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财会月刊(21期)
改革与发展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粘性行为的实证检验

作  者
庞 琦,张建平(教授)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太原 030024)

摘  要

【摘要】 本文选取在深沪两市上市的67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2007 ~ 2013年的数据,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粘性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制造业上市公司营业成本、销管费用、营业总成本存在成本粘性;②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成本粘性程度呈下降趋势;③资产密集度、存货密集度、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三名高管薪酬、GDP增长率及净资产收益率对成本粘性有显著影响,即较高的资产密集程度、存货密集程度和GDP增长率能够加强成本粘性程度;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三名高管薪酬、净资产收益率降低成本粘性程度。
【关键词】 成本粘性;制造业上市公司;影响因素

一、引言
管理会计中按照成本在特定范围内是否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在成本估计时建立的传统成本函数模型为y=a+bx,即:业务量增加1%,成本增加b%;业务量减少1%,成本减少b%。无论业务量变化的方向如何,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化呈现出对称性。Noreen和Soderstron(1997)研究发现实际的成本变化与传统成本函数模型不符,成本变化幅度与业务量的变化方向有关。Anderson、Banker 和Janakiraman(2003)将业务量上升时成本增加的幅度大于业务量下降时成本减少的幅度的现象定义为成本粘性。公司高管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对利润非常关注,多数公司利用损益方程式“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来预测利润,因此成本估计的准确性对利润预测是否合理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成本粘性的存在,传统的成本函数模型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成本估计的偏差,从而降低了公司利润预测准确性,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同时,在日常成本管理中,成本粘性过大表明高管有非理性决策行为,影响成本控制效率,降低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对成本粘性的研究,是对成本习性研究的延伸和拓展,有助于提高对公司成本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一)文献回顾
Anderson等(2003)对美国的7 629家上市公司的三项费用,即销售费用、一般费用、管理费用是否存在粘性行为进行研究,证实费用粘性的现象,收入减少1%时费用减少的0.35%低于收入增加1%时费用增加的0.55%。孙铮和刘浩(2004)对292家上市公司1994 ~ 2001年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公司费用粘性比美国公司费用粘性水平高,差异的原因与我国管理水平和代理成本有关。孔玉生等(2007)以2001 ~ 2005年92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之和作为营业成本,发现存在成本粘性,并且成本粘性随着时间范围的变长而降低。 Dan Weiss(2010)研究发现成本的变化还会出现在业务量上升时成本增加的幅度小于业务量下降时成本减少的幅度的现象,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成本反粘性。谢获宝、惠丽丽(2014)在控制公司本身经济特征与宏观经济变量后加入公司治理变量与代理问题变量,发现代理问题是影响成本粘性的主要原因。CEO的任期长短、CEO的更替、CEO的薪酬结构以及企业自由现金流对公司成本粘性具有显著影响,公司治理环境优良可以抑制代理问题对成本粘性的影响。
Calleja等(2006)比较英法德美四国公司成本粘性,由于英美两国的公司治理水平要高于法德两国,法德两国公司成本粘性高于英美两国,资本密集程度和劳动力密集程度对成本粘性高低有显著影响。Banker等(2011)研究管理者对销售量的预期影响成本粘性程度,乐观预期在业务量下降时仍保持较大的成本费用,将加大成本粘性;悲观预期在业务量下降时更倾向于降低成本费用,将降低成本粘性。万寿义、徐圣男(2012)按照实际控制人的不同将上市公司分成两类,并对其2004 ~ 2010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都存在费用粘性,并且国有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程度更强,而金融危机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影响更严重。张剑英、王姣(2015)研究发现管理者薪酬水平与成本粘性显著负相关,并且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管理者薪酬水平越高,成本粘性越低的影响更显著。
(二)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由于成本费用的投入是管理者做出的重要经营决策,为此管理者会与相关人员和单位签订长期契约,当业务量下降时,调整成本费用的投入将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并且管理者可能会考虑自身的利益,不愿意降低自身薪酬,况且成本费用降低的及时性与管理者的管理效率直接相关。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1:
H1:公司营业成本、营业总成本、销售与管理费用均存在粘性。
基于效率观,公司经营业务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是正常的。当业务量发生下降时,管理者认为这种变化是暂时的,如果马上采取降低成本的行动,会造成更大的调整成本,只有当业务量持续下降并且引起管理者足够重视时,管理者才会调整成本。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2:
H2:随着时间跨度增加,成本粘性程度降低。
基于契约观,公司为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签订的是长期契约,不会是在业务发生时才临时决定发生的支出,长期契约调整成本较高,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即成本费用出现单向刚性的特点。同时基于效率观,在业务量下降时,以前的决策结果现在很难改变,因为可控成本减少,约束性成本较高,调整约束性成本的调整成本会更高,增加成本粘性。公司资产密集度越高,成本粘性越强,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长成本高,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调整,在业务量下降时,固定资产摊销到各单位成本增加。公司的存货越多,存货的仓储费、保管费,毁损变质及存货减值带来的损失增加。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3、H4:
H3:资产密集程度高的公司,成本粘性程度更高。
H4:存货比例高的公司,成本粘性程度更高。
基于管理者自利观,管理者有建造公司帝国的动机(Kama和Weiss,2010),忽视成本习性与资源配置的一致性,为获得更多的可控资源,在业务量上升期加大公司成本投入,扩大公司规模;在业务量下降时为维护公司形象,不愿降低公司资源。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越大,越容易对管理层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制约,监督管理层资源配置以达到最优决策,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能力,降低成本粘性。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5:
H5: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成本粘性程度越低。
基于代理问题的观点,公司两权分置,股东拥有公司所有权,管理层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对公司经营情况更熟悉,二者目标常常会出现不一致,股东为防止管理层目标违背自身利益,采用激励计划在公司价值增加的同时管理层也会获得更多的收益。增加薪酬是一项短期的激励计划也是最常见的激励方式,管理者的薪酬与公司业绩相联系,降低成本的上升可以提升利润空间,在业务量下降时管理者会主动大幅度降低成本,以实现短期业绩目标。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6:
H6:高管薪酬越高,成本粘性程度越低。
基于管理者预期,管理者对未来销售量有乐观预期,在业务量下降时仍保持较大的成本费用,以保持生产能力,加大成本粘性;管理者对未来销售量持悲观预期,在业务量下降时更倾向于降低成本费用,因此降低成本粘性。影响管理者预期的因素有宏观经济环境与公司自身额盈利能力。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7、H8:
H7:GDP增长率越高的公司,成本粘性程度越高。
H8:净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成本粘性程度越高。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取
本文选取2006年以前在深沪上市的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2007 ~ 201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将样本限制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因为制造业公司在上市公司中所占份额较大,是应用传统的量本利分析的主要公司,成本的核算、预算和控制对制造业公司影响大,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成本习性进行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考虑到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准则实施前后会计核算办法有所区别,因此选取新准则实施后的年份更具有整体可比性。在进行样本筛选时,剔除ST和∗ST的上市公司和主要数据严重缺失的样本,最终选取67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本文数据来源于GSMAR数据库,使用软件WPS表格和SPSS 18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二)变量定义
Anderson等(2003)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日常开支(SGA)与业务量之间增减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三项费用与收入变化之间有粘性。Subramaniam和Weidenmier(2003)在扩大了Anderson的三项费用加入销售成本,研究发现业务量的变动幅度与成本粘性存在关系。Calleja等(2006)在对比不同国家成本粘性差异时,考虑了ROE、营运资本率、负债比率、资本密集程度及劳动力密集程度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刘彦文和王玉刚(2009)研究发现宏观经济环境对公司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宏观经济环境处于上升期,基于效率理论,机会主义理论以及管理者预期理论,公司管理层会扩大成本投入,当业务量下降时,管理者乐观预期未来业务增长水平,做出较少降低成本的决策。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选取资产密集度、存货密集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三大高管薪酬、GDP增长率、ROE六个变量,并考虑在不同时间跨度下研究成本费用粘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三)模型设计
为验证营业成本、销管费用及营业总成本成本粘性的存在性,本文参照Anderson等的对数模型设计模型1如下,β1表示作为业务量的代理变量销售收入每增加1%时成本增加β1%,β1+β2表示销售收入每减少1%时成本减少β1+β2%,如果存在成本粘性则β1+β2小于β1,那么β2一定为负数,并且β2绝对值越大成本粘性程度越严重。
ln(                )=β0+β1∗ln(              )+β2∗
Di,tln(             )+εi,t (1a)  
ln(             )=β0+β1∗ln(              )+β2∗
Di,tln(              )+εi,t (1b)  
ln(                )=β0+β1∗ln(              )+β2∗
Di,tln(              )+εi,t (1c)  
为验证假设2随着时间跨度的拉长,成本粘性程度会减少,在对数模型t-1的基础上设置t-n,模型2如下,对n=2,4进行研究,模型2如下:
ln(                )=β0+β1∗ln(              )+β2∗
Di,tln(              )+εi,t (2a)  
ln(              )=β0+β1∗ln(              )+β2∗
Di,tln(              )+εi,t (2b)  
ln(                )=β0+β1∗ln(              )+β2∗
Di,tln(              )+εi,t (2c)  
 为验证所选的六个变量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程度,在对数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治理水平、公司特征的测量指标,模型3如下:
ln(               )=β0+β1∗ln(             )+β2∗
Di,tln(             )+[k=38]βkDi,tln(              )Gi,t+εi,t
 (3a)  
ln(             )=β0+β1∗ln(             )+β2∗
Di,tln(              )+[k=38]βkDi,tln(              )Gi,t+εi,t
 (3b)  
ln(                )=β0+β1∗ln(              )+β2∗
Di,tln(              )+[k=38]βkDi,tln(              )Gi,t+εi,t
 (3c)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表2是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79.41%,平均毛利率为15.5%,销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6.53%,营业总成本超过营业收入4.47%,表明制造业的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较低。资产密集度平均约为2,其中存货占营业收入的33.37%。制造业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达34.31%,控股股东具有一定的控制权。GDP平均增长率为10.45%。金融危机以来宏观经济环境受到影响GDP的涨幅放缓,加上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再一味地追求高GDP增长率,要实现平稳增长、重质量、优化结构的目标,在2013年GDP增长率为7.85%。表中显示制造业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0.33%,而ROE是衡量公司能力的核心指标,ROE低表明制造业公司股权权益的利用效率低。表3是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可知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二)实证结果
1. 成本粘性的存在性。本文利用模型1对我国制造业公司成本粘性的存在性进行研究,如表4所示,三个模型中β1与β2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并且β2都为负数,模型1a的拟合优度为0.94高于模型1c(R2=0.747)与模型1b(R2=0.28),并且模型1b的R2远远低于模型1a与1c,说明销管费用的变化与营业收入的变化有关但同时更多的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营业成本与营业总成本与业务量的变化联系更紧密。比较三个模型的β2发现,模型1c的β2最小,模型1b次之,模型1c中β2最大,说明营业成本的成本粘性最小,营业总成本的粘性最大。从模型1a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营业收入每增加1%,营业成本增加0.987%,营业收入每降低1%,营业成本降低0.955%,营业收入降低时营业成本的下降幅度低于营业收入上升时营业成本上涨的幅度,同理销管费用、营业总成本都存在成本粘性。通过检验证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假设1得到验证。

 

 

 

 

 

 

 

 

 

 

 

 

2. 成本粘性与时间跨度的关系。本文利用模型2对我国制造业公司成本粘性与时间跨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如表4所示,营业成本粘性在时间跨度为两年和四年时,变量系数β2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成本粘性的影响程度降低。销管费用的成本粘性程度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n=1时,β2=-0.168;n=2时,β2=-0.134;n=4时,β2=-0.129),营业总成本成本粘性程度在时间跨度为2和4的情况下也明显低于时间跨度为1时的成本粘性。通过检验证明成本粘性与时间跨度的长短有关,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成本粘性会降低,假设2得到检验。
3. 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模型3检验我国制造业公司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如表5所示,资产密度在三个模型中变量系数显著为负,表明资产密度越大,成本粘性程度越高,与假设3一致。存货密度在模型3c中变量系数β4显著为-0.005,说明存货越高营业总成本的粘性程度加大,与假设4相符合。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在模型3c中变量系数β5=0.733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能够降低成本粘性,与假设5一致。前三名高管薪酬在三个模型中变量系数β6分别为0.091、0.313、0.362并通过0.1%水平下显著性检验,表明前三名高管薪酬越高,成本粘性程度越低,与假设6相符。GDP增长率在模型3a中变量系数β7=-1.471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GDP增长率越高,成本粘性程度越高,与假设7预期一致。净资产收益率在三个模型中变量系数β8分别为0.005、0.009、0.006,并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净资产收益率越高,成本粘性程度越低,与假设8不一致。假设8的提出是基于管理者预期,管理者对未来公司业绩的预期乐观,成本粘性程度会加大,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公司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核心综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表明公司综合能力高,公司对营业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与管理能力水平越高,因此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对成本粘性呈抑制作用。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进行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制造业上市公司营业成本、销管费用、营业总成本存在成本粘性,营业总成本的成本粘性程度最高,销管费用成本粘性次之,营业成本成本粘性最低。②随着时间跨度的增加,成本粘性程度呈下降趋势。③资产密集度、存货密集度、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三名高管薪酬、GDP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对成本粘性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较高的资产密集程度、存货密集程度和GDP增长率,能够加强成本粘性程度,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三名高管薪酬、净资产收益率降低成本粘性程度。
(二)启示
为合理控制成本粘性程度,本文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在管理营业成本的同时加强费用的管理,在衡量调整成本和收益的前提下,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制造业企业注重产品销售,把扩大销量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者较多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耗费,但往往忽视销售环节的过度投入,比如不合理的报销方式和无效的促销宣传,不仅不能增加产品销量,反而会降低盈利。合理地控制销管费用,对销管费用支出进行审核检查,降低销管费用的粘性。管理者应提高自身成本的管控能力,在业务量下降时判断调整成本所付出的代价,当调整收益高于调整成本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粘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2. 加强对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密度的控制。公司应制定预算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预算,根据预测的产品市场需求,在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情况下,保持相应的生产资源和存货库存,充分利用公司资源。而过高的存货密度和非流动资产密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存货的积压。
3. 调动管理者管控成本的积极性。管理者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常常违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过度投资扩大公司规模,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经营状况不佳、盈利水平低的问题。第一大股东保有适当的持股比例可以有效地实施控制权并对管理者重要的经营管理决策进行监督,提高公司的治理能力,防止管理者的自利行为。同时对管理者实施激励计划,增加管理者在公司价值增加时的收益,实现管理者和所有者目标的协调一致。短期薪酬激励和长期的股权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管理者管控成本的积极性,从而降低成本粘性。
主要参考文献
Anderson M. C.,Banker R. D.,Janakiraman S. N.. Are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1).
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成本粘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11).
万寿义,徐圣男.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的经验证据——基于上市公司实质控制人性质不同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4).
Dan Weiss.Cost behavior and analysts’earnings forecasts[J].Accounting Review,2010(4).
谢获宝,惠丽丽.代理问题、公司治理与企业成本粘性——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管理评论,2014(12).
Calleja K. M. Steliaros,D. C. Thomasc. A note on cost stickiness:som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J].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6(1).
张剑英,王姣.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成本粘性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