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 10 期
总第 662 期
财会月刊(下)
财会电算化
制造业企业辅助生产费用代数分配法的EXCEL设计

作  者
党晓峰

作者单位
(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西贺州 542899)

摘  要

      【摘要】中型制造业企业及上规模的小型制造业企业普遍设有辅助生产车间,而且多数有两个辅助车间。本文为此类企业设计了辅助生产费用代数分配法EXCEL应用软件,并举例说明这能提高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分析、控制等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且可降低成本管理工作强度、提高成本信息及时性。
【关键词】辅助生产车间   代数分配法   EXCEL软件

      一、代数分配法EXCEL软件设计的意义
“分配结果的准确性”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法、计划分配法等五种。众所周知,就其分配结果的准确性而言,代数分配法的优势是其他四种方法不能比拟的。
“严格考核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和“成本信息及时性”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追求的另外两个目标。就“考核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而言,交互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都比较严格。但交互分配法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需要分两大步骤完成(先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交互分配后的费用再对非辅助生产单位分配);而代数分配法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和对非辅助生产单位的分配同时进行,一次到位,其过程比交互分配法更简约,从而提高“成本信息及时性”。所以,相比较而言,代数分配法能较好地达到两个工作目标,而交互分配法只能较好地达到第一个目标(“严格考核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
可见,代数分配法无疑是最佳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但客观上该方法为什么没有在企业得到普及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①以前企业缺乏电算化条件,代数分配法“计算复杂”,以手工方式采用代数分配法完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不能保证“成本信息及时性”。②某些会计人员尚缺乏代数分配法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或已具备相关数学知识基础,然而在设计EXCEL简易计算程序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另外,有些会计人员觉得设计EXCEL软件耗时费力。
有鉴于此,笔者试完成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情况下的代数分配法EXCEL软件基本设计,可启发企业会计人员开发代数分配法EXCEL软件,使代数分配法的优势在企业得以充分发挥。
      二、设计思路
在进行代数分配法EXCEL软件设计时,按以下思路进行,可收到提高设计质量和节约设计时间的双重效果。
1. 优先考虑界面的实用性。界面实用性强可以降低操作强度。所以在设计EXCEL软件界面时,应优先考虑界面的实用性(包括提高界面清晰性和操作便捷性),尽量使界面简约化。具体做法是将整个界面分为“原始数据输入区”和“分配结果数据显示区”两个基本区域,且区域间不要重叠,并用醒目颜色对区域名称进行标识。
2. 研究实现界面“分配数据显示区”功能的数学逻辑。界面设计完成后,即研究实现界面“分配数据显示区”功能的数学逻辑。由于数学逻辑是代数分配法的方法基础,所以“数学逻辑正确”是采用代数分配法的前提,是发挥代数分配法优势(准确性高)的最重要保证。此外,往往界面设计越科学,操作越便捷,数学逻辑越复杂。故数学逻辑设计一定要缜密细致,反复检查直至没有任何瑕疵后,方可开展下一步设计工作。
3. 根据界面设计和数学逻辑设计完成EXCEL公式编辑。界面设计和数学逻辑设计是代数分配法EXCEL软件设计工作的关键,它们确定了EXCEL公式编辑的基本思路。根据界面和数学逻辑进行EXCEL公式编辑是比较简单的设计工作,具有EXCEL操作基础知识的会计人员都能完成。由于EXCEL公式编辑灵活多样,所以在同样的界面,不同的人完成的公式编辑会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思路是相同的。
4. 初稿试运行和定稿。完成代数分配法EXCEL软件基本设计初稿后,需要对初稿计算功能的正确性进行检验,经测试无误后才可定稿使用。
      具体做法是:选择某一个月的辅助生产费用实际数据,先用手工进行代数分配法计算,将计算的正确数字记录下来。然后将辅助生产费用实际数据输入设计的代数分配法EXCEL软件基本设计初稿,检查其运算结果是否与手工相符。若相符,可直接定稿;如果不相符,那就要从数学逻辑和EXCEL公式编辑环节依次检查。检查出瑕疵并修改后,应再次输入前次原始数据进行检验,与正确答案相符后可定稿,同时采用EXCEL锁定技术,对设计的EXCEL软件进行保护并用于日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
三、代数分配法EXCEL软件基本设计
(一)界面设计
假定企业有甲、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甲辅助生产车间的当月原始费用为F甲,劳务供应总量为Q甲,分配率为r甲,向乙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量为q甲;乙辅助生产车间原始费用为F乙,劳务总量为Q乙,分配率为r乙,向甲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量为q乙(注:此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亦用于数学逻辑设计中)。设计EXCEL软件界面见表1。
在表1中,上半部分区域为“辅助生产车间原始数据输入区”,这个区的功能是完成数据输入任务。成本核算人员以当月月末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生产统计单证等为依据,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原始费用、各个单位消耗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等数据输入此区域。
      下半部分区域为“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数据显示区”,这个区域的功能是显示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也就是当输入工作结束,精确的分配结果就即时清楚明了地显示出来,可大大提高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提高。
(二)数学逻辑设计
1. 数学公式设计。
(1)联立方程组。方程如下:
F甲+q乙·r乙=Q甲r甲           (1)F乙+q甲·r甲=Q乙r乙           (2)
需要说明的是,联立该方程组旨在帮助有兴趣系统学习代数分配法设计的会计人员。对没有兴趣系统学习的设计者而言,直接利用下面设计的分配率求解模型即可。
      (2)分配率求解模型设计。对方程组中的分配率r甲、r乙求解。此处直接将求解结果以数学模型方式列出,对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的企业具有普适性,简便易行。
r乙=■
r甲=■
(3)设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模型。分配率求出后,即可设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模型,此部分内容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基本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2. 根据界面和数学公式编辑EXCEL程序。EXCEL公式编辑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难度比较小(属于EXCEL基础知识),且EXCEL编辑灵活多变,故此处对公式编辑不再赘述。(三)初稿试运行及定稿
1. 初稿试运行。根据设计思路(步骤)完成的设计初稿必须进行试运行检测。此处借用孙颖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第43页例2 ~ 7的一组数据进行检验:
      南方厂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产品)。201×年9月份供电车间发生原始费用69 440元、供水车间35 000元,合计104 440元。供电车间9月份供电112 000度(其中:供水车间用电12 000度,产品生产用电80 000度,车间管理用电12 000度,厂部管理用电8 000度);供水车间9月份供水10 800吨(其中:供电车间用水800吨,产品生产用水6 000吨,车间管理用水1 000吨,厂部管理部门用水3 000吨)。
在书中,经手工整理完成的代数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为:供电车间分配率为0.648 29元/度,应分配给供水车间电费为7 780元,A产品用电51 863元,基本生产车间(即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管理用电7 780元,厂部管理用电5 186元;供水车间分配率为3.961 07元/吨,应分配给供电车间的水费为3 169元,A产品用水23 767元,基本生产车间(即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管理3 961元,厂部管理用水11 883元;供电供水对非辅助生产单位分配合计104 440元。
在软件设计初稿中的“辅助生产车间原始数据输入区”输入各辅助生产车间9月份发生的原始费用和统计的辅助生产车间劳务供应及消耗量数据。当输完劳务量栏目时,“辅助生产部门原始数据输入区”的“合计”分别显示“112 000”和“10 800”,表明数据输入无误。同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数据显示区”即时显示分配结果,与上述经手工整理得出的各项正确数字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因“正确数字”是手工计算,为 “降低计算量”,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分配精度(分配率和分配结果都没有表2中的数据精确)。但设计的EXCEL计算软件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可见EXCEL计算软件使代数分配法优势发挥得更充分。
2. 定稿。根据前述设计思路(步骤),对通过测试的代数分配法EXCEL计算软件予以锁定,作为可使用的正式软件予以推广。
      四、小结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虽然有多种,但随着EXCEL软件知识的普及,以及会计人员对EXCEL软件应用能力的提升,客观上仅采取代数分配法一种方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即可。
      如此不仅提高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的精确性,而且可以将会计学习者从诸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更有价值的成本管理知识(如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等),以提高其成本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
本设计成果的价值还体现为,凡是具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的企业,一般能直接利用本设计完成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工作,节约了其开发EXCEL软件的时间和费用,是“免费的午餐”。若企业具体情况与该基本设计有所差异(比如辅助生产车间服务的非辅助生产单位更多),但只要是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则将本设计稍作修改即可使用。
      【注】本文为笔者主持的贺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作业成本法在贺州旅游业与工业企业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贺科能1210002Z)的结题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君民,魏晓卓,宁宣熙.基于作业成本的船舶制造企业目标成本控制.中国造船,2008;2
      2. 孙颖主编.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