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 10 期
财会月刊(10期)
案例分析
浅析钢铁企业增值税预控体系的构建

作  者
陈 鹏,朱锡峰

作者单位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湖南娄底 417009)

摘  要
      【摘要】当前全国钢铁企业处于微利、亏损情况,企业所得税缴纳额度不大,增值税管理已成为钢铁企业税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增值税预控体系从搭建(年初预算、月中核算、月末差异分析、月初考核),到预控体系的固化,再到预控体系的信息化的过程;然后探讨了增值税预控体系如何全程参与到采购、销售、生产经营涉税业务的管理当中,如何做到事前的预计、事中的控制、事后的分析和考核;最后介绍了实施增值税预控体系前后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增值税;预控体系;构建;信息化增值税是钢铁企业的一个重要税种,也是一种刚性的流转税,企业根据当月金税系统开具的销项税、可抵扣的进项税相减后,考虑期初留抵因素,缴纳当月增值税。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部分企业没有较为详细的增值税预算,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和抵扣的管理也不严谨,更没有对增值税的缴纳进行事前筹划。
钢铁企业一般规模大,存在国内销售和出口退税业务,税率多、范围广、时间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营改增”的推进,增值税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全国钢铁企业处于微利情况,企业所得税缴纳额度不大,因此增值税管理成为钢铁企业税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本文以国内某钢铁企业(简称“L公司”)为例,对其增值税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阐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增值税预控实施前存在的问题
1. 忽视对增值税的管理。L公司比较重视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忽视对增值税的管理,常常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一般都是根据年度财务预算简单测算下年度的应缴纳增值税总额,没有进度预算,导致年度实际缴纳增值税与年度预算相差甚远。由于没有增值税月度预算,编制月度资金计划时税金的资金额度只能靠估计,因此只能当实际缴纳税金与资金计划出入很大时再查找原因,不能把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有效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通过增值税预算发现会计核算、进项税抵扣、发票开具等环节存在的问题。
2. 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不充分,税损严重。
(1)由于对于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政策理解不充分,造成一些进项税金没有进行抵扣。2014年7月1日执行的《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57号)指出,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该文件是在《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和《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的基础上修订的,由于L公司没有认真解读该政策,造成部分不是简易征收的进项税金没有抵扣。
(2)由于管理不到位和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进项税抵扣不完全。L公司没有内部审核机制,加之部分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税务处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取得的发票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进项税流失。根据税法规定,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购建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可以抵扣。但由于在购建固定资产的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取得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因此造成进项税不能抵扣。二是取得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增值税发票,造成少抵扣进项税。如对方应提供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却只提供了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L公司的收票工作人员未仔细审查,造成税损达11%。三是取得超过抵扣时效(180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进项税不能抵扣。
3. 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不及时造成大量资金被占用。由于L公司的业务人员督促不及时,采购发票、技改发票、海关完税凭证等不能及时收回或业务人员取得发票后没有及时转交给财务,造成应付暂估金额居高不下。这就直接导致进项税抵扣不及时,形成了应缴增值税长期时间性差异。预缴增值税增加了公司的资金占用,既提高了资产负债率,又增加了财务费用。
4. 增值税销项税管理不成体系。由于没有增值税核算和管理体系,L公司存在对客户重复开具增值税发票的问题,造成税损。另外,集团公司内部的关联交易,也可能造成税负的“苦乐不均”,有一些子公司会形成大量留抵,另一些子公司就会巨额缴税。正是由于L公司没有进行整体平衡,导致既增加了企业的税负,又增加了资金的占用压力。
二、增值税预控体系的构建
为完善增值税管理,减轻资金占用压力,L公司积极改革,构建并推行了增值税预控体系。其具体措施如下:
1. 建立增值税预算体系。每年年末,财务部根据下年度财务预算编制次年增值税预算。增值税预算有别于财务预算,主要是税种和税率不同。如销项税预算存在“一票制”和“两票制”的区别、运输费发票存在11%和6%不同的两种税率。进项税金预算也有区别,工程项目存在应税和非税的区别。因此,财务部应根据年度财务预算和具体业务情况编制增值税年度预算。
根据年初下达的税金预算,结合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对下月税金情况进行预计,明确增值税各环节的税金指标,把税金指标分解到各管理部门和二级单位。
财务部根据年度生产经营指标,编制增值税年度预算,指导全年的纳税工作。每月根据月度生产经营指标,编制增值税月度预算,按月控制税负水平,与每月的资金计划联动,动态控制进项税和销项税,达到平衡税负的目的。
2. 建立增值税预控体系。
(1)设立增值税领导小组,由主管财务的领导(总会计师或财务部长)挂帅,以提高税控体系的执行力和实施效果。
(2)财务部编制增值税预算,将年度、月度税金预算分解落实到业务部门和生产单位。
(3)财务部在ERP系统中进行增值税核算,按照当月税金预算、本月ERP进项税金和本月ERP销项税金、金税系统的进项税金和金税系统的销项税金,填列到每月的增值税税金预控报表。
3. 增值税的核算与分析体系。
(1)当月增值税ERP系统与预算的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即对当月增值税实际与预算的偏差进行分析,进项税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采购量、采购价格、品种结构、应付暂估的影响,销项税金的差异主要是销售数量、销售价格的影响。这些差异是否偏离预算?税负高有哪些应对措施?均需在分析中逐一阐述、说明。
(2)当月增值税ERP系统与税控系统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即ERP系统与金税系统的对比,既有进项发票的比对也有销项发票的比对。销项发票的问题主要是漏报、错报、重复记账、重复开票等;进项发票是监控的重点,理论上应该与会计凭证完全一致,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发票比对不成功、本月记账下月抵扣、上月记账本月抵扣等。
(3)根据下月的生产经营情况预计增值税(如表3所示)。
(4)根据各科室报表反映的数据,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找出实际与滚动预算、ERP系统与金税系统、ERP系统与税控报表的差异,并分析差异的原因——是生产经营的变化还是预算偏离实际,是漏报、错报还是没有及时比对增值税发票,以帮助相关的科室和责任人找到问题的根源,商量应对的措施,堵塞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漏洞,提升工作质量,降低企业税负。
4. 建立增值税的考核体系。
(1)对于财务部各职能科室的考核。按照报送时间、核算的准确率、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与经济责任制紧密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2)对于公司管理部室、二级生产单位、子公司的考核。主要是对每月的增值税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纳入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制,与成本、利润等指标一并考核。
(3)在月度生产经营列会上通报考核的结果。在每月的生产经营列会上通报考核结果,以引起各单位负责人的重视和关注,要转变“避税、节税是财务一家的事”这一错误观点,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三、增值税预控体系的固化
根据增值税年度预算、增值税月度核算、增值税的分析、增值税的考核,编制增值税预控体系的流程图,制定增值税管理制度,形成一个相对固化的操作流程。
每月8日前,各科室汇总上报税控表;每月15日前,在月度结算例会上汇报当月税控情况,各科室根据会议精神及时整改完善,把公司的压力传递到业务层面,努力促使“财务懂业务、业务懂税务,财务和业务齐抓共管”的局面,尤其是引起供销两头的高度重视。
四、增值税预控体系的信息化
增值税预控体系在试运行3 ~ 5个月后,就可以开发计算机软件,代替手工核算等基础工作。开发税金统计报表和分析报表,从而可以高效、准确、及时地向管理层提供税金预控、资金平衡、税企关系协调等信息,把增值税的核算和管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取得的阶段性效果
1. 规范了会计核算,减少了工作差错。从L公司的实践成果来看,2014年1月的ERP系统与金税系统有3 075万元的差异,而到了2014年10月就已经没有差异了,可以说工作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税金的计算口径已全部统一。通过税务管理,减少和堵塞了增值税各环节由于核算不及时和工作差错等造成的无谓的税损和税务风险。
2. 强化了平衡意识。会计凭证与金税系统保持一致,进项发票和销项发票及时入账并与税务事项同步处理。
3. 少缴增值税3.23亿元。L公司2014年实际缴纳增值税4.77亿元,比2013年少缴3.23亿元,比预算少缴增值税1.23亿元。
4. 加快了税金结算进度。通过几个月税控体系的搭建和不断完善,L公司财务部各科室精心核算和监控,采购部、二级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按照税金预算指标及时办理结算,及时收回了进项发票,大幅减轻了公司税负,使增值税税负处于可控范围。
5. 提升了全公司税金核算、税收筹划的理念。当前,L公司上下已意识到不能只重视生产成本而忽视税务成本,只有将控税、节税、税收筹划与成本和利润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最佳的综合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