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财会月刊(20期)
改革·发展
论基于过程和价值创造双视角的知识资本管理

作  者
陈巧会1,白福萍2(副教授),于秀艳2(副教授)

作者单位
(1.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山东诸城 262200;2.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 255012)

摘  要

      【摘要】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但是,要想使知识资本发挥价值创造功能,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知识资本的管理过程具有综合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知识资本的获取和积累、知识资本的剥离、知识资本的整合和利用。本文从过程和价值创造的双视角出发,系统论述了知识资本的管理过程,为我国企业知识资本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知识资本;价值创造;组织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因此,加强知识资本的管理,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知识基础观下的企业理论认为,知识资本具有难以模仿性、稀缺性、有价值、难以替代性的特点,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要素。但是,仅仅拥有知识资本,并不能保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和实现价值创造。要实现价值创造,必须对知识资本进行整合和有效利用。目前,解释企业如何管理(配置)知识资本,以实现更多价值创造的研究太少。因此,有必要对知识资本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管理知识资本提供理论基础与基本工具,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基于过程和价值创造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型
环境的变化对于知识资本的管理非常重要,所以在进行知识资本管理时应该综合考虑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影响。环境不仅仅包括外部环境,也包括内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体现为任务不确定性。Miller和Shamsie发现,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知识资本在稳定的环境下更有价值,而隐性的知识资本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更有价值。因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家或高管的认知、价值观等隐性知识能够识别出环境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并能够迅速调整企业战略,寻求新的惯例,适应环境的变化。任何企业的运行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必然会受到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所以,企业知识资本的获取和积累以及后续的管理过程都要考虑环境不确定性和任务不确定性带来的知识需求的变化。知识资本的管理对于价值创造是很重要的,因为使用知识资本与拥有或占有它是同等重要的。拥有相似知识资本存量的企业在面对相同环境的时候,不同企业的知识资本管理过程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图1是知识资本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一个前后顺承的时间维度。知识资本的现实状态并不代表它们未来的价值,而是取决于它们为企业绩效做出的贡献。所以,企业要创造价值,就必须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先要获得相应的知识资本,然后对其进行配置、整合,形成自己的动态能力。此外,该过程包括一个反馈循环,使其能够适应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企业根据知识资本管理产生的效果和环境变化来调整相应的管理重点和管理策略。

 

 

 

 


如图1所示,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会面临来自任务和应对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所带来的知识需求。考虑这些知识需求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决定了企业投资知识资本的内容。环境的不确定性是由环境的不稳定带来的,原因是人们认知的有限理性和获取信息的不完备性,使得人们不能明确和理解因果关系。信息不足影响到企业进行知识资本管理的方式,从而影响到价值创造。例如,产业和竞争对手行为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获取资源的类型和数量,会影响企业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的发挥,也会影响企业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的制定。任务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任务的复杂性。因为任务越复杂,就越具有不确定性,完成该任务的路径就越多,决策者的认知就越有限,就需要更多的知识。
二、知识资本的获取和内部积累
(一)知识资本的获取 
获取是指从企业外部取得知识。从外部取得知识资本,主要有两种方式:外部购买和构建战略联盟。外部购买指的是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理念或知识产权。如果是通过外部的要素市场购买知识资本,企业就不能期望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价值,因为要素市场是有效的,这些资源的价格也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的。当然,也有相反的论断,要素资本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于知识资本而言,这种现象就更为显著,因为知识资本具有异质性,其价值难以比较,也不存在透明的市场环境,市场对知识资本就不能正确地定价。由于存在这种不确定性,一个企业就会有更多的机会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价值较高的资源,反之亦然。但是从外部购买的知识资本更容易被模仿和转移,流动性较强,所以,企业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资本不会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要想形成异质性的、稀缺的、有价值的知识资本,主要还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积累。
通过外部购买获得的主要是显性知识资本,竞争性较差,要想从企业外部获得隐性知识,可以采取与其他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学到并不拥有的经营运作中所必需的隐性知识,因此,与其他企业构建联盟也是企业的一种学习方式。战略联盟对于在包容性低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更为关键。利用战略联盟获得新的隐性技能和管理知识是新兴市场的一种常见方式,因为新兴市场的环境包容性较低。在建立联盟之后,合作各方可能会投资更多的关系性资本,来获得隐性的知识资本。当管理者相信他们靠这些知识资本获得的利润在他们认为的合理的概率范围内时,他们也愿意进行这种额外的投资。
(二)知识资本的内部积累
1. 内部积累的知识资本更具异质性。积累指的是企业内部知识资本的创造与开发。企业内部进行知识资本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战略要素市场不可能提供一个企业需要的所有知识资本,尤其是企业的专用性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具有路径依赖性和情境依赖性,企业内部开发形成的知识资本增加了它们的隔离机制。由于这种隔离机制的存在,就降低了这种资本被竞争者模仿的威胁,从而能够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郭俊华(2004)认为,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资本具有长期性,构成了天然的模仿壁垒和替代壁垒,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价值和持久优势。知识资本的优势和领先地位,对模仿者会产生模仿的时间劣势(短期内难以模仿)、模仿的认知限制(难以辨认知识资本的形成路径)和模仿的成本约束。因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经过了大量的投入形成的,仿制成本很高。
2. 内部积累的知识资本更具灵活性。减少被模仿性不是企业内部积累知识资本的主要目的。企业通过内部开发与创造所形成的知识资本具有内隐性,在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企业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独特的知识资本,在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可能就会无所适从,不能应对不可预见的机会或者主要竞争对手的行为。例如,如果企业的高管没有正确的认知及先进的理念和信念,那么当新的市场需求出现时,就不能快速地做出反应,提供新的技术或产品。而这种反应延迟或不能做出正确反应的现象,都会给竞争对手提供机会,企业价值就会受损。此外,专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也会对这种反应产生影响。如果专业人员的理念和认知与高管人员相符,那么,当新的需求出现时,他们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能够理解管理者的意图和战略,企业就会在时间上占得先机,优先利用这种机会,获取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内部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开发对于企业的价值创造会产生决定性作用。
3. 企业内部知识资本的积累往往需要学习。组织学习是参与者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这些参与者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决策或影响他人。组织学习是确保企业获取信息和知识,理解技术诀窍、方法和实践的组织流程和机制。组织学习对于在动态的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知识资本管理是很重要的。朱秀梅、张妍、陈雪莹(2011)认为,组织学习是以个体的知识获取为起点,进而在团队和组织层次上对知识进行交换和整合,产生集体性知识。集体性知识深植于组织过程和文化,储存于组织记忆中。他们的实证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对企业知识的获取、整合和创造都有显著的正影响。陈晓红、王思颖、杨立(2012)指出,新的知识与能力的提升、组织效能的增强都离不开组织学习,组织学习不仅能反映组织的动态能力,而且是组织不断积累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用以增强组织自身实力以及改善行为、提升绩效的过程。
管理者和其他人员要想增加自己的知识资本(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就应该进行学习。组织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培训、“干中学”。培训主要是增加企业人员的理念和信念等知识,尤其是企业组织的管理人员培训。而“干中学”主要是参与者获得隐性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在我国,尤其要注重企业家(高管)的培训,给他们灌输先进的理念和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多,但是经历过短暂辉煌而后销声匿迹的企业比比皆是。这些企业往往并不缺少物质资本和技术,而是缺少管理知识,知识结构的缺陷使企业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种知识缺陷显然不能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来弥补。张维迎认为,只有通过终身学习与发展计划才能逐步改善企业家(高管)的知识结构,扩展企业发展的空间。此外,企业应该实施创造性的教育和培训,增加员工的知识资本。通过组织学习和知识资本共享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增加个人、团队和组织层次的知识资本总量。
 “干中学”是人们获取隐性知识资本的主要方式。季丹、郭政(2012)认为,由于隐性知识具有默会性的特点,导致其难以转移,最终会形成知识分布的不均衡,导致企业内部人员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以把没有经验的人员安排到一个项目中,与有经验的人员合作、共事,从而增加这些人的隐性知识。这种方式是通过观察专家解决问题的情景,从而获得直观的体验。人们获取与形成知识需要发挥人的理性,如通过辩证思维对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经验事件进行抽象概括,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理性进行形式逻辑的推理、提出假设并经过验证而最终获取与达成共识。这种依靠人的理性发挥、以“干中学”的方式形成知识的过程,如图2所示。

 

 

 

 


三、知识资本的剥离
剥离是指将企业控制的资源分离出去的行为。剥离意味着舍弃组织所拥有和控制的资源,因为组织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及时对价值较低的资源进行选择性剥离,为外部获取和内部开发等更具价值的活动提供支持。资源约束理论认为,资源相对较少的企业更倾向于有效率地利用资源,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知识资本的管理。剥离价值较低的知识资本,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知识资本的效率。因为企业拥有各种各样的知识资本,而这些知识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可能与企业的战略和企业所处的环境并不适应,这样的知识资本如果不进行剥离,就会影响知识资本的配置和结构,也会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率。所以,企业应该对知识资本进行评价,对不能有助于企业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知识资本或者是与企业整体战略或结构配置不当的知识资本进行剥离。在知识资本范畴内,剥离的主要方式是人员的解聘、知识产权的变卖、业务的分拆等。然而,由于沉没成本的偏差和组织惯例等存在惰性,企业往往会延迟剥离企业低效率的资产(或资源)。在组织惯性的作用下,剥离初期往往会遭遇巨大的阻力。阻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思维、行为模式形成的认知惯性;另一方面是惯例、制度机制等产生的结构惯性。
此外,如何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剥离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知识资本是无形的,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多少具有不确定性,还要依赖企业的具体情境,所以管理者也不能预见这些资源的未来价值。因此有时候为了应对竞争或经济形式的变化,企业可能会剥离有价值的资源,这种剥离不是理性的,是“无奈之举”,可能会对企业的能力造成一定的损害。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会做出裁员的决策,以减少成本,而这些员工身上所拥有的知识资本可能对企业的发展有利。要想有效地进行剥离,就应该对企业的知识资本状况了然于胸,并能够清晰地确定这些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潜力之间的联系。然而,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评价知识资本未来的价值创造潜力是很困难的。因此,基于一些模糊的标准或机制进行的裁员和剥离知识资本的行为,大部分都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虽然企业进行知识资本的剥离要慎重,但是当企业的知识资本与企业的业务、公司愿景、结构、体制及过程不一致时,最好将其剥离,尤其是专利等知识产权类资本。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存在无效率的专利,这些虽然构成了企业的知识资本存量,但是闲置不用的知识产权对于企业而言是没有价值的。企业可以考虑将这些知识资本变卖、转让等,转化为现金后再进行投资,形成价值较高的资源,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因此,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知识资本应该与公司愿景、业务及结构、体制与过程相一致,而且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以相互促进的方式协调运转。
四、知识资本的整合和运用
1. 知识资本整合。要想形成创造价值的能力,就要对企业的知识资本进行整合,每个能力都是企业独特的资源组合在一起采取具体的行动形成的。所谓整合,是指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依据一定的目标和需要,把不同的要素按照合理的顺序和构成比例进行组合和重构,使之具有超越各个组成单元功能的总体性能。知识资本的整合过程是指调动和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从概念上来说,对能力或资源的整合,是从小的不太复杂的任务开始,逐渐到企业的高层次上的、复杂的、多任务的资源。不同的资源整合过程会形成不同的能力,产生不同的价值创造后果。知识的整合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改编过程,是把现有的知识进行重新配置而产生的“架构创新”。Grant(1996)认为,将个人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创造价值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企业员工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将员工的个人知识转化为特定环境中的系统知识,是知识资本整合的关键。知识资本的整合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功能。此外,企业选择知识资本整合的过程也会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影响。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就越需要企业形成新的能力来应对变化的环境,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资源整合能力。
2. 知识资本的有效利用。知识资本的利用过程指的是知识资本的使用,是在获取和重整知识资本后如何使用它们为企业创造出价值。有效地利用知识资本非常重要,因为即使企业获取了知识,并对其进行了整合,但是这只是形成了价值创造的潜力,只有把知识资本运用到生产过程,创造出产品并卖出后,知识资本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Cohen和Levinthal(1990)提出了知识的吸收能力,认为知识只是能力的基础,只有经过吸收、利用,才能实现提高企业能力的目的。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只有将知识资本运用于生产过程并市场化,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有证据表明,新颖性(新产品、新技术)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回报,而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出现是由知识决定的,也就是说,新的想法应该是最为重要的知识资本。利用是知识资本价值实现的关键,如果获取的知识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则知识资本的使用效率就会下降,企业的运营绩效也会下降,竞争力会丧失。
五、结语
企业的知识资本是个复杂的系统,要想有效地进行配置和利用是很困难的,其中有很多的知识资本是嵌入在个人身上的,还有一些嵌入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之中。此外,管理者的个人知识对于企业其他知识资本的利用有决定作用,而这些个人的知识资本要充分发挥作用,还要具备相应的环境和激励机制。为了降低知识资本配置的难度,企业会把一些知识编码形成制度性文件或惯例,但是由于很多知识具有隐性特征,企业中的大部分知识仍然是以隐性的方式存在的。要把这些知识运用起来,管理者的认知和能力起到关键的作用。管理者应该注重知识资本的质量,应该采用双聚焦的方法,既要注重知识资本的流动与整合,也要注重新的知识资本的选择与积累。数量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质量,这就意味着企业应该合理配置知识资本与企业的其他资源,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Miller,D. A preliminary typolog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Synthesizing th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6(22).
郭俊华.知识资本竞争优势的特性分析[J].软科学,2004(1).
陈晓红,王思颖,杨立.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我国中小企业领导人的问卷调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1).
季丹,郭政.企业内部知识分布不均衡性形成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提升山东省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知识资本视角”(项目编号:2012RKB1295);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云计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13WG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