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 23 期
总第 627 期
财会月刊(中)
借鉴与参考
基于预期损失模型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作  者
陆 露 邵晓辉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成都 611130)

摘  要

      【摘要】预期损失模型的优势在于对标的金融工具或资产在会计存续期间的预期信用损失能进行持续评估,由此使得预期信用损失的所有变动信息都会在会计计量损益中得到全面反映。虽然预期损失模型在理论上具有优越性,但在会计实务中却存在诸多限制,要使新的金融工具减值计提准则能有效地实行,必须构建有利于准则实施的会计环境。
【关键词】预期损失模型   金融资产减值计提   实际利率

  一、引言
金融危机发生的路径表明,依据现行会计准则,金融工具或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是以实际已发生损失作为计提基础,在损失实际发生以后银行业或投行机构开始对资产损失计提,损失越大计提越多,形成人们对金融机构预期损失螺旋上升通道,从而形成了现行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或资产减值计提方法的“顺周期效应”。
鉴于此,2011年5月12日及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为代表的四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以《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为代表的四项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同时与此相关的金融工具、租赁、投资公司合并报表及新的财务报表列报第二阶段的综合改进等新的财务、会计准则也在加快完善及推行。