经历较长的过程,而绿色信贷是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有力手段。
1. 建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社会责任要求,增强商业银行自主性。在“两高”企业的融资规模限制和退出方面,由于很多企业是规模大、信誉好的优良客户,银行从自身经营角度考虑,往往还是要争取这些企业作为其信贷客户,从而不利于绿色转型。因此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严格限制违规投放信贷,但也要考虑到银行经营风险,对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贷款逐渐退出,也起到稳定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节能环保项目的信贷支持方面,由于我国绿色技术较弱,绿色产业成本较高、发展较慢,导致绿色信贷项目往往是高风险、回收期长而收益小的项目,商业银行提供信贷的积极性不高。首先,银行要加强对产业政策的研究和跟踪,根据产业政策适时调整信贷政策以控制风险;其次,监管部门要强化银行的社会责任,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对绿色信贷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完整的披露,完善绿色信贷评估和考核,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设立相应的惩罚机制;最后,要对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给予奖励,比如减免税收、由财政贴息等提高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以引导资金进入环保领域。
2. 加大绿色建筑信贷规模,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绿色转型。建筑业也是我国能源消耗最主要的行业之一,建筑业的发展造成了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是推动绿色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商业银行绿色建筑的信贷规模较小,因此银行应加大对绿色建筑相关的信贷投入。一方面,着重绿色建筑技术研发,给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提供优惠的项目贷款;另一方面,为节能环保建筑提供优惠开发贷款,鼓励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另外,为居民购买绿色建筑提供优惠消费信贷,鼓励居民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3.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增强居民绿色意识,创新绿色消费信贷。我国居民绿色生活观念薄弱,包括家庭用水用电、出行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传播绿色知识,增强居民绿色意识。同时,商业银行可利用资金手段加速绿色生活理念的传播,推广绿色信用卡,向购置节能房屋、节能汽车、节能电器的消费者提供优惠消费贷款,引导居民逐渐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绿色金融:国际经验、启示及对策[J].浙江金融,2011(5).
刘传岩.中国绿色信贷发展问题探究[J].税务与经济,2012(1).
古小东,刘秀明.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海南金融,2014(1).
梁虹.以绿色信贷支持绿色经济的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14(6).
周蓉,王成,徐铁,王丹.绿色经济与低碳转型——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14(11).
【基金项目】2013年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基于城市化进程的低碳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KJ1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