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680 期
【作 者】
曾丽霞(博士)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商学院 厦门 361024)
【摘 要】
【摘要】目前跨企业协同关系已经成为企业界的普遍现象,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跨企业协同关系战略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出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六种学派,即定位学派、资源学派、关系学派、演进学派、交易成本经济学派和制度学派。并对各学派关于跨企业协同战略的动因和跨企业协同关系治理模式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对今后研究跨企业协同战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跨企业协同 战略动因 关系治理 战略合作
一、引言
目前,企业界进行跨企业协同的实践越来越盛行,涌现了许多成功的典型案例。
2007年,新加坡特许半导体(Chartered Semiconductor)公司与IBM、三星签署了一项发展芯片业务联盟协议。特许半导体的CEO声称该协议可以让所有参与方获取收益,因为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联盟所带来的巨大产量和具有竞争力的成本。通过协作,三方都可以获得成本降低的收益、技术革新、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全球化调度与资源配置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
2011年,NEC和联想完成了合资企业的组建,NEC作为日本最大的个人电脑公司与全球排名前五名的联想公司联姻,使得联想公司获得了进入日本市场的机会、丰富了其产品组合、提高了其渠道分销能力。联想CEO杨元庆认为,与NEC的合作有助于联想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增强了PC核心业务能力;同时,获得了进入日本这类新市场的机会。而对于NEC来说,其以前业务局限于日本市场,合资使得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客户群。NEC的董事长认为:“联想快速增长的合作伙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发日本和海外市场,提升我们的竞争能力。”
2012年,通用汽车和标致雪铁龙宣布建立一个长期而广泛的战略联盟,将两家公司的优势和能力结合起来,以便增加利润和技术革新。两家公司将共享技术研发过程并有望于2016年开发出首个共同设计的产品。两家公司的CEO宣称他们已经在发动机制造领域结合了通用汽车的经验和标致雪铁龙的能力(Pearson和Schmidt,2012)。联盟使得两家公司可以降低新车型开发的复杂性与风险,并推动产品和技术的革新。
以上三个例子只是众多的跨企业协同关系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二十多年,跨企业合作关系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Binder&Edwards,2010)。企业界出现的此类现象引起了管理学者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兴趣。跨企业协同关系的学术研究流派试图解释企业如何做出跨企业协同决策,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①企业为什么要组建跨企业协同关系,即跨企业协同关系的动因是什么;②对于跨企业协同关系,企业将使用怎样的治理模式。
本文主要对学术界关于跨企业协同战略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六种主流学派即定位学派、资源学派、关系学派、演进学派、交易成本经济学派和制度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并展望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跨企业协同关系的动因
对于跨企业协同关系的定义,Glaister(1996)认为,跨企业协同关系是两个或者以上的企业为了获取经济规模、实现彼此的战略目标而构建的长期合作协议。很多文献中用以下类似的概念来概括跨企业协同关系,例如:企业联盟、战略联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网络、跨企业合作、联合投资、合资企业等等(Hagedoorm,2002;Dyer 等,2004)。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外购协议也属于跨企业协作关系,因为外购通过跨越企业边界的合同来管理,需要合作方的相互承诺和资源专门化来实现,这符合跨企业协作关系的定义(Mudambi和Tallman,2010)。
对于企业为什么要组建跨企业协同关系,已经有好几个理论流派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下表汇总了这些理论流派的研究重点,以及他们对跨企业协同关系动因的解释和重要文献。表中所有的理论流派,比如交易成本经济学派(TCE)、资源学派(RBV)、关系学派(RV),都提出了选择关系治理模式的建议。下面,本文将主流的几种学派的观点做一个简单的归纳:资源学派认为,跨企业协同可以使企业获得关键的战略资源,甚至跨企业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资源,因此,跨企业协同可以提升竞争优势。Eisenhardt(1996)认为,研究跨企业协同关系的动因应该注意企业的战略需求,比如通过合作来获取竞争优势。因此,跨企业协同关系是构建战略关系网的需要(Gulati,2000)。
交易成本经济学派认为,交易是利用合作伙伴资产和资源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他们关注企业的边界问题,比如什么事情应该在企业内部完成,什么事情应该通过外部交易完成,对于外部交易管理的着力点应该放在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上(Kim和Mahoney,2005)。因而,交易成本经济学派也认为,提升竞争优势的战略需求促使企业实施跨企业协同战略。据此,部分学者将跨企业协同关系看成是企业追求特定的运营目标的方式(Nielsen,2003;Lee等,2009)。现有的研究认为,通过跨企业协同,企业可以共享投资、分担风险(Shepherd等,2000)、构建新技能和能力、进入新市场(Glaister和Buckley,1996)、提高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Hagedoorn,2002)、取得规模经济效益(Alvarez和Barney,2001)、削减成本和提高管理柔性(Elmuti,2003)。也有学者将外购作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创新、实现资产专门化和获得学习的机会(Mccarthy和Anagnostou,2004;Holcomb和Hitt,2007)。
国内学者宋星、程虹(2006)从协同成本和信息化管理方面探讨了跨企业协同关系形成的机制,提出了跨企业协同关系的形成可以通过资源互补、成本降低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而信息化网络在跨企业协同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陈雪钧(2013)从价值链的角度探讨了企业进行跨企业协同的动因,并从外部动因(获取转移价值、价值创造的局部协同效应、价值创造的全局协同效应)和内部动因(追逐价值活动的总价值最大化和总成本最小化)两个角度提出了跨企业协同关系的动因。樊燕萍、张永安(2013)在分析战略并购过程中提出了跨企业协同关系的动因分为引致性动因(包括:资源共享、分散风险)和驱致性动因(系指企业迫于外部环境压力而进行的战略合作与并购)两大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跨企业协同关系的动因包含着战略层面的因素。
三、跨企业协同关系治理结构
关于跨企业协同关系治理问题,现有文献研究了影响跨企业协同关系治理形式选择的驱动因素与几种典型的治理结构。(Santoro和Mc Gill,2005;Todeva和Knoke,2005)提出了常见的治理结构从单纯的单边市场合同(例如外购合同),到混合结构(例如双边采购联盟、合资企业),直到完全的层级治理结构(例如收购与合并)。下面对主流学派的观点和国内的研究观点做一个概括:
1. 交易成本经济学派的观点。自从威廉姆斯提出交易成本经济学(Williamson,1985,1991)至今,很多学者研究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对于资产专用性的影响问题已经有大量文献进行了实证研究(David和Han,2004)。而对于影响跨企业协同关系治理模式选择的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却存在不少争议。
实物期权研究者(Folta,1998)认为,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更愿意柔性治理结构而不是层级治理结构,这样可以避免在合资企业中的机会成本。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并不完全是交易成本经济学者们的贡献,Oxkey(1997)在研究拨款问题时就采用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他发现当机会主义风险增大时,企业倾向于采用层级治理结构。还有,Gulati(1995)引入了另外一个影响跨企业协同关系治理模式选择的主要驱动因素,那就是——信任。信任可以降低合作伙伴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企业间不必采用层级治理结构。然而也有学者指出,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对于企业选择跨企业协同关系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的解释并不完备。2. 资源学派的观点。资源学派认为,治理形式的选择其实是要找到一种组织结构,以便从对方获得有价值的资源而又不丧失对自身资源的控制,最终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因此,资源学派的Das(2000)认为,影响治理模式的主要因素是跨企业合作关系中涉及资源的类型。例如,该资源到底是基于资产的还是基于知识的,这样治理模式选择的问题就变成了效率的提高和知识的获取到底是通过哪种模式容易获得——是偏向市场型的结构(比如外购协议合同)还是偏向层级制的结构(比如合资企业、收购和兼并)。另外,在营运管理文献对供应链战略网络的研究中,对于网络治理结构的选择问题也有所涉及。其中效率型供应链网络是具有市场导向的,而应答式供应链网络和全球价值链则更多依赖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可见它们选择层级制导向模式(Gibbon,2008)。
3. 国内的实证研究。国内学者对于跨企业协同战略与关系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我国企业蓬勃发展的实践为学者们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这也使得国内的实证研究强于理论创新。陈伟、张旭梅(2013)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在对256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跨企业的知识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供应链伙伴特征:包括文化相容、资源依赖和知识距离等三个方面对跨企业协同关系质量的定量化影响。
国内学者在使用信息技术提高跨企业关系治理效率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梁科山等(2013)提出基于虚拟 PDM 跨企业工作流程变更的方法,解决了跨多个企业协同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变更问题,该研究重点使用计算机系统来参与跨企业工作流程变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阮彤、金志超(2013)构建了一个面向跨企业多方协同效应的Web服务安全模型,解决了跨企业协同关系中信息共享的安全问题,并以国际贸易领域的跨企业协同合作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和工具的有效性。李莉(2013)研究了跨企业协同信息管理在汽车产业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方法,提出了开展项目咨询、制定应用标准、实施第三方平台建设、组织批量生产以及平台租用等方法来帮助汽车产业的跨企业协同企业实现竞争力的提升,这对于其他制造业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四、总结与展望
现有文献尚未解决跨企业协同营运目标和企业通过跨企业协同关系获取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研究跨企业协同的具体营运目标和构建跨企业协同关系战略动因之间的关系是未来研究的拓展方向。已有学者发现了跨企业协同关系的三个主要战略动因:效率或效力(Elmuti,2003);知识和学习(Contractor和Lorange,2002);进入全球市场(Glaister和Buckley,1996;Mockler,2001)。因此,锁定驱动企业进行跨企业协同的战略需求动因(这里的战略需求是指企业通过跨企业协作关系获取的一种长期竞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在跨企业协同关系中实现一系列具体营运目标来体现这些长期竞争优势),并解释这些战略需求动因与通常企业管理者所提及的营运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接下来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此,下一步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战略管理框架,这种框架类似于营运管理中的供应链战略网络。同时,鉴于跨企业关系的治理影响因素,现有文献从交易成本、关系治理质量、供应链网络特征、知识共享、信任、信息技术与手段方面来提升跨企业关系治理的效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但它们各自散落在相关文献中,尚未形成一个总体逻辑框架来整合这些因素。因此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可以是在跨企业协同关系管理的战略框架内,将诸多影响跨企业协同关系效果的因素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一个跨企业协同关系管理的逻辑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来描述这个逻辑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这些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定量化的影响程度。
主要参考文献
1. Pearson D.,Schmidt N.. Peugeot Widen Allianc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12;12
2. Binder M.,Edwards J.S.. Using grounded theory method for theory building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 research: a study on inter-firm relationship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10;30
3. Lavie 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interconnected firms: an extens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
4. Dacin M.,Oliver C.,Roy J. P.. The legitimacy of strategic alliances: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
5. 陈伟,张旭梅.供应链伙伴特性对跨企业知识交易 影响路径的实证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1
6. 梁科山,唐力,曹玉君等.基于虚拟 PDM 的跨企业工作流变更.图学学报,2013;1
7. 阮彤,金志超.面向跨企业多方协同应用的 Web 服务安全模型.计算机工程,2013;2
8. 李莉.汽车产业跨企业协同信息管理竞争力的实现方法研究.科技与企业,2013;5
9. 宋星,程虹.跨企业协同的形成及其竞争优势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5
10. 樊燕萍,张永安.战略并购内涵、动因及类型解析.中国流通经济,2013;4
11. 陈雪钧.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旅游企业集团成长动因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