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 4 期
总第 680 期
财会月刊(下)
教学之研究
《初级会计学》教学的几个问题

作  者
蒋训练(副教授)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中山 528400)

摘  要

      【摘要】本文介绍了《初级会计学》教学中采用“先实后理”的教学方法,即先展示财务报表,后阐述会计基础概念和要素内容。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值得推荐。
【关键词】初级会计学   教学体系   反向目标教学   账户

《初级会计学》是各高校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后续各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学好这门基础课程,对学生非常重要。本文特对初级会计学教学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初级会计学》在会计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及难度问题
《初级会计学》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其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后续会计课程的基础,贯穿于整个会计学体系的全过程。如果学生初级会计学知识掌握得不熟练不牢固,必定会对整个会计学课程的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初级会计学》课程在教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其主要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初级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首先,会计学科的特色决定其学习难度。会计学科的内容与其他学科差异巨大,其方法和技能是一门全新的“另类”课程;与中学所学课程内容关联度极低,对学生来说一切从零开始。学生在学习时觉得理解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学方式方法不当,甚至会出现授课半个学期后学生仍然一知半解,不知老师所云的现象。其次,《初级会计学》的“概念新、框架大,范围宽、内容多”,决定其难度大。初级会计学涉及的内容涵盖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该课程教学内容是整个财务会计学框架,其后续学习的会计课程均未超出此框架体系范围。因此,学生要面对的是整个财务会计框架里大量生疏的概念名称和会计要素分类标准,需掌握许多全新的知识点和面,有相当大的难度。
再次,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营活动现场及工艺流程、组织管理结构缺乏基本的感性认知,对各种概念要素难以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去理解,增加了教学难度,需要教学人员研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二、《初级会计学》教材及教学内容问题
受传统教材的影响,现今大多数初级会计学教材内容比较程式化。如前面部分一般有会计的产生及发展、会计任务、会计作用、会计职能、会计方法等传统内容,同时又有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属性、会计原则及会计假定等现代西式会计内容。前者与后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传统的“会计任务、作用、职能”到底有多大意义,是否有全部保留的价值,值得商榷。
另外,“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欠科学,此分类方法使账户借贷方登记内容缺乏较好的规律性,以致学生对账户的分类规则在理解上产生混乱。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没必要保留,可以删除或不讲解。
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应做选择性重点讲授。不同学校学生层次不同,在教学中应考虑选用不同的教材,高层次的学校应选用理论性较强的教材,而像独立学院就应选择偏重于实务性内容的教材,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关于《初级会计学》的教学方法问题
会计学本身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又涉及大量数据处理方法,面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的学生,如果讲授方法缺乏技巧,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事例来说明道理非常重要。比如,上课时先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人说某某老板好有钱,有几个亿或者说资产有几个亿;请问同学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老板这“几个亿”的;是指老板的什么东西,是存款?是物资?是个人财产还是公司的资产?资产是什么含义?“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又是以什么标准为依据来排名的?针对上述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引入相应的会计学概念。并告知同学们上述对财富的表述是非专业、欠科学的,学了会计才能对其进行专业性判断、专业化表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教材编写一般是从学科理论的逻辑顺序和实务操作的顺序进行的,但并不一定符合我们学习和理解的逻辑过程。若按书本顺序一开始就详细讲授会计职能任务、作用、会计原则等理论概念,则会使学生不好理解,觉得枯燥而失去对会计的兴趣。若我们在教学时适当地转换次序,先讲授会计的具体方法和技能,让学生掌握会计具体的方法和技能的全过程后,再讲授会计的那些枯燥的理论概论,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接受;或者将这些枯燥的理论概念嵌入会计的具体方法和技能之中讲授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此法可称为“先实后理教学法”。
传统教材一般将财务报表放在最后,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们讲了这么多要素概念最终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消除学生这种疑问,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比如在讲授会计具体要素之前先给同学们展示某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让其简单了解报表的内容,知道编制财务报表是会计的主要目标。这样,学生初步感知了财务报表的项目和内容,然后通过财务报表的项目引入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基本概念,再逐步细化。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反向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称为“反向目标教学法”。
关于初级会计学教学深度方面,有些教师认为初级会计学的内容太少,可以将中级会计的内容加入初级会计教学中,这种做法违背课程学习和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让学生难以掌握而引起混乱。我们一定要明确初级会计学“教学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整个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框架,掌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及会计循环的基本操作过程和步骤”。只有将这些基本内容牢固理解和掌握后,才能打下学习后续高层次会计课程的基础。
如何组织课堂讨论?笔者认为在初级会计学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多提会计技能上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老师再解答。这样做的原因:一是课时关系不宜太多讨论;二是学生对初级会计学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难以讨论起来,教师提出更多的观点和方法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混乱,将本已清楚的问题给弄糊涂了,这个已被许多教学经验所验证。
总之,《初级会计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要主次有别重点分明,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注】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会计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编号:ZLGC2011JXTD14)的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宋献中.关于《基础会计学》教学的几点认识.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4
2. 霍中超.财务会计系列课程须以财务报表为逻辑主线.财会月刊,2013;10
3. 王顺金.高职会计核心教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财会月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