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 13 期
总第 689 期
财会月刊(上)
理论与探索
财务管理概念框架之批判反思

作  者
张晓亮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摘  要

      【摘要】本文从宏观性、整体性的视角出发,对财务管理概念框架进行了三个层面的批判反思,认为其存在着结构体系模糊与残缺、经济学与管理学定位冲突,以及苏式财务与西式财务不同理论渊源相互交织的理论困境。
【关键词】财务管理   概念框架  

任何学科都有构成学科基石,并贯通整个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或概念系统,可以称之为“概念框架”,代表了学科建构的“哲学”范畴。反观我国财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系统,仍存在多维度的缺失或交错,本文通过粗线条式的分析对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的体系、学科定位、渊源进行批判与反思,其意义在于透过审视与评估,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引导这一学科向着更加科学、规范的路径发展。
一、财务管理概念框架体系之模糊与残缺
1. 财务管理概念框架体系模糊。从学科合法性的角度来看,形成特定的概念框架,演绎出规范化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学科的存在基础。概念框架一般视作理论体系的原点,以概括凝练的语言结构呈现,对若干实务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而言,也有政府或专业协会发布概念公告的。最典型的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8年以来陆续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89年发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及我国财政部2006年修订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相比之下,国内财务学对概念框架的研究较为薄弱。
(1)在财务理论的研究进程中,国内学者对财务本质、财务管理假设、目标等核心概念曾有过许多学术争鸣,但不少提法不仅缺乏稳定性,而且分散凌乱、不成系统。如财务管理假设研究中,有五项、十项甚至更多的内容。又如财务管理目标,从经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各种表述纷呈,莫衷一是。事实上,在争论的背后,我们缺乏对多样化目标的深入辨析以及经验证据的支持。以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例,尽管财务学家设计了资本成本法、APV估价法、超额收益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或模型,但公司利润或净收益数据仍是最基本的数据来源。在不同的财务目标之间,是否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此外,与国外主流财务理论明确的股东价值取向不同,国内财务目标定位缺乏清晰、连贯的导向性,这与我国制度环境持续变迁的复杂背景息息相关。
(2)国内财务学者运用整体主义视角,对财务管理概念框架整体的内涵外延、结构层次、勾稽关系完整而深入的探讨极为少见。检视通行的教科书也可以发现,当前主流的财务理论不同程度的侧重于投资、筹资、资本营运、股利分配等实务板块的决策技术分析,淡化乃至忽视了对重要概念的系统性梳理和概括。
2. 财务管理概念框架体系残缺。在笔者看来,尽管财务学与会计学有别,但两者的密切关联以及财务会计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仍使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与FASB在1976年发表的关于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一文中的设想类似,财务管理概念框架可视为由目标和相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体系,主要囊括财务管理的目标、本质、假设、对象(要素)、计量、报告、信息质量特征等方面。如果这一观点能够成立,那么现有财务管理概念框架体系之残缺则清晰可见。
(1)财务管理假设之残缺。在概念框架体系中,假设问题占据突出位置,任何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指出的:“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成立基础的考察,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家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为科斯所不幸言中,在标准的教科书中,财务管理假设近乎处于“缺失”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此外,即使在学者的研究结论中,也充斥着许多“伪假设”,如“不确定性假设”、“财务风险假设”、“举债有利有弊假设”等等。财务管理假设应源于理财环境的不确定性,其实质在于通过合乎情理的假说简化现实世界,从而设计出一整套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揭示出在众多不确定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最为重要和相关。本着这样的认识去观察,某些“假设”的谬误就显而易见了。
(2)财务管理计量与信息质量特征之残缺。目前,无论计量还是信息质量特征一般被看作是会计学的专有术语。如果我们认真探究国内外财务学的方法论,不难发现,在新古典分析范式的框架内,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举足轻重,这必然涉及大量的财务计量问题,而计量结果的信息质量特征也就自然派生。与会计计量理论相近的是,财务管理计量也应包括计量属性、计量单位等范畴,其核心则是计量属性。与会计计量属性多元化有别的是,财务管理计量主要服务于管理者当下的财务决策,为备选方案的评价和优选提供数据基础。由于面向决策,其主要针对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财务行为中预期风险与收益的计量,其计量属性则天然地落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此可知,财务管理信息质量特征虽然不能忽略可靠性,但信息的预测价值必然突出相关性和及时性。
二、财务管理研究中体现出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分歧与冲突
在西方,财务学的学科归属经历了会计学到应用经济学的转型,与金融学密不可分(彼得·阿特勒尔,2004)。我国则将财务管理纳入管理学范畴,且始终遵循了这一传统。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2009年修订实施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等官方标准中均将财务管理界定为“企业管理”分支,划入管理学门类。这种中西方学科定位的差异,对国内学者在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的认识层面上,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还是业已产生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考察,发现确乎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分歧乃至冲突。
1. 财务管理本质认识之分歧。首先需要厘析的是,“财务本质”与“财务管理本质”是两个相关联但内涵不同的概念。“财务是关于钱财的事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范畴”(王化成,1999),而“财务管理”则是以“财务”为对象的一种人的行为和活动。在国内学者相关的研究中,其中较少引起关注的一条线索是,财务管理本质论的演进隐含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分歧。一般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科学。而管理学本质是关于组织和组织成员的学问,其核心在于发掘组织和人的价值(谭劲松,2006)。国内学者秉持经济学观点的如:刘贵生(1994)认为,企业财务是财务主体对企业财力的分配与配置;李心合(2010)提出,财务本质上是一个资本资源的配置系统,或描述为一个现金配置与流转系统。这些学者从“资源配置”的立场来诠释什么是企业财务,偏重于经济学视角的考察。也有学者认为,财务管理是以公司理财为主体,以金融市场为背景,研究公司资本取得与使用的管理学科(刘淑莲,2010)。在当前主流的教科书中,财务管理通常被定义为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荆新等,2012;陈玉箐、宋良荣,2011)。姑且不论管理学的工具和方法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在相关论著中得以贯彻,至少从这些论述的归结点来看,无疑偏重于管理学的解读。
2. 财务管理假设构建之分歧与冲突。在财务学假设理论中,“有效市场假设”显然受到经济学的启发;而有学者提出的“管理行为假设”(李沪松,1994)则借鉴了管理学假设(公理)中“管理是一种行为”的思想。如果这仅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仁智之见,那么经济学与管理学定位差异引生的财务学假设的潜在冲突则需引起注意。如源于经济学基本假设,李心合(2010)认为,公司财务学应涵盖“资本稀缺性假设”;而在管理学视域下,则暗含资源的非有限性假设,因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组织目标并非是有限的,而是可以通过组织管理不断拓展的。
此外,两者的分歧还见之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基本趋同,其争论仅限于“经济人”是否含有“自私”属性,是否具有“完全理性”,及是否有能力贯彻“最大化”原则等问题上,但并未跳脱出“经济人”的总体范畴。国内财务学者主张的“财务理性人假设”或“理性理财假设”正是经济学的人性观在财务学中的延伸。而管理学中对人性的理解,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乃至于“文化人”与“学习人”,不仅表述各异,其内涵也迥然不同。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目标及研究范式具有显著差别,这也是两门学科独立存在、发展的合法性根源。在财务学的学科属性尚未厘清的背景下,国内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考量来构建财务管理概念框架,必然产生松散凌乱的概念结构,甚至带来逻辑上的对立与矛盾。一个现实的证据就是,在当前标准的财务管理教科书中,投资、筹资、股利分配等核心板块无不以价值最大化为标杆,以决策为重心,强调解析主义和定量分析方法,经济学的泛化显而易见;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管理链条中的战略、组织、领导、激励、控制等环节却被大大地弱化了。由此反观财务理论大厦赖以建立的概念框架,管理学的定位名不副实。也即是说,在设计财务管理概念框架时,必须重视对学科归属进行有效的再辨识,以期形成首尾一贯、严谨科学的财务理论体系。
三、“苏式财务”与“西式财务”不同渊源之交织
建国以来,我国财务管理学范式经历了从苏式财务到西式财务的历史变迁。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西式财务理论大量涌入,对国内财务管理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苏式财务的显著特征是“内向型”的财务范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与各经济部门的财务,构成国家财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从国家预算中获得拨款用于各项开支,同时将周转税和经营利润上缴预算。而西式财务的显著特征是“外向型”的财务范式。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的财务行为与发达的外部资本市场密切联系在一起,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在资本市场中筹集资金,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并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派发股利,以协调与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关系。同时,企业所有财务决策的好坏,通过公司股价的波动在资本市场得到反映。
对苏式财务和西式财务不同理论渊源强度不同的路径依赖则导致了国内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相互交织的困境。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财务本质的争论众说纷纭,产生过货币论、资金论、价值论、分配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论、财权流论、契约论、现金流转论等多种观点。其中,“资金运动论”在上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主流,至今也依然产生广泛影响;而“现金流转论”则在进入本世纪以来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国内财务管理学体系,并成为一种趋势。
“资金运动论”是因循苏式财务路径发展起来的一种观点。关于财务本质论的演变,上世纪40年代,在前苏联学术界流行着“货币收支活动论”,50年代A.M.毕尔曼等学者提出“货币关系论”,认为“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总体,表明生产的财务方面,构成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财务”。我国部分学者主张的“货币论”即直接源于前苏联学者的这一类观点。上世纪60年代国内学者在对“货币论”反思的基础上,发展了“资金运动论”的观点,并一度被奉为圭臬。尽管国内学者在理解或表述上,对“资金运动”和其体现的“经济关系”的定位或是并列的,或是嵌入式的,但该观点的核心无疑是,“资金运动”直接或间接体现了企业财务的本质。值得一提的是,“价值论”、“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论”等观点是对“资金运动论”的拓展,其论点实质与“资金运动论”并无二致。如“价值论”将“资金运动”抽象为“价值运动”,而“价值运动”表现为“资金运动”;又如在阐释“财务活动”时,不少学者认为其中心是指“企业资金的形成及其资金运动”。
“现金流转论”则是承袭西式财务路径建构起来的一种观点。在目标导向的理论范式下,西方财务学者的“公司财务对象”意识相对淡薄,但我们仍然可从西方通行的教科书中寻找到端倪,如美国著名财务学者斯蒂芬·A.罗斯(2013)等在《公司理财》一书中绘制的现金在公司与金融市场间的往返流程:

 

 

 

 

 


从图中可以看到,公司投资、筹资与股利分配等财务决策引起的公司内外部现金流动,尤其是公司与金融市场间的现金流转浓缩了西方财务学者对“财务”这一客观经济范畴的理解。考证理查德·A.布雷利等(2009)的《公司理财原理》以及其他英美学者的著作,也可以得到基本相同的结论。
对比“资金运动论”与“现金流转论”,其差别是显著的。“资金运动论”重心在于企业内部资金的循环周转,即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阶段,变换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等不同的存在形态,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的完整运动过程。“现金流转论”重心则在于公司与外部资本市场之间的现金流动,而资金的耗费(成本费用)与资金的收回(销售收入)不纳入财务学体系。
笔者认为,这两种内涵有别的“财务观”在国内教科书体系中的并存,证实了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确乎存在对“苏式财务”与“西式财务”不同理论范式的路径依赖,且后一种路径依赖呈日渐增强之势。这固然与转型期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制度背景相关,但从逻辑统一的立场来看,“混血儿”的理论结构不利于财务管理概念框架的构建,对“苏式财务”与“西式财务”的扬弃是一个需要国内学者再反思的课题。
【注】本文是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32400410676、1024004501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心合.论公司财务概念框架.会计研究,2010;7
2. 理查德·A..布雷利等著.罗菲译.公司理财原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4. 李心合.论公司财务学假设.当代财经,2010;12
5. 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