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 36 期
总第 640 期
财会月刊(下)
改革发展
公共政策审计的作用路径与逻辑框架

作  者
李 曼1,2 陆贵龙3

作者单位
(1.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 南京 211815 2.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 210093 3.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办 南京 210008)

摘  要

      【摘要】作为公共政策纠偏的一种工具,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种发挥重要功能,它是作为公共政策活动的内生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本文基于公共政策审计是公共政策活动一个内生因素的理论,从政策评估和分析的视角,对公共政策审计的发挥作用机理、衡量标准进行了探讨。然后,以政策的演义逻辑为基础,从问题构建、未来预测、行动建议、实施监控、执行评价五个环节构建了一套公共政策审计的逻辑框架,提出了一种“全流程”的公共政策审计观。
      【关键词】公共政策审计   政策评估   全流程

      一、公共政策的本质
在公共政策领域,由于政策的多元和多样,人们对其理解各不相同。托马斯·戴伊的“所为”论认为,政府选择所为或所不为的一切事务均为公共政策,它强调的是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选择因素,包含做和不做的因素,忽略了政府行动的因素。而詹姆斯·安德森认为,公共政策是某一行动主体或一群主体解决问题或相关事务的有意识的行动。这一观点突出了现实中政策制定和制定的行动主体多元性,强调了公共政策是以解决问题为取向的,强调了公共政策行动主体的自觉意识。
由此可以看出,公共政策的定义是与人们现实的社会治理任务联系在一起,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们总是要概括出与现实社会治理相适应的、具有某种相对性的公共政策定义。从我国现阶段的历史特征出发,我们认为,公共政策是执政党和政府作出的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宗旨的一系列决定,它是立足于责任和能力的范围,使社会达到良好治理的一种手段;公共政策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满足多元利益需求的、事实和价值相统一的能动活动;公共政策是多个利益相关者通过辩论、竞争和合作的民主活动,它是一种强调使用方法、技术和程序的科学活动。具体地讲,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以解决问题为取向。其灵魂就在于解决那些已经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构成阻碍甚至造成威胁的带有普遍性的公共社会问题,发现并确认社会问题是政府公共政策中最为重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