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664 期
【作 者】
王筱萍 高慧敏(教授)
【作者单位】
(嘉兴学院商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嘉兴学院机电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
【摘 要】
【摘要】本科会计专业“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不仅要有一套完整合理、规范化的制度,而且应建立一套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借鉴相关文献、结合嘉兴学院会计学专业实施“双导师制”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学生的感知效果、导师的工作态度、导师的指导方式、导师的指导内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基本素质六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相关指标权重,以供相关教学参考。
【关键词】双导师制 实施效果评价 指标体系 AHP方法
一、引言
嘉兴学院多年来一直在探索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从2004级开始实施“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经过不断摸索,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即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两名导师,大二开始配备校内导师指导其学习,大三开始配备校外导师指导其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校内导师由专业教师担任,校外导师一般聘请的都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具有高级职称且在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业务骨干。为了稳定校外导师队伍,确保导师教学质量,学校与校外导师单位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和聘任导师的责权利。
“双导师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具有应用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解决应用型专业学生对社会感性认识不足的问题。通过校内外导师的联合培养,使学生毕业后既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能尽快融入社会实践,增强与他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和价值。
为了使“双导师制”教学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检验。而目前有关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效果评价的文献还比较少,且评价方法也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如陈美球等(2004)提出“双导师制”的效果评价机制,从实习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实习生业务水平提高两方面来进行,评价“实习生业务水平的提高主要以毕业论文为依据”,在学校统一的评估标准基础上“增加社会应用价值的比重”。盛海英等(2010)指出“双导师制”发挥了导师的综合优势,学生创新意识、就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熊丽华(2011)认为对导师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改进专业教学。而施亚玲等(2011)针对目前硕士生“双导师制”存在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的参与不够、校外导师积极性不高、因工作繁忙指导不及时不到位、校内外导师的交流联系不密切等问题,提出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考核和激励机制。施亚玲指出的这些问题虽然是针对硕士生教学提出来的,但“双导师制”培养硕士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本科生培养中同样存在。商茹等(2010)设计了个人素质、工作态度、指导方法、指导效果、学生评价五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体系来评价本科生“双导师制”的效果。
现有文献对“双导师制”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而具体设计指标综合测算“双导师制”实施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为了弥补对“双导师制”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以高校应用型专业培养方案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嘉兴学院会计学专业多年实施“双导师制”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双导师制”实现会计学专业“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会计学专业“双导师制”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从现有对高校“双导师制”实施效果的理论评价来看,有的学者把对教师层面考核作为主要依据,认为效果好与坏责任都在教师身上,提出对教师要严格考核;有的学者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学效果好坏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应该把评价定位在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上;也有的学者将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评价侧重于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的指导上。
教师的指导是重要的,但它又是原则性的,其效果往往是抽象、笼统的,要使学生容易接受,必须将之转化为具体可操作、可测度的指标体系。而指导效果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专业素养、指导态度、指导内容、指导方式等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并与学生学习态度、个人素养有机结合的结果。从辩证的观点来看,对“双导师制”实施效果的评价不仅要着眼于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两个层面因素,而且要从学生层面进行考核,还要关注在“双导师制”背后起重要作用的激励机制如何设计的问题。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双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才能使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同时,指标的设计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前提,以教师的工作实践和学生的感知为基础。
借鉴商茹(2010)对本科生导师考核的指标体系,结合嘉兴学院会计学专业“双导师制”实际情况,在广泛征询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会计学本科生“双导师制”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它包括学生的感知效果、导师的工作态度、导师的指导方式、导师的指导内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基本素质六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
三、基于AHP法的“双导师制”实施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原理。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基于多目标综合评价而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决策相关因素分为目标、准则、方案等层级,并运用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来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此方法来确定“双导师制”实施效果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 基于AHP法的“双导师制”实施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首先组成由教学一线的专业指导教师、学院主管教学的领导、教务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参加的评价工作组,然后分目标、准则和方案三个层级,建立目标层到准则层、准则层到方案层的判断矩阵,再计算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当阶数为2时,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如表4所示;当阶数>2、C.R.<0.10或在0.10左右时,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表2还表明所有矩阵的C.R.值均小于0.10,说明全部通过一致性检验。
从表2还可以看出,“学生感知效果”这一指标所占权重最大,达到44.6%,也就是说,“双导师制”实施效果直接受益者是学生,学生感知的各方面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是“双导师制”实施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因此,评价“双导师制”实施效果首先要调查接受过双导师指导的学生的真实收获。“导师指导态度”权重为25.8%,其重要程度仅次于“学生感知效果”,说明导师的工作态度是制度执行好坏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导师尽责的积极态度,导师教得不好,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态度”位列第三,权重为12.7%,即教师的尽责需要学生认真地配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单纯用“双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好与坏来衡量导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失偏颇,应该从导师和学生两方面综合考察。前三项占比重超过80%,说明其在效果评价中居于主导地位。由表3可知,“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撰写论文水平提高”、“文献检索能力提高”在学生感知效果中所占的权重排在前三位,说明在“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是导师的首要任务。撰写论文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助于学生在文献检索方面获得锻炼和能力提升。在对学生的“就业信息提供”方面,由于就业竞争激烈,应该客观地看待校内外导师的努力程度,不能将就业信息提供多寡作为评价指导效果的主要因素。在“课外活动辅导”、“考研指导”等方面,由于嘉兴学院属于新建地方院校,这些业务正处于成长期,鼓励学生参加这些工作和加入考研的行列,并不意味着学生必须具有这方面的意向并将其作为主要指标来评价“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表4反映了对导师指导态度的测试结果,表明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这方面,重点考察导师与学生沟通的频率,交流频繁表明导师积极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必定有促进作用;而“每次指导的时间”原则上要有安排,但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所以权重要小一些。
表5反映了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结果,其中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认识”占到53.4%,说明态度决定行动,学生对撰写论文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必然会在实际行为中表现应付了事;学生“能否主动联系导师”和“能否自主查阅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居第二和第三位。
表6计算结果说明,评价导师要将校内导师对学生“专业知识”、“毕业论文撰写”指导,校外导师对学生“实践技能与职业判断”指导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表7结果说明,“指导方式”与“指导主题”能否引起学生兴趣也很重要,通常采用的几种沟通方式如面对面、QQ、电子邮件、电话等对指导效果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基本素质中占到第一位,其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与指导效果密切相关;“学习习惯”的评价占到12%(具体见表8);大学生“智力水平”相差不大,所以不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考虑。根据以上表2至表8检验结果,我们最终得出了“双导师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中的层次组合权重,如表9所示。
四、结语
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效果的评价核心是构建可操作的、适用的指标体系。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高校会计学专业“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是维持“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机制良好运行的关键。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借鉴已有文献,结合嘉兴学院会计学专业实施“双导师制”的实际情况,在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构成的。其中各指标相对权重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描述性指标定量化计算获得的。指标体系的适用与否还需要检验,这将是下一步要研究的课题。
【注】本文系2012年嘉兴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双导师制’实施效果评价指标设计及应用”(项目编号:2012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美球,周丙娟,蔡海生.本科毕业实习校内外双导师机制的尝试——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中国农业教育,2004;6
2. 盛海英,张玉玲.双聘导师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新方式.现代教育管理,2010;9
3. 熊丽华.加强个性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现代企业教育,2011;6
4. 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肖远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
5. 商茹,傅再军,杨文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本科生导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
6. 汪应洛.系统工程.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